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分析及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1页
外资银行分析及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2页
外资银行分析及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3页
外资银行分析及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4页
外资银行分析及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陆续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银行业成为率先开放的领域,在经历了WTO规则对银行业五年的保护期后,于2006年12月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我国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充分分析外资银行在华现状、优劣势,以及面对的问题,可使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清晰的了解所处环境的挑战、机遇,结合自身优劣势进行改进,扬长避短,使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更加迅速、稳定。 关键词:外资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优劣势; 挑战; 机遇 Abstract Since China adopted a policy of gradually opening up a foreign bank to enter China. December 2001, China joining the WTO formally, Chinas banking to become the first open field, the WTO rules in the banking sector experienced a protection period of five years later, in December 2006 to implement national treatment to foreign banks,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more competitive. Therefore, full analysis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 situatio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faced by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can mak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nvironment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improve, weaknesse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force, the mor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and stability.Keywords: foreign bank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引言我国加入 WTO的 5 年后, 即 2006 年 12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正式实施,自此取消了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在承诺和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由此,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无疑在技术水平、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积极的效应,促进我国银行业的良性竞争。但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在短期内对我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优质客户的抢占及经营成本的提高等方面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了解外资银行的现状及优劣势,准确把握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前提下,发挥外资银行对金融发展和稳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外资银行是指在本国境内由外国独资创办的银行。经营范围根据各国银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它主要凭借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广泛的国际网点等有利条件,为在其他国家的本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提供贷款,支持其向外扩张和直接投资。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国家投资的,是国有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无论是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所引用的文献全部围绕着外资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各方面问题,文献为2009年-2013年所发表的各类文章。外资银行现状2011年,各大外资银行的盈利额创历史新高。税后利润由2010 年的77.8 亿元跃升至2011 年的167.3 亿元,涨幅为115%。截至2011 年底,资产总额上涨24%,达到 21,500 亿元。普华永道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年度调查报告披露,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从 1.83% 升至1.93%.中国大陆的 181 家外资银行 2011 年的盈利总额创历史新高,达 167.3亿元,较 2010 年增长 1.15 倍,其利润增幅高于国内行业水平。中外资商业银行优势对比中资商业银行优势企业文化优势 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最大差异当属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支持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企业文化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方式,营业模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盈利保证 外资银行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承担更大的资产价格波动风险,而如工行等大型商业银行盈利是有其大股东中央汇金公司和中国财政部保证的,因此即使在金融危机阶段其所面对的竞争也不会非常严峻,其整体的盈利性也不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国内私人银行优势根据招商银行-贝恩公司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调研结果,国内富豪对金融机构的偏好上,有60%的私人银行客户会将中资银行列为其主要来往的财富管理机构,只有20%的人士会选择外资私人银行服务,而目前使用中资银行为私人银行的比率有85%。中资银行私人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原有商业银行已经积累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本土银行对国内金融市场熟悉的先天优势。此外,受惠于政策上的优势,相较于外资银行,中资私人银行在国内各类理财产品齐全,金融产品销售受限相对较少。外资银行优势运营情况优势 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运营情况上看,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外资银行往往是集团化的银行,其经营涉及到多元化的业务,从这点上看其综合运营实力好于中资银行。目前在中国的 40 余家外资银行正在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服务来逐步扩展市场。外资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全球影响力要好于中资银行。信息优势 外资银行享有广阔的信息平台。众所周知,信息是影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业绩的重要因素。外资银行通过其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可以为其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最新的金融资讯,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目前国内银行尚不能做到这一点。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中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倾向于“人治”,行政色彩浓厚,而外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倾向于“法治”,市场色彩浓厚。中资银行在总结宣传银行的优势、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方面还做得不够,而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就比较注重,员工在招聘谈判中就能深切体会到,增加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外资银行不但在招聘一般员工时应以本地人力资源为主,在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中也应积极启用国内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人才。人力资源本土化成为外资银行快捷有效且成本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途径。私人银行优势 中国最佳海外服务私人银行来排名,2011年的前三位分别是汇丰银行、瑞士联合银行以及中国银行,而汇丰银行则连续三年夺得冠军。