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材介绍及教法建议四.doc_第1页
三年级教材介绍及教法建议四.doc_第2页
三年级教材介绍及教法建议四.doc_第3页
三年级教材介绍及教法建议四.doc_第4页
三年级教材介绍及教法建议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教材介绍及教法建议(四)分册教学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本套教材语言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TPR活动,即全部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提出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主要根据是大脑半球的不同分工,强调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儿童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习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说、读、写的能力。主要特点:听力理解领先。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的身体反应。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主要优点: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和体验中学习英语。协调学生的左、右脑。学生由左脑控制的听觉来输人信息,通过右脑来完成用肢体动作表达这些信息。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体感知运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而非逐一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不用纠错,而是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选择与本课语言点相关的错误,通过恰当的方式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放松学习。三年级上册教法建议重点板块:Lets learn,Lets talk要求:词汇和句型的听、说、认读教学建议:1Lets talk,Lets play教学建议 1)利用游戏表演生成语言在语言教学的启蒙阶段,语言表达能力是在游戏表演中生成的。新课标中的一级目标(三、四年级)规定“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作游戏、做动作、做事情。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这些要求完全可以通过游戏、表演来解决。因此编者将A、B部分的Lets talk和Lets play都设计成小连环画故事式的生动情景,方便学生表演。 丰富而简单的语言输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只有一个句型:“Look, I have.”,但引发的语言输人却是丰富多样的one word sentence单字句子。大量、多元的语言信息输入,使得教材中的对话场景更接近真实生活,而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语言是定量的,这大大减轻了学习的负担。这种设计构想是受到了北师大外语系前系主任的王维庸老师的启发。他曾说过:“口语中很多都是one word sentences,为什么我们的小学要那么formal呢?为什么不用one word sentences?”所以本套教材大量呈现Morning! Hi! Great! Cool!等常用又简单易学的句子。利用头饰和实物等教具进行表演(师生共同参与)为了增强表演的生动和有趣性,建议教师尽可能发掘一些可以利用的工具,如玩具、图片、木偶。为减少教师自备教具的时间,本套教材的活动手册和教师用书中提供了所有人物和动物的头饰。这些头饰方便携带,使用简单。学生可以扮演他们喜欢的任何角色。这样的方式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气氛,给对话带来了真实感。师生共同参与使教学更加生动。 用好教参“供选择游戏”或创造性设计新的游戏活动Lets play是为了巩固Lets talk中的目的语,通过游戏来操练主要语言。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表演前,建议教师先询问“Who do you like to be today?”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也可以把书中人物的对话换成动物的对话,再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语言进行操练。在发挥想象力和充满童趣的活动中学生愉悦地学会了I have.句型。除了学生用书上的游戏,教师用书中也提供游戏,教师还可以设计游戏。由于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对话,所以本套教材采用滚动的方式,在旧语言中出现新的中心语,利用游戏来操练。游戏表演和语言掌握相辅相成。教师若对这类游戏善加利用,可以减轻对话学习和角色扮演的难度。 2)在任务型活动中运用同桌、小组共同活动相互学注重活动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把握语言运用的自然性“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通过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小任务,如制作、询问未知的信息、汇报等来学习语言。