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公司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报告编号: KLD-MNY-003资料性附件部分(报审稿)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12月报告书名称XXXX公司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评价机构名称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法 人 代 表韩浩杰声 明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公司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公司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评价机构名称: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报告编写人员组成项目职务姓 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 字项目负责人刘小平高级工程师陕B01(P)12陕0031报告编写人王振宏高级工程师陕B01(P)12陕0166李寓馨安全评价师陕B01(P)12陕0035李凌峰工程师陕B01(P)12陕0169报告审核人刘小平高级工程师陕B01(P)12陕0031报告签发人曹红岩高级工程师陕B01(P)12陕0167地 址: 陕西省榆林市常乐路西柳营路南电 话: 真: 录1评价基础依据11.1评价依据及标准11.1.1法律、法规、规章11.1.2技术规范、标准21.1.3基础依据31.2评价目的41.3评价范围41.4评价内容61.5评价方法61.5.1类比法61.5.2检查表分析法61.5.3职业卫生调查法61.5.4职业健康检查法61.6评价程序71.6.1准备阶段71.6.2实施阶段71.6.3报告评审、报批阶段71.7质量控制91.7.1评价项目组组成91.7.2评价方案审查91.7.3类比项目审查91.7.4评价报告审查92工程分析102.1工程概况112.1.1 项目概况112.1.2项目名称122.1.3项目性质122.1.4建设地点122.1.4自然环境概况122.1.6生产规模162.1.7生产制度172.1.8岗位设置及定员172.1.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182.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2.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名称、用量242.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252.3.1总平面布置252.3.2竖向布置282.4 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292.4.1生产工艺流程292.4.2生产设备及布局452.5 建筑卫生学552.5.1主要工业建(构)筑物结构552.5.2采光与照明582.5.3采暖、通风与空调593类比调查分析623.1类比企业的选择与623.2类比企业职业卫生概况调查653.2.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653.2.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53.2.3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663.2.4类比项目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683.2.5类比项目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683.2.6类比项目辅助卫生用室683.2.7类比项目职业健康监护693.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694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804.1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804.1.1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804.1.2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814.1.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814.1.4在非正常状况下或事故状态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814.2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分析825本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设施调查与评价845.1本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设施调查845.1.1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毒措施845.1.2本项目拟采取的防噪声、振动措施845.1.3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暑、防寒措施855.1.4本项目拟采取的防非电离辐射865.2本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设施调查与评价865.2.1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毒措施评价865.2.2本项目拟采取的防噪声、振动措施分析与评价885.2.4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暑(高温)措施分析与评价895.2.5本项目拟采取的防非电离措施分析与评价905.2.6本项目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905.3本项目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分析与评价905.4总体布局评价935.5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965.6建筑卫生学评价985.7辅助用室评价1015.7.1辅助用室设置情况1015.7.2辅助用室评价1035.