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初稿.doc_第1页
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初稿.doc_第2页
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初稿.doc_第3页
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初稿.doc_第4页
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初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隧道局衢宁铁路浙江段(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十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1、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二、隧道概况21、工程概况22、地貌特征23、地层岩性34、地质构造35、地震动参数66、水文特征67、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88、气象特征9三、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101、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102、风险评估小组103、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责114、风险评估程序115、风险评估方法126、风险评估流程图13四、风险评估内容141、风险指标体系142、风险分级及接受标准143、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析164、风险评估记录215、风险源汇总63五、风险对策措施及建议631、坍塌风险控制632、掉块风险控制643、危岩落石风险控制措施644、涌水涌泥风险控制措施645、岩爆风险控制措施666、高地温风险控制措施677、综合风险控制措施688、投资风险对策689、工期风险及其对策6810、其他风险控制措施69六、风险评估结论70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 标施工合同文件。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导书。上海铁路局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办法(上铁建函(2008)600号)。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二、隧道概况1、工程概况安民隧道为燕尾隧道,隧道全长13909.24m,最大埋深765m,隧道进口轨面标高245.619m,隧道出口轨面设计标高297.881m。隧道进口为单线单洞,出口段为双线单洞,DK125+154-216位双线双洞,DK125+540-597.5为三线。隧道按进口、出口、乌弄斜井及出口平导4个工区、5个工作面组织施工,是本标段控制性工程。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单线、双线、三线。速度目标值:新建单线地段160km/h。限制坡度:上坡5.1%,下坡3.1%。接触网:链型悬挂。牵引种类:电力。环境作用等级:T2的单线普通货物运输铁路。2、地貌特征安民隧道起于浙江省松阳县安民乡五部村附近,止于浙江省龙泉市道太乡鲤鱼丘附近。山体陡峻,山坡自然坡度约为3050,相对高差804m左右,植被发育,主要为松树林,杉木、毛竹级灌木丛,山坡多可见基岩出露。安民隧道进口山体地形较缓,自然坡度4050;安民隧道出口山体较陡,自然坡度2535。隧道进出口均有道路可以达到,交通较为便利。3、地层岩性隧址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Qel+dl)粉质黏土,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pl+dl)粉质黏土、碎石土层(Q4pl+dl)、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J3X)、高坞组(J3g)及大爽组(J3d),局部下元古界八都群(Pt1bd)和流纹岩(入J3)。测区位于江山绍兴古板块拼贴带东之华夏古板块的东北部偏西侧,燕山期以来地处濒临太平洋火山活动带。区域地质,关塘蛤湖进东西向构造带和供村烂湖北东向构造带及高推覆构造基本控制了测区的沉积建造、构造形变、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格架。在漫长的地质构造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下构造层八都群,龙泉群和上构侏罗系,并遭受了多次不同类型的构造形变。下构造层表现为,韧性剪切变形、上构造层脆性断裂构造为主。安民隧道最大埋深765m,级围岩8310m,级围岩共4340m,级围岩共1040m,级围岩共219.24m。围岩级别见下表:隧道围岩统计表围岩级别长度(m)百分比(%)级围岩831059.74级围岩434031.20级围岩10407.48级围岩219.241.58总计13909.244、地质构造隧址区发育断层12条、节理密集9条。其详细内容如下:断层统计如下:F1断层:大致于地表DK112+140附近与线路相交,交角约44。钻孔揭示65-80m范围内主要填充物为碎裂岩,断层角砾夹断层泥,为断层破碎带。F2断层:断层于DK112+290附近与线路正交,地貌表现为山间沟谷,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岩体较破碎,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震探揭示弹性波速VJ=2650m/s。F3断层:于地表DK115+530附近与线路相交,地貌表现为山间沟谷,走向大致和县里走向垂直。可能与地表水存在联系。断层附近岩体较破碎,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F4断层:于地表里程DK116+650附近与线路相交,交角约为58,地貌表现为山间坳谷,围岩破碎。断层倾向小里程,产状5289,视倾角89,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F5断层:于DK117+410左右与线路正交,交角约为84,影响宽度100m。震探揭示DK114+410-470段地震波速为3000m/s,推断为断层破碎带,产状20560,视倾角60,倾向大里程。断层破碎带附近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F6断层:断层斜穿安民隧道乌弄斜井出口,倾向大里程,产状9585,视倾角80。断层处岩体较破碎,富水性较好,对斜井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F7断层:于DK118+780附近于线路相交,交角约为60,产状35978,视倾角76,倾向小里程。地貌表现为山间坳谷,可能与地表存在水力联系,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F8断层:于DK120+150附近与线路小角度相交,交角约为20。推断为构造断层,倾向小里程,产状9879,视倾角63。地貌表现为山间沟谷及山边,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F9断层:于DK120+595附近与线路相交,交角约为62。震探揭示此处弹性波速为3600m/s,推测为断层构造破碎带,倾向大里程,产状23681,视倾角80。该断层地貌表现为沿沟谷走向,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F10断层:地貌表现为沟谷地区,DK121+370附近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且Jz-146-121400钻孔揭示109-114.6m段主要填充物为破碎岩,推断为断层破碎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F11断层:于DK121+750附近于线路相交,交角约为27,震探揭示该处地震波速较低,产状14785,视倾角80,倾向大里程。