任务性语言教学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概括地讲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它与传统的情景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任务型教学不仅包含情景教学中的有感情朗读,情景对话,设想情景角色扮演等特征性语言交际活动,更具有真实性、生活性、学生发挥空间大的特点。要注意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只是一种教学途径,而非具体的方法。本套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将这条教学途径细化成了众多小任务,融入到学生用书和活动手册当中,方便了广大教师学习这种新途径,并且鼓励大家进行创新。任务设计要注意趣味性。另外要把握语言的自然性。如回家采访父母喜欢的东西,或采访别的班里的小朋友的姓名、喜好等自然运用语言的真实任务。活动中学生会因为活动需要会询问一些语言,如学生表演进门时想知道如何表达请求别人允许。教师无需担心这些语言是否超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有用的语言,学生愿意并且也能自如地接受时教师不应加以阻止。2Lets learn,Lets do教学建议总原则:在语言交际中学习,在听听做做中强化。教学实施步骤:Listen, look and guessLlsten and pointListen and doPut them in random order1)呈现:在情景会话中自然呈现。融词汇教学与语言交际中词汇来源于语言,服务于语言,不能将它抽离出来干瘪地教。例如:教动物panda,elephant,monkey等,教师避免采用跟读的方式教学。可以利用玩具猴子跟大家打招呼“Hi! Im Monkey! Im Monkey!”接着问学生“Whats your name,please?”然后同学生握手。接着教师说“Ask my name,please”学生踊跃举手表达:“Hello! Whats your name?”教师通过反复回答“Im Monkey! Monkey!”强化monkey的发音。随后,教师请学生来实践:“谁来跟Monkey打招呼啊?”胆大的学生就会说:“Hello monkey! Nice to meet you!”跟猴子握手。Monkey这个词不断在交谈当中出现,学生不会注意到这是在学习单词。教师还可以拓展运用学过的语言,如加入第一单元中的句子“Lets play!”询问学生“Do you want to play with the Monkey? What will you say?”引导学生自然说出:“Lets play,Monkey!”同时也顺其自然地复习了答句:“Great! Good idea!”2)操练:巧用实物、卡片等教具、学具增添趣味,强化记忆本套书的配套教具学具非常完善:教师卡片、学生卡片、教学挂图、VCD、DVD、投影片。教师们可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制作课件以增强趣味,强化记忆。3)巩固:充分发挥TPR活动的优势,激发兴趣,自然习得,拓展知识TPR即“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听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对应本书中的“Lets do”板块。“Lets learn”板块的下面都有“Lets do,通过多种感观同时参与的形式操练、巩固Lets learn中的语言点。小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板块因为他们天性好动,倘若上课让他们“Be quiet! Keep silent! Sit up straight!”会减少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该板块就是利用小学生好动的特性,Lets do it! Lets move!动一动,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动一动也不是随意乱动,而是在动的过程中将五到六个词汇巧妙地设计到活动当中,让他们在听指令中巩固词汇,同时铺垫许多进入后期学习才会接触到的指令语,如“Hunt like a mouse.”像老鼠一样去猎食。“Climb like a bear.”像熊一样爬树、山等。Lets do为何能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学习,这要归功于本活动设计的两大特色:图示和节奏。一方面,学生在图示的提示下,在做动作当中体会理解。另一方面,所有的指令都有让人情不自禁动起来的节奏。学生在这样的节奏中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跟着录音说,完成各种动作。在说和做中无意识地吸收了这些有难度的语言。学生在兴奋时大脑中的记忆细胞会变得很活跃,能迅速记忆听到的内容,并且学生在这种节奏中保持着积极的情感,也促进了记忆。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可以设计出很多很好的TPR指令,学生听得多也就学得多。语言学习需要不断输入,慢慢理解,再逐步输出。TPR活动正是基于这种语言习得的原理来设计的。TPR活动操作时需要注意两点:一、不可逐句教学。因为有些指令是比较复杂的,逐句讲解将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利用VCD、DVD指示学生做;也可以使用投影片,放录音;或亲身示范。二、切忌学生第一遍跟读。Lets do的每个指令都发两遍,学生喜欢跟读。第一遍应该仔细听,保证语音语调的正确输入。建议教师在第一遍听音时让学生指着书看。学生指图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进行语音输入和语义理解这一步至关重要。然后安排学生跟读和做动作。最后教师还可以打乱顺序指图,考查等生的理解程度。4)重视单词的示范音教学词汇不是仅仅做游戏,应该重视示范正确的发音。如th的发音南方人大多数发不好:Think发成sink,this发成zis等示范发音的作用在教学当中就显得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学生可能犯错的地方提前进行指导,如“Look at my mouthThis, mouth。