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1055.9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评价1185.10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9附件1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附件2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附件3本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图附件4本项目工艺流程图附件5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附件6本项目职业健康监护项目、内容及周期XXXX公司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资料性附件部分 报告书编号:KLD-MNY-003XXXX公司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资料性附件部分1评价基础依据1.1评价依据及标准1.1.1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国务院令第352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国务院376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1)第591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15个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194号)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第63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办发200943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陕政发 201317号1.1.2技术规范、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5-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4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4-200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3-2009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200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0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3-94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则GB/T 11651-200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SY/T 0011-2007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2012-2007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5225-2005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1.1.3基础依据关于XXXX天然气地面集输工程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 XXXX 【2014】1号 2014年2月17日附件3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面工程)XXXX有限公司项目号:FS13011(2版) 2013年10月XX气田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2014年11月2日见附件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子洲-米脂气田15108m3/a产能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编号:SXLF(控评)2012-0141.2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3评价范围本次评价以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面工程)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号:FS13011(2版)提出的工程内容(本工程新建产能14108m3/a,并新建输气能力为20108m3/a的外输联络线)为准,本报告主要对拟建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针对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拟采取的预防措施、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评价。为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依据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面工程)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号:FS13011(2 版)将XX气田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项目评价范围划分生产设施单元、辅助生产设施单元、公用工程三部分:表1-1评价范围划分表序号评价单元主要站场包括内容备注1生产设施气井、井场气井306口(老井3口),井场48座(老井3座)。-采气管线采气管线长248.75km,集气干线长88.17km,天然气外输联络线11.5 km。