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2).doc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2).doc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2).doc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 数学科组:李树根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新开拓地”.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xxx”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一下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所采用的方法. 一.引入新课的作用 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新课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至致,甚至会忘掉其余一切.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受信息的信噪比特别高,信息的传输效率也最高,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反之,如果教师在刚上课时,不注意引课技巧,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大学中指出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更谈不上学习了.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好的新课引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中去,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4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良好的新课引入可以起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绪愉快地进入学习中,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二.引入新课的一般方法1直接引入法.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直接引入法是最简单,但引入效果一般.它不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因为所提出的新课题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使学生感到茫然,不能集中思维和注意力,缺乏学习的心向.经常用此法引入,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此法.2问题引入法.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问题引入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问题引入法一般用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如讲“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先让学生想这样的问题: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但是直线是无限的,平面也是无限的,你怎么能够了解它们没有交点?能否有简单的方法判断线面平行?这样学生会怀着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去探索新的方法. 3复习引入法.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如讲必修第三章:直线方程时,把初中阶段学习的一次函数联系起来.讲到第四章圆的标准方程时,运用复习第三章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引入,就能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利于新课的展开.4实验引入法.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而引入新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引入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例如讲:必修第二章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课的引入.要求每个学生拿一支笔和一本课本, 实践操作,怎么才能够使这一支笔和课本垂直. 5资料引入法.即用各种资料(如科学发明发现史,科学家轶事、故事等),通过巧妙的编排、选择引入新课.这种引课具有真实、可靠、生动有趣等特点.通过引入科学史上的有关资料,能从中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教师所讲述的情节进入该课的学习.这种引入法由于需要详尽地介绍史料,故一般用于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学的开头,使学生通过史料对这个知识的产生、发展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因而从心理上和思路上降低了对知识掌握的难度.如讲“秦九韶算法”.告诉学生发现“秦九韶算法”不是受了神灵的启示,而是他勤奋学习之所得. 6激趣引入法.即通过游戏、迷语、诗歌、对联等引入新课.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数学课获得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例如讲必修的指数函数增长问题时,出一道:一位老爷爷卖20只鸭,一位财爷来买, 老爷爷愿意每只40元卖给他,财爷嫌贵,老爷爷又说:第一只鸭2分钱,第二只鸭4分钱,第三只鸭8分钱,余下最后5只送给你,财爷想一想,选了第二种算法把这20只鸭买下.请你帮他们算一下,是老爷爷赚了还是财爷赚了?也可这样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问题: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教师作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4层楼高,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这一惊人的猜想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7错例引入法.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错例,借此引入.例如讲:对数运算时,可这样引入:判断下列的运算是否正确:(1)logMN=logMlogN , (2)log= ,学生为了得到结论,就必须深入学习.8归纳导入法.归纳猜想是揭示科学规律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例如,不等式性质3的引入,先在“口”中填不等号,在横线上填写数.32, 3(-1)=_,2(-1)=_, 可见,3(-1)2(-1); -5-3,(-5)(-7)=_, (-3)(-7)=_, 可见,(-5)(-7)(-3)(-7) 让学生观察、归纳这一规律:“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然后引入新课.三.引入新课时需防止的问题 1方法单调,枯燥无味.有的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引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行事,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 2洋洋万言,喧宾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