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doc_第1页
视听语言.doc_第2页
视听语言.doc_第3页
视听语言.doc_第4页
视听语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是1937年的【白雪公主】2【特写】镜头俨如向人们敞开了通向心灵世界的窗户。有强烈的放大性,指向性,强调性和暗示性,指引观赏者于细微之处见本质。3【全景】镜头给观众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4【中景】既可以表现人物的动作,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所以,中景的适用范围很广泛。5【大特写】与其他所有景别画面相比较,视觉上更有强制性、专一性,表现力较强。6【平拍角度】的镜头相对来说代表一种客观、中立的叙事观点,因此是影片大部分采用的摄影机角度。一般是指成年人的视点。7【仰角镜头】常被用于暗示崇高、庄严、伟大等意义,从负面意义上来讲,又可以表现暗示个体的权势威吓。8【俯拍镜头】用来制造压抑、低沉、紧张的气氛。在处理群众场面时可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9【主观视角】更进一步涉及人物的感觉,更能够突出人物的主观感受。10【分镜头】是将文字转换为可视画面的第一步,其中包括人物的移动、镜头的移动、视角的转换等,并配上相关文字阐释。11【运动摄影】是电影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是视听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也是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12在运用镜头的不同摄法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努力把各种不同的摄法同内容结合起来】13【音画对位】概念是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三人于1928年在未来的有声影片(创作宣言)一文中首次提出的。14【音画对立】是导演合作曲有意使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互相对立,从而深化影片主题。15【音画并行】声音形象不是具体的追随或解释画面内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听觉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从而扩大影片在单位时间的容量。16【纵深场面调度】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的景别。17【原画】是负责根据分镜表或设计稿将设计好的镜头影像绘制成精细的线条稿,是动画制作具体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又被称为“关键动画”18观众能够在【固定拍摄】方法中详细地观察被拍摄的对象,而不必受到各种其他运动元素的干扰19【音画同步】表现为音响和画面紧密的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20【动效】可以从声音的临场感、声音的环境感、声音的运动感这三方面衡量艺术水准211896年法国摄影师狄克逊首创了【摇镜头】手法22在35mm影片规格之下,下列【35mm-50mm】镜头焦距长为标准镜头23移动镜头按其移动方向大致可分为横向移动和【纵深移动】24在录制对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声音的空间感和距离感】25对景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26电影电视的空间不仅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即【声音空间】27中国美术电影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由“万氏兄弟”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动画片,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长片【铁扇公主】28埃及王子是一部【叙事动画片】29场面调度的目的是【把剧情的涵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30光波和声波属于【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31公元前17世纪,【牛顿】最先发现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32【爱因斯坦】是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导演33放映机是以每秒【24】格运动的。34在19世纪以前,人类的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区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包括身体媒介以及【再现性媒体】35人的知觉可以根据生活的积累和视听感知经验,将缺失的部分补偿完成,从而形成完整的形象,这种功能我们称为【视觉暂留】36【安东尼奥尼】不属于苏联电影学派,苏联电影学派中有爱因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37在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台阶的段落中,通过对时间的延续扩展了空间幅度。38追述动画发展的历史,动画的技艺是从【实验动画】开始39【镜头】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40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走动、转身、换位都很常见。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头部原理】二名词解释:1【视觉暂留原理】:指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秒0.4秒左右。