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校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校 9797 學年度學生生活輔導實施計畫學年度學生生活輔導實施計畫 壹 依據 本校實際需要及年度軍訓工作執行計畫辦理 95 02 修 改 貳 計畫目標與效益 一 樹立本校軍訓人員對學生生活輔導之正確觀念 二 統一本校軍訓同仁工作方法與觀念 三 建構校內外全面輔導體制 四 精進學生生活輔導作為與知能 五 加強學生生活教育 安全教育之認知 六 消弭校園暴力 推動春暉專案 防範青少年犯罪 七 全面提升輔導效能 達成當前軍訓工作使命 參 計畫期程 97 年 8 月 1 日至 98 年 7 月 31 日 肆 實施要領與步驟 一 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 教官應協助學校積極建立災害管理機制 依 減災 整備 應變 復原四階段 並以先發式的管理方式 以減少天 然災害及人為災害對校園之影響 附件一災害防制緊急應變計畫 一 災害管理機制建立 1 為因應重大天然災害或人為災害發生時 能迅速應變及妥善處 置狀況 降低事件之傷亡危害 本部各縣市聯絡處及各級學校 應成立 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作業中心 以下簡稱校安 中 心 編組應變決策小組 作業管制組 行政支援組 新聞組 輔導組 諮詢委員會等 2 為維護學校安全 成立 校園安全委員會 及 交通安全委員 會 每學期召開會議 研處相關議題 得併各校行政會議或相 關會議召開 3 加強本校教官處理特殊 意外 事件之隨機應變能力 每位軍訓 同仁均需熟練校園事件處理及通報方式 並請學校軍訓同仁 2 並已於97年8月1日前至教育部校安中心網頁 緊急聯絡網 以 即時通報系統 之帳號密碼上網登錄單位主管 校長 業 務主管暨承辦人 緊急聯絡人及其代理人資料 如有人員異動 或聯絡方式 電話號碼 變更時 應即上網更新資料 俾利災 害防救緊急應變連絡事宜 4 本校軍訓同仁均應確實掌握影響校園安全因素 進行校園安全 預判 訂定各項應變及管制措施 並與有關單位密切協調聯繫 以掌握狀況 並應結合本校環境 現況 訂定校園安全維護實 施計畫 含狀況演練項目 於每學期開學後辦理防火 震 災 等各種狀況演練並將紀錄彙整備查 二 災害管理運作 校園災害管理運作的機樞為本校校安中心 針對本校之地理環境與學生特性 預想能發生的災害 作政 策性思考 籌措進行減災活動 並針對可能狀況 風 水 火 震災 土石流等 擬定必要應變計畫 及定期 每學期 不定期實施沙盤推演 幹部指揮演練 全員演練等演習與 訓練並將紀錄彙整備查 以減少天然及人為災害對校園之危 害 附件 二校園安定狀況預判與防制措施 二 落實值勤與校安通報 依據本部九十年六月十一日台 九 軍字第九 八 三 六號函頒 教育部軍訓人員值勤暨校安通報實施規定 九 十年十一月十五日台 九 軍字第九 一六 九六二號函頒 校園安全 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作業規定及九十二年十二月一日台軍字第 九二 一六八二七九號令頒 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 辦理 值勤與校安事件通報作業 三 值勤 一 值勤 為軍訓人員維護學生安全 校園安寧與落實校安通報之 基礎 本校依規定貫徹二十四小時均有專人負責之待勤要求 二 考量勞逸均等及女性軍訓人員之特質 將 值勤 與 住校輔導 3 合併執行 三 值勤分為甲類 在校值勤 及乙類 夜間不在校值勤 現有軍 訓教官人數六人 含主管 以上學校實施甲類值勤 教官人數五 人 含主管 以下之學校 實施乙類值勤 若狀況特殊致無法落 實本規定時 應專案報請權責單位核准 並將核准文號標註於值 勤輪值表上 五 本校計有四位教官 依規定實施乙類值勤 除維護校園安全外 並實施廿四小時待勤 並依需要 協助學生宿舍舍監 針對住宿 生實施輔導 六 聯絡處每日查勤或抽測二至三所學校值勤狀況 並紀錄備查 本 校軍訓同仁均依規定堅守值勤崗位 夜間實施待勤時 一遇狀況 時需於一小時內返校處理 七 校安通報 本校各值勤教官須落實值勤制度 不分日夜 上課 放假 每一分鐘均須有人負責預警及處理校安狀況 並藉由校安 資訊系統 使本校之校安中心均具有C3I之功能 校安資訊 系統運作如下 校安即時廣播系統 主要用途為即時性訊息傳達或大 範圍廣播 藉由系統功能增加指揮幅度與速度 用以 發佈緊急事件或災害之警示 訊 以提醒各單位加強 防範 妥採應變 降低可能災損 因此各階層均須依 校安即時廣播系統管理規定 維持系統之暢通 以 利訊息傳播 同仁應下載並於值勤時開啓 以利狀況 回報及點選校安迅息 校安即時通報系統 校安通報 為軍訓人員反映校 安事件之重要管道 依縱向回報及橫向聯繫之作為 使各級主管能即時獲知校安事件之發生及處理情形 俾提供必要之指導與支援 其通報方式及時限如下 4 A 甲級事件 本校遇有甲級 極重要 事件 應於事件發 生或獲知事件發生後 即於十五分鐘內以電話通報聯 絡處與教育部校安中心 並於二小時內上網 教育部校 安即時通報網 通報 B 乙級事件 本校遇有乙級 重度 事件 應於事件發生 後或獲知事件發生後 於十二小時內上網 教育部校安 即時通報網 通報 C 丙級事件 本校遇有丙級 中度 事件 應於事件發生 後或獲知事件發生後 於二週內上網 教育部校安即時 通報網 通報 四 校內生活輔導部分 一 加強識生知生工作 了解學生個別差異 建立各項學生基本資料 策訂知生識生實施要點 依規定施測並建立紀錄 實施要點如 附件三 二 以服務代替領導 為青 少年學生服務 爭取青 少年學生向心 依據教育部七十四年八月十七日台 七四 軍字第三五 六二號 函頒 