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时备课6-10.doc_第1页
三年级课时备课6-10.doc_第2页
三年级课时备课6-10.doc_第3页
三年级课时备课6-10.doc_第4页
三年级课时备课6-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城双语小学音乐学科课时备课卡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6 单元第 1 课时总第 11 课时 课 题游子吟课型演唱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领会母亲的情感。 2、在竖笛吹奏练习中,并为歌曲游子吟作简单伴奏。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教唱游子吟,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对母亲的赞颂的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教学方式教唱课前准备电脑 电子琴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走进教室。 二、感受母子情学唱游子吟 1、导入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请大家在看完影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师:从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 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2、读 师:(听老师朗读古诗游子吟)你们也想试试吗?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3、唱 师:看来大家都背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有一为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1)教师范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老师唱得怎么样?好在哪里?(2)学生用“lu”音轻声跟唱旋律。 师:乐曲中有没有我们以前没有见到过的音符? (3)前倚音的教学。 师:这个音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老师和一位同学牵着手)大家看,它的形状就好象妈妈紧紧地拉着小朋友的手,害怕他离开自己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前倚音。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注意将这两个音符连起来唱,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教师范唱) 师:你们也来试试好吗?注意要唱出母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觉。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有很多前倚音?为什么? 师:既然前倚音在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老师唱前面的曲子,你们接后面的前倚音。 (4)学唱歌曲 师:刚才大家在唱前倚音的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你们看。 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我来唱前半乐句,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请你们接后半乐句,好吗?妈妈开始招呼自己的孩子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妈妈呼唤孩子的游戏吧。老师把歌曲分成了八个小乐句,这边是乐句妈妈也就是后半乐句。现在我请小组长上来选择你们组想唱的乐句,每组唱一句。师: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在游戏之前先练习一次。听到你们的那个余句,就请这组的同学赶紧站起来一起唱这一乐句,看哪组同学反应最快。(学生做游戏) 师:动人的旋律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现在让我们唱着歌词,再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 (5)轻声地演唱全曲。 师: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深情地) 师:那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演唱歌曲。 4、演 师:前面我们在唱前倚音的时候,大家都唱得很好,可是刚才加上歌词一唱,好象没有前倚音了,你们听。(教师唱两种,让学生比较。) 师:你们觉得哪种更能表达妈妈和孩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呢?那我第二种有没有唱前倚音,你们也来试试。 (再次演唱歌曲)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老师来当演员,请一位同学和我配合一下,我们来演妈妈和游子,你们来唱。(师生表演) 师:你们也想试试吗?我们边唱边来演一演。同桌的同学商量,一位演妈妈,一位演游子。(学生自由表演) 师: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出水痘,病情很严重,妈妈为了照顾我,整整两天两晚没睡觉,一直守侯在我身旁,不让我的小手到处抓。现在想起来,我仍非常感激我的妈妈。我想你们的妈妈一定也非常爱你们。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让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谁先说? 师:前面的演唱,我们体会的是孟郊对母亲的爱,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自己他*的爱,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 板书设计1. 导入2. 初听丰富情感3. 复听掌握节奏4. 歌词5. 整体演唱6. 分组演唱教后反思发现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节奏的把握不是太准确,各种力度记号表现不出来,容易混淆,但能表现出对母亲的无比赞颂。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6 单元第 2 课时总第 12 课时 课 题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课型听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认真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妈妈的爱教学难点:在演唱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对妈妈的赞颂和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方式教唱 模仿课前准备电脑 电子琴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1、 导入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母亲的爱,相信你们的妈妈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诗人孟郊写下了千古绝句来回报妈妈。