职业健康操作规程.doc_第1页
职业健康操作规程.doc_第2页
职业健康操作规程.doc_第3页
职业健康操作规程.doc_第4页
职业健康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施工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粉尘、噪声、高温。在施工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班组。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噪声作业分级; 施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1)粉尘 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拌合系统在砼的生产、储存、输送、破碎过程中出现,如在输砼皮带层及各运转点,其影响程度与工艺设计、输砼设备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 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砼尘卫生标准2mg/m3 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砼尘卫生标准10mg/m3 主要涉及岗位:输砼岗位、锅炉主控岗位、转机岗位、除灰岗位。 2)噪声 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主要有引风机、送风机、汽轮机、发电机、磨砼机、空压机、给水泵等。 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卫生限值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主要涉及岗位:锅炉转机岗位、拌和站、锅炉、汽机、电气主控岗位 3)高温 产生原因: 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锅炉、暑期施工现场等。 危害程度: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卫生标准表1 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22及22以下 不得超过102328 相应不得超过9、8、7、6、5、42932 相应不得超过 333及33以下 相应不得超过2表2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分钟)工作地点温度() 轻度劳动 中等劳动 重度劳动3032 80 70 603234 70 60 503436 60 50 403638 50 40 303840 40 30 204042 30 20 104244 20 10 10 4、职业病防护措施 1)防尘措施 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不得向外泄漏粉尘。 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在输料设备、锅炉机组运行时,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 砼场、输料皮带每隔若干米装一喷头,根据砼尘扬起情况喷水防尘。并在砼场周围增加隔离带,以减少砼尘污染。 各输料皮带运转站设置缓冲锁气器、密闭装置和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对长时间在砼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防噪声措施 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置消音器。 锅炉各阀门排汽口设置高效消音器。 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防暑降温措施 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 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防中暑药品。 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 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1)粉尘 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砼尘产生。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处置砼尘飘逸时应做好防止砼尘爆炸的措施。 2)噪声 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3)高温 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 a.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b.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 c.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 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6、焊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 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警示牌。 将所使用的设备、配件、用具准备齐全 ,并认真检查确保完好。 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10m;运输使用轻拿轻放;气瓶不能接触高温和明火,周围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 火焊切割时,应防止回火现象。 切割较大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或下滑的措施。 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把线;关掉氧气瓶、乙炔瓶阀门,码放好氧气带、乙炔带,分类码放好焊接工件;清除焊渣,清点工具,打扫好施工现场,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 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施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现场处理: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7、配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 (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施工生产命令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容器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 (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 (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 (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 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工程机械防护:无设备; (2)个人防护: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对个人防护用品,应该爱护使用并定期更换; (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施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8、喷漆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1)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 (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施工生产命令单上的要求将各种油漆用喷枪喷于产品上; (2)完成每批喷漆工作后必须将原材料空桶和废抹布清理干净; (3)喷漆开始时,必须先打开送排风装置,以降低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送排风装置,油漆及甲苯容器必须上盖; (4)喷漆结束后,在搞卫生清洁工作时,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 2)职业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