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处理好几种关系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学好其他学科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和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一“授之以渔”,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根据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上下功夫。第一,要处理好讲和读的关系语文教学离不开讲和读。讲是引导,是解惑,是归纳,而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眉毛胡子一把抓;读是感知,是吸收,是积累,而不是唱读,走马观花,泛泛而读。讲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一根粗浅而非全部内容,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讲是必要的,但要求精讲,要做到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阅读材料的亲切感:以真挚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认识的主动性;以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读更是必需的,但要做到深入,要通过多样化和反复的阅读弄懂词意,理清思路,吃透文意,掌握精髓。如果读书不透,感知不深,吸收就不多,积累就不厚,说和写就无法实验,即使是勉强为之,也容易出现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毛病。因此,就讲和读而言,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如果教师把讲和读的关系处理不好,以讲代读或只讲不读,搞满堂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事半功倍,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只有高度重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根据文章文体的不同,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集体齐读,个人诵读,实现师生互动,灵活多变,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最大限度让学生施展才华。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流沙河的理想一课时,教师的讲就要精炼,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与作品相合的教学情调,至于诗歌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比喻、排比等修辞,则可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自己感知,然后略加点拨即行。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读起来,朗读成背诵,让读作为一种美好的旋律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师可领读,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齐读,最后背诵,通过不同的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情,感悟诗境,启迪心智,升华思想,最终达到学生对诗歌心领神会,实现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学欣赏能力的快速提高。第二,要正确处理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的关系上语文课,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恰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说,教师范读不宜过长过多,一节课最好不超过3一一5分钟,读一两个精彩的片段即可。范读要力争做到标准、规范,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竭力营造视觉影像,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范读还要注意适时适宜,有的文章宜先读,先声夺人,能营造气氛:有的文章宜后读,抓住关键,可掀起高潮:有的文章宜中间读,跌宕起伏,显得张驰有度。这些问题都应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在介绍写作背景后,为进一步引导课文情景,营造相合的氛围,教师可先用低沉、凄缓的语调范读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用声音再现出当时沉寂、荒凉的气氛,为下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做好铺垫。又如讲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最后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教师就要用饱含激情和希望的语言范读,目的是为了表出表现春天“新”、“美”、“力”三个特点,把作者爱春天的感情推向高潮,从而引导学生满怀信心地去迎接美好的春天的到来。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范读只是引子,是例子,是一节课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读,单个朗读也好,集体朗读也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才是语文课教学重心之所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诗歌,散文教学更要注意强化学生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记忆,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语文课才会生动,才会有活力,才会有成效。我们要坚决克服教师范读代替学生朗读,甚至干脆不让学生去读的错误做法。第三,要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不仅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而且提供了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模式。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从字词到句式,从语法到修辞,从各种文体知识到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从形象到逻辑思维,从语言技巧到思想认识水平,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获得的。而写作是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实践,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集体反映。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与阅读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缺乏充分的阅读积累,没有丰厚的阅读铺垫,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就深刻揭示了“读”对“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告诉我们,学生中小学阶段对某些文章读得熟透乃至“倒背如流”,这在其以后的作文中常常会有范文的影子。因此,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关键,只有抓好“读”这一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读促写,边读边写,读写结合,才能避免读与写的脱节,真正达到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提倡广泛阅读,一定要注意让学生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去读,而且教师要给予经常的、必要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第四,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成败之后,不无启发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事实上也就是如此,课内阅读固然重要,也很必需,但确实是有限的,单纯重视课本上几篇文章的学习,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孤立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这样狭窄的基础上是无法构建知识大厦的,也难以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大量的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展和延伸。阅读教学只有重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真正实现课外阅读与课文教学相辅相成的作用,把学生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训练的文学感知能力,文章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技巧,扩展运用到课外阅读,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据有关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完整地读中国四大名著的人数不到10,涉及外国文学作品的就更少得可怜,也难怪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大学生尚且如此,处在升学压力之下,埋在书山题海中的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更微乎其微了。由此可见,重视阅读教学,正确处理课内与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南京建邺区五校联考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巴中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零诊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临沂蒙阴县联考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新训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智能制造行业技术工人派遣合同及技能提升协议
- 离婚抚养权变更及子女财产继承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书范本:保障离婚后子女教育权益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腧穴定位法课件
- 社会体育导论PTPPT课件讲义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