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軍訓教官輔導學生實施要點 辦理 教官及護理教師將平日服務學生情形登錄於輔導 服務 學生手 冊內 每月陳主任教官 學務主任及校長核閱後 送請聯絡處 查閱乙次 每月一日前陳報輔導 服務 成果統計表 每學期結束後三日內陳報該學期輔導 服務 成果統計表 三 建立個案輔導記錄 召開輔導會議 適時轉介持續輔導 於上學期開學一個月內及下學期末一個月內 邀集軍訓同仁及 學校相關處室主任召開會議 每學期結束前建立 輔導適應不良轉介他校就讀人數統計表 5 轉 退 休學學生人數統計 等有關資料分析運並送聯絡處 核 備 四 健全自治幹部選 訓 用 遴選班級自治幹部 糾察隊 交通服 務隊及社團幹部並建立名冊 排定課程實施訓練 編組運用 擇 期辦理聯誼 座談並實施工作檢討 辦理獎懲 五 升 降 旗 重要集會與慶典活動之輔導 策訂實施計畫 安排場地 座次分配 遴選會場指揮 司儀 協調有關處室配合行政支援工作 辦理愛國歌曲比賽 以表現青年學生生活紀律與提昇學生愛國 情操 發揮團隊精神 六 學生請假與缺曠管制 掌握學生出缺席狀況 立即反映追蹤並主 動與家長聯繫 建立缺曠課統計表公布週知 七 學生獎懲處理 服儀輔導 依據 輔導學生的基本觀念與要領 及學生獎懲 服儀有關規 定 講求輔導技巧 善用獎懲 運用方法因勢利導 以導正學 生偏差行為 落實生活教育 避免不當輔導 引起排斥 結合學校特性 協調有關處室策訂 學生改過銷過實施要點 如附件四 學生申訴案件處理實施要點 如附件五 以保障學生權益 促進學校和諧 八 生活榮譽競賽 協調衛生組策訂秩序整潔實施要點 激發學生榮 譽心與責任感 並結合反毒禁菸等有關活動 以提昇具體成效 如附件六 九 住校生輔導 擬定宿舍管理辦法 加強住校生輔導 召開座談會 協助解決問題 改善生活設施 注意作息 門禁管理 並結合學 校防火 防震 防災活動 實施住校生各項緊急應變演練 以維 護住校生安全 十 學生兵役輔導 辦理兵役緩征申請及註銷作業 依據法令 確實辦理 如期陳 報 配合國防部後備司令部中區人才招募中心辦理國軍各軍校招生 及志願役士兵甄選宣導 6 十一 生活輔導資料管制運用 妥善運用上級轉發之輔導書刊 媒體 影帶等印刷及非印刷資料並建立領用紀錄簿 收視 閱讀 心得 寫作 十二 學生安全維護 於寒 暑假前寄發學生假期生活 安全 注意事項暨家長聯繫函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宣導 對部頒 學生安全教育手冊 勸導學 生勿涉足不正當場所或工讀打工等注意事項 利用週 朝會或 授課中經常宣導 以期減少意外傷害 訂定本校 校園安全災害管理宣導月 透過系列活動辦理防 災演練 加強教職員工及學生安全教育 愛惜生命觀念 十三 學生義工社會服務 依據部頒 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義工社會服務工作實施要點 暨 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推行義工制度實施計畫 規定訂定本 校實施要點 如附件七 持續推動學生義工社會服務工作 要求學生養成重整潔 有禮 貌 守秩序及樂於服務之良好生活習慣 進而以學生示社會 影響社會 推展 慈愛 社區 交通 三大服務工作外 並結合 及運用學生與社區義工 建立社區安全意識 推動各項活動與 服務 每學期結束前陳報成果統計表 十四 法律常識暨反毒講座 協調訓育組排定演講日期及聘請講座 實施法律常識暨反毒 教育 灌輸學生守法重紀正確觀念 防範青少年犯罪 隨時蒐集有關法律常識之資料或案例 適時向學生實施機會 教 育 並結合課程 適時放映法律常識宣導影帶 加強教育宣 導 十五 家庭訪問與聯繫 學生缺曠課 請假及獎懲情形 均書面通知家長 讓家長了解 子女在校學習及生活行為狀況 7 配合班導師 依需要實施不定期之家庭訪問 俾便更進一步了 解學生家庭狀況 並詳實紀錄備查 於寒暑假或平時實施寄宿 賃居 生 工讀學生之訪視輔導工作 並於寒 暑假結束後乙週陳送寒暑假家庭訪問成效到聯絡處 十六 賃居生輔導 每學期初完成賃居生調查 建檔 編組 除實施座談外 並配 合導師實施訪查 記錄備查 有安全顧慮者 即與家長聯繫 輔導規勸改善 寄宿生名冊函送轄區警察機關 請其協助巡查並落實實地訪視 寄居環境之良窳 了解學生校外生活動態 以維護學生健康與 安全 並於每學期結束前陳送輔導成效到聯絡處 實施要點 如附件八 十七 全國教官為全國學生服務 貫徹 全國教官服務全國學生實施辦法 學生不受地域或學 校之限制 教官提供適切 及時 有效之協助與服務 設立緊急服務專線電話 受理服務 並建立電話記錄 每月一 日陳報校外服務專線成效 每學期結束三日內陳送電話紀錄簿 影印本暨教官為全國學生服務具體事蹟表到聯絡處 主動發掘發生急難學生 隨時辦理學產基金急難慰問金之申請 補助 十八 工讀學生輔導 寒暑假前完成工讀學生調查 並建立名冊及有關資料 分發學 校訓輔人員 導師參考運用 以確實掌握工讀學生動態 實施工讀常識宣導 座談 講習 輔導學生慎選工讀環境 工 讀時尤應注意自己之身份 注意自己之言行 穿著 並不定期 協調導師或家長至學生工讀場所訪視 持續做好校外輔導工 作 打工安全知多少 及有關宣導影帶於假期前隨機播放 並作成紀錄備查 輔導工讀學生成效於寒暑假結束後乙週 內報聯絡處彙整 二 校外生活輔導部分 一 依據縣校外會訂頒之年度工作計畫暨參酌本校任務需要 訂定 年度工作執行要項 貫徹執行 本校目前為竹山分會的負責 8 學校 二 校外會學生幹部講習 辦理學生幹部講習 增加學生幹部執行勤 務及處理意外事件之反應能力 三 校外聯合巡查 校外聯合巡查 按竹山分會排定之聯巡輪值表實施 輪值教官按時到達指定地點 與國中訓輔人員 地區警力會合 實施聯合巡查 置重點於轄區內各公共遊樂場所 路口及交通 要道之臨檢 依竹山分會規定水里區每週聯巡應至少二次 確實參加執行校 外聯合巡查 四 站車輔導 依本校實際執行狀況 