地貌表现为该断层沿沟谷走向,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断层岩体较破碎,富水性较好,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F12断层:于DK123+050附近于线路相交,交角约为48,产状7276,视倾角为72,倾向小里程,地貌表现为该断层沿中低山冲沟走向,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断层岩体较破碎,富水性较好,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节理密集带如下:节理密集带1:EH-4揭示DK114+100附近呈现电阻率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地貌表现为中低山区冲沟,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2:EH-4揭示DK114+920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富水性较好,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3:EH-4揭示DK117+100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4:EH-4揭示DK119+280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5:EH-4揭示DK119+680-745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6:EH-4揭示DK120+925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7:EH-4揭示DK122+460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8:EH-4揭示DK123+640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节理密集带9:与DK124+790附近与线路相交,交角约为50。EH-4揭示DK123+640附近呈现电阻率呈低阻凹陷带,为破碎岩体电性反应,推测为节理密集带。该节理密集带穿越地表冲沟,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岩体较破碎,富水性较好,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5、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6、水文特征6.1地表水隧址处于中低山区,地表水较发育,隧道区地表水以北西南东向山脊为分水岭,主要溪流有进口处的安民溪和出口处的道太溪直流,安民溪向东汇入小港溪后进入松阴溪,道太溪直流汇入紧水滩水库。隧道山体冲沟水洗较发育,常年有流水,树枝状分布,径流条件良好,流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6.2地下水隧区地下水类型包括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隧道通过区的沟谷中,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积或洪积黏性土与碎石类土中,由于含水层厚度极薄,水量很小。基岩裂隙水:隧址区地层岩性以硬质岩为主,由于隧址区域构造较发育,受其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表层岩体整体较破碎,为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创造了良好条件,基岩裂隙水总体富水性较弱。构造裂隙水:区内断层发育,多数为压性,压扭性断层,富水性较强,部分断层穿越地表冲沟,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隧道开挖易引发渗水。隧道洞身涌水量及围岩富水程度预测表名称Q0(m3/d)q0m3/(d.m)围岩富水程度备注断层F194723.67强富水大气降水入渗法断层F2,浅埋段189018.90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DK113+620-680浅埋217636.27强富水大气降水入渗法节理密集带68322.75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405857.97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3454890.96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49396134.23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356950.98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5707770.77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6299359.85强富水大气降水入渗法断层F78566107.07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560556.05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189363.10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811799139.34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9414469.06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176835.37强富水大气降水入渗法断层F10194164.70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11432386.46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174558.16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断层F12235592.51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148449.46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节理密集带162723.24强富水地下水动力学法7、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对隧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高地应力、高地温、岩爆、强富水、火工品使用过程中引发的爆炸、施工用电等。隧址区进出口、平导进口以及乌弄斜井山体上部可见少量危岩、孤石等不良地质现象。断层破碎带本隧道隧址区内共12条断层破碎带,隧址区侏罗纪上统高坞组(J3g)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和侏罗系上统大爽组二段(J3d2)凝灰岩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围岩全-弱风化,岩层较破碎,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较发育,施工时易出现坍塌。断层带内,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本隧址内断层属强富水区,施工时易出现坍塌。节理密集带隧址区内发育9条节理密集带,主要为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节理密集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质坚硬,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属强富水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隧顶围岩掉落。高地温隧道施工中,隧道正洞:DK114+510DK117+290、DK117+545DK120+180、DK121+890DK123+000、DK123+290DK124+390;乌弄斜井范围X1DK0+000375、出口平导PDK0+0002+270段属于高地温区。施工过程中存在热地带危害。高地应力隧道正线施工中,分布在DK114+420DK116+090、DK116+970DK117+370、DK117+440DK119+520、DK119+750DK120+325、DK120+980DK121+220、DK121+480DK124+600地段为高地应力区DK116+090970、DK119+520750段为极高应力区。