我的口型有什么特点呢?”当学生发现教师的舌头是在上下牙之间时就直观地明白了正确发音的要领。教师还可以检查学生的口型,也可以讲发音错误的笑话帮或学生形象记忆,如:mouth发成了mouse,嘴巴就成了老鼠,想想鼻子下面长了只老鼠会是什么样的啊?学生们一定会哄堂大笑。同样“我想I think”变成了“I sink”就成了往下沉了,淹死了!要做好示范发音,除了依赖视听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跟着录音很好地训练自己的发音,保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比较正确地给学生启蒙。3辅助性教学活动建议 1)Lets sing,Lets chant学生用书中每个单元都配有歌曲或歌谣。例如歌曲设计为唱三遍。第一遍是中速,第二遍是慢速,第三遍是快速。教学时,先欣赏,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哼出其中最简单的几句,如Old MacDonald中的EIEIO。在慢速听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一些简单指点,帮助学生了解大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其中的小鸭子,自己扮成农场主,边演边唱和学生共同完成一首歌。琅琅上口的歌谣,夸张的表演能长期维持孩子们的兴趣。歌谣、歌曲、游戏是实用的教学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每节课中渗透,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活动可以在每节课中渗透,活跃气氛。教学开始时可以唱;语言点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用来放松;也可以导入新句型时用来替换句型。演唱结合,培养艺术素质不仅学生要唱要演,教师也要动起来,做榜样,带着大家一齐歌唱,一起表演。活跃是小学教师的特色,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教师将唱演带到课堂里,让学生能接受艺术的熏陶。 2)Lets makeLets make是一个动手与动口相结合的板块。学生用书中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手工制作,还可以随着歌谣一起使用。配有详细的制作步骤,方便学生动手。最后师生、生生间介绍作品。操练语言。Lets make的教学应当注意:听懂操作指令鼓励创新意识课堂、课外结合动手、动脑、动口(体现语言运用)首先让学生听懂指令,教师不要逐句教学生指令语。然后鼓励创新,对新颖与众不同的想法给予有鼓励评语的贴纸如excellent,super,wonderful,good,great。另外课堂课外结合,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完成,再回到课堂来评讲。同时要动手、动脑、动口。在课堂上一定要求学生进行交流表达,使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手工品。3)Story time每一个故事既重现A、B部分中的一些核心语言,又加入少量新语言,如第二单元新的语言有“Lets make a puppetGood idea! First.Then.”由于本板块的设计意图是扩大语言输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抓住重点,合理分配时间。该板块的教法建议是:体现分层次教学:Top student:理解、掌握、运用Middle level:理解、基本会说Slow learner:只需理解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只需要理解大意,知道幽默之处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人都达到会读会讲。4Culture教学建议需要提醒的是:教师注意平时的文化学习和积累丰富课堂知识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注意启发学生,重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课下获取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课下通过询问家长,或通过上网,通过同伴协助查找资料并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5Lets check教学建议Lets check设计得非常简单:Listen and circle A or B,加上形式活泼学生不仅愿意做也非常有信心完成。虽然每个单元整体语言输入量大,但输出适量:一个单元十多个单词,三、四个核心句子,学生感觉轻松。关于Lets check提供如下建议:看图猜意听音圈图校对互批,得出结果正确评价,及时表扬与鼓励首先不要急着让学生听录音,而是看看图猜测大意。比如同样是两个人挥手的图画,可能是见面打招呼,也可能是道别再见。通过听录音学生猜测大意可以增加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同时看图猜意也是巩固训练,让学生在猜测中开口、回顾和复习所学语言。然后再听音圈图。第三步同桌交换,重听,评分。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能促使学生间公正、自觉、认真地互评,因而无需担心学生互相包庇等情况的发生。学生互评完毕,教师应当堂做出评价。例如叫全对的小组站起来,“Color your flowers! Show me your workbook!非常好!”没有得到全对的给以鼓励:“Try hard!下次努力!”6各板块的使用策略:灵活驾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需要和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处理各个活动。有些活动可以前后交换顺序,有些可以配合辅助材料中的内容展开。