策定實施要點 如附件九 陳報縣校 外會核備後據此執行 成效統計表 簽到簿 輪值表 輔導成效表 依限陳報備查 五 生活示範觀摩 每學年配合學校各項宣導活動 辦理觀摩活動 六 推行四項要求宣導活動 推動 學生整潔 禮貌 秩序 運動 由校內做起 逐漸推展 至校外 以學生的良好生活行為 示範社會 並培養其服務社 會的正確人生觀念 於上放學時段遴選優秀學生至各車站 推行 重禮讓 守秩序 運動之宣導 協調相關處室舉辦 重禮讓 守秩序 運動宣導週活動 辦理 壁報 漫畫 論文 書法 演講等比賽 支援轄區內中 小學交通服務工作 視需要提供支援 配合其他活動進行 注重禮讓 遵守秩序 端正儀容 強健身 心 四項工作宣導教育之推行 七 交通安全暨防制機車肇事措施 對交通違規學生加強輔導 並建立輔導紀錄備查 每學年初確實建立騎乘機車學生基本資料 並依據 縣校外會 防制學生機車肇事計畫 訂定實施要點 並確實執行 如附 件十 家住偏遠 交通不便學生 依 高級中等學校通學學生乘車輔 9 導計畫 有關規定 洽請公民營客運公司 調整或增派專車 加強輔導服務措施 以減少學生上放學騎乘機車意外事件發 生 律定 通學生乘車輔導實施要點 附件十一 並確實管 制執行 訂定交通安全教育實施計畫 利用各種方式實施密集教育 加 強交通安全宣導 以維護學生安全 附件十二 八 假期間學生校外生活輔導 假期前函發家長聯繫函 告知家長提酲學生假期中應注意之事 項 協助輔導學生妥善安排假期生活 內容包含避免出入不正 當場所 反毒宣言 暑期打工注意事項 交通安全 防範溺水 等事項 利用寒 暑 春假實施不定期之家庭訪問 俾便進一步了解學 生假期生活動態 寒 暑假等假期前兩週內 將假期學生安全注意事項或家長聯 繫函送縣校外會 九 春暉專案 春暉專案推動多年 成效已見彰顯 惟仍需積極辦理各項反毒 活動 並藉清查的方法 掌握沾染惡習學生 以 春暉小組 戒除教育 提昇輔導戒治成效 賡續辦理春暉社團 反毒 拒菸 拒食檳榔 校園才藝等活動 另訂定菸害防制要點 如 附件十三 尿液篩檢 採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實施 備妥受檢學生名冊 配 合校外會尿液篩檢實施計畫辦理 十 校園偶發 意外 事件通報處理 依軍訓處規定教官採甲 乙類 值勤 隨時處理偶發事件與輔導學生 以維護校園安寧與學生安 全 特殊意外事件發生時 即依 校安即時通網路 電傳教育部 教育部中辦室及縣校外會 有關作業要領係依 校園安全事件通報管理系統實施要點 辦 理 十二 春風專案 加強輔導警察局函送之執行 春風專案 查察取締 青少年不良行為或深夜遊蕩不歸之學生 10 十三 校外會工作視導 依縣校外會所定各種校外生活輔導工作管制 表 確實管制完成 伍 本校積極協調整合各項資源 針對年度工作重點 訂定分月工作摘要及 進度 嚴格管制執行並隨時檢討精進 如附表 陸 本計畫經 校長核可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11 附件一 國立水里商工災害防制緊急應變計畫國立水里商工災害防制緊急應變計畫 壹 依據 95 02 修改 一 教育部軍訓施政工作綱要計畫 二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軍訓教育武器彈藥管理作業規定 貳 目的 為維護學校安全 安定 預防可能發生之各種天然災害或人為突發狀況 並能適切處理偶發事件 以使損害程度減低至最小所採取之事前防制計畫 與準備 參 應變措施範圍 一 天然災害防制 如防颱 防震 防水災 等 二 人為災害防制 如防縱火 暴力事件 交通事故 軍械庫安全 等 肆 應變要領 一 依本校現況策訂災害防制辦法及應變作為 以減低災害發生之損害 二 適切編組應變人員及裝備 俾能即時處理各種突發狀況 三 定期及不定期實施狀況演練 嫻熟各種應變技巧與行動要領 伍 應變措施作為 一 依本校行事曆定期實施天然災害狀況防制演練 並配合社區需要實施不 定期演練 如萬安演習 二 編組成立緊急應變危機處理小組 並實施編組訓練 三 與集集警察分局簽訂警力支援協定書 四 建立災害防制處理聯繫網路 五 結合校內各相關處室並運用校外有關單位之文宣器材辦理各項宣教活動 陸 安全預防措施 一 軍訓教官廿四小時值 待 勤 堅守崗位 電話維持暢通以期先知快報 二 軍訓教官實施課間巡查 維護校園安寧 三 實施安全檢查 大門值勤教官隨時瞭解學生上學狀況 巡查教官隨時檢 視學生生活動態 每學期配合導師及總務處定期檢查校舍 教室安全 四 安全防範宣導 運用各種集會 宣導訓委會製發之 學生安全手冊 充實學生安全常識 五 軍械庫安全維護 依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八十七年六月廿五日 八七 教軍 字第一一五八七號函 軍訓教育武器彈藥管理作業規定 辦理 以維軍 12 訓教育武器之安全 柒 校園事件陳報 一 採先知快報循序陳報 並予追蹤反應 二 依教育部中部九十年六月十一日台 九 0 軍字第九 00 八 0 三 0 六號函頒 教育部軍訓人員值勤暨校安通報實施規定 紀九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台 九一 軍字第九一 0 四八一三八號函修定本部 校園事件通報管理 系統實施要點 規定辦理 三 透過教育部校安中心專線及網頁傳送 網頁網址為 http csrs edu tw 專線電話 02 33437855 33437856 傳真 02 33437863 33437864 四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第六科值勤電話 04 23302810 辦公室電話 04 23300024 23393101 傳真 04 23322064 五 教育部南投縣聯絡處電話 049 2228026 049 2230885 傳真 049 2228765 捌 