-集气站集气站8座:贯屯集气站(JQZ6)与贯屯天然气处理厂(CPF)合建集气站内设置污水储运、采气管线与集气干线清管、站内燃气系统、放空系统、注醇系统。-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处理厂1座,天然气处理厂内包括进站集气单元、天然气脱碳脱水单元、甲醇污水处理单元、甲醇再生装置1套等,污水处理系统、燃料气系统、火炬及放空系统1套、仪表风工厂风氮气系统、分析化验室。-2辅助生产设施采出水回注在天然气处理厂新建注水站。-自动化控制48座采气井场均设置远程终端单元;集气站设置站控系统,站控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在天然气处理厂中控室设置一套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生产基地办公楼内设置气田集输调控中心,气田集输部分自动化系统采用SCADA系统。-3公用工程给排水集气站、天然气处理厂污水处理、生产基地给水、排水。-供配电采气井场供电系统;集气站场供配电(备用电源:自动化天然气发电机组);天然气处理厂供配电系统;生产基地供配电系统。-空压站天然气处理厂仪表风、工厂风、氮气系统-热工集气站采暖;天然气处理厂采暖与供热;生产基地采暖、生活供热。-生产基地生产基地1座。-本项目地下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可能会携带放射性物质,随着压力和温度的改变,可能会沉淀在管道和装置表面,本报告只对其进行识别与分析。本报告不含本项目在井场、集气站场地平整、基建施工、设备安装等建筑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本报告不含本项目钻井、录井、测井、完井等过程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本项目处理后的天然气输至蟠龙阀室进入了XX气田临镇至子长的38108m3/a输气管道项目管网,本报告不含本项目处理后的天然气外输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1.4评价内容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方法,本报告书的评价内容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1.5评价方法1.5.1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1.5.2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5.3职业卫生调查法运用现场观察、文件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沟通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相关卫生信息的过程。职业卫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情况等。1.5.4职业健康检查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等有关规定,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根据健康检查结果评价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危害程度。1.6评价程序1.6.1准备阶段 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按照相关的要求,成立了评价组。评价组对本项目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对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进行了收集;确定了项目的评价范围、内容、规范、标准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XX气田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方案。1.6.2实施阶段 评价组根据预评价工作方案,开展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组织评价人员对现有企业隶属关系、基本情况、职业卫生制度建设、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情况、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项目“三同时”建设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对项目建设地点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包括对工程选址的调查,对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的调查等。选择和本公司生产工艺相似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子洲-米脂气田15108m3/a产能建设工程的类比,对本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1.6.3报告评审、报批阶段整理、汇总前两阶段的评价资料,编制完成XX气田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具体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1.7质量控制依据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质量手册、质量职责与权限、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检测质量保证规范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1.7.1评价项目组组成接受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项目委托后,进入陕西榆林凯利达职业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根据项目内容,组织相关人员成立“XX气田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组”,确定项目负责人、评价人员、质量负责人,并落实责任到个人。1.7.2评价方案审查评价人员在研读相关资料后,根据项目特点,制定评价方案。