外资私人银行拥有卓越的品牌、丰富的管理经验、优质的产品创新服务以及金融国际化的经验,在国外己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国外的私人银行组织管理架构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有些银行甚至将私人银行业务独立成为子公司。私人银行自主经营,财务独立核算,并通过分设各地私人银行分中心进行客户营销。外资银行在客户经理任用和培养体制方面都相对成熟许多。国外私人银行家大多是已经在投资银行或商业银行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从业人员,理论知识扎实,实战经验丰富,对顾客关系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国外私人银行的发展相对成熟许多,私人银行业务范围多且广,产品也不断出陈出新,品种丰富,私人银行以定制化的角度为顶尖客户提供最尊荣的优质服务。中外资商业银行劣势对比中国商业银行劣势中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旳问题,第一,是行政色彩浓厚;第二,银行的经营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可能是本单位利益最大化和个人职位的升迁,这与银行的根本目标不一致,这样还导致换了领导就换了思想、换了做法,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矛盾。员工有时候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看不到未来的想法;第三,恶性市场竞争普遍,对基层经营者的监管和权利牵制较难,道德风险难以遏止、工作压力大;第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力不够,队伍专业化不强。中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已经呈现出收敛并且下降的趋势,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体系尚待规范,出现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在运作中的经营绩效评价工作仍然局限于成本、利润指标,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虽然作为金融机构运作,但始终不同于企业经营。我国现存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上只能在设计指标体系时作为参考。中国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体系上一直存在如下问题:(一)评价方法落后、评价结果失真。(二)绩效评价的结果未能与激励、惩罚接轨。外资银行劣势人才资源劣势 金融危机和巨亏的理财产品让外资银行在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危机。一些外资银行人员受制于业务范围而无法施展才能,纷纷跳转中资银行。再次,外资银行薪水福利优势下降。大型中资商业银行的上市带来公司内部的治理明显改善,员工的收入提升,职业发展空间也相对公平。因此对本土人才的吸引力已经明显增强。营销环境制约 外资银行秉承了其在国际上比较谨慎的操作思路和较为谨慎的从业风格。在发展当地新客户时,需要大量的尽职调查,成本很高。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所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这些企业目前的经营比较困难,外资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风险。理财销售涉嫌欺诈,面临品牌危机。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许多购买了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亏损严重,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都因为理财产品而与顾客发生纠纷。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业务竞争 筹资业务的竞争。可以预料,随着政策限制的逐步放开,揽储大战将不可避免。斥资业务的竟争。在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日益多样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斥资竞争。创新业务的竞争。外资银行在依托母公司经营网络的基础上,将会充分发挥自身软硬的优势,努力开展我国商业银行所欠缺的创新业务。如果我国商业在创新业务上停滞不前,就可能在新的市场领域被外资银行远远甩在后头。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软硬件上处于劣势,在外资银行低价竟争面前将陷入两难境地。商业银行管理风险难度 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的风险。目前由于各国普遍加强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逃避监管,各商业银行加强了表外业务的经营。而这类风险更难加以度量和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更加欠缺知识和经验,因而在与外资银行的表外业务竞争中面临着不易察觉又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抢夺优质客户这种对优质客户的抢夺一方面使国内银行面临优质客户流失,收益力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国内银行花费更多的成本来维持和开拓优质客户,从而造成银行成本的上升,这将对国内银行效率的提升产生负面的影响。人才争夺 金融业既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素质的高低将决定银行业的兴衰成败。目前,我国优秀的高端金融人才比较稀缺,外资银行加入对人才的争夺后,必然会使这一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外资银行进入后,一般会在我国招募大批员工。在同等层次下,对于员工的待遇,外资银行般会优于国内的银行,例如较高的薪酬待遇、优越的工作环境、出国培训的机会等,所以能吸引国内大量的业内优秀人才,导致我国银行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削弱了国内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国有商业银行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一是机构网点优势;二是文化地缘优势;三是客户资源优势,国家信用也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是正确的选择。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固守原有的优势,应积极创造出能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竞争优势。勇于与外资银行竞争 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研究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合作是为了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合作中发展自己,要有长远的利益目标。在合作中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要注意和重视长期以来被国人所忽视的客户信用、收益、财务等资料的保护,这是国有商业银行花费了几十年,付出了大量的成本才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最反映中国国情的东西,是一个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最基础性的资料。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力度 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必须加快对银行体制的改革。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市场服务、内控防范、人力开发方面进步很大,以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治理结构的再造将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通过股份制改造,把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应该清楚,未来的市场和竞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才能培育面向未来和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人才。其次要建立绩效挂钩、权责对等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外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投入,对各个层次的业务能手和管理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加强外语水平和现代金融知识的综合培训,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储备人才。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以提高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参考文献1郑二妹;武琪. 外资银行共舞中国金融市场J. 财经界,2013年03期:34页-36页2阎庆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Z. 中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3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2012年外资银行在中国J. 新金融,2012年08期:09页-14页4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外资银行在中国年度报告(英文版)普华永道J/OL. /thread-1529611-1-1.html, 2012-7-235张苧月. 富人理财 中外私人银行谁更优N. 上海证券报,2013-09-046尚敏.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D. 中国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27王伟涛; 林薛栋; 张秉霄. 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对策探讨J. 中国投资,2013年8月:152页8张蓉 , 外资银行的掘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