本計劃如有未盡事宜得另行修定之 國 立 水 里 商 工 緊 急 應 變 危 機 處 理 小 組 名 冊 職稱姓 名 職 務連絡電話備 考 主任委員 洪明財校 長 049 276857310932965028 執行秘書 陳俞良學務主任 049 22039860916853266 委 員 陳威男教務主任 049 27323290928955266 委 員 黃碧霞人事主任 04923936150910706218 委 員 黃順星實習主任 049 29802250935321985 委 員 李瑞華輔導主任 04 73843220918663084 委 員 歐信位總務主任 049 27719050912967868 委 員 張錦和庶務組長 049 27373770920351573 委 員 劉憲政主任教官 07 34659210933488681 委 員 滕永盛電機科主任 049 22284660931560669 委 員 林欣玥資訊科主任 09185958490918595849 委 員 楊書綾餐飲科主任 042 237872210919273287 委 員 郭孟芳資處科主任 09123643980912364398 委員李敏蕙觀光科主任 049 23342710911807327 委 員 朱兗琦生輔組長 049 28705410913518071 13 14 附件二 國立水里商工 97 學年度校園安定狀況預判與防制措施 一 上學年度校園安定狀況之檢討 一 上學年度校園安定狀況之檢討 95 02 修改 本校上學年度班級狀況 電機科 資訊科 觀光科 普通科 體育班三班 各三班 餐飲科 資處科六班 特教班二班 共計二十九班夜間進修學校 共計三個班 學生 1050 員 上學期發生數起學生違規騎機車肇事事件 另有 15 員學生辦理休 退 轉學 基於維護學生安全及校園安定 利用 週會聘請專家學者演講法律常識及防火宣導 並實施防火防震實況操演 及依校長指示加強生活教育及遵守交通安全要求 二 目前校園安定一般狀況 二 目前校園安定一般狀況 本校各處室教職員工 在校長 洪明財先生領導下 各項校務工作均能依 既定計劃完成 軍訓同仁亦能堅守崗位 與學校同仁間均能保持密切之協 調 能隨時掌握學生狀況 對於行為偏差學生 能訂定多種輔導辦法以規 範學生 其中尤以勉勵學生勤學為最 三 學生社團現況分析 三 學生社團現況分析 本校共計 30 個學生社團 均由訓育組長統一編配 並聘請指導老師負責 指導 社團性質均屬文藝 技藝 體育性質 無政治性之社團 對校園之 安定無不良影響 各社團均正常運作 無違常現象發生 四 行為偏差學生之瞭解與輔導 四 行為偏差學生之瞭解與輔導 本校年來輔導學生所見 未有偏激之學生 唯少數學生因家庭 交友或適 應不良等因素 發現有個性孤僻或桀傲不遜之個案 經導師及軍訓人員發 現後 立即加以輔導均能有效掌握及改善 五 影響校園安定之事項 五 影響校園安定之事項 本校校園死角多處 且除大門外 另有二處側門 人員進出管制較為不 易 本校參加中區聯招後 外縣市學生大增 學生宿舍不敷使用 致寄宿生 人數增加 管制較困難 本校地處偏遠 部分學生上放學路途無班車專 車行駛 致部分學生在家長默許下 騎機車上放學影響安全 六 預判未來一學年校園安定狀況 六 預判未來一學年校園安定狀況 未來一年 在已奠定之基礎穩固 人事安定 教官室員額能補滿的情況下 本學年之工作在既定計劃中 將著重學生生活教育 安全教育等 故預判 未來將更安定 七 具體防範措施 七 具體防範措施 持續教官乙類值勤 待勤 工作 適時給予住校生生活輔導 維護學生安 15 全及校園安寧 一 加強學生交通安全宣導 運用週會做好宣導工作 並聘相關人員來校專題演講 以加深學生對 交通安全之認識 二 持續並擴大辦理重禮讓 守秩序宣導工作 三 加強學生校外輔導工作 1 配合校外會聯合巡查工作 並落實追蹤輔導 2 函發管區派出所 尋求協助寄宿生校外生活輔導 3 加強寄宿生查訪 以維護學生安全及導正生活規律 4 加強站車輔導工作 以輔導學生上放學安全 四 綿密校園安全部署 1 檢討劃分安全責任區域 加強校區之巡查 2 落實課間巡查工作 以杜絕突發事件發生 3 加強安全檢查工作 以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及安全 五 加強知生識生工作 主動為學生服務 對適應不良 行為偏差之學生 多予關懷 並適時聯繫家長 達共同輔導之目的 六 積極參與學生社團及活動 並妥善加以規劃 注重學生活動之安全 以有效掌握學生之動態 七 加強住校生生活管理 以人安 物安為前提 八 結論 八 結論 本校 97 學年度校園安全預判 無重大影響安全顧慮情事 16 附件三 國立水里商工軍訓教官 識生知生 評鑑實施辦法 壹 依據 95 02 修 改 一 原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80 05 09 八十 教軍字第 五 二六號 函辦理 二 原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七十五年五月 軍訓工作手冊 商業職校之 部 第六條學生生活輔導第七款 知生識生 評鑑實施辦法 辦理 貳 目的 在使本校軍訓教官能確實認識學生 了解學生 進而適時適切輔 導學生 服務學生 使軍訓工作落實生根 參 識生知生層次劃分 一 主任教官 生輔組長 按下列三項之學生人數 依次識知 一 主要學生幹部 各班級正 副班長 各項學生勤務及學生社 團之隊 組長 二 關鍵性學生 具影響力學生 三 有安全顧慮學生 有不良傾向者 二 任課輔導教官 對所負責輔導之全體學生 應依據要求標準逐 次完成認識 並對左列學生應儘速達成識知了解 一 學生幹部 班級 社團 二 關鍵性學生 具影響力學生 三 有安全顧慮學生 有不良傾向者 四 特殊優劣學生 肆 識生知生之內容 學生姓名 籍貫 以前畢業學校 家長職業及家庭狀況 學生本 人心態 優缺點及特長等事項 特殊學生應進一步了解其交往情形 