乌弄斜井里程范围:X1DK0+000+900、 X1DK0+900X1DK1+175段位高应力区;出口平导范围PDK0+0002+400段为高应力区。隧道极高应力区和高应力区 ,在开挖过程中有岩爆发生的可能,在隧道施工开挖工程中,当出现岩片爆裂松脱、剥落、弹射等岩爆现象。 强富水本隧道地址条件较复杂,发育有3条断层带,3处节理密集带,断层内围堰胶结较差,导水性及富水性好,极易引起涌水等地质灾害。 8、气象特征本线所经地区沿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总的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春季:春季回暖早,天气变化快,温度起伏大,多阴雨、冰雹和大风天气。夏季:初夏梅雨期,雨量集中,暴雨次数多,常造成洪涝灾害,盛夏除偶有台风影响到局部雷阵雨外,以晴朗炎热天气为主,日照强,气温高,蒸发快,常有伏旱。秋季:秋雨期短,多秋高气爽天气、常有秋旱。冬季:西北季风盛行,寒冷干燥,北方寒潮南下,多霜冻和冰雪天气。三、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1、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评估对象:本次评估对象为安民隧道。评估目标: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环境、工期、投资及第三方等各方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风险因素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达到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下表为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表 。2、风险评估小组安民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由衢宁铁路(浙江段)标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估小组的人员是本项目有多年工作经验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知的隧道、工程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组成。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小组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管理。组 长:张修和副组长:王立广 刘林北 姚彬 组 员:王许峰 王允有 李尚卿 魏钊 徐言 刘汉杰 黄帅 马祝才 李金玮 曲景丽 黄泽玺 王维东3、风险评估小组的职责熟悉施工图纸,核对图纸与现场实际的相符情况。对风险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进行施工阶段的动态风险评估。制定计划和策略,确定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风险等级标准和接受准则,收集基本资料,提出风险识别和评价方法等。确定风险的来源并分类,建立适合的风险指标体系,提出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清单。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报业主批准后实施。在施工期间对风险实时监测,定期反馈,随时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沟通。根据风险监测结果,调整风险处理措施。4、风险评估程序总体程序设计单位隧道主要安全风险点和应对措施设计 施工单位列出风险点清单、归类 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及预防措施,建立风险管理台帐 编制隧道安全评估报告 专家评审 修改评估报告 基本程序在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结果基础上,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隧道施工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对各个风险因素评价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并最终确定初始风险的等级;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接受准则,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对风险进行再评估,提出残留风险等级。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定,并针对高度风险等级,组织专家组评审,形成隧道安全风险评审意见。根据上级部门意见及专家意见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并执行。5、风险评估方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价结果为主线,综合运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权重做出一个主观估计,然后通过专家委员会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对隧道施工的风险等级及风险应对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1.专家调查法:用函询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测的方法,一般步骤为:项目基本信息和归纳的问题提供给专家;专家匿名提出意见;归纳专家意见,形成意见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专家匿名再提出意见;重复多次后,将归纳总结的意见提供给决策者作为决策的依据;该方法采用归纳统计将大多数的意见和少数人的意见都包含在内,避免了一般归纳法不全面的弊端。2、头脑风暴法:借助于专家的经验,通过会议集思广益获取信息的一种直观的预测和识别方法。参加讨论的人员主要由风险分析专家、风险管理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讨论前,讨论人员应对讨论主题有所准备;讨论过程中,轮流发言、各抒己见,不进行判断性评论,并尽量将发言的原话记录完整,发言者应核对记录中自己的发言内容;讨论结束后,与会者共同评价讨论中的每一条意见;主持人对讨论意见进行总结,形成最总结论;3、核对表法:核对表法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将这些风险因素列成表格形式核对的一种方法,一般步骤为:将工程风险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运用事故树,找出引起风险时间的风险因素,作为检查表的基本检查项目;针对风险因素,查找有关控制标准或规范;根据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依次列出风险清单;6、风险评估流程图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见下图所示。风险评估流程图四、风险评估内容1、风险指标体系安民隧道风险指标体系见下表。安民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项目阶段施工方法目标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施工阶段全断面法、台阶法安全、工期投资、环境第三方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强富水高地温高地应力其他2、风险分级及接受标准铁路隧道风险分级包括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标准、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标准和风险的等级标准,分级标准和风险接受准则参照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分别见下列表格。