你想怎样报答妈妈呢? 2、爱 师:你们知道他*的节日除了“三八”妇女节,还有一个什么节?(引导学会上说出母亲节) 师:那么过节的时候,你想怎么想妈妈表达你的心意呢?现在虽然不是母亲节,但是我们今天感受到了深深的母子情,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老师这给大家准备了明信片,你们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帮你们转给你们的妈妈,好吗? (2) 学生各自写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3) 听赏乐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认真领会歌曲的情感,发现母亲的伟大。四、小结 师:今天,大家不仅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还为妈妈献上了一份爱心。我相信妈妈们一定会很高兴。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国母亲,要记得为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边献卡片边唱着歌曲走出教室。板书设计1. 导入2.听丰富情感3.复听掌握节奏4.歌词5.整体听赏6.分组活动教后反思同学们在表现活动过程中,能够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对妈妈的赞颂。东城双语小学音乐学科课时备课卡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7 单元第 1 课时总第 13 课时 课 题春来了课型演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措施: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让同学们充分感受春天给我们到来的节奏的气息。教学方式教唱课前准备电脑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彩笔。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师:小朋友,春天在翠绿的山林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们的耳朵里,你们听 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 (1)启发学生:“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 (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 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 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 (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 (1)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 跳一跳: 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讲一讲: (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3/4拍,圆舞曲) (2)学小杜鹃跳圆舞曲。(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 (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来了 听:听赏春来了 说: (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唱: (1)摸唱音名(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 (2)唱歌词 (3)演唱春来了 板书设计1. 导入2. 初听丰富情感3. 复听掌握节奏4. 歌词5. 整体演唱6. 分组演唱 反 思发现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节奏的把握不是太准确,各种力度记号表现不出来,容易混。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7 单元第 2 课时总第 14 课时 课 题两只老虎课型表演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为两只老虎这首歌编排动作 2.用口琴吹奏两只老虎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学习二部轮唱(奏)法。 教学难点:声部之间的对应与和谐。 措施:通过教师在上面做动作,同学们在下面跟老师一起做教学方式教唱 模仿课前准备电脑 口琴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教学过程: 一、定向 学生听动物之歌边律动边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导入情景。 二、导学 1、情景导入 师:踏着欢快的乐曲,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出来欢迎我们的是谁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看森林动物,聆听动物的叫声或脚步声,并进行模仿。 老虎的吼声:2/4 x - | 恐龙的脚步声:2/4 x - :| 小鸡的叫声:2/4 xx xx :| (2)学生用击拍和声音进行模仿,组合成“森林之声”。 2/4 x - | x - |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 - | x - | (3)用上面的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卡农。 师: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课件) 画面:由暗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各种动物从睡梦中苏醒,两只老虎从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发生了什么怪事? 生:来了一只没有耳朵和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 师:会唱这首歌吗? 2、熟悉歌曲 (1)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小老虎的动作,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学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学习二部轮唱(奏) (1)两个声部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两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赛跑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俩是怎样跑得? 