社會背景及行為傾向等 伍 要求標準 如附錄一 陸 評鑑方式 一 默點 教官默點學生姓名及有關資料 二 唱點 教官面對學生唱名並說明有關資料 三 背點 學生背向教官 教官唱點學生姓名及有關資料 四 聞聲識人 教官未見學生只聞其談話而直呼其姓名 17 柒 評鑑時間 一 輔導教官任職滿三個月及新生入學一個月後 即列入評鑑 二 定期評鑑 輔導教官每學期至少實施識生評鑑一 二次 三 不定期評鑑 主任教官得依狀況對所屬教官實施評鑑 捌 一般規定 一 各教官應建立學生綜合資料 另建立輔導班級之學生資料簿 二 主任教官應確實督導同仁認真輔導學生 並隨時抽測教官認識 學生之人數 與程度 三 各同仁應多參與學生活動 主動接近學生服務學生 四 評鑑測驗時 以不影響學校正常操課及行政工作為原則 玖 本實施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補充或修訂之 附錄一 要求標準 時間 百 人 分 數 比 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一年 一年 三個月 一年 六個月 備考 100 150100 150 人人 30 60 80 100 151 200151 200 人人 25 45 60 75 100 201 250201 250 人人 20 35 50 65 80 100 251 300251 300 人人 15 30 40 70 70 80 301 301 人人 10 20 30 40 55 70 18 附 記 一 在規定之時間內達到要求標準之 為及格 超過者依等級 計算之 為乙等 為甲等 為優等 為特優 二 輔導學生人數超過三 人以上時 按本表要求標準計算之 國立水里商工 學年度第 學期軍訓教官 定期 不定期 識生知生 評鑑成果表 評鑑日期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星期 評 鑑 方 式 默點 唱點 背點 聞聲識人 應到評鑑教官 人 實到評鑑教官 人 受訓 人 人 軍訓主 管簽章 級 職 姓名 輔導學 生人數 時間 識生百 分比 等級 名次 優缺點 改進意見 備考 19 國立水里商工軍訓教官 定期 不定期 識生知生 評分表 受測人員 實施日期 區分班級 姓名籍貫 前畢業 學校 優缺點 特長 家庭狀況 家長職業 學 生心態 背景 得 分 備考 20 國立水里商工國立水里商工 學年度第學年度第 學期需要加強輔導學生名冊學期需要加強輔導學生名冊 獎懲紀錄 班級 姓名 獎勵逞罰 違規行為 素行表現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大功 小功 嘉獎 大過 小過 警告 1 附附件件四四 國國立立水水里里商商工工改改過過銷銷過過結結合合學學生生社社會會義義工工服服務務實實施施辦辦法法 95 6 3095 6 30修訂修訂 一 依據 一 本辦法依教育部中辦公室 92 年 6 月 19 日 二 字第 0920551185 號書函 二 本校 97 年 2 月 12 日修訂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要點第八條 規定辦理 三 本校 97 學年學生生活輔導計畫附件二 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實 施計劃 二 目的 為鼓勵因一時疏忽而觸犯校規之學生 能及時改過自新 奮發遷善 期能變化氣質 敦品勵學 特定本辦法 三 適用範圍 一 凡依學生獎懲標準表第五 六 七條之規定受 懲罰之學生 經考核確有改過自新之決心及具體事實者 可按照規定之手 續辦理銷過 二 業經學生獎懲委員會決議為留校察看 輔導轉學 則不得適 用本辦法 四 實施辦法 一 凡違反學生獎懲標準表第五條規定記警告者 自記警告之日 起 決心改過遷善者 得申請將警告銷去 並參加社會義工 服務達八小時者 得依規定手續辦理銷過審議 二 凡違反學生獎懲標準表第六條規定記小過者 自記過之日起 2 決心改過遷善者 得申請將過銷去 並參加社會義工服務達 十六小時者 得依規定手續辦理銷過審議 三 凡違反學生獎懲標準表第七條規定記大過者 自記大過之日 起 決心改過遷善者 得申請銷去 並參加社會義工服務達 三十二小時者 得依規定手續辦理銷過審議 四 凡申請改過銷過者 其申請銷過審議之時程 得以跨學期辦 理 但寒暑假之時間須扣除 上 下學期之審議終止日各為 二月一日及七月一日 五 社會義工服務規範 1 服務單位 以政府公務機關單位為主 據醫療 公益 宗教 之財團法人 機關為輔 另為學校核准之指定單位及所有教職員 2 服務工作性質 無安全顧慮及無支薪之勞動環境整理 文書 作業等為限 3 服務期程 星期例假日每日日間以二小時為上限 特殊情形 得先行核為每日三小時 4 經查證有不實或為偽造事實情形時 註銷其所有社會義工服 務所申請之銷過審議 5 凡註銷記過後再犯同類過失時 不得再申請銷過審議 六 銷過期間再犯錯 被記警告以上處分 原申請之銷過程序註 銷 並得重新申請銷過程序 五 銷過申請程序 3 一 向學務處生輔組領取 改過銷過 義工服務 申請表 填 妥表格 改過銷過 義工服務 申請表由學生親自收持 養 成學生自我負責習慣 遺失即註消資格 二 經班級導師及原處分人簽署後 再經認輔教師簽署後 送生 活輔導組辦理 經登記後始可開始從事義工銷過 未完成登 記手續者 不予辦理 三 以時間銷過之同學 於輔導考核期間 於每日向認輔老師報 到簽章 並於申請表工作時數欄內簽名或蓋章簽証 四 選擇社會義工服務者另填寫家長同意書並自行覓妥服務單位 經服務單 位簽章後 送回生輔組辦理銷過 六 以時間銷過之同學 於輔導考核期間 負責輔導之老師 須與學 務處 輔導室 導師以及輔導教官等密切連繫 加強輔導學生其 改過向善 七 為加強學生尊師重道及遵守校規 培養自重自律責任 並維護校 園安全 安寧 舉凡故意違抗師長 鬥毆 恐嚇 