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2桂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地桂花长势不好,经测定土壤的ph为7.6,花农经常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这说明硫酸亚铁溶液的ph()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等于14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a碳酸钠纯碱na2co3b亚硝酸钠食盐nano2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d氢氧化钠烧碱naoh4化肥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对于小明同学喜欢食用的菠菜,在生长期中施用下列哪种肥料最适合()abcd5下列对于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错误的是()选项意外事故预防或处理方法a试管中的液体暴沸立即将试管从酒精灯火焰上移开b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扑盖c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d碱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aabbccdd6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澄清无色的液体,一瓶是室温下饱和的nacl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下列是探究小组的同学提供的鉴别方法和结论: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两种微粒的是nacl溶液;用agno3试剂检验,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称一称,比较轻的是纯净水;通电试验,容易导电的是纯净水;分别浸入新鲜菜柄,引起菜柄萎缩的是nacl溶液;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氢氧化钠固体水b氧化铁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稀硫酸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aabbccdd8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如图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c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如图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9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关于如图所示4个步骤说法有错误的是()a的目的是去除粗盐中的mg2+b和这两个步骤互换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为过滤d煅烧碳酸氢钠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二、解答题10 如图,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写离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1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想探究在超市带回来的塑料袋成分他查阅资料发现: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产生小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的成分是(选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连接实验装置时,不能将装置c、d顺序对调的理由是1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g,则固体粉末由(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13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建设是(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试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试验补充完整(3)还有同学想:气泡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14甲、乙两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加以实验甲同学的方案及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进行振荡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拓展应用】(2)氢氧化钠固体应当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除去(4)该氢氧化钠样品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了呢?为进一步确定是否全部变质,请写出操作步骤、相应的现象及结论15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停止后通空气的作用是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6在一次实验中,小张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张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空(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在实验中加入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该离子起到了催化作用(3)小聪认为还不能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首先是实验和存在设计上的错误是;另外从催化剂定义上来讲还需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17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 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用来制造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42.0g弹壳放在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241.6g计算:弹壳中铜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8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业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是里面含有氯化铁的缘故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帅做了如下实验:取20g工业盐酸加入到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图1所示的关系(1)曲线中b点对应的溶液,其溶质有(2)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大?(结果保留至0.1%)(3)为测定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小亮提出新思路,如图2每一步均完全反应,不计测量误差,小亮认为称量所得氯化铁的质量与原20克工业盐酸中所含的氯化铁的质量相等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亮作出合理解释: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考虑;b、根据碱的定义分析;c、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d、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b、碱中都有氢、氧元素,但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错误;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错误;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碱的定义、中和反应以及氧化物的定义2桂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地桂花长势不好,经测定土壤的ph为7.6,花农经常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这说明硫酸亚铁溶液的ph()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等于14【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桂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土壤的ph为7.6,显碱性,需要使用偏酸性的物质进行浇灌【解答】解:桂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土壤的ph为7.6,显碱性,需要使用偏酸性的物质进行浇灌,说明硫酸亚铁的水溶液的ph小于7,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3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a碳酸钠纯碱na2co3b亚硝酸钠食盐nano2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d氢氧化钠烧碱na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熟记常用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如碳酸钠、氢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钠等物质【解答】解:a碳酸钠、纯碱、na2co3,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cl,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c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消石灰,化学式正确,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d氢氧化钠、烧碱、naoh,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故选b【点评】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及俗名,是解此类题的关键4化肥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对于小明同学喜欢食用的菠菜,在生长期中施用下列哪种肥料最适合()abcd【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氮、磷、钾、复合肥料的作用来分析【解答】解: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因此对食用叶的蔬菜(如菠菜)来说,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无机盐故选:a【点评】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5下列对于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