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增效 现代渔业建设势头强劲.doc_第1页
提速增效 现代渔业建设势头强劲.doc_第2页
提速增效 现代渔业建设势头强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速增效 现代渔业建设势头强劲2012福建渔业发展纪实2012年,福建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增强渔业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据预测,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628万吨,比增4.01%;渔业产值950亿元,比增16.77%;水产品出口创汇预计超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以上,居全国第二;渔民人均纯收入11601元,同比增长12.27%,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强渔惠渔力度加大2012年福建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渔业资金累计达9.3亿元,重点加强了渔政渔港、资源养护、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科技推广、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等建设和渔民生计相关的补贴。如利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7700万元,扶持14个现代渔业生产发展项目建设,重点建设21个现代渔业水产苗种场建设项目、98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部分项目成效初显。福建黄岐湾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黄岐湾海参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扩建海参育苗室3500平方米等项目建设任务并提前投产,成功培育出规格23cm左右的优质海参苗种5000多万粒,预计产值可达675余万元。福建财政在渔港配套、渔业安全、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等方面也加大投入,全年累计下达资金2.5亿元,这些投入力度大、切入准、效果好,进一步夯实了现代渔业发展的基础。全省全年已动工建设池塘3.5万余亩,完成标准化池塘建设约1.9万亩。改造后的养殖池塘亩均产量增加30%左右,预计今年可新增无公害水产品产量1万吨以上。三明市沙县凤岗兴渔养殖专业合作社改造池塘面积120亩,项目总投资48.98万元,通过改造,当年平均亩产1250公斤,比改造前亩产提高350公斤。同时,福建更加注重民生方面的投入,在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渔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全年累计发放燃油补贴(含远洋)27亿元。福建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渔业保险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渔业互保开始独立承办渔业互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全省共办理渔工互保11.2万人,办理渔船互保7618艘,共接互保理赔报案1278起,共计赔付理赔款2851万元。规模化产业化形势喜人福建从苗种抓起,推进渔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组织实施石斑鱼、罗非鱼两大水产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建成石斑鱼种质资源库及遗传育种中心和3家规模化石斑鱼良种场,每年为全省提供优质石斑鱼受精卵达95%以上,生产苗种占全省石斑鱼苗种年产量的50%。建成1个新吉富罗非鱼保种选育基地、4个苗种繁育示范基地、4个越冬苗生产示范基地及52个罗非鱼高效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繁育新吉富罗非鱼水花苗1.29亿尾,养殖示范面积达到1万多亩。完善水产原良种场体系建设,新增省级水产良种场 4家,国家级原种场1家。积极推进优势品种养殖,海参、对虾、罗非鱼、花蛤、牡蛎、鲍鱼、海带、紫菜等优势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并显现区域化发展特征。“北参南养”模式迅速扩展,海参养殖成为福建新兴养殖产业,全省商品刺参总产量近2万吨。鲍鱼养殖克服赤潮灾害造成不利影响,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1-9月,全省鲍鱼产量51903吨,增幅44.48%。水产品精深加工持续发展。扶持建设海参精深加工生产线7条、现代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8个,新增驰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12个,省名牌产品26个,东山海魁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在德国成功挂牌上市,福建腾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上市,全省产值超过10亿以上水产加工企业10家,超过20亿以上1家,水产品加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持续推动休闲渔业发展,新增“水乡渔村”20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家,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辐射带动渔户及相关产业发展。举办“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海峡两岸水乡渔村杯矶钓邀请赛”,进一步提升休闲渔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远洋渔业蓬勃发展随着福建着力推进渔业向深蓝发展,全省远洋渔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年远洋渔业生产总产量超过20万吨,同比增加15%;新增外派远洋渔船81 艘,外派远洋渔船达到276艘,是福建远洋渔业发展史上新增外派渔船最多的一年。“渔船集中、规模大”是福建远洋渔业企业的特点。通过实施龙头培育、资源整合、产业化经营,远洋渔业企业呈现出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发展的态势。福州宏龙、连江远洋、平潭安达、福州宏东等,拥有直控的远洋渔业船队和国内外远洋渔业基地,走多元化、规模化、综合经营之路,初步形成产、供、销、运、加工相对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大幅增强,经营效益好。