概率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100030010001003003010092101F2或1SI10SI=1或1101100.110.010.124624260.520.5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的且严重的永久的但轻微的长期的临时的但严重的临时的且轻微的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内可以消除;“长期的”含义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风险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概率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3、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析风险源识别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风险因素辨识是否全面、辨识的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通过对设计资料、施工图、现场实际揭示的地质状况以及现有的施工组织综合分析认为,安民隧道风险因素达10余项。通过采用矩阵法、头脑风暴法等综合方法,初步辨识和评价出安民隧道的主要安全风险事件共7项,即:坍塌、掉块、岩爆、涌水涌泥、危岩落石、高地温、环境影响。其他风险事件为交通事故、用电事故、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相关风险因素分析见表1、表2、表3。表1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坍塌掉块岩爆涌水危岩落石高地温环境影响开挖情况开挖方式循环进尺爆破器材检查落实预留变形量掌子面减压措施应力释放措施地下水处理爆破方法开挖情况隧道超挖情况进洞落底断面变化或工法转换处施工期防排水注浆堵水措施排水措施降水措施支护及衬砌情况支护刚度超前支护预注浆地层加固与改良支护时机支护方法支护质量闭合成环周期防护情况机械设备防护人员防护监控量测水量水压掌子面稳定情况测量器材及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监测项目监控量测制度信息反馈处理施工管理隧道特征其他通风、火源控制注:表中打“”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以下表同表2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风险事件风险因素边仰坡塌滑危岩落石其他施工准备情况施工地质勘察施工组织施工顺序开挖情况开挖速度地下水处理爆破方法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弃碴堆放施工期防排水排水措施降水措施支护情况支护强度支护形式监控量测量测器材及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监测项目监控量测制度信息反馈及处理施工管理隧道特征开挖跨度开挖深度表3交通、用电、火灾、爆炸等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风险事件风险因素交通事故主要有: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通风照明情况、洞外天气等用电事故主要有:用电设计、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管理等火灾事故主要有:火源及传播途径、消防教育、消防措施、消防器材、人员管理等爆炸事故主要有:火工品管理、储存、运输、使用等隧道风险清单表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日期隧道名称安民隧道审核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类别后果备注1坍塌岩体坚硬,全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区域内强富水G可能引发一般、较大、重大安全事故2掉块节理密集带,构造裂隙水较发育,岩体较破碎等G可能引发一般、较大、重大安全事故3岩爆高地应力,岩体剥离,新生裂缝较多G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或灾难4涌水涌泥地下水为构造裂隙水,较发育,强富水区G可能引发一般、较大、重大安全事故5高地温隧址区内存在高温地段G可能引发一般、较大、重大安全事故6危岩落石边仰坡存在危岩危石、爆破扰动G可能引发一般、较大安全事故7环境影响施工工作面较多、工序复杂、工期长S可能引发一般、较大安全事故注:表中“类别”分别为地质因素(G)和施工因素(S)4、风险评估记录通过风险分析,对安民隧道各段落中存在的初始风险评价结果、残留风险评价结果、隧道风险对策措施见下表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71序号名称起讫里程长度围岩级别风险事件成因初始风险风险处理措施残余风险残余风险处理措施其实里程终止里程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安民隧道DK111+705.76DK111+705.80.00 坍塌隧道进口段,表层为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厚0-1.0m。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全-弱风化,其中全-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厚约4m,其下为弱风化层,岩质坚硬,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较发育。进口边坡较陡,局部出露危岩危石。33高度明挖法,边仰坡采用锚喷网,做好截排水措施22中度加强基坑监测,及时施作边坡防护和洞门结构环境影响43高度采用单挡明洞式洞门减少边仰坡开挖及植被破坏32中度加强边仰坡防护,及时施作排水系统危岩落石33高度清除危岩,加强防护22中度加强洞口监测2DK111+705.76DK111+73024.24 坍塌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108长管棚,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2中度施工中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施工中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施工中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施工中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施工中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3DK111+730DK111+76030.00 坍塌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42小导管,台阶法22中度4DK111+760DK112+080320.00掉块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完整-较破碎,节理裂隙不-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5DK112+080DK112+12040.00 坍塌断层F1、钻孔揭示埋深60-85m范围内岩体破碎、填充物主要以破裂岩、断层角砾夹断层泥为主,为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预测F1断层最大涌水量为947m3/d,属强富水区。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42小导管,台阶法22中度涌水涌泥33中度超前地质预报,3m径向注浆22低度6DK112+120DK112+1255.00 掉块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完整-较破碎,节理裂隙不-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7DK112+125DK112+295170.00掉块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8DK112+295DK112+3005.00 掉块F2断层、岩性分界带及其破碎影响带。