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环境工程道路交通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第1 章 绪论1.1 环境要素的定义及其特点: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环境的整体性大于诸环境要素的个体之和;4、所有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P.12)1.2 当前环境问题、特征、实质:(P.23)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通常分两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受能力,使生态环境恶化或自然资源趋向枯竭;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及盲目的采伐和捕猎;2、发展恶化阶段:工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三废”为生物和人类不熟悉,难以降解、同化和认同;3、第一次高潮:社会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于是现代工业、农业排出的“三废”量也猛增;4、第二次高潮: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二是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三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迭起,直接危害人群健康甚至死亡。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发展盲目,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破坏,甚至枯竭。1.3道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道路交通环境问题的特征、规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等。交通环境保护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综合治理、技术经济合理、实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营运)原则、加强环境管理。第 2 章2.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P.10)2.2 生态系统的类别:按主体特征分,有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按地域特征分,有生物圈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按性质分,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P.10)2.3 生态平衡的特点:1、达到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其有机体个体数目、生物量、生产力均最大;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任何内部或外部因素都可能使这种平衡发生变化;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P.11)2.4 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1、路基开挖或堆填,会改变局部地貌;2、开挖路基有时会影响河流的稳定性;3、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4、对城镇、乡村、农田及各种建筑设施产生一定影响;5、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P.13)2.5 几种地质灾害的定义、条件:在比较陡峻的斜坡上,大块岩体或碎屑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落下,并在坡脚形成倒石堆的现象称为崩塌。条件:1、地貌条件:一定的坡度和高差是崩塌发生的基本条件;2、地质条件:岩性与地质构造也是崩塌发生的重要条件。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塌;3、气候条件:强烈的物理风化是崩塌发生的基础性条件;4、人为因素:过分开挖山体边坡,或在坡脚大量采石取土,大爆破也会引起崩塌。(P.1415)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条件:1、地质条件:滑坡主要出现在松散沉积层及软弱岩层;2、地貌条件:高陡的山坡或陡崖,上部土体或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滑坡;3、降水和地下水条件:降水和冰雪融水往往是滑坡的触发条件;4、地震;5、人为因素:开挖坡脚、坡顶加载、不适当的大爆破、排水不当。(P.1516)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洪流。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固体碎屑;二是要有大量的水体,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动力条件;三是要有适宜的地貌条件。(P.16)2.6 土壤侵蚀的定义、侵蚀量的计算、侵蚀模数:土壤侵蚀是地球陆面上的土壤、成土母质和岩屑,受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营力作用,发生磨损、结构破坏、分散、移动和沉积等的过程与后果。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地址、地貌、气候、植被等。2、人为因素:陡坡耕种面积扩大;林地面积减小;过度放牧与滥伐;工程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措施。(P.1719)2.7 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和重点:内容包括:1、水土防治方案的防治目标;2、水土防治方案的防治重点及对策。(P.2223)重点:1、道路施工区为重点设防、重点监督区;2、直接影响区为重点治理区;3、预防保护区以控制原来地面水土流失及风蚀沙化为主,开展综合治理。(P.23)2.8 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界定)及具体要求:(1)核心区:需要严格保护,属于绝对保护区。(2)缓冲区:一般只允许进行科研观测活动。