大胆采用替代方式,将学生喜欢的歌谣或歌曲替换内容,为其他话题的教学服务。如Hello歌。这首歌用途很广,第二单元教Good morning时可以替换唱,可以为活跃气氛走进教室时唱。结束时替换唱Good Bye。还可以用在不同的话题里,如用在谈论动物里。一首歌可以用于不同板块,不同场所,发挥各种作用。歌谣同样如此。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歌谣:I have a pencilMe too!I have a bookMe too! I have a rulerMe too! I have a school bagMe too! Im going to schoolMe too!录音中采用了成人和儿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对比强烈,无形中给学生强化了I have.句型。到了第四单元正式讲I have.句型时学生会立刻回忆起这个歌谣,觉得很熟悉,容易接受。教师也可使用教具如拿熊猫玩具说“I have a panda”学生回答“Me too!”将该歌谣的内容替换成了动物园这一课的内容。同理,学习颜色时教师一边展示彩色笔,一边改编使用这个歌谣:I like redMe too! I like greenMe too! I like yellowMe too! I like blueMe too! Im going to paintMe too!三年级下册 重点板块:Lets learn,Lets talk,Lets say 要求:词汇、句型和字母的听、说、认读 教学建议: 1Lets say教学建议三年级下册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听、说、认读50个单词和能够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三年级上册相比,下册学生用书除了加大词汇量以及主要句型难度之外,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习的规律在每个单元安排了46个字母的认读,每个字母都配有两个以该字母为首字母的例词,供学生在听说例词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学生用书中Lets say一页均配有歌曲、歌谣和听听做做等活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提供了有关字母的教学游戏。活动手册中安排了字母的描红练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字母的笔画和笔顺。这样经过三年级上、下册的学习,三年级学期结束时学生应能认读、描红26个英文字母和近200个单词,能听懂、会说动词词组70多个,初步具备了会话交流能力。 1)字母的音、形、序相结合三年级下册编者按照26个字母的前后顺序,在每个Lets say板块安排了23个字母。因考虑到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记忆方式大都是形象和直观记忆,学生用书中用象形图案呈现字母,图形的设计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比如:D是一只翻卷着尾巴的小狗;E是一只侧坐着的大象;H是竖起尾巴的小狗;I是冰激凌;F是一条鱼;G是一只鹅等。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趣味图案,说出分别象什么字母,使学生增强对字母的直观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物体都象什么字母。教材还在每个字母下面都配有两个以该字母为首字母的例词,这样的设计就把字母的形、音、序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辨图形、跟读字母及其例词,并结合26个字母出现的前后顺序来学习和记忆字母。关于教学字母的发音需要再补充的是,字母的发音直接涉及到单词的发音,比较重要。但由于各地区方言的干扰,字母的发音往往会出错。比如:南方人容易把A读成e,把H,J,K读成eh,dse,ke;北方人则容易把C读成se-。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字母前先多听录音,纠正好自己的发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仔细听录音,观察他们的口形,并鼓励模仿得好的学生示范领读,帮助其他学生纠正发音。2)字母教学要与语言相结合教师教学字母时尽量避免孤立地教学。建议教师把字母放在单词和句子中,放到语言当中去教,让学生能够整体记忆。三年级下册教材在Lets say这一页安排了歌曲、歌谣和Lets do听听做做的活动,这样就能摆脱单纯对字母进行听、说、读、写这种枯燥的训练。比如:三年级下册第9页的上半页呈现了Dd,Ee以及相应的例词,下半页则编排了Lets do听听做做的活动,如:DDD,make a“D”;EEE,drink some tea等,把字母的音、形教学融入到语言当中。第16页的上半页呈现了字母Ff,Gg及其例词后,在下半页编排了一首歌谣,对AG的字母进行回顾。这样字母的教学就按照不同的顺序融到语言输入和活泼生动的语言活动当中进行了。3)要用好字母卡片三年级下册配套的卡片中有字母卡片,卡片的正面是两个例词和相应的图形,背面的上半部分是正体字母的大小写,下半部分是放在四线格里的手字体,并且标出了笔顺。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字母卡片,它不仅仅可以起到正确示范字母及其例词的作用,还可以成为进行各种游戏和竞赛的好帮手。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听音出示卡片的游戏:“Show me the big letter A”学生组与组之间竞赛,比一比谁说得快、说的准;还可以同桌间在课桌上摆开卡片指指读读:“Point and read”;或是让学生排开卡片,找到教师所读的字母:“Listen and find out”;另外还可让学生快速排出字母的顺序,比如教师随意给出不同的字母序列说:“c d e f g”,学生就排出这个序列的卡片。在同桌之间和小组内还可以利用卡片展开游戏,比如:“吃卡片”游戏,一名学生出示字母卡,另一名学生读字母和例词,能正确读出来的就“吃”进这张卡片。