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北京周口店构造实习(大二期中).doc_第1页
地大北京周口店构造实习(大二期中).doc_第2页
地大北京周口店构造实习(大二期中).doc_第3页
地大北京周口店构造实习(大二期中).doc_第4页
地大北京周口店构造实习(大二期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造地质学周口店野外实习报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实习日期: 一、实习路线 学校南观村磁家务水泥厂李各庄加油站学校二、 实习任务1、 观察岩体(太古代Ar及其该层之间的剥离断层和变质核杂岩);2、 观察韧性变形并根据各伴生构造确定剪切方向;3、 观察脆性断层;4、 观察小型的矿物拉伸线理和大型的石香肠;5、 观察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构造;6、 观察不同类型的褶皱构造,野外识别大褶皱及其次级褶皱;7、 面理的观察。三、 实习区主要地层侏罗纪(J)三叠纪(T)二叠纪(P)石炭纪(C)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 龙山组青白口系(Qb) 景儿峪组(石材) 下马岭组 铁岭组 洪水庄组蓟县系(Jx) 雾迷山组 杨庄组 高于应组 大红峪组长城系(Ch) 团山子组 串岭沟组 长团沟组四、 实习内容观测点一:南观村:位于南观村铁路沿线,主要观察铁路两侧的岩层与构造现象,主要为节理及断层,并沿途绘制信手素描图(见图1)。岩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组长城系大红峪组长石石英砂岩,是一套沉积岩,因为有很好的成层性。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矿物描述:半自形细粒粒状结构,1mm左右;其中矿物组成为:石英40%,长石50%-60%,还含有杂质和胶结物;其分选(反映了水动力条件,分选越好,水动力越弱)与磨圆(反映了搬运作用,磨圆越好,搬运距离越长)都属于中等。断层:断层野外识别标志:(1)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2)地层的重复与缺失;(3)擦痕、摩擦镜面、阶步及断层岩;(4)地貌及水文标志。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擦痕(线状构造)以确定断层的存在。测量可得其倾伏向为103度,倾伏角为24度。在垂直于擦痕的方向上可看见阶步(在断层滑动面上与擦痕直交的微细陡坎)。根据阶步的陡坎面向对盘运动方向以及擦痕粗而深端向细而浅端指示对盘运动方向,判断该断层为正断层。可见,断层面呈舒缓波状。又根据断层面产状近直立,断定为走滑断层,以及上盘向右运动,判定为右行,所以该断层为正右行走滑断层。在附近可见一小的逆断层存在,根据薄弱夹层(标志层)的运动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透镜体:沿着铁路走大约50米处可见大型的透镜体。透镜体是发生在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破碎带中的,它标志着该构造属于压应力为主形成的,应力的作用力方向与透镜体的长轴方向相垂直。褶皱:在涵洞18640处有一“Z”型褶皱,一翼长一翼短的不对称褶皱。可能是岩层在纵弯褶皱过程中,在垂直S1方向上发生压扁作用形成的。遥测轴面产状为565。可得轴面近垂直,枢纽连线基本水平。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和几何关系可得,此褶皱为等厚褶皱。沿铁路前进200米处,可见节理。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成群成组发育的线状构造。节理的观测内容:(1)地质背景的观;(2)节理的分类和组系划分;(3)节理发育程度的研究;(4)节理的延伸状况;(5)节理面的观察;(6)节理含矿性和充填物的观察雁列节理是一组呈雁列斜列式的节理。有两组共轭节理:3536和31050。左列式受右行剪切,右列式受左行剪切。分析其构造应力场可得,最大主应力位于锐夹角等分线方向,最小主应力位于钝夹角等分线方向,所以中主应力垂直于两组节理交线方向。观测点二: 磁家务水泥厂:自磁家务水泥厂大门向内行走约300米,观察这路边上的构造现象,并沿途绘制信手素描图(2)。岩性:这的岩层依然是中元古长城系大红峪组的长石石英砂岩。但是因为风化的原因,所以与第一点在颜色上有很大的差异,呈现灰绿色。岩层产状为9554。这套岩石形成于14亿年前,与水泥原材料形成于4亿多年前的下奥陶的马家沟组灰岩相差了10亿年左右,很有可能是由于大的断层形成的。断层:我们在这里见到了一个断层带,里面有断层泥(断层在强烈研磨中成为泥状,单个颗粒一般不易分辨,而且较大碎粒含量有限的为固结的断层岩成为断层泥)和断层角砾(由任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组成)。断层面向东倾,上盘的岩石较老,即上盘上升,所以该断层为逆断层。煤:华北赋煤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在北纬3541之间的华北地层分区,石炭二叠系由老至新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我们在水泥厂看见了C2的煤与O1的灰岩呈平行不整合。而煤层的不平整是由于断层带的影响。在水泥厂的南东方向有一套成层性非常好的马家沟组灰岩,其产状为7560。厚度为半米左右,分布于整个山体。沿煤口到此处画一信手剖面,描述其大致形态与产状。观测点三:李各庄加油站:位于李各庄加油站后面的岩层露头,主要观察大型平卧褶皱及次级褶皱(见图3)。在三圣庙处观察,可见大型平卧褶皱的翼部。可见显著的“M”型次级褶皱,局部发育大的空洞,此处并非虚脱构造,而是发育不完全的溶洞。沿公路观察,可见平卧褶皱正常翼上层为灰绿色的中元古代青白口系景儿峪组条带状大理岩,下层为白色干性岩层,靠近平卧褶皱的核部。翼部岩层中可见明显的垂直层面发育的张裂隙,显示褶皱层收到平行裂隙方向的挤压作用力(最大挤压力1的方向),说明出褶皱形成后期由于受垂向挤压,演化成平卧褶皱。且可见局部翼部被拉断,形成石香肠构造。在转折端所在区观察,白色干性岩层构成紧闭的尖棱状核部,外侧形成圆弧状紧闭的转折端,褶皱顶部剧烈加厚,轴面向下倾斜,次级褶皱十分发育。从远处看,可见轴面产状两端向下倾斜,两翼向南倾。观测点四:漫水河村北铁路旁:主要观察面理构造现象(见图4)该点可见不对称波痕,表现为一侧缓,一侧陡,显示单向流水且流水方向沿缓的一侧指向较陡的一侧。此外可见层面,各层中间沉积粒度的大小具有一定规律性(递进层理)。该点发育很多多组张节理和剪节理,通过节理的交切关系可判断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