错误的是()选项意外事故预防或处理方法a试管中的液体暴沸立即将试管从酒精灯火焰上移开b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扑盖c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d碱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aabbccdd【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试管中的液体暴沸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试管中的液体暴沸,立即将试管从酒精灯火焰上移开,故选项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正确b、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扑盖,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正确c、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故选项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正确d、碱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用用水冲洗后即可,无需涂上硫酸溶液(硫酸具有腐蚀性),故选项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澄清无色的液体,一瓶是室温下饱和的nacl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下列是探究小组的同学提供的鉴别方法和结论: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两种微粒的是nacl溶液;用agno3试剂检验,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称一称,比较轻的是纯净水;通电试验,容易导电的是纯净水;分别浸入新鲜菜柄,引起菜柄萎缩的是nacl溶液;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氯化钠和蒸馏水性质的不同进行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能观察到两种微粒,故错误;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用agno3试剂检验,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故正确;氯化钠溶液的密度比水大,相同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和纯净水,氯化钠溶液质量大,故正确;通电试验,容易导电的是氯化钠溶液,故错误;氯化钠溶液能使新鲜蔬菜渗出水分,因此分别浸入新鲜菜柄,引起菜柄萎缩的是nacl溶液,故正确;氯化钠溶液中溶解氯化钠,因此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故正确其中正确的是,观察选项正确的是b;故选项为: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7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氢氧化钠固体水b氧化铁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稀硫酸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aabbccdd【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锥形瓶中的空气减少时,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a会鼓起来;当锥形瓶中的空气增多时,压强增大,气球b会鼓起来【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中的空气膨胀,进入锥形瓶,气球b会鼓起来b、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锥形瓶中的空气没有明显变化,气球也没有明显变化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锥形瓶中的空气没有明显变化,气球也没有明显变化d、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减少,锥形瓶中的空气进入试管,从而使锥形瓶中的空气减少,当锥形瓶中的空气减少时,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a会鼓起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出现的实验现象,并且与气体压强相联系,属于化学与物理之间的综合运用8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如图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c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如图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b、稀释盐酸时,酸性减弱,ph升高;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因此能马上产生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b、稀释盐酸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无论怎样稀释,溶液的ph始终小于7,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随着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d、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时,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水反应,时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溶剂减少,反应是放热的,温度升高会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溶剂减少,溶质因为析出也减少,所以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减少,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9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关于如图所示4个步骤说法有错误的是()a的目的是去除粗盐中的mg2+b和这两个步骤互换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为过滤d煅烧碳酸氢钠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考点】纯碱的制取;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钙可以将氯化镁转化成沉淀,碳酸钠可以将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的目的是去除粗盐中的mg2+,故a正确;b、氢氧化钙可以将氯化镁转化成沉淀,碳酸钠可以将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沉淀,和这两个步骤互换,过量的氢氧化钙不能被除去,故b错误;c、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该步骤为过滤,故c正确;d、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二、解答题10 如图,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co32(写离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没有沉淀生成【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1)na2co3+cacl2caco3+2nacl;(2)2h+co32h2o+co2;(3)cuso4+2naohna2so4+cu(oh)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定;【解答】解:(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有沉淀或有水生成),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会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caco3沉淀为白色沉淀;故答案为:白色沉淀(2)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因;2h+co32h2o+co2;有气体生成;故答案为:co32(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有沉淀或有水生成),因硫酸铜与氯化钠是两种盐,若能反应交换成分必须有沉淀,否则不能;故答案为:没有沉淀生成【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有沉淀或有水生成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的一些知识1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想探究在超市带回来的塑料袋成分他查阅资料发现: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产生小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的成分是聚氯乙烯(选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连接实验装置时,不能将装置c、d顺序对调的理由是hcl气体在进入d装置时会与石灰水反应,导致c装置无法检验出hcl气体的存在【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水、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的性质来分析;根据酸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来分析;【解答】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能使无色的硫酸铜变成蓝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由题干信息可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所以可知燃烧的生成物中有水、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故填:聚氯乙烯;装置c是用来检验氯化氢气体存在的,石灰水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若将装置c、d顺序调换,氯化氢气体就会被石灰水所吸收,无法通过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是否生成了氯化氢气体;答案:聚氯乙烯;hcl气体在进入d装置时会与石灰水反应,导致c装置无法检验出hcl气体的存在;【点评】本题为综合实验题,考查知识面广,要求学生审题仔细,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有发散思维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平时要加强练习1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caco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1.7g,则固体粉末由caco3、cao、na2co3(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caco3、ca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所以可以判断,碳酸钙可能是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x 