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本项目组成员对工作方案进行审核,再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审查通过后定稿。1.7.3类比项目审查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选择类比项目。类比项目的筛选,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查通过后采用。1.7.4评价报告审查评价人员对所有资料、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编制预评价报告书初稿;通过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查修改后,形成预评价报告书送审稿;经过专家评审,修改后,形成预评价报告书报批稿,交委托单位。 具体质控程序见图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程序。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图2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2.1.1 项目概况XX气田行政上隶属陕西省,位于陕北斜坡东南部,探矿权区面积10775.1km2。近年来的勘探和研究认为区内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含煤碎屑岩以及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天然气资源丰富。“十二五” 期间, 上古生界天然气预计探明储量4000108m3, 目前已落实2000108m3,2013年升级落实1000108m3,到2015年在志丹、甘泉、黄龙-洛川等地共探明1000108m3;2015年在志丹-甘泉等下古有利区预计探明500108m3储量。延113-延133 区块位于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天然气矿权区西北部,行政区域上主要包括子长县西部、延安市宝塔区北部。井区西部以青阳岔-郝家坪-沿河湾为界,东部边界为玉家湾-元龙寺一线,北部以石湾为界,南以枣园-川口为界。井区面积2431km2,本区块14108m3/a产能井区开发面积1150km2,建井区域约为500 km2,地质储量:470108m3,第一期开发储量:230108m3,稳产期:10年。行政区域涉及延安市宝塔区的梁村乡、蟠龙镇、贯屯中心社区和子长县的余家坪乡、寺湾乡。陕西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延续“十一五”规划的“气化陕西”,“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力度,在抓好原有区块扩边勘探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油气区块,实现子洲、米脂和杏子川的规模开发,实质性推进油气田勘探及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境外勘探开发,确保资源有序接替。石油、天然气产能分别达到4700万吨和3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建成全国第一油气大省;完善省内输气管道网络,输气能力突破130亿立方米。延长石油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进”的战略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的总体要求,在建和规划的天然气化工项目,天然气消耗在60108m3/a,并规划了延安到靖边、延安到富县的60108m3/a输气管道项目,计划2013年动工建设,2014 年投产,可直接接纳延113-延133项目的天然气产能。本项目实施后,可确保化工项目正常生产用气需要,尽快将延长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1.2项目名称XX气田延113-延133 井区14 亿方/年天然气开发项目地面工程。2.1.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2.1.4建设地点本井区行政区域上主要包括子长县西部、延安市宝塔区北部。优选区开发区域1150 km2,延安市宝塔区的梁村乡、蟠龙镇、贯屯中心社区和子长县的余家坪乡、寺湾乡,见附件22.1.4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本井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区,海拔900m1600m。黄土覆盖几十米至300米,沧海桑田,长期自然力的侵蚀,形成复杂的山高、坡陡、塬、梁、峁、沟等最具高原特征的地形地貌。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崂山-黄龙山山脉之东,延河等河流直注黄河;洛河水系南流出境汇入渭河。本井区周边地形起伏较大,管道敷设途径山地、沟壑、河谷、村庄、林地、农田等。水文地质工程境内属黄河水系,东依黄河中游,北有清涧河,南有洛河,中部延河流经全区,注入黄河。该区地下水大部分属于鄂尔多斯高原水文地质区。地表水水位在地表下13m,水性较好。地下水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表水系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文地质具有明显的干旱区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其埋藏条件,大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萨拉乌素冲积湖积含水层)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两大类型。拟建工程水系均为延河支流,主要为山谷之间常年形成的冲水沟,其形态蛇曲蜿蜒,河道大多处很狭窄,水面宽约1.05.0m,河道中间水深约0.31.00m,河水补给主要靠降雨及泉水,雨季水量大,冲刷能力很强。河床表层岩性为淤积土、冲积砂质卵石层和砂岩,河床内多处露出基岩。气象条件本项目集气站JQZ1、JQZ2、JQZ3、JQZ4、JQZ5、JQZ6站址拟建在延安市宝塔区。该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春季多风、夏季温热、秋季富雨、冬季干旱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2700h;年平均日照总幅射量为16.9132.2kcal/cm2;多年平均降水量562.1mm,最大871.2mm,最小330mm。