学生轮流进行,最后看谁“吃”进的卡片最多,谁就获胜。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字母之后也可以用字母卡玩Bingo游戏。教师让学生把字母卡摆成矩形,把听到的字母背面朝上摆好,最快把字母卡排成一条直线的获胜。诸如此类利用字母卡片展开的游戏有很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字母卡片,简单易行,在课堂上很好操作。4)注重语音暗线的铺垫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安排学习字母实际上是为语音的学习作铺垫。三年级下册编者安排的是听、说、认读、描红26个英文字母,并听、说掌握每个字母的两、三个例词;四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学习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每个字母配三个例词,要求听、说掌握,并了解5个元音和21个辅音的发音;四年级下册是a,e,i,o,u五个元音字母的读音;五年级上下册分别安排了常见字母组合的读音,六年级上下册安排了48个国际音标,这样语音线从暗到明、循序渐进,方便学生认识和掌握。教师在三年级下册教授字母时应注意学生用书中字母读音和字母例词的安排是一条语音暗线,要努力让学生掌握字母的正确读音,并初步感知字母在例词中的读音,为以后学习语音奠定基础。比如讲到字母T t时,例词是taxi,tiger,教师可稍突出辅者t在单词中的发音。英语中共有48个国际音标,如果学生能在学习26个字母时顺带掌握26个音素,将会为成功的语音教学打好基础。但是教师不要盲目拔高26个字母的学习要求,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能写则写,不能达到书写要求的,能在活动手册中正确描红即可。5)重视字母的音、形比较小学生初次接触字母,容易对其中外形相近的字母产生混淆,比如:bd,EF,BD等等。教师需预见学生可能产生混淆的不同字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听音辨形的练习,帮助学生清楚辨别这些字母的大小写形式。三年级下册活动手册当中设计了众多这种形式的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以灵活使用。教师还可以自己制作卡片或课件,把容易混淆的几组字母放在好看好玩的图形上面,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分辨和记忆。 6)在游戏活动中趣教字母字母教学比较容易枯燥,变成简单的机械训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用书上的TPR活动、歌曲歌谣以及游戏。另外,教师还可以创造性设计趣味练习教学字母,比如利用字母卡片做的字母游戏等。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其他形式的游戏,主要可有下面几种: a重点练习字母发音的游戏: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教师让学生按顺序或是打乱顺序快看快说字母,教师计时,比赛谁用的时间最短;“吃”卡片游戏和字母家庭游戏;报数游戏:把学生分成几组,用所学的字母,比如:AF,进行循环报数,按顺序正确报数的学生坐下,接错或接不下去的学生不能坐下;游戏要求快速、准确,看哪组最先完成,正确率最高;Board game:教师或者学生可以绘制不同形状的格子图形,将格子里乱序写上大小写字母,学生掷筛子或者橡皮,移动相应数目的格子,读出里面的字母,正确读出的人前进一格,读不出的不动或者退后一格。b字母辨形的游戏:活动手册当中有很多字母辨形的活动可供教师选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图形,把容易混淆的大小写字母混在中间,请学生找出来;教师还可以把发音或者字形易混淆的几组字母做成卡片,放在有趣的图形当中,让学生快速分辨;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大小写配对的游戏。c字母记忆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发音和形状的游戏):教师可做圆形的字母卡片,穿在一根棍上,做成糖葫芦状,快速呈现给学生,然后藏起来,让学生回忆看到了哪几个字母;或者做成手风琴的形状,迅速拉开让学生记忆,然后合上,让学生说出看到了哪几个字母;教师可在学生当中进行说字母例词比赛,看谁记得多,说得准,反应快;教师可利用学生用书当中Lets do里的短句子做一些游戏,比如:让学生按教师的指令语做动作;或教师自说自做,由学生来判断正误,如:K,K,K,kick,kick,kick,教师偏做jump,jump,jump的动作,请学生迅速作出反应并纠正教师的动作。d字母排序练习:教师可事先做几张字母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字母顺序排序,看哪一组排得最快;找邻居游戏:教师说一个字母,让学生接着说这个字母前后相邻的字母是什么。比如:教师说J,最快找到J的学生跑到讲台上;而后找到I和K的学生分别占在左边和右边。教师还可让学生做报数游戏,报数的时候可以指定学生用声调或降调,练习不同的发音和语调。e字母听音游戏:三年级下册活动手册设计了很多字母辨音的练习,如: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draw,Listen and circle,Listen and match等等。 f智力游戏:Bingo游戏;Make letters:让学生用手指比划出不同字母的形状;或用肢体动作表示不同的字母;或让学生用牙签、火柴等拼出大写字母,用细铁丝和绳子等做出不同字母的形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看某一个字母添减一笔变成什么字母,如F添一笔变成E;E减一笔变成F等;教师可反向书写字母,让学生辨认。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丰富有趣的语言活动当中自然地学习字母,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g初步了解字母的书写。