2【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3【镜头调度】: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各种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和远全中近特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视点、角度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4【轴线】:是拍摄对象因视线方向、运动方向、相互交流和方位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界限5【轴线原则】:就是为了保证拍摄对象运动方向和相互关系的一致性,始终遵循在对象形成的这条虚拟界限的某一侧拍摄的原则6【景深】:指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的距离7【全景深】:当镜头对准被摄景物时,被摄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围叫前景深,后面的清晰范围叫后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个电视画面从最近清晰点到最远清晰点的深度,叫全景深。 8【视听语言】: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也可以称“电影语言”,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9【音响转场剪辑】:音乐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通过音乐使前后两场戏自然过渡的方法。10【动作转场剪辑】:动作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有效手段。11.【特写转场剪辑】:特写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通过特写画面将一场戏转入另一场戏或从特写画面开始展开另一场戏的方法。12【语言转场剪辑】:语言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 是指前后两场戏之间利用对白进行自然过渡的方法。13【音乐转场剪辑】:音乐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通过音乐使前后两场戏自然过渡的方法。14【景物转场剪辑】:景物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在前后两场戏之间用景物镜头进行转场处理的方法。15【情绪转场剪辑】:情绪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在前后两场戏之间利用情绪渲染的延续性进行转场处理。16【光学技巧转场剪辑】:光学技巧转场剪辑是影视剧常用剪辑技法之一,是指用光学技巧对两场戏之间的转场进行处理的方法。17.【齐轴镜头】:镜头的视轴方向与人的轴线方向基本平行或重合18【动效】:动效是电影录音学范畴,指各种动作的声音效果,比如武打片里被拳头打中的声音。19【动作错觉法】:人物形体动作剪辑技法之一。通过恰当地运用电影特性的某些错觉,加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20【纵深场面调度】:充分利用摄影机的多种运动形式,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演员位置的变化,利用透视关系使人和景获得较强的造型表现力,加强空间感。21【象征性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者象征某种事物的内在涵义,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让观众去思索,去意会,增加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22【对比性场面调度】: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再配以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光影的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会使气氛更为强烈。23【平面场面调度】:来自戏剧舞台,属于戏剧性的场面调度,通过演员的移动来不断转换观众的视觉焦点,常和镜头的摇移结合起来。24【重复场面调度】:在动画中,相同或相似的角色调度或镜头调度重复出现,引起观众的联想,思考其中内在的联系,增强动画片的感染力。25【场面调度】:出自法语,原意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在电视中指导演对话框内事物的安排。26【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连续不断的一次拍摄27【主观视角】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主观视角。28【运动摄影】运动摄影也称为“移动摄影”,摄影机在推、拉、摇、移、跟、升降、旋转和晃动等不同形式的运动中进行拍摄。29【固定摄影】是在摄影机机身和机位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拍摄。被摄对象可以处于静态,也可处于动态30【甩】又称“闪摇镜头”,指速度极快地摇摄镜头。摇摄中间的画面影像产生几乎是模糊一片的效果。31【晃动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常用作主观镜头。32【动作增减法】所拍摄的一些电影镜头中,如果人物动作景别角度变化大(如由全景正面变到大侧面特写),形体动作的速度快慢不一样,人物的情绪又不连贯,在组接这些动作时,上下镜头中的人物形体动作留用的镜头长度,可根据动作和剧情的具体要求而变化,让某个动作特意留长些而造成动作的延续感,称增格法;去掉动作的某一部分,造成动作的快速感,称减格法。33【运动轴线】:由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叫做运动轴线。34【音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35【视听思维】就是从某种科学的抽象概念直接从一种形状,方位,关系得出另外的关系36【完形心理】又称“格式塔心理”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态和形式的特征37【音画关系】指音乐与画面在影片中的结构关系38【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39【5W模式】也称“拉斯维尔程式”,是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a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40【三角形原理】两个人交流时,他们间能形成一条无形关系轴线,在关系轴线一端,可能形成好多形状的三角形。此三角形是现场机位布局。三填空题1轴线包括:【运动轴线】、【方向轴线】、【关系轴线】。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的界线。