攜械 勒索 販售禁藥 不論輕重均不予銷過 此外 凡有下列過犯行為之懲 處者 亦不列入銷過範圍 一 竊盜 經學校記大過以上處分者 二 藐視師長 不服師長管教 經學校記二大過以上處分者 三 故意破壞公物 經學校記大過以上處分者 四 嚴重破壞校譽者 4 五 鬥毆 群毆 校外鬥毆者 八 每位同學在校期間銷過次數最多以參次為限 九 銷過之申請每月由學務處審議後報請校長核定 予以公告 並通 知家長 然後在該生獎懲資料中增加 年 月 日抵銷 幾次 等字樣 十 本辦法經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亦同 5 附件五 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學生申訴案件處理實施規定 94 08 31 修訂 一 依據 教育部八十九年十一月廿八日頒布之 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 校處理學生申訴案件實施辦法 二 目的 為培養學生理性解決問題之態度 建立學生正確申訴管道 保障學 生權益 促進校園和諧 發揮民主教育功能 三 組織 1 本校設立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 簡稱申評會 為處理學生申訴案件的 權責單位 組織如附件一 2 申評會置委員七至十五人 校長為當然委員 餘由校長遴聘學校行政 人員代表 教學代表 其中未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行政人員 代表 家長會代表組織之 必要時 得聘請醫學 法學 社會學 心 理輔導及其他相關之專業人士為諮詢顧問 3 委員任期為一件 均為無給職 學生申評會 由校長召集 委員產生 後應於第一次開會時互選一人擔任主席 主持會議 學校學生獎懲委員 會之委員 不得兼任學生申訴會之委員 四 申訴要件 1 在學學生 指學校對其懲處時 具學生身份者 認為學校對其所 為之懲處或行政處分違法或顯然不當 致損及其受教育之權益 經正常行政程序處理仍無法解決者 得依本申訴案件處理實施規 定提出申訴 申訴表如附件二 2 學生當事人本人為申訴人外 學生之父母法定監護人或其受託人得為 6 學生之代理人 提出申訴 五 申訴處理程序 1 學生退學或類似處分之通知書 不服處分 於處分書送達次日起二十 日內向申評會提出申訴 申評會於收到申訴書次日起二十日內召集會議 做成評議決定書 不服申評會之評議 學生收到評議書次日起三十日內 向教育部提出訴願 2 受理申訴單位 本校輔導室 六 申訴處理規定 1 輔導室受理申請後 必須通報各委員 擇期開會 2 申評會就書面資料審議學生申訴案件 會議之舉行以不公開為原則 3 申評會必要時得通知申訴人對照或其他關係人到會說明 另申訴人 或父母 監護人 亦得要求到會說明 4 申評會開會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 評議書之決議應有出席委員 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5 申評會對於逾越期限之申訴案件 得不予受理 惟有充份理由並提出 具體證明者不在此限 6 申評會應對申訴案件提出充份討論及評議 經決議之評議書應由申評 會之召集人簽署 7 申評會之評議 表決及其他委員個別意見 應對外嚴守秘密 涉及學 生之隱私之申訴案及申訴人之基本資料均應予以保密 8 退學或類似處分行為之申訴 學生於申評會評議未確定前 學校應同 意其繼續留校就讀 9 於退學或類似處分之申訴案 應於該申訴評議決定書附註 如不服本 7 申訴決定 應於申訴評議決定書送達次日起三十日內依法向教育部提出 訴願 10 學生申評會之委員 為申訴案學生四親等內之血親 三親等內之姻親 或對申訴案件有其他利害關係者 應自行迴避 學生申評會之委員 有前項應自行迴避之事由而不自行迴避或有具 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申訴人得舉其原因及事實 於申訴評議決定書作成前 向學生申評會申請迴避 前項申請被駁回者 得向校長聲明不服 校長除有正當理由外 應於 十日內為適當之處置 學生申評會之委員 有第一項自行迴避之事由而不自行迴避 而未經 申訴人申請迴避者 應由學生申評會之主席 命其迴避 學生申評會主席有前項情形 由校長命其迴避 並由學生申評會就該 申訴案件另選主席 七 評議之效力及執行 申訴案件經作成評議決定書送達申訴後 學校 應依評議決定確實執行 八 本實施規定經鈞長核可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九 學生申評會之委員 為申訴安學生四親等內之血親 三親等內之姻親或對 申訴案件有其他利害關係者 應自行迴避 學生申評會之委員 有前項應自行迴避之事由而不自行迴避或有具體事實 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申訴人得舉其原因及事實 於申訴評議決 定書作成前 向學生申評會申請迴避 前項申請被駁回者 得向校長聲明不服 校長除有正當理由外 應於十日 內為適當之處置 學生申評會之委員 有第一項自行迴避之事由而不自行 8 迴避 而未經申訴人申請迴避者 應由學生申評會之主席 命其迴避 學生申評會主席有前項情形 由校長命其迴避 並由學生申評會就該申 訴案件另選主席 9 附件六 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班級生活秩序榮譽競賽實施要點 95 08 30 修訂 壹 依據 教育部中辦室教二字第 八六六號函 各級學校加強生活教育提示事項 貳 目的 為加強學生生活教育 啟發學生自動自發之自治精神 及培養學生守校規 重秩序 愛榮譽與互助合作之精神 養成整齊 清潔 簡單 樸素之生活 奠定迅速 確實之行動 