(3)实验区: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科研、教学实习,生态旅游与优势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工作。(P.25)噪声污染及其防止3.1 1、波阵面:声源振动辐射的声波在媒介中传播时,在某一时刻声波到达的各点所形成的包迹面。分为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2、声波的特性:绕射、反射、吸收和透射。联系隔音墙分析。3、声强级:某处的声强和基准声强之比值的常用对数值乘以10。 噪声在空气中传播特性,衰减量的计算:(P.2729)声压随传播距离的衰减:L1=20lg(r0/r) (点声源) =10lg(r0/r) (线声源)空气对声波的吸收:(r-r0) 为空气的声压级衰减系数。(公式不作要求)地面吸收的附加衰减:L2=10lgr(公式不作要求)距离r处得声压级LP为:LP=L0+10lg(r0/r) - (r-r0)+ 20lg(r0/r) (点声源) 或者 10lg(r0/r) (线声源)(公式不作要求)3.2 声功率、声强和声压的定义:(P.3334)声功率是声源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与频率有关,与环境条件无关。记作W声强是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能量。记作I。 I=W/S(I=W/(4r2)_点声源 I=W/(2r)_线声源)。声压是指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的该变量。记作P3.3 声压级的叠加:(P.35)当几个不同的声源同时作用时,它们在某处产生的总声压并不是各个声压的代数和,应该照能量法则进行叠加。它们的总声压为:3.4 响度和响度级得关系:两个声音作用于同一点,其响度可以相加,但响度级不可以相加。3.5 噪声的主观评价指标:(P.3840)(1)响度级:选取1000Hz纯音作基准音,凡是听起来和该基准音一样响的声音,不论其声压级和频率是多少,它的响度级就等于该纯音的声压级值。(2)计权声级:实现频率计权的点网络为计权网络,经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级称为计权声级。(3)等效声级:当噪声的A声级随时间起伏变化时,需用按能量法则算出的平均A声级来评价该噪声,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4)昼夜等效声级:规定将夜间测得的噪声级加10dB,然后再计算一昼夜24h的等效声级。(5)统计声级:用噪声级出现的累积概率来表示这类噪声的大小,称为统计声级。3.6 车辆噪声的分类和影响因素:(P.4345)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构成。影响因素:1、载重量;2、路面材料;3、路面粗糙度;4、路面平整度;5、路面纵坡.还有哪些?动力噪声的影响因素,胎噪的影响因素3.7 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式及原理:(P.4749)3.8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式及原理:(P.5152)3.9噪声控制方法:1、法规控噪;2、规划降噪;3、交通噪声控制措施:控制路线环境敏感点的距离;合理利用障碍物对噪声传播的附加衰减。(P.5455)3.10道路声屏障设计的内容:1、声屏障噪声衰减量计算;2、声屏障声学设计;3、声屏障构造设计;4、声屏障机构设计。(P.5662)补充:城市交通声屏障的特点n 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发生锈蚀现象,汽车尾气对其无影响。n 强度高,抗弯承载力2.34KN/m2,不易变形。n 自重轻(重量16kg/ m2)可降低声屏障基础与立柱的强度设计要求及给现场安装带来方便。n 样式美观,景观效果理想,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型式与环境相和谐。n 后期维护方便,不变色、易清洗、受破坏后易更换等。分类:根据噪声控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3.11掌握:低噪声路面的机理n (1)面层孔隙的吸声作用。除了吸收发动机和传动机件辐射到路面的噪声外,还可吸收通过车底盘反射同路面的轮胎噪声及其他界面反射到路面的噪声。n (2)降低气泵噪声。轮胎与路面接触时表面花纹槽中的空气可通过孔隙向四周逸出,减小空气压缩爆破产生的噪声,且使气泵噪声的频率由高频变成低频。n (3)降低附着噪声。减小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有助于附着噪声的降低。n (4)良好的平整度,降低了冲击噪声。第4 章 空气污染及控制4.1 1、道路交通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恶臭物质。2、光化学烟雾:空气中具有一定浓度的HC和NOx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毒性较大的浅蓝色烟雾。3、与道路空气污染物扩散有关的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云量、能见度以及太阳辐射。4、气温层结:在大气的边界层中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而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可以用气温沿铅直高度分布曲线来表示,该曲线称为气温层结曲线,简称气温层结。5、气温层结有四种典型的情况: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即r0,称为正常分布层结;b气温递减率等于或者近似等于干绝热递减速率,即r=rd,称为中性层结;c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即r0,称为气温逆转,简称逆温;d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不变,即r=0,称为等温层结。点源空气污染扩散的高斯模式(原理及四点假设):(P.71)高斯模式的坐标系规定为:排放源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平均风向为x轴,下风方向为x轴的正向;y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y轴的正向在x轴的左侧;z轴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为正向。即该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四点假设:污染物在空中按高斯分布;在整个空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且风速大于1m/s;源强是连续均匀分;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恒的。