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多以雷阵雨形式降落。降水量日最大139.9mm(1981年),时最大62mm(1979年)。大暴雨(50mm/d)年平均为0.7d,大雨(25mm/d)年平均46d;暴雨中心雨强最高达139.9mm/d,常暴发大洪水,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自然因素。图2-1 项目所在地宝塔区全年风玫瑰图图2-2 项目所在地宝塔区夏季风玫瑰图(气象观察地址:延安市东关)年平均气温 7.710.6之间;年平均无霜期 170天;7月为最热月,历年平均气温 23;1月为最冷月,历年平均气温 -7.0;极端最高气温为 37.6;极端最低气温为 -23.1;年平均风速 1.33.3m/s;最大冻土深度 1.40m;年主导风向 SW;年最小频率风向 NW;夏季主导风向 SW;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NW;静风率 24%;本项目集气站JQZ7、JQZ8站址拟建在延安市子长县。该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春季多风、夏季温热、秋季富雨、冬季干旱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73.7h;年平均日照总幅射量为16.9132.2kcal/cm2;多年平均降水量534.3mm,最大769.6mm,最小314.9mm。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多以雷阵雨形式降落。降水量日最大82.4mm(1961年)。大暴雨(50mm/d)年平均为0.4d,大雨(25mm/d)年平均4.7d;暴雨中心雨强最高达82.4mm/d,常暴发大洪水,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自然因素。 年平均气温 9.0; 年平均无霜期 170天;7月为最热月,历年平均气温 23.7;1月为最冷月,历年平均气温 -7.6;极端最高气温为 37.6;极端最低气温为 -22.7;年平均风速 1.8m/s;年主导风向 W;年最小频率风向 NNE;夏季主导风向 W;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NE;静风率 32%; 图2-3 项目所在地子长县风玫瑰图图2-4 项目所在地子长县夏季风玫瑰图(气象观察地址:子长县瓦窑堡镇湫沟台)2.1.4.5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与职业病危害相关的情况经咨询延安宝塔区卫生局、子长县卫生局地病办,本项目所在地为非自然疫源地,无地方病。2.1.6生产规模气藏概况 2011年8月,石盒子组盒8、山西组山1、山2组、本溪组4个计算单元上报探明地质储量1060.06108m3,技术可采储量607.41108m3,经济可采储量为461.74108m3,经济采收率为43.56%。按照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原则,将延113-延133井区盒8组、山西组山1、山2组和本溪组进行四层合采开发,盒8组、山西组山1、山2组和本溪组气层流体均属于干气,其流体性质相同。气藏垂深在2800m3100m,测井解释和试气结果显示山2段山23砂体为该区的主力气藏。生产规模按照规划,延113-延133井区优选区产能达到14.0108m3/a,外输联络线的输气能力为20.0108m3/a。本工程共有井场48座(其中老井场3座),气井306口(其中老井3口),井区设8座集气站(其中1座与处理厂合建)、1座天然气处理厂及1座生产基地,建设井场-集气站采气管线、集气站间集气管线及外输联络线;采气管线长248.8km,集气干线长88.2km。本项目生产规模集气站8座(JQZ1、JQZ2、JQZ3、JQZ4、JQZ5、JQZ6、 JQZ7、JQZ8)。表2-1本项目集气站、纳入井场、规模表集气站编号梁村集气站JQZ1新家坪集气站JQZ2陈家河集气站JQZ3张川集气站JQZ4张士沟集气站JQZ5JQZ6(CPF贯屯天然气处理厂)湫滩沟集气站JQZ7土渠集气站JQZ8纳入井场(座)直井场5 座直井6 座水平井场1 座直井场2 座直井5 座水平井场2 座水平井场7 座水平井场9 座水平井场4 座水平井场7 座纳入井数(口)直井21 口直井54 口水平井4 口直井18 口直井45 口水平12 口水平井39口水平井52 口水平井20 口水平井41 口规模30104m3/d60104m3/d30104m3/d100104m3/d100104m3/d100104m3/d60104m3/d60104m3/d2.1.7生产制度本项目连续化生产岗位实行三班、八小时工作制;非连续化或辅助生产岗位实行灵活的生产班次;管理部门全部实行白班八小时工作制。2.1.8岗位设置及定员生产运行管理由生产基地统一调度,生产基地及所属站场、管道、维抢修的人员由XXXX公司集中管理。由于本工程地域范围较广,需设立专门的安全保卫队伍;及时处理突发事故,需设立专业抢修队伍。考虑到定员既应满足生产及管理的需要,又不应过多的进行人员编制。本工程根据以岗定人的原则。气田采用四班三倒制,其最终编制由业主劳资部门定。表2-2生产基地定员表序号部门管理及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小计1生产基地11801182生产基地后勤人员616223维抢修中心328314调控中心-15155生产基地后勤服务人员-40406合计12799226表2-3 站场定员序号部门/类别站场数人员数备注1集气站7126每站18人2天然气处理厂165-3合计8191-采出水回注站:新建回注站新增定员9 人。2.1.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2.1.9.1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单元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依据可研报告的内容将项目组成和主要工程汇总分析,生产设施单元、辅助生产设施单元见表2-4。表2-4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序号评价单元主要站场包括内容备注1生产设施气井、井场气井306口(其中老井3口),井场48座(其中老井场3座)。