蔚成優良之校風 參 項目 班級生活榮譽競賽 秩序競賽 肆 實施方法 一 競賽單位 全校各班級為單位 二 時間 一 週一至週五 每天實施 以上週五至本週四為一結算單位 二 每週結算秩序競賽成績並公佈 三 學期末總結 績優班級按規定議獎 前三名導師由訓導處主動 會請人事室辦理敘嘉獎乙次 1 第一名全班記小功乙次 2 第二名全班記嘉獎兩次 3 第三名全班記嘉獎乙次 三 給分標準 以八十分為基準 上下加減分 四 評分人員 由值週教師 值勤學生 訓導人員 巡堂老師共同擔任之 五 秩序競賽評分項目 一 禮讓守紀 25 二 團隊精神 25 三 課間秩序 25 四 服裝儀容 25 伍 要求標準及注意事項 一 禮讓守紀 一 依路隊編組行進 遵守交通秩序 路隊指揮 二 上課秩序良好 專心聽講 不閱讀其它課外書籍 不打瞌睡 不談天嘻笑 三 尊師重道 重禮節 守秩序 謙讓和善 不因細故與人爭強鬥 毆 10 四 校外嚴守學生校外生活指導規定事項 五 不攜帶違禁物品或不當書籍及涉足不正當場所 六 不爬牆進出校園或不假外出 七 其它 每一件優良或違規情事得視輕重加扣一至三分 二 團隊精神 一 集會時進出指定地點 動作迅捷 步伐整齊 答數精神抖擻 整齊宏亮 並遵守會場規範 二 集合後 隊伍標齊對正 聽講認真 不可低頭亂動或講話嘻笑 三 分配公差或任務能認真執行 如期完成 四 參加校內各項團體競賽爭取班級優異成績 五 訓導處外人數統計表需依規定確實填載 六 其它 每一件優良或違規情事得視輕重加扣一至三分 三 課間秩序 一 按時到校上課 不遲到 早退 二 遵守早自習 午休 課間各項規範 如打瞌睡 使用手機 看 其他書報等學生手冊之各項規範 三 下課不高聲喧嘩滋事 鐘響後即刻進入教室上課 四 室外課 實習課全班應準時帶隊前往上課 五 其它 每一件優良或違規情事得視輕重加扣一至三分 四 服裝儀容 一 服裝須符合學校服裝規範 不得奇裝異服 二 服裝要求整潔平整 學號標幟符合規定 鞋子依規定穿著 三 書包 衣物嚴禁亂塗亂畫 書包背帶調至腰際 四 嚴禁穿著便服涼鞋到校上課 或非體育課及社團活動時穿著體 育服及球鞋 五 嚴禁穿著窄褲管 老爺褲 喇叭褲 女生裙子不可短於膝蓋 六 不可配載耳環 其它飾物 不得留長指甲 化粧 且男生不可 蓄鬍鬚 七 每月定期服儀檢查不列入此項評比 但若學生復檢不合格時則 列入計分 八 非實習課穿著實習服 九 其它 每一件優良或違規情事得視輕重加扣一至三分 11 陸 秩序競賽檢查時段 早自習 升旗集合 中午午休 上課及自習課檢查 評分 柒 評分規定 評分表如附件所示 一 每一評比項目均以八十分為基本分 後依優良及違規狀況加扣分 成 績計算如下 一 當日得分 該班當日成績 值週教師及訓導人員特別加扣分 二 每週總分 當週每日得分 值週教師及訓導人員特別加扣分 二 特別加扣分包括 一 教官及值週教師每日巡查 優劣班級得加扣總分一至十分 二 全校教職員均可檢具各班優劣事蹟 送交生輔組增減該班單項 成績或總成績 最多不超過十分 三 班上同學受記功或記過以上之獎懲 視情節酌加扣該班秩序成 績 三 評分人員每日放學前 將評分表送交學務處統計 統計表置於學務處 生輔組提供查閱 每週成績結算一次 並於次週公佈及頒發獎狀 捌 獎懲 一 每週不分年級秩序總評比錄取前三名表揚 頒發獎狀 以資鼓勵 二 全學期總成績為全校前三名之班級 第一名記功乙次 第二名嘉獎二 次 第三名嘉獎一次 三 全學期總成績為全校倒數三名之班級 倒數第一名寒暑假返校打掃三 次 倒數第二名寒暑假返校打掃二次 倒數第三名寒暑假返校打掃乙 次 四 連續三週被列為各年級最後到數三名 且分數平均未達八十分之班級 該班同學每人記警告乙次 連續六週被列為各年級最後到數三名 且 分數平均未達八十分之班級 該班同學每人記警告兩次 以此類推 並增加寒暑假返校打掃次數 五 全學期秩序及整潔競賽總評各前三名班級 班級導師予以嘉 獎乙次奬勵 玖 本辦法經校長核可後公佈實施 如有未盡事宜得另修訂公佈 12 附件七 附件七 國立水里商工學生義工社會服務工作實施計畫國立水里商工學生義工社會服務工作實施計畫 壹 依據 壹 依據 95 02 修改 一 原省教育廳 80 5 9 80 教軍字第 0 五 0 二六號函辦理 二 依本校實際狀況辦理 貳 目的 貳 目的 輔導學生依其志願利用空閒時間 從事有益身心之社會服務工作 養成勤勞儉 樸 服務樂群習性 以發揚 整潔 秩序 禮貌 傳統美德為宗旨 進而影響 社會風氣 樹立良好典範 在潛移默化中 使學生體認服務的真諦 並藉以培 養其對社會之參與感與使命感 參 義工對象 參 義工對象 本校志願從事社會服務學生 肆 實施時間 肆 實施時間 利用學生義工課餘及假日時間 編組展開各項經常性 持久性之服務工作 伍 服務原則 伍 服務原則 一 利用學生社團活動 勞動服務 課餘或假日時間從事服務工作 以不影響學 生課業為原則 二 鼓勵學生關懷社會 多參與有益身心之社會服務活動 體認 取之於社會用 之於社會的道理 三 配合學校現有社團 園藝社 童軍社 社服社等 妥善編組學生義工 加強 輔導其組織及活動 訂定周詳可行之服務計畫 貫徹推展 四 依本校特性 周邊環境 社會需要及學生意願 輔導規劃學生社會服務工作 五 學生義工在參加活動前 均施與任務提示及安全講習 使學生了解服務要領 服務地區風俗習慣及對象特性 俾收預期效果 六 倡導本校教職員工以身作則 率先躬行 並積極輔導學生熱心參與義工社會 服務工作 七 主動聯繫社區 公益團體 警察機關等要求協助或指導本項工作之推展 八 當服務工作具一定成效時 將擴大推展至政策性之社會服務 推廣服務層面 陸 服務項目及實施要領 陸 服務項目及實施要領 一 禮節 推行禮貌運動 訂定四月為禮貌月 禮貌週 利用各種集會場所 向學 生宣導禮貌之重要 持續推行 培養學生重禮節 知進退之良好習慣 學生義工亦得配合本項運動之推展 以身作則 並從旁協助推動以收宏效 13 二 秩序 一 推行秩序運動 加強宣導交通安全常識 培養學生遵守交通秩序之良好 習慣 進而以身作則勸導他人遵守交通規則 