福建将远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并将鼓励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列入省政府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中。沿海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了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金融机构将远洋渔业作为重点产业给予信贷规模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燃油补助、运回自捕水产品不征税、远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等中央扶持政策,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发展远洋渔业的积极性。福建积极组织参加双边渔业合作谈判,获得了印尼政府批准的入渔许可配额,有效地拓展了远洋渔业发展空间。引导企业通过陆地投资方式获取入渔许可。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计划在毛塔投资1亿美元建立渔获加工、渔船补给设施等陆地设施,毛塔政府给宏东公司152艘渔船的入渔许可,包括拖网、流刺网、延绳钓、笼捕等多种作业方式,同时给予不需进港卸货、渔获可自由销售等优惠政策。积极开展远洋渔业资源探捕。平潭安达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实施缅甸外海中上层鱼类资源探捕项目,通过探捕调查,开展渔具渔法试验,收集相关数据,为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科技兴渔成效凸显福建积极推进科技兴渔,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两岸联合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等5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坛紫菜育苗、养殖技术规范和鱼类小瓜虫病临床诊断规程等2项标准获得福建省标准贡献奖。推荐8个项目申报国家海洋公益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省软科学研究科技计划等专项。项目成果对接成效显著。“618”成功对接项目83个,总投资约20亿元;海峡渔业周签约金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基层水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基层水技推广补助项目33个。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福鼎、漳浦、长汀、清流、宁化、大田、建瓯、光泽等8个县(市),主推草鱼、建鲤、对虾、海鳗、泥坩、坛紫菜、大弹涂鱼等优势品种以及相关的防病、高产与无公害养殖技术,培育1600名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约3万名养殖户,渔业科技示范户单位产量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水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序推进“五新”推广工作开展。投入专项资金实施“五新”推广项目19项,示范推广异育银鲫、条斑紫菜等水产优质高效新品种、生物膜原位水处理等无公害循环利用和节本增效新技术、鲍苗微胶囊配合饲料等高效适用无污染的新饲料和新渔药、微孔增氧设备等先进适用安全新机具,取得了良好成效。如组织连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推广微电脑时间开关800台、增氧机400台,推广pp塑料投饵机400台;池塘标准化建设改造400口,面积4000亩;草鱼“四联”注射免疫推广率达98%以上。“两个安全”稳健提升福建从源头追溯、病害防治、监督监测等方面入手,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加大渔船安全设施配备、完善工作机制等方入手面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2012年,福建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充实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相关资讯服务,扩展溯源水产品种类、范围和试点企业,并在福州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建立福建省质量安全可追溯水产品展销点。目前,已有9类优势、特色养殖水产品、26家养殖企业进入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之列,涵盖9个设区市,其中,有5家水产品试点企业的追溯产品进入了沃尔玛、永辉等超市,16个试点企业在主要城区建立了可追溯产品专卖店,水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试点企业品牌得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社会认可程度普遍加强。同时,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2012年,全省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98.6%,连续6年高于省政府下达的97%的治理目标;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例行监测合格率9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巡查水产育苗场、养殖场4300家,查处问题189起,查获禁用药物、人用药物40余件,无害化销毁问题苗种370万尾、问题产品700公斤,有效遏制水产养殖过程违法使用禁用药行为。持续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预测预报工作,并通过网络、广播和手机信息平台等形式,扩大宣传,指导水产病害防治。扎实推进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建设,“百个渔港”建设顺利推进;“千里岸线减灾”能力提升,渔业海况气象预报拓展至钓鱼岛海域;“万艘渔船安全应急”取得实效,AIS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渔业船舶数据管理系统顺利对接,组织渔业海难救助50起,成功救助遇险船员492人,挽回经济损失7257万元。修订完善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有效应对“苏拉”等热带风暴12个,处置赤潮、水生病害等突发事件21起。同时,制定下发渔业船舶水上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意见,水上事故调查结案率达100%,渔业船舶水上生产安全事故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4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