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高坞组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和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较破碎-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震探揭示DK112+300-+320段弹性波速2650m/s,推断为断层破碎带。F2断层可能与地表沟谷中溪流水存在水力联系。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预测F1断层及浅埋段最大涌水量为1890m3/d,属强富水区。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9DK112+300DK112+34040.00 坍塌、涌水涌泥33高度全断面法22中度10DK112+340DK112+3455.00 掉块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11DK112+345DK112+700355.00掉块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12DK112+700DK113+280580.00掉块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32中度超前地质预报,42小导管,台阶法21低度13DK113+280DK113+620260.00掉块洞身浅埋段,表层为粉质黏土,硬塑,厚约2m,下为碎石土,中密-密实,厚约2.2m,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强-弱风化,其中强风化层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厚约2.5m;下为弱风化层,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该段地貌表现为溪流,地表水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测时地下水位埋深约1.5m,较发育。预测该浅埋段最大涌水量为2176m3/d,属强富水区。32中度全断面法21中度14DK113+620DK113+68060.00 坍塌33高度全断面法22中度涌水涌泥33高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32中度15DK113+680DK113+880200.00掉块2中度超前地质预报,50小导管,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1低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22中度16DK113+880DK114+150270.00坍塌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32中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21低度17DK114+150DK114+18030.00 坍塌节理密集带,带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地貌表现为坳谷冲沟,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预测最大涌水量约为683m3/d,属强富水区。33高度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系统,并备好必要排水、通风设备22中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50小导管,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2中度高地温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32中度岩爆33高度全断面法32中度18DK114+180DK114+940760.00掉块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其中DK114+510-+960段存在高地温,施工时应采取相应降温等措施;且DK114+420-+960段为高应力区,可能发生岩爆,隧道开挖过程中需加强监测及相应的防护措施。32中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21低度高地温33高度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系统,并备好必要排水、通风设备32中度岩爆33高度全断面法32中度19DK114+940DK114+96020.00 掉块节理密集带,带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很发育。地貌表现为坳谷冲沟,可能与地表水存在水力联系;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预测最大涌水量约为4058m3/d,属强富水区。施工期间应加强支挡防护及防排水措施。本段存在高地温,施工时应采取相应降温等措施;且存在高地应力区。32中度超前地质预报,50小导管,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1低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22中度20DK114+960DK114+99030.00 坍塌33高度全断面法22中度涌水涌泥33高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32中度21DK114+990DK115+01020.00 掉块32中度超前地质预报,50小导管,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1低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22中度22DK115+010DK115+790780.00掉块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弱风化,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且本段(DK114+990-DK115+650)存在高地温,施工时应采取相应降温等措施;且该段为高应力区,可能发生岩爆。32中度全断面法21低度高地温33高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32中度岩爆33高度采用相应降温,洒水及通风系统,并备好必要排水、通风设备32中度23DK115+790DK115+80515.00 掉块F3断层破碎带,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地下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预测最大涌水量约为4548m3/d,属强富水区,施工期间应加强支挡防护及防排水措施。本段存在高地温,施工时需采取相应降温等措施;且本段为高地应力区。32中度超前地质预报,50小导管,三台阶临时仰拱法21低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22中度24DK115+805DK115+8105.00 掉块33高度全断面法22中度涌水涌泥32中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31低度25DK115+810DK115+86050.00 坍塌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42小导管,台阶法22中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22中度26DK115+860DK115+8655.00 掉块33高度全断面法22低度涌水涌泥32中度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支撑防护31低度27DK115+865DK115+88015.00 坍塌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42小导管,台阶法22中度涌水涌泥33高度超前地质预报,3m超前周边注浆22中度28DK115+880DK116+600720.00掉块洞身围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流纹质晶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