二 成立交通義工服務隊 主動協助學校及附近路口 社區交通導護及各種 活動秩序維護工作 三 整潔 一 配合學校整潔比賽 宣導環保之重要性 強化學生服務之觀念 二 成立環境清潔義工服務隊 不定期利用假日或課餘時間 負責學校附近 社區 公尺 環境清潔維護工作 三 認養學校附近之行道樹 公園等 從事綠化 美化服務工作 為社區居 民提供整潔美麗的交通設施與休閒場所 四 其他社會服務項目 參酌本校人力 物力 場地配合學生興趣 教師專長及社區需要 並顧 及時令節日與政令 鼓勵學生從事社會 服務 柒 一般規定 柒 一般規定 一 學生義工從事本項服務工作 所需器材及經費由學校供應或補助 二 學生義工於服務場所 可依服務性質樹立各種標語 旗幟以擴大服務成效 三 各社團或服務於推展本項工作之前 可配合各項活動 推展宣導工作 如壁 報 演講 作文 漫畫 書法比賽等 四 各社團或服務隊工作執行情形及成效 亦可經大眾傳播媒體作宣導 藉以獲 得社會大眾之認同 逐漸改變社會風氣 捌 獎勵 捌 獎勵 凡從事本項服務工作認真負責之學生義工 得由輔導老師予以議獎 玖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 如有未盡事宜得補充修訂之 玖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 如有未盡事宜得補充修訂之 14 附件八 附件八 國立水里商工國立水里商工 9797 學年度寄居校外學生 賃居生 生活輔導要點學年度寄居校外學生 賃居生 生活輔導要點 壹 目的壹 目的 95 02 修改 一 加強本校學生寄居校外之生活管理輔導 確保校外生活常規安全 注重校譽 潔身自愛 謹言慎行 二 維護學生校外生活管理安全 強化學生自治 自重 自尊 自愛之全人格養 成教育 嚴守學生本務 三 寄居校外之生活輔導 應著重寄宿品質 環境衛生 公共安全 飲食暨校外 工讀及人際交往等協助 以維寄宿安全 貳 依據貳 依據 一 教育部六十三 七 四台 63 訓字第一七三七號函 各校應確實加強校外 住宿學生之生活輔導 二 教育部六十五 四 二十九台 65 軍字第一 0 五九六號函 加強學生校外 生活督導要點 三 因應本校實際狀況辦理校外住宿學生之生活輔導 參 輔導要點 參 輔導要點 一 調查登記 一 每學 年 期開學註冊時 統一調查寄住校外學生人數 二 寄住校外學生訪視表一式兩份 白色表格導師自存 黃色表格為輔導教 官自存 於開學後做不定期訪視之紀錄 三 學生寄住校外生活管理輔導訪視 如遇言行偏差情事 除予糾正輔導外 並通知家長予與協助輔導 如有嚴重影響校譽情事者 依校規輔導議處 四 學生寄住校外生活管理 嚴禁男女共寄宿一室內 如有上述行為者 將 通告雙方家長知悉 並議處雙方當事者 五 學生寄宿中途遷離變更地址者 應於遷出三日內向生活輔導組及承辦業 務教官報告 辦理更正寄宿地址 如有隱瞞不告者 除將議處外 並通 知家長予與協助輔導 六 學生寄住校外地址登記 於開學一個月內 統一彙整呈報轄區警政單位 理流動人口登註 並協請維護寄宿生校外安全輔導事宜 二 編組與運用 一 寄住校外學生生活輔導人員編組如 附錄一說明 二 開學一周內完成住校生 寄居生 通勤生 路隊等編組調查 學生幹部 及輔導教官協助輔導管理 如附錄二 三說明 三 學生寄宿校外生活管理輔導注意事項 於每學期開學後經調查確認 於 招開座談會中宣達寄居學生遵守 如附錄四說明 四 學生幹部座談及寄居生校外生活管理輔導會議 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以 由學務主任暨主任教官主持 三 輔導訪問 15 一 每學期輔導訪視採定期與不定期訪視兩種方式 二 每學期定期輔導訪視為一 二次月考及期末考期間 三 每學期採不定期訪視 至少兩次以上 以確保寄宿生之安全 四 訪視寄宿生校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税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年广东金融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汇编
- 2026年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
- 2026年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
- 2026年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5年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联考真题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来宾象州县以直接考核方式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20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环卫冬季除雪安全培训课件
- 慈溪拆除施工方案
- 第四单元第1课《提炼民族文化符号》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读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阅读理解新闻报道及其它(全国)(解析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腾讯云从业者课件
- 《美丽的规则》教学课件
- 排舞概述课件
- 公交安全隐患培训课件
- 轨电车试验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