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密封管理.doc_第1页
石化企业密封管理.doc_第2页
石化企业密封管理.doc_第3页
石化企业密封管理.doc_第4页
石化企业密封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前 言 为加强密封管理,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密 封 管 理 规 定加强密封管理和开展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企业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达到和巩固无泄漏标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车床)连续运动的两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动密封。2、静密封: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耦合件之间的密封属静密封。第二条:密封点的计算方法: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耦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密封点。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结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算四个密封点,如有丝堵则多算一个密封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相通的,除了结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应加几个密封点。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接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以泄漏点统计。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总数1000第三条: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它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4、乙炔气、液化气、瓦斯气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5、全厂供风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的薄纸条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6、蒸汽系统眼观无漏气、无水垢。7、酸、碱等化学系统,眼观无渗漏、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8、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9、各种机床的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第四条:动密封检验标准:1、各类往复压缩机轴箱盖允许有微渗漏,但要经常擦拭净。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渗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函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甩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不多于20滴/分钟,末期不多于40滴/分钟。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不多于15滴/分钟。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泄漏,末期不超过5滴/分钟。第五条:密封管理区域划分原则:1、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采暖等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2、全厂地下电缆的密封管理由电气车间负责。3、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线、风管、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由仪表车间负责。4、厂区管网的密封管理由输送供应车间至另一车间的第一个阀门(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车间负责,第一个阀门后的管线密封由接受单位负责。第六条: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车间标准:1、无泄漏工厂标准:、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职责明确,管理完善。、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密封点变动记录、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全厂主要生产车间必须全部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2、无泄漏车间标准:、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完善。、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密封点变动记录、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全部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第七条:厂属各单位必须认真、准确地按要求填写本单位的设备密封台账等技术资料,如密封点数有变动,应及时申报主管科。第八条:发现泄漏点后,应及时消漏堵漏,清除漏痕。对于因生产工艺或其它原因而暂时无法处理的漏点,应挂漏点标识牌(红、黄牌制度。红牌:暂时无法处理,需装置停炉时才能处理的漏点挂红牌;黄牌:暂时无法处理,但只需停机就可处理的漏点挂黄牌。)并将漏点情况及时通报主管科。第九条:各单位设备技术人员必须按时做好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第十条:主管科室应积极组织人员对各种密封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推广密封新技术、新材料。对堵漏有特殊贡献的人给予物质奖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