【运动轴线】是指运动物体和其目标之间的假想线。由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做【关系轴线】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讲,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3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的影子戏。4在使用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向银幕深处运动,一边走一边迅速变小,说明在拍摄时采用了【拉】镜头。5【长焦距镜头】(最长的称为望远镜头)的视野较【小】,它具有较高的倍数值,可将相当小或远的东西收入景框内。6视听媒介的【记录价值】对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7焦距越【长】,所获得影像范围越小,视野越小。8人为制造出来的非自然音响或对自然声音进行变形处理后的音响是【机械音响】,这类音响在影片中能够增加生活气息,烘托气氛,扩大视野,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广度。9移动镜头按其移动方式可以分为【跟移】和摇移。10语言、音乐和音响三条声带同步还原出来,导演、作曲家(音乐编辑)和录音师密切配合,对各种声音的高低强弱比例作最后调整,经过再录音,制成一条将各种声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带。这叫【混合录音】。11电影场面调度基本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12导演和作曲有意使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互相对立,从而深化影片主题,这是【音画对立】。13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之前,后一画面即已开始渐渐显露,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起到时空自然过渡的作用,这叫【化】。14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是【轴线】,它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15视听语言的模拟结构与人的【经验思维】有许多相似之处。16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17场景转换技巧中,【特写转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在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人物的表情或某一物件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转换了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产生陡然跳动的不适之感。18画面设计即【画面构成】,又可称为“设计稿”。19电影中使用关系轴线最多、最复杂的情况通常都发生在【对话场面】中。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头部原理”。20镜头场面调度主要依靠【景别】和运动。21有严谨的故事结构,明确的主人公,明确的时空关系以及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这指的是【叙事动画片】。22第一部动画片产生在电影之【一只小鹿】,是【埃米尔雷诺绘制】的。23电影中的内心独白有两种,一种是人物在【超叙事时空中】的内心声音,另一种是人物兼叙事者在【非叙事时空中】中对事件的评价。24所谓关系轴线,其实是彼此交流的视线连接线,因此身体的位置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他们的头部和【眼睛】。25绘画形象通过连续动作可产生活动效果的所有画稿(包括原画)的总称为【动画】。26画面的景别,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个因素。27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是【俯拍角度】。它在处理群众场面时可以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28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这就是【主观视角】。29运动摄影会产生【运动透视】,就是利用对象运动或摄影机运动造成空间感的现象,是电影造型表现三度空间的一种形式。301896年法国摄影师【狄克逊】首创了“【摇镜头】”手法。31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32在同一场景中拍摄相连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影角度的处理要遵守轴线规则。即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设置摄影角度。33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剧本创作阶段,第二阶段是导演拍摄阶段,第三阶段是【剪辑阶段】。34【镜头】是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单位。镜头时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35在多人对话场景中,使用共同的视轴,可以将多人对话当成【双人对话】来表现。36无论总角度在什么位置,它必须是一个【全景】镜头。37电视动画系列片的形式特征是每集与每集之间拥有【相同】的人物、演绎不同的故事。38动画的故事开始于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的“【魔术幻灯】”。它流传、演变到今天,已经变成了投影机。39构成视听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镜头】。401896年法国普洛米奥和狄克逊分别首创了移动摄影和【摇拍】。41把一个连贯动作的两个不同片段组接在一起时,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包括:【位置的匹配】、【运动的匹配】、【视线匹配】。42在拍摄升降镜头的时候经常会安排一些【前景】,加强空间深度的幻觉,产生高度感。43在表现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为了突出纵深的效果,往往可运用【短焦距镜头】,这样就可以强调动态,将画面景深加大,将前景放大。