生:一前一后追着跑(先后出发,先后到达) 师: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赛跑,有点像我们节奏练习中的哪种形式? 生:“森林之声”的节奏练习(卡农)。 学生分成两组,按节奏念两只老虎歌词做卡农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歌声把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分别用演唱吹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 (2)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第一次跑完了,没尾巴的老虎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次比赛与第一次比赛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没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没尾巴的老虎? 生:没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没尾巴的老虎落在后面,返回去安慰、鼓励它。 2、模仿与活动 由一位学生选择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没耳朵的老虎是怎样跑得。(最后两小节进行反复) 全班分成两部分,用歌声或吹奏口琴进行模仿,第一组反复最后两小节后,两组同时结束。 学生把老虎第一次赛跑和第二次赛跑的情形连起来,模仿一至两次。 四、创作与表现 1、创编歌词 师:两只老虎跑累了,想歇一会儿。森林里有跑来了几只小动物,你们瞧瞧谁来了? 生:四只小松鼠。 把两只老虎换成四只松鼠,学生创编歌词,并进行即兴表演。 2、表现 学生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另一组模仿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然后两组互换轮唱形式,再做一遍游戏。学生边唱边做,当唱到最后一拍时,做山洞的同学双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间的同学要求表演一个节目。 板书设计1. 导入2.听丰富情感3.复听掌握节奏4.歌词5.整体演唱6.分组演唱教后反思同学们在吹奏口琴过程中,用气用不上,导致声音吹不响,以后还要加强吹奏练习东城双语小学音乐学科课时备课卡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8 单元第 1 课时总第 15 课时 课 题剪羊毛课型演唱教学目标1、能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2、聆听铁匠波尔卡时,能与同学配合,模仿“打铁”的声音、动作,共同参与听赏活动。 3、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解决两声部协调配合问题。 教学方式教唱课前准备电脑 电子琴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教学过程: 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 1、律动 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 2、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 生: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3、附点节奏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 工人叔叔敲铁锤,叮 叮.叮 咚 ,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 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 刷.刷 刷。 二、“参与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听赏铁匠波尔卡 1、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乐从房子传出,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 2、初听铁匠波尔卡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有同学见过打铁吗?大家看,年轻的彼特拿着大铁锤和师傅一起打铁。大铁锤“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铁打平,师傅用小铁锤“叮叮”的敲两下是在告诉彼特该打这里了。他们“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铁多么有意思啊! 4、参与表现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铁的节奏:2/4 x xx | x xx | xx xx | x x | 师:同学们,其实,大小铁锤在劳动的时候必须相互配合。看,这就是他们打铁时的节奏。 A.集体读。 B.分组配合读。一组读大铁锤,一组读小铁锤。 C.按节奏自由练习 D.请你先读一读,再敲一敲。 (3)和着铁匠波尔卡音乐,按节奏参与伴奏。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让我们都来做做小铁匠。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开始愉快的劳动。 二)学唱剪羊毛 1、导入 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中的人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3、练习剪羊毛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剪羊毛节奏:2/4 x 0 | x 0 | x x | x 0 | 4、创编活动 (1)用“嘿”声。 师:瞧!那儿有一个老爷爷,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纪大了,你们想想老爷爷歌声的速度是怎样的?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剪羊毛。 (2)跺脚。 师:这边有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想想会发出什么声音?(跺脚)我们来学学。 5、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 (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 师: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体跟琴唱谱。 (4)引导质疑。 师: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没见过,你们呢?对这项劳动还有什么问题吗? (5)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词。 (6)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 (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 (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9)分组互相纠错。 