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和光的竞赛题.doc_第1页
声和光的竞赛题.doc_第2页
声和光的竞赛题.doc_第3页
声和光的竞赛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班练习题(一): 声学与光学一、选择题 1、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B C D2、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3、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C凸透镜的焦点处。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4、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凸镜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5、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6、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 )A100毫米以外。C恰为50毫米。B50毫米以内。D略大于50毫米。8、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末下述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 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 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 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9、将鼓轻敲一下,然后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是:( )A音调改变B响度改变C音色改变D三项均不变10、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象,她常常这样做:( )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B.报与眼睛不动, 放大镜离报远一些;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高报近一些;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A30;B45;C60;D90。13、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厘米;B一定小于8厘米;C一定在10厘米到16厘米之间;D一定在8厘米到10厘米之间。14、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 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15、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A.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16、如图1,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1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18、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为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9、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20、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距离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21、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2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23、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 m。医院里常按图1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 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A5m B2m C3m D4m 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红直不明白: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怎样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线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呢?后来通过“探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她终于明白了:光信号在光纤中A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那样传播C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传播D是靠光纤壁不断地折射而向前传播25、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26、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因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贵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