44演员场面调度不仅仅只关系到演员本身,还包括【布景】和【镜头调度】。45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造型、身材比例、服装样式、不同的眼神及表情,并标示出角色的外貌特征、个性特点等的是【人物】设定。46景别越大,【环境】因素越多。景别越小,强调因素越多。47电影一诞生,【卢米埃尔】就发现并运用了远景画面善于表现大的物象的特点,他拍摄了工厂的大门与火车进站。48对于处在不同距离上的静止对象,在摄影机(或视点)作横向运动时,近处的景物运动的速度很【快】,而远处景物的运动速度与视点运动速度相一致。49景深主要由【光圈】来控制。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50.镜头主要分为三种:【短焦距镜头】(又称为_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具有多重焦距的镜头则称为【变焦镜头】51景深主要由【镜头的口径】来控制。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短。它也受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短】。52电影的出现,使得现实可以还原,人们丰富的【非词语表现】甚至可以放大。53运动分切依赖于【分切点】的选择和分切的【数量】。54场面调度的目的不是让演员或者【摄影机】随心所欲地移动,而是把剧情的含义和情感内容传达给观众,赋予【剧情】以美学形式。55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56【分剪】是将一个镜头剪成几段,分别在几个地方使用。57视听语言是【画面】和【_声音】_的综合艺术58焦距越长,所获得的影像范围越小,视角越小,所以【长焦镜头】经常用于拍摄近景和特写。59如果把两个或若干个相连的画面以0.1秒的速度连续划过一个固定的焦点时,我们的眼睛必将得到一个连续的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拟动现象】。60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61视听媒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类早先的【感性思维方式】。62摄影机首先是作为观众眼睛的替代物客观视点,其次才是剧中人物的视点【主观视点】。63【透视】是光学成像的第一步。64电影电视的单镜头内的空间构成常常被称为【构图】。65电影电视中的运动大致分为【演员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声音的运动和镜头间的运动。66电影电视的空间=画外空间+【画内空间】。67除了在摄影机运动上有区别舞台外,大范围地运用实体空间和大量运用【景深】也是银幕空间调度的特点。68从物理特性上看,声音是一种【由物体振动引发的物理现象】。69电影电视中的人声包括人声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对话;【解说词】和内心独白701938年,卓别林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71除了摄影机的角度之外,摄影机的运动、焦距和【位置】也是形成视点的元素。72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真正确立了电影自身的理论。73三角形原理的优势:【1、能将被摄体处于同一侧; 2、能保持所拍摄画面同一方向。】四简答题1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1)利用动作组接(2)利用物体组接(3)利用因果关系组接(4)利用声音组接(5)利用空镜头组接】2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形式【(1)连续式(2)平行式(3)对比式(4)比喻式(5)重复式】3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的推拉效果的区别?【1、透视不同,变焦推拉透视不变,移动机位变2、视角不同,变焦视角变,移动机位不变3、变焦是心理空间变化,移动机位是 物理 空间变化4、变焦过程不会出现新景物,移动机位推拉可能5、景深不同,变焦景深变化显著,移动机位变化小。】4镜头的摄法大致有哪两种?如果综合考虑画面内角色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会出现哪四种情况?【镜头的摄影方法大致分为运动和静止两种。四种情况:(1)固定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的对象(2)固定摄影机拍摄运动的对象(3)活动摄影机拍摄固定的对象(4)活动摄影机拍摄运动的对象】5镜头组接的技巧有哪些?【(1)分剪(2)挖剪(3)拼剪(4)分剪插接(5)插入镜头(6)变格剪辑】6简述视听语言的特性?【(1)视听语言中的镜头不等同于词语,它没有最小的信息单位。(2)视听语言的传播交流是单向的,是单向交流媒介。(3)视听媒介有记录性,在视听信息的传播中,发信者的接受者处在不同空间,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不同步的(4)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电影电视的媒介材料是光波和声波,也就是记录性。所以视听语言具有仿生性质,使其更贴近我们的视听感知器官。(5)视听语言具有创造性,电影电视不象文字语言那样有长期的固定性,它会随着技术、观念等时时不断变化的。】7制约景深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8剪辑创作涉及到镜头之间的时间空间关系时,通常有几种情况?【(1)时空的压缩处理(2)时空的跳跃处理(3)时空的延伸处理(4)空间的方向处理】9剪辑工作具体包含哪些内容?【(1)分析剧本,熟悉素材(2)确定叙述线与结构(3)画面粗剪(4)画面精简(5)声音的录制与剪辑(6)声画合成】10双人对话场面的典型机位有哪些?【(1)外反拍角度(2)内反拍角度(3)齐轴镜头(4)平行镜头】12简述电视动画片的特点。【(1)制作工艺的简化,背景制作简单化,描线上色随意化(2)画面影像质量、动作设计、声音处理等工艺技术要求相对宽松,这是由于它的传播方式不是强制性的,没有规定性的欣赏环境和观众群,生产周期短以及电视屏幕小等因素决定的。(3)电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相对简单,更像是传统说书艺术。(4)电视动画喜欢扩展情节,小题大做,即由许多个微不足道的小故事组成的大系列,情节有所连贯,但又分别独立。】13什么是跃轴?常用哪些跃轴方法?【摄像术语,拍摄运动物体时,运动物体和运动方向之间形成一条虚拟的直线,称之为轴线。摄像机机位只能处于轴线的一侧,如果越过轴线拍摄,就会造成画面逻辑的混乱,就是所说的跳轴或跃轴。