4.2 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方法:1、实测法;2、经验计算法;3、燃烧理论计算法(P.7374)了解分类即可4.3 尾气的类别及主要成分:1、排气中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过剩的氧气及未参与燃烧的氮气等。2、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燃烧反应的中间产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和甲醛等。汽油车、柴油车尾气的区别4.4 空气污染防治对策:采用新的汽车能源;采用新燃料;对现有燃料改进及前处理;改进发动机结构及有关系统;在发动机外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控制油料蒸发排放;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管理。(P.78)5.1 河流的自净原理:(P.84)(1)河流的稀释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扩散到水体中,从而降低了这些物质的相对浓度。(2)污染物沉降作用 (3)水体中细菌的死亡:含有细菌的废水排入水体后,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废水中的细菌逐渐死亡。(4)水体的生化自净:废水进入地表水体后,某些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逐渐变成无机物,这一过程就称为水体的生化自净。5.2 氧垂曲线图:(P.86)了解5.3 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的概念:好氧处理: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当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好氧微生物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吸附了污水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另一部分转化为生物机体,组成新的微生物。(P.8990)厌氧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依靠厌氧、兼氧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P.90)处理方法:好氧处理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厌氧处理中有普通消化池法、厌氧生物滤池法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等。5.4 活性污泥法:污水先经过初次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再进入曝气池,使污水与池中混合液混合接触,同时充入空气,微生物在此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然后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层清水排出,沉淀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以维持曝气池中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剩余活性污泥排至污泥池进行消化。(P.90)活性污泥法的形式:生物吸附法 特点:将生物吸附和再生分别放在两个池子或一个池子的两个部分进行。完全混合法 特点:曝气池内各点的污泥负荷与需氧量在理论上是均匀的。(P.9091)5.5 公路交通水污染的几种形式,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活污水: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管理区和车站排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2)洗车废水:所含污染物以泥沙颗粒物、石油类为主,车辆维修站排水则以石油类为主。(3)地表径流:属于污染源。主要包括公路场地地表径流和路面径流两类。前者所含污染物主要是泥沙颗粒物。6.1瑞利波面:振动在半无限弹性介质中(如地面)传播时,在弹性体内产生纵波和横波,同时还存在一种沿表面传播的波,称为瑞利表面波。2、振动对人体影响的评价标准参数:a疲劳、效率降低界限b舒适性降低界限c暴露界限d暴露时间。补充:振动的疲劳阈。当振动增强到某一程度,人会感到舒适的心理反应,随着振动的继续增强,在产生心理反应的同时还会产生生理反应,与此相应的振动强度叫做疲劳阈。景观评价的指标及概念:(P.107110)(1)景观视觉环境阈值:是指景观环境遭受破坏后的自身恢复能力,也反映了景观环境抵抗视觉污染的能力。景观视觉环境阀值取决于地质地貌、景观生态、景观土地利用和景观视觉四类因素。(2)景观视觉环境景色评价:景色可理解为人们对景观视觉的总体印象,它取决于大范围的景观视觉元素。(3)景观视觉环境敏感性:是指景观环境被观赏者所注意的程度,它反映了该景观在景域内的重要性和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补充:道路景观组成内部景观:行驶在道路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对比
- 钻床夹具的装配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制造大类
- 2025企业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成都市正规劳动合同样本
- Unit 9 Section B 1a-1e 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
- 1.2 Arduino 操作基础与开发流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教科版2019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海底世界图片展 2说课稿 冀教版
- 2025合同管理人员如何审查合同风险
- 居民瓶装液化石油气供用合同
- 第5课 进退有序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华文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第十四章 环合反应天津大学
- 有机化学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 串谐说明书概要
- 蒙牛渠道梳理之通路划分(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