11.7g=x=10.6g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故答案为:(1)caco3,na2co3;(2)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断,逐步得出其他结论13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建设是气泡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试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试验补充完整(3)还有同学想:气泡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进行的实验可以判断提出的假设;(2)为了证明溶液中的水能否对实验产生影响,可以向放有铁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3)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水,所以没有必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解答】解:(1)进行的实验是:铁和稀盐酸相互作用,铁锈和稀盐酸相互作用,说明提出的假设是:气泡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故填:气泡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2)图乙的对照试验如下图所示:(3)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水,所以没有必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故答案为:没有必要【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4甲、乙两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加以实验甲同学的方案及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进行振荡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碳酸钠溶液的ph7);【拓展应用】(2)氢氧化钠固体应当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2naohna2co3+h2o;(3)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ca(oh)2(填化学式)溶液除去(4)该氢氧化钠样品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了呢?为进一步确定是否全部变质,请写出操作步骤、相应的现象及结论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若不变色说明全部变质【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判断是不是含有碳酸钠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所以本题名义上是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上就是碳酸盐的检验,故可以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解答该题【解答】解:(1)碳酸钠被称为纯碱,是由于它的溶液呈碱性,所以仅仅根据溶液的ph大于7就判断氢氧化钠没变质是不合适的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碳酸钠溶液的ph7)(2)氢氧化钠固体应当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已经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发生了变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2naohna2co3+h2o(3)我们要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但同时还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氢氧化钙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达到了除杂的目的故答案为:ca(oh)2(4)检验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全部变质,操作如下: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若不变色说明全部变质答案:(1)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碳酸钠溶液的ph7);(2)co2+2naohna2co3+h2o(3)ca(oh)2(4)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若不变色说明全部变质【点评】本题中要知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要熟练掌握实验室中检验碳酸盐的方法,并记住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baco3+2nacl,co2+2naohna2co3+h2o15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停止后通空气的作用是把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a和b,关闭弹簧夹c【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装置的连接与选择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每一个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发生的反应及每一个装置的作用【解答】解:【交流讨论】:甲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影响实验结果;反应产生的co2 未被全部排出,也就不能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方案改进】:反应前通空气的作用是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反应停止后通空气的作用是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并吸收;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a和b,关闭c,这样才能把含二氧化碳的空气全部排净【数据分析】:反应生成的气体在逸出的过程中要带出一部分水蒸气,如果没有装置c则会使d装置中吸收的物质偏大,而使测量结果偏低故答案为:【交流讨论】;【方案改进】把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打开弹簧夹a和b,关闭弹簧夹c;【数据分析】偏低【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弄清个装置的作用;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组成16在一次实验中,小张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张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空(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h2o,双氧水中本身存在水;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在实验中加入cucl2或者cu(no3)2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该离子起到了催化作用(3)小聪认为还不能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首先是实验和存在设计上的错误是过氧化氢的浓度不相同;另外从催化剂定义上来讲还需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双氧水是水溶液,一定含有水回答(2)根据稀硫酸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但在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判断硫酸根离子是否有催化作用;氯化铜或硝酸铜都能电离出铜离子,来判断铜离子是否有催化作用(3)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解答】解:(1)双氧水是水溶液,一定含有水,本身分解速率慢,所以水分子不会是催化剂故填:h2o,双氧水中本身存在水; (2)稀硫酸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但在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硫酸根离子不起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中还有铜离子,可加入含有铜离子的其它物质来看铜离子是否有催化作用,加入氯化铜或硝酸铜溶液后,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故填:cucl2或者cu(no3)2;(3)实验和选择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存在缺陷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要证明物质是催化剂,必须同时验证这三点,前面已证明硫酸铜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要证明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故填:过氧化氢的浓度不相同;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点评】催化剂、催化作用是初中重要基本概念之一,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主要考查对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理解,对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探究等17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 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1;(2)用来制造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42.0g弹壳放在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241.6g计算:弹壳中铜的质量反应后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建机电实务真题及答案
- 初级会计历真题及答案
- 中级会计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农发行揭阳市惠来县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年护资考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黄山市黄山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中级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情景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护理应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护理交接班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