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8、世说新语二则1、课文选自 ,南朝宋临川王 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 儿女: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 欣然: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 期: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 去: 乃: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不: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 委: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 顾:3、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白雪纷纷何所似”与“撒盐空中差可拟” ,你认为哪个比喻好?为什么?还可以将飞雪比作什么?6、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7理解填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了咏雪的背景,其中时间是“ ” ,地点是“ ” ,人物是“ ” ,事件是“ ” 。 咏雪一文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谢安一家 、 、 家庭氛围,也赞赏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用“ ” “ ”作为全篇核心。通过记叙元方与父友人的对话,表现了元方聪明善辩,懂得为人的道理,也启示人们 。 11、论语十二章1、课文选自 。论语, 家经典著作,是记录 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 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君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 信: 传: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 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笃 切: 仁:3、 翻译下列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5、写出出自本课的五个成语: 、 、 、 、 。诫子书练习诫子书内容理解分析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士人理想的人生规划,而其中修身是基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方法是“静”和“俭”。“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诸葛亮年轻时隐居田园,躬自耕植,深知物力维艰,所以一生俭朴,为官廉洁。“俭以养德”是诸葛亮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自律的人生写照。 接着明确“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宁静”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必然是孤独寂寞之旅,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学习时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同时学习态度也要端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好高骛远、博而不精、浅尝则止、不求甚解的态度都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对学习进步无益,而且有害于品格的培养,达不到陶冶品格的目的。 最后又殷殷叮咛:流年似水,蹉跎时光,必将老大徒伤悲,于事无补。这不由得使人们想起了古语“ ,老大徒伤悲。”还有古人的告诫:“黑发不知勤学早, 。”所以更应惜时勤学,学习的目的是成才,而成才是为了奉献于社会,为社会所用。诸葛亮的教子之心是非常明确的。阅读理解一、填空5%(每空1分)诫子书选自 ,作者是 ,字 ,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15%1、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2、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3、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4、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5、年 与 时 驰,意 与 日 去,遂 成 枯 落,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 庐,将 复 何 及!三、加点字解释24分(每个解释1.5分)1、静以修身(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 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致: 远: ) 4、非志无以成学( )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躁: 治: ) 6、非学无以广才( )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慢: 励: ) 8、年与时驰( ) 9、将复何及( )10、诫子书(诫: 书: ) 四、翻译下列句子24%(4+4+4+4+6+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6、 将复何及! 五、阅读32%1、本文作者就 和 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6%(每空2分)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答: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 的力量;“俭以养德”是 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 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 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3%)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答: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5%(2+3)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3%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3%(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4%(2+2)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狼练习 解释加点词一屠晚归屠:缀行甚远缀: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屠大窘窘:顾野有麦场顾:苫蔽成丘苫蔽:弛担持刀弛:眈眈相向眈眈:一狼径去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瞑:暇:屠暴起暴:又数刀毙之毙:一狼洞其中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止露尻尾尻:狼亦黠矣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一词多义:止止有剩骨止:一狼得骨止止:意意暇甚意: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敌恐前后受其敌敌:盖以诱敌敌:前恐前后受其敌前:狼不敢前前:之又数刀毙之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复投之之:以投以骨以:以刀劈狼首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盖以诱敌以: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其恐前后受其敌其:场主积薪其中其:屠乃奔倚其下其:一狼洞其中其: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屠自后断其股其:故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故人西辞黄鹤楼故:故使人问之故:恐恐前后受敌恐:不治将恐深恐:划分朗读音节其一犬坐于前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古今异义:屠自后断其股股 古义:今义:填空:狼节选自, 作者是,字,号, 世称,清朝著名家。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一句。第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写出含下列加点字的成语。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意暇甚乃悟前狼假寐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 )汲( )(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 )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道( )之,闻( )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二、 翻译下列句子。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3、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4、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5、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 )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 )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 )耳,充塞四虚( ),亡( )处亡块。若躇步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 )然(舍然: )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二、 翻译下列句子。1、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3、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5、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6、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7、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三、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原为宰杀牲畜,这里动词用做名词,指屠户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一起;旧,原来困窘,处境危急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覆盖,遮蔽放松,这里指卸下注视的样子径直走开像犬一样坐着闭眼;空闲突然杀死打洞从洞中,即钻洞屁股狡猾作假,欺骗;多少同“只”;停止神情;打算,企图胁迫,攻击;敌方前面;向前代词,它,指狼;助词,的;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代骨头介词,把;介词,用;连词,来;连词,用来;认为指狼;指打麦场;指柴草堆;拾柴草堆;指屠户;指狼原来,从前;原因,缘故;老的,旧的;特意,故意担心恐怕其一/犬坐/于前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股:古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委托服务合同(标准版)
- 并购中的法律尽职调查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江西考安全员考试及答案
- 培训安全员考及答案试卷
- 2025年技术咨询合同
- 2025年新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 2025年餐饮合作合同范本
- 2025酒水供销标准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样例午托班协议范本
- 2025(典型)临时用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北京人》(剧本全本)曹禺-(三幕剧)
- 组织细胞的适应
-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国际市场竞争研究-洞察阐释
- 禁毒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教辅书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
- 银行业风险管理知识题库及案例分析题集
- 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
- 各工种操作规程
- 销售部销售激励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