第一组唱第一句,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 6、演唱歌曲 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 板书设计1. 导入2. 初听丰富情感3. 复听掌握节奏4. 歌词5. 整体演唱6. 分组演唱教后反思发现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节奏的把握不是太准确,高音不是唱的那么太好,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东城双语小学音乐学科课时备课卡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8 单元第 2 课时总第 16 课时 课 题我爱我的小镰刀课型演唱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2、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方式教唱课前准备电脑 电子琴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1、导入 学生听音乐劳动最光荣看画面。 师:同学们,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农民伯伯在田间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厂里挥洒汗水。 2、听铁匠波尔卡,参与表演 师:听,铁匠铺中“叮叮咚咚”的声音敲响了,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打铁吧! 3、演唱剪羊毛与参与表演 师: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 4、听丰收之歌,看劳动丰收图。 5.聆听歌曲我爱我的镰刀体验歌曲的情感6.复听歌曲我爱我的镰刀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掌握旋律线条7.教唱歌曲我爱我的镰刀8.分组演唱歌曲9.你唱我唱大家拍10.课堂小结板书设计7. 导入8. 初听丰富情感9. 复听掌握节奏10. 歌词11. 整体演唱12. 分组演唱教后反思发现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节奏的把握不是太准确,高音不是唱的那么太好,节奏拍的有点乱,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东城双语小学音乐学科课时备课卡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9 单元第 1 课时总第 17 课时 课 题两只小山羊课型表演 歌唱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 2、能积极参与表演两只小山羊的活动,并领悟到互相礼让的道理。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动作来表演歌曲。 教学方式教唱 表演课前准备教具准备:CAI课件、小山羊头饰、小木桥、披风等。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备课区修改区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小精灵剧场,我是这个剧场的导演。现在我们正在招聘音乐童话剧两只小山羊的演员,你们有兴趣吗?好的,大家先来看看我的招聘启事。(课件展示文字) 2、讲读招聘启事 3、简单介绍剧情 师:这个音乐童话剧共有三幕戏,两只小山羊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二、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师:同学们,请你们边听边想,第一幕戏发生在野外的什么地方?主人公是谁?(播放动画和第一段歌曲) 生:(小桥上,白山羊和黑山羊相遇。) 师:对,这第一幕戏呀,主要表现两只小山羊在桥上相遇了! 其实,刚才你们说的就是我们第一幕戏的台词。作为一个演员,台词可是基本功,我们一起来念念吧! 师:我刚才说了,我们这是音乐童话剧,会念还不行,最主要的是你要会唱,我们一起来听听应该怎么唱?(播放第一段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段吧!首先请大家学羊的叫声,用咩来哼唱旋律。(学生随乐哼唱) 师:下面我们把歌词加上,谁先学会谁就有希望当演员了! (老师弹琴,带唱第一段) 师:会唱还不够,还要能表演。我首先来友情客串扮演小白羊,谁来扮演小黑羊呀?你们要是觉得我们演得好就给我们掌声好吗?(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还要有动作和造型。) 师:下面我请全体同学和我一起表演一次。(全班参与表演) 2、学唱第二段 师:第一幕戏是最简单的!两只小山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进入第二幕的表演,现在卖个关子,我请两为主角先躲起来,你们听听有什么声音,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片段录音) 师:是什么的叫声?你们能拍出小羊叫的节奏吗? 师:请大家模仿一下。 师:请你们想想这两只小羊它们这时可能在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来模仿它们争吵的声音好吗?看我的手势请第一组的同学扮演小白羊,第二组的同学扮演小黑羊,我点到哪边就请哪边的同学发出声音。(老师带领学生模仿) 师:刚才这两只小山羊在争吵,那你在模仿时就要将争吵的动作和表情也表现出来。(学生表演) 师:它们为什么会争吵?请说一说。(启发学生给小羊配音) 师:好,我来问问,(点击白羊)白羊要干吗? 生:(白羊要回家。) 师:(点击黑羊)黑羊要干吗?(生答要上山岗) 师:你们知道它们要去干什么吗?(跟琴唱第一、二段歌词) 师:这幕戏主要讲的是两只小山羊在桥上怎么样呀?(课件:互不相让。) 师:接下来我这个导演来唱群众演员的台词(齐唱),你们来扮演两只小羊(独唱),我们一起来表演。(全班唱一遍) 师:作为一个好演员,不光要会演主角,还要会演群众演员。下面我们反过来演,好吗?(全班唱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拍第二幕戏。首先请两个小演员上台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进行自评和互评) 师:这两只小山羊站在一起时,它们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启发表演白羊要会家和黑羊要上山岗的表情和动作。) 师:每组派两名代表到前面带领大家一起表演。(全班边唱边表演第二段。) 板书设计13. 导入14. 初听丰富情感15. 复听掌握节奏16. 歌词17. 整体表演18. 分组表演教后反思发现同学们在表演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过程中节奏的把握不是太准确,动作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到位,语言不是太准确东城双语小学音乐学科课时备课卡 年级 三年级 科目 音乐 主备人张永超 第 9 单元第 2 课时总第 18 课时 课 题两只小山羊课型表演 歌唱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 2、能积极参与表演两只小山羊的活动,并领悟到互相礼让的道理。 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动作来表演歌曲。 教学方式教唱 表演课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