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6*51中国当代文学: 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2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具体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3 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 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4荷花淀派:荷花淀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河北地区出现的一个风格相近、以孙犁为中坚的小说创作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其创作特色是以写冀中平原、冀西山区的农村生活为主,作品大多不触及社会的主要矛盾,往往运用散文的笔调、诗化的语言进行小说创作,作品有较多的诗情画意和乡土气息。5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6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7“第四种剧本”:1956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涌现出岳野同甘共苦、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等较有影响的话剧。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 “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8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9山药蛋派:是40年代解放区形成的以赵树理为核心的山西作家群,(1)在创作构成上,多取材于山西乡村生产生活和民情风俗;(2)在小说“社会功能”上,提出“问题小说”的观点,为了劝人,能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3)在写作方式上主要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性;(4)语言上,提倡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老山药蛋”代表作家:西戎、马烽、李束为、胡正、孙谦等“小山药蛋”代表作家:成一、张石山、韩石山、马力、潘保安、田东照等 10改革文学: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另外,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平凹 腊月正月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家作品。11“寻根文学”概念:1983年前后,当现代派文学的形式实验没有新的进展,小说创作处在徘徊状态中,一些作家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忆。12“知青文学”概念:指在“文革”时期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孔捷生、王安忆、张欣欣、韩少功、郑义、李锐、叶辛、老鬼、陆天明、朱晓平、张抗抗等创作过知青小说。13“新写实主义”:这个称号的出现大概始于1989年第三期钟山的“新写实主义小说联展”。根据批评家的概述,新写实主义是继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现的又一面旗帜,它通过“情感的零度写作”,“纯粹客观地对生活本态进行还原”,展现了现实的“原生态”,将“原色原汁原味”和盘托出,达到了“毛茸茸”的程度。14“先锋小说”概念 :1985年开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先锋小说,这些小说有的具有现代派小说的特点,有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共同特征是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语言实验,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先锋小说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孙甘露等。简答8*4一50、60年代小说的体裁和题材1. 50、60年代小说的两大体裁:短篇和长篇2. 50、60年代小说的两大题材:革命历史小说 农村现实小说二青春之歌国家的“寓言”? 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也是国家的成长过程,她是一个群体的象征。在中国现代史上,充满着人道主义与阶级斗争的矛盾,构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基本的冲突。最后,卢嘉川、江华拥有了林道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中国。三孙犁小说创作的特点:(1)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同时又融进浪漫主义的笔调,情节呈现出淡化趋势;(2)擅长将时代的政治风云溶于民情风俗的描绘中,作品有比较浓郁的乡土气息;(3)尤其擅长塑造质朴、单纯、真挚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4)借鉴散文的笔法写小说,总体风格上呈现出阴柔之美。四茶馆的主要艺术特色1茶馆艺术构思独特。1.采取反描法,描绘了三个时代三个社会;2.使用侧面透露法,选择茶馆这个窗口来透视整个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3.人像展览法来结构戏剧。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从壮年到老年,贯穿始终;次要人物二德子、唐铁嘴、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则父子相承;其它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2艺术结构上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座标式结构,每一幕穿插一个怪异的事件。3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五秦牧散文特点:1)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2)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情性于一体。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如土地。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主张。3)散文真正具有“形散而神不散”,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4)语言流丽酣畅、凝练生动,具有“林中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 不足:过于强调知识性,有些冗杂拖沓之感;强调哲理,表现出说教气。六刘白羽散文的特点:1.散文的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2.善于使用对照手法制造波澜,结构错落有致。 3.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色。4.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风格。论述10*2一王蒙意识小说的表现手法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意识流的东方化 春之声、布礼、杂色等重要的中篇小说中,王蒙都用到了被 称之为“意识流”的创作手法。 多重的结构形态 打破传统小说单一的情节结构 双层次的复线结构:杂色 多线性结构:布礼四条线索 放射性结构:春之声、海的梦中西合璧的幽默 创作宗旨:有分寸的干预、含善意的嘲讽。 幽默手法是贯穿王蒙全部创作的一种基调,是一种他对待 生活的态度:乐观、宽容、通达 王蒙式的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区别西方的意识流无情节、无中心,强调人物内心自由流动。王蒙则情节淡化。西方意识流描写是非理性,王蒙的意识流则是以理性为主。西方意识流注重主观感觉,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描写有一种排斥态度,反对故事情节、环境、景物的细致安排与刻划。但是王蒙的内心独白和主观感受则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春之声艺术特点春之声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二张洁创作历程:第一阶段:古典理想主义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祖母绿、方舟 第二阶段:以审丑为基准 他有什么病 、 红蘑菇、日子、上火 第三阶段:关注内心感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无字张洁艺术风格的嬗变第一阶段:深沉含蓄,擅用抒情性叙述与哲理性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阶段:以审丑为基准,采用调侃、反讽的手法营造种种超现实的文本景观,以抒发对世界荒诞性方面的体验第三阶段:转而平淡超脱,从关注现实的激烈走向关注内心的情感感悟,呈现出另一种美学风格。张洁始终是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三汪曾祺小说创作特点: (1)书写生命“内在的欢乐”:宣扬一种自然的、美的、健康的人性既超脱了世俗的名利,又充分享受生命的欢乐和生活的欢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2)“风俗画”小说: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 汪曾祺小说中特别重视对风俗的描绘。他的小说或以风俗作为环境背景(如大淖记事),或使风俗成为人的活动和心理的契机(如受戒),或写风俗本身就是在写人(如岁寒三友)。(3)“散文化与诗化”的小说: 小说的散文化:结构上的松散自然,生活素材的自由出入非情节性、反戏剧性(4)语言的艺术化:语言简洁明快,平淡,流畅自然,口语化而又韵味十足,是“诗化的小说语言”。汪曾祺小说的时代意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一的审美情趣和单一的小说形式技巧形成冲击,预示着新时期小说创作多元化的趋势,对作家们走出“伤痕”影响及开创“寻根”思潮均有范例意义。汪曾祺是当代文学非常独特的存在。他承接着现代小说的抒情传统,又影响着一大批当代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独创了一种短篇小说的样式。他的小说从40年代断断续续写到90年代,虽然和现实主流隔的较远,却一直不缺少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和知音。连线1*6岳野同甘共苦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海默洞箫横吹秦牧土地 刘心武的班主任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何士光乡场上 贾平凹 腊月正月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中年 郑义老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