方法:(1)利用对象的运动改变轴线(2)利用摄影机的运动改变轴线(3)用无明确方向的镜头来隔开跳轴前后镜头,以缓和由于跳轴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跳跃(4)用对象的细部特写镜头来过渡,如人物脸部表情、眼神、五官等(5)利用插入镜头改变轴线方向(6)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完成空间的统一。】14采用哪些方式可以实现运动轴线的灵活运用?【(1)切出镜头的使用(2)中性方向(3)利用人物调度改变轴线(4)运动轴线自身的改变15请说出电影音乐的5种功能。【(1)从情感上对视听段落产生定向、放大等作用(2)刻画人物性格,深化影片主题(3)对剧中的人物或事件从感情、情绪上作出评价的表现性音乐(4)对现实音响模拟或者对事物予以描绘(5)表现民族、地域、国家、时代等相关内容】16简述常规的拍摄三人对话的方法。【(1)先用一个交代镜头交代全体,即本书上面提到的总角镜头。在常规的电影中,总角镜头往往多次出现在对话段落中。按一般习惯,这个镜头用在场景的开端、中间或结尾处。(2)用内反拍角度重点表现其中的某一个演员,这个单独的演员往往是此次谈话的主角。 (3)用内反拍角度拍摄另外两个人。(4)用外反拍角度拍摄一个演员。此时可以使用过肩镜头,用以和上次拍摄这个演员的画面进行区别。(5)回到总角镜头。表现对话的结果或者人物的运动。】17把一个联贯动作的两个不同片段组接在一起时,有哪些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1)位置匹配(2)运动匹配(3)视线匹配】18声音的主观运用有哪些?【(1)将现实中的声音加以夸张、歪曲、变形,使之与画面相对应,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2)用现实中或非现实中的声音,与画面配合,揭示人物的思维和内心世界。(3)将某种声音与画面并列,以象征、隐喻事物的性质。】19常见的动作剪辑技巧有哪些?【(1)动接动(2)静接静(3)静接动(4)动接静】20除了音乐和录音合成,三维动画中镜头的形成还需要哪些步骤?【三维动画中的镜头形成:1制作分镜表 2背景设定 3人物设定 4制作角色的模型和动画 5渲染画面 6音乐 7录音合成】21描述对话场面,除了依靠轴线技巧,还要考虑到哪些重要因素?【怎样使观众自然地进入到对话的情景中;当对话比较长的时候怎样提升影片的节奏;讲话者和聆听者之间镜头分配的比例等等】22常用的三角形布局【1、外反拍布局:(是一种客观性角度,主持人采访时,常用这角度,画面直观,画面所展示被采访人面部表情。优点: 1)底边两机位所拍摄画面,两人物可互为前景、后景,构成明显透视关系。2)两个被摄体一个面向摄像机,另一个背对摄像机。(主陪关系明显)2、内反拍三角形机布局: (机位设置在两被摄人物之间内线中,分别表现被摄对象)。优点:1)被摄人物可分别在画面中出现,让观众看清被摄体,可集中表现人物之神态,画面显得饱满一些。2)表现主体拍摄角度。(机位背对背拍摄,画面代表未被摄人物视点,所以,通常称主观拍摄角度。)3)内反角拍摄人物,看拟人面对摄像机,十分接近正面拍摄。4)有表现同等机位不同对象特色。】五论述题1结合具体影片实例,谈一谈常见的场景转换技巧。【(1)淡出与淡入:例如小兵张嘎中的两个镜头:上一个镜头是日景,内容是我侦察员在敌人据点里和翻译官谈话,镜头完(淡出);下一个镜头是黄昏,内容是一队满载粮食的马车迎面驶来,镜头开始(淡入)。(2)划出与划入:前一画面从某一方向退出荧屏(划出);下一个画面从某一方向进入荧屏(划入)(3)叠化:指前一个镜头的画面与后一个镜头的画面相叠加,前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的过程。(4).翻页:第一个画面像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5)停帧:前一段落结尾画面的最后一帧作停帧处理,使人产生视觉的停顿,接着出现下一个画面(6)空镜头:当某一位英雄人物壮烈牺牲之后,经常接转苍松翠柏、高山大海等空镜头。2结合影片的实例,谈谈声音的主观运用。【声音的主观运用指声音形象脱离画面的限制,呈现出主观的感受或者表明导演的主观意图,这是电影中运用声音的一种创作手法。(1)将现实中的声音加以夸张、歪曲、变形,使之与画面相对应,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2)用现实中或非现实中的声音,与画面配合,揭示人物的思维和内心世界。(3)将某种声音与画面并列,以象征、隐喻事物的性质。】3结合教材中具体的电影片段,分析特写镜头的应用效果。【电影中的特写,是突出和强调细节的重要手段,它既可通过眼睛的顾盼、眉梢的颤动以及各种细微的动作和情绪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灵,也可把原来不易看清或容易忽视的细小东西加以突出,赋予生命,或借此刻画人物、烘托气氛,或用来介绍人物、时间、地点的特征。一般来说,特写镜头比较短促,运用得当能使观众在时间、视觉、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当它与其他的景别镜头结合起来,通过长短、远近、强弱的变化时,能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效果。例如鲍特的盗窃狂的结尾用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特写。】41.视听语言的特性有哪些?【1 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符号编码方法 2 是重复、展现影像的中介环节 3 中的元素与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4 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5总角度的确定要考虑到哪些因素?【1 总角度由全景来完成,决定了其他中近景的大致方向。无论总角度在什么位置,它必须是一个全景镜头,只有全景镜头能够充分 说明参与对话的人物的关系以及这些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2 全角度的选定要受但景和光线的制约 3 总角度的选择受到演员调度的制约】6剪辑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1 剪辑创作的内容,首先是镜头的组接 2 剪辑创作的另一个内容是改动结构,压缩片长,最终形成影片的节奏 3 最后,剪辑音响效果也是剪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简述深场调度和镜头焦距的关系。【在使用纵深场景调度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一点:摄影机的焦距缩得很短,他能拍到的角度也越广,效果的变化就越强。人眼的视力相当于一个焦距为50mm的物镜,但我们的摄影机的镜焦距为35mm、28mm、23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