-采气管线采气管线长248.75km,集气干线长88.17km,天然气外输联络线11.5 km(天然气处理厂至XX气田集输干线蟠龙清管站的天然气外输联络线);-集气站集气站8座:梁村集气站(JQZ1)、新家坪集气站(JQZ2)、陈家河集气站(JQZ3)、张川集气站(JQZ4)、张士沟集气站(JQZ5)、贯屯集气站(JQZ6)、湫滩沟集气站(JQZ7)、土渠集气站(JQZ8)。其中贯屯集气站(JQZ6)与贯屯天然气处理厂(CPF)合建。集气站内设置污水储运、采气管线与集气干线清管、站内燃气系统、放空系统、注醇系统。-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处理厂1座(与贯屯集气站(JQZ6)合建),天然气处理厂内包括进站集气单元、天然气脱碳脱水单元、甲醇污水处理单元、甲醇再生装置1套等,天然气处理规模为420104m3/d;还设置污水处理系统、燃料气系统、火炬及放空系统1套、仪表风工厂风氮气系统、分析化验室。-2辅助生产设施采出水回注在天然气处理厂新建注水井,污水经污水站处理达标后,进回注罐,经喂水泵提升到回注泵,由回注泵回注到地层;回注站考虑与天然气处理厂合建,利用天然气处理厂的配套系统。中后期在新2 井场部署2 口注水井,新建回注站到新2 井场的高压注水管线1 条,井口直接高压回注。-自动化控制48座采气井场均设置远程终端单元,进行工艺站场和井口的数据采集及控制;集气站设置站控系统,站控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在天然气处理厂中控室设置一套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生产基地办公楼内设置气田集输调控中心。气田集输部分自动化系统采用SCADA系统-2.1.9.2公用工程 本项目的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变配电、供气、供热等。2.1.9.2.1给排水(1)给水本工程给水主要有各站场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循环供水系统、回用水系统;天然气处理厂内用水主要为加药装置、卫生间等用水。1)集气站、生产基地生活饮用水站内值班人员饮用水考虑外购桶装水。其它生活、生产用水各集气站、拟打水源井一口,井深按照100m,在泵房内设水箱1座,潜水电泵抽取地下水,经过井口设置管道过滤装置后打至水箱,再由恒压供水装置输送至各用水点,满足站内各用水点的用水要求。集气站附近不具备打井条件时采用桶装水供应。2)天然气处理厂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天然气处理厂内值班人员饮用水考虑外购桶装水。循环冷却水系统蒸发式循环水冷却塔内循环采用软化水,定期补充;外循环设置有自动补水阀门,供水由外部供水管线补给。其它生活、生产用水与集气站供水方式相同。(2)排水集气站排水站内排放污水主要是值班人员盥洗生活用水和来自不定期设备检修和站内场地清洗和流程清洗用水。其中生活污水0.8m3/d,其他污水少量(1.2 m3/d)。且就近没有市政排水管网,排至站内事故池由市政车统一外运。对于消防事故水和罐区降雨初期污水统一收集后进入站内事故池,车拉外运至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处理厂排水(1)生活污水(厕所冲洗水)天然气处理厂周围无市政排水管网,但与生产基地毗邻,采用生活污水与生产基地生活污水处理统一。生产基地内新建污水缓冲池1座,生活污水提升泵1台,生活污水提升至生产基地生活污水处理区域。(2)其它生产、生活用水天然气处理厂附近没有可利用的排水系统,除厕所冲洗水外的其他生产、生活污水以及油罐区、工艺装置区的前期雨水均通过排水管网排至站内污水池,工艺装置区、油罐区后期雨水排至站外接纳水体或排水沟渠。生产基地排水生产基地的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水,生活污水由排水管线集中后,通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进入污水池。处理达标后夏天用于绿化,冬天外运;雨水沿路面外排。2.1.9.2.2 供配电本井区位于子长县西部、延安市宝塔区北部,附近有110kV 永坪变、110kV安塞变及新建的110kV 贯屯变。贯屯变为2012 年新建110/35/10kV 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X31500kVA,110kV进线2 回,预留位置4 回;35kV 出线1 回,备用出线3 回,预留位置4 回。10kV出线3 回,备用出线3 回,预留位置6 回。110kV、 35kV 及10kV 均采用单母线分段。110kV 贯屯变据拟建天然气处理厂距离约2 公里。采气井场供配电采气井场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供电电源,提供24V 直流电源,为自控、通信负荷提供电源。集气站供配电集气站采用1 回10kV 高压外部电源(非专线)作为主电源,1 台自动化天然气发电机组作为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梁村、新家坪、陈家河、张士沟、秋滩沟、张川、土渠集气站暂考虑在附近10kV 线路上“T”接,每座站线路长度按2km计算。贯屯集气站的电源引自天然气处理厂拟建35kV 变电所的10kV 两段母线。集气站机柜间及站控室内设备、装置区内部分电动阀采用冗余式UPS供电,放电时间为30min,以满足其不间断供电的要求。应急照明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放电时间为30min。变配电室内设有10kV环网柜2 面、10/0.4kV干式变压器1台、低压配电柜4面,发电机组1套。天然气处理厂供配电天然气处理厂10kV 电源引自拟建35kV 变电所的10kV 两段母线,10kV 压缩机电源由拟建变电所直配。在天然气处理厂设高压开关室,内设置高压负荷开关柜6 面,变压器室及回灌泵房配电室内均设置2 台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室设置MNS 型低压开关柜。高压结线型式为单母线;低压结线型式为单母线分段。生产基地变配电室内设高压负荷开关柜3 面、干式变压器500kVA 2 台、低压配电柜、电容补偿柜。电源引自天然气处理厂高压配电室。低压结线形式为单母线分段。线路敷设1)动力线采用铜芯绝缘电缆,室内部分采用穿钢管埋地敷设,室外部分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或沿电缆沟敷设;2)照明线路采用BV-750 和BVR-750 型穿聚氯乙烯电线管沿墙内和屋顶保温层内暗敷设;3)插座线采用BV-750 和BVR-750 型导线穿聚氯乙烯电线管沿墙及地暗敷设。2.1.9.2.3 供气天然气处理厂拟建仪表风、工厂风、氮气系统一套,供工厂风系统和供仪表用风系统。氮气系统自带压缩机,氮气去氮气储罐储存供用户使用。2.1.9.2.4 供热(1)集气站采用燃气热水炉作为采暖热源。