三年级下册对于字母书写的要求是能够在活动手册上描红。教师要充分利用卡片、投影或是多媒体设施让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笔画和笔顺。正确的笔顺在学生卡片和教师卡片当中有示范,在活动手册的描红练习中也有正确示范。但有时候学生会受到汉语笔顺的影响错误书写字母,此如:大写字母H和小写字母i,j等。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字母,比如:H是一根筷子连根线,j是小海狮头上顶个球之类来解决教学当中的难点问题。另外,教师对于26个小写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上、中、下位置都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仔细指导,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做描红练习的时候,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笔顺,每一笔在四线格中的占位情况,最后再描红。还可在课堂上进行“谁的描红练习最规范、最漂亮”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Lets talk的教学建议 1)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本套教材前四册学生用书Lets talk部分的对话都是配有插图的情景故事,可以在某个趣味场景当中辅助语言输入,帮助学生自然习得所输入的内容。并且通常情况下,B部分对话是A部分语言和故事的延续,教师可以把A、B两部分连起来串成一个故事,编成一段对话,而后让学生戴好头饰,进行表演。 呈现:形式多样化,整体感知语言。建议教师多用投影、挂图、简笔画或者自己制作的课件呈现新知,力求给学生不同的感观刺激;但输入语言时需尽量注意创设情景、整体输入,不要只强调重点句型,不要把重点句型同其他对话内容剥离开来。讲解:由难及易,层层递进。教师需要整体备课,至少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备课,先确定难点和重点,这在各册教师用书当中都有相应的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先从容易点入手,预先为难点做好铺垫,层层递进式地进行教学。操练:除了用好学生用书和活动手册上的活动之外,教师还应自主创设各种趣味活动操练句型。a在趣味活动中操练重点句型。比如:传递“悄悄话”的游戏,将句子“I have a pandaMay I have a look?Sure”分别从前到后传递,操练重点句型;或者可用接龙游戏:从队头到队尾传递某一个句子,检测最后的学生能不能正确复述这个句子。b在情景表演当中整体操练对话。进行语言的示范性表演教师的示范性表演可用自制木偶或头饰配以不同的声音进行,也可以在课前邀请学生排练,师生戴着头饰合作进行表演,或者以边画简笔画边说的方式进行。语言的巩固性表演巩固性表演常用的方式是在双人或者四人小组中进行。为激励全班学生参与,可以把头饰或者人物的名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对话;如果只有两个人物,还可用半班对半班或者男女生对话的表演形式;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可采取大组集体对话的竞赛形式。发展语言技能的创造性表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用书后面的头饰或者自制木偶、纸偶,也可以绘制各种人物的名片卡来辅助表演。为发展创造性语言的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知识后鼓励学生灵活组合、扩展A、B部分的会话;鼓励学生课外对家长、朋友说、演、练。运用:在任务型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 2)各单元任务型活动的建议Unit 1小组成员的集体介绍。每个小组绘制一张海报,分别把自我介绍作为海报的一部分内容。比如:“Im MikeIm 7 years oldIm from.”还可以贴上照片,剪成树叶、心形或者星星的图案。做小组介绍的时候建议教师安排小组成员站在一起分别指着自已的作品进行介绍,然后在班级内评选星级小组。Unit 2画“全家福”,介绍我的家庭。学生可以画相框,贴上“全家福”的照片或图片;也可以用真实的相框和照片;还可以画一棵家谱树形图,在小组内介绍家人:“This is my momThis is my dadI love themThey love me”等等。Unit 3我的“财产”汇报。这个单元的话题是数字,学生可以在组内汇报自己拥有的文具或玩具的数量,比如:“I have 10 booksI have 12 crayons”学生通过问家长和查字典自学到的其他的单词均可以作为成果融入汇报内容。Unit 4调查班内学生喜欢什么水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可画在一个水果篮中。教师在黑板上贴好不同水果的图形,问学生:“Who likes apples.?”最后统计出人数。Unit 5猜画中物品的位置。学生先绘制一幅图画,利用不同文具分别表现出on,in,under几个不同的方位,先展示给同桌看,然后藏起来让同桌猜图中有什么文具,都在什么位置,如:“Where is it? On the bed? Under the chair? In the bag?”Unit 6我最喜爱的动物的特征。可以安排学生课下画出最喜欢的动物,在课上展示,比如描述河马:“I have a big mouthI have small eyesI have four legs”等。3Lets learn的教学建议 1) 在语言中教学词汇教师在教词汇时需避免将词汇一个个孤立起来教学,应该将词汇还原成句子的构成单位,在完整的句子中,在一定的场景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在语篇中感知词汇意义,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