燃气热水炉置于热水炉间。集气站热负荷较小,最小95kW,最大140kW,考虑5%管网热损失,则热负荷最小为100kW,最大147kW;考虑设备配置的统一性,所有集气站均设170kW 热水炉1 台。(2)天然气处理厂采暖设计天然气处理厂、生产基地根据工艺方案,天然气处理厂设导热油炉作为供热热源;导热油供回油温度为160/120,压力0.9MPa。根据工艺要求及各站场热负荷需求,热工专业设导热油-水换热间,为天然气处理厂及生产基地生产(指天然气处理厂污水池冬季伴热)、采暖、生活提供热水。换热间设3 台管壳式换热器,单台热负荷950kW,换热面积120m2;设全自动水处理装置,对生水进行软化处理;设软化水箱储存软化水。针对冬夏季热负荷相差较大的情况,换热间设1 台小流量循环水泵,夏季运行,为生产基地生活提供循环水。2.1.9.3总图运输站内道路采用厂内支路标准,设计车速:15km/h,计算标准轴载:BZZ-100。道路断面形式为城市型道路断面,主要道路宽6.0m,次要道路宽4.0m,道路加铺转角半径为12m,横坡为1.5%,纵坡不小于3%。道路结构依次为:面层为C30混凝土结构,厚20cm,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厚15cm,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厚15cm,站内砼场地结构同站内道路。进站道路采用厂外四级道路标准,设计车速:20km/h,计算标准轴载:BZZ-100。道路断面形式为公路型道路断面,路面宽7m,路肩宽1m,边坡比为1:1.5,与外部道路顺坡连接,连接坡度不应大于8%,路面结构同站内道路。站区人行道及铺砌场地采用6cm厚混凝土方格砖铺砌,其余空地除绿化外均采用10cm厚级配碎石铺设。天然气处理厂运输产品主要分为甲醇外运及集气站来污水。表2-5本项目物料运输表序号名称运输量备注1集气站甲醇10m3/天座开发初期2集气站甲醇0.65m3/天座开发中后期3集气至处理厂污水(含甲醇)40m3/天座初期4集气至处理厂污水(不含甲醇)115m3/天座中后期5污水处理药剂133kg/天-6集气站用缓蚀剂0.07 m3/天座-2.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6。表2-6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气井口306老井3口2井场座48井场3座3集气站(JQZ1、JQZ3)座230104m3/d集气站(JQZ2、JQZ7、JQZ8)座360104m3/d集气站(JQZ4、JQZ5、JQZ6)座3100104m3/d4清管站座1-5天然气处理厂座1420104m3/d6采气管线长km248.75-集气干线长km88.17-天然气外输联络线km11.5-7生产基地座1-8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m31060.06108-9技术可采储量m3607.41108-经济可采储量m3461.74108-经济采收率%43.56-10气藏垂深m2800-3100-2.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名称、用量本井区盒8-本溪组天然气来自于山西组-本溪组煤系烃源岩,盒8、山1、山2及本溪组气藏天然气主要组分的含量相似,以甲烷为主,现有气井试气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含量3.54.0,基本不含凝析油,产水气井占总产气井的61.4。其中盒8、山1、山2 均有无规律产水,本溪组所有井全部产水,水气比超过1m3水/万m3天然气的井占16.0。天然气组分见表2-5。本井区盒8-本溪组天然气的非烃组分中以氮气和二氧化碳为主,基本不含H2S气体,整体上属无硫气。表2-7 天然气组分表组分HeH2N2CO2CH4C2H6C3H8C4H10C5+含量(mol%)0.0460.0101.1943.37294.510.4650.0420.0050.000表2-8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序号物料名称产量/用量主要成分最大储量1天然气14 亿m3/年甲烷-2甲醇开发初期80m3/天甲醇25m3/站罐储3开发中后期5.2m3/天甲醇4污水处理药剂:混凝剂7t/a聚合氯化铝2t5絮凝剂2t/a聚合氯化铝1t6复合碱剂17t/a氢氧化钙5t罐储7缓蚀剂7t/a噻唑/苯唑类有机化合物2t罐储8阻垢剂1t/a有机膦/膦酸类化合物0.5t桶储9杀菌剂12t/a三唑类化合物3t罐储10脱碳剂(MDEA)20 m3/a甲基二乙醇胺(MDEA)5m3/a罐储11脱水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皮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破壁机营养健康概念与产品差异化竞争
- 2024年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及IP运营模式与Z世代消费行为评估报告
- 2025户外运动装备市场增长动力与消费分层及渠道变革研究报告
- 2025微生物制剂在农业领域应用拓展与市场准入壁垒分析报告
- 2025年智能合约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试点与法律适配报告
- 2025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实施难点与突破路径报告
- 2025工业大数据预测性维护模型精度报告
- 2025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指南报告
- 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00ta烯草酮、2400ta氟磺胺草醚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东北大学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 外科学-颈部疾病课件
- 防火重点部位每日巡查表
- 新昌人民医院固定资产及设备全资源管理系统项目采购要素
- SB/T 11095-2014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 GB/T 3836.3-2021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 GB/T 1220-1992不锈钢棒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高中英语长难句语法解析与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