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梅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梅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梅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梅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潮阳阳区区 铜铜盂盂镇镇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20102010 20202020 年年 潮阳区铜盂镇人民政府潮阳区铜盂镇人民政府 二二 一一 年十二月年十二月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 目目 录录 第第一一章章 总总 则则 1 1 一 规划目的一 规划目的 1 1 二 规划任务二 规划任务 1 1 三 规划范围三 规划范围 2 2 四 规划期限四 规划期限 2 2 五 规划依据五 规划依据 2 2 第第二二章章 概概 况况 4 4 一 自然概况一 自然概况 4 4 二 社会经济概况二 社会经济概况 4 4 第第三三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现现状状 6 6 一 土地利用现状一 土地利用现状 7 7 二 土地利用特点二 土地利用特点 8 8 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8 8 第第四四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战战略略与与规规划划目目标标 1 10 0 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策略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策略 1010 二 规划原则二 规划原则 1010 三 规划目标三 规划目标 1111 第第五五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结结构构与与布布局局调调整整 1 14 4 一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14 二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二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 1717 第第六六章章 耕耕地地与与基基本本农农田田保保护护 1 18 8 一 严格保护耕地一 严格保护耕地 1818 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1919 三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三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 2020 第第七七章章 土土地地用用途途分分区区及及空空间间管管制制 2 21 1 一 土地用途分区一 土地用途分区 2121 二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二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525 第第八八章章 土土地地整整治治与与重重点点工工程程项项目目安安排排 2 29 9 一 土地整治工程一 土地整治工程 2929 二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二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3030 第第九九章章 土土地地集集约约节节约约利利用用 3 32 2 一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一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232 二 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二 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3333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 三 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三 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 3333 四 加强工业用地的规划和管理四 加强工业用地的规划和管理 3434 第第十十章章 土土地地生生态态建建设设和和环环境境保保护护 3 35 5 一 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一 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 3535 二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二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3636 三 促进生态功能区 生态廊道的建设三 促进生态功能区 生态廊道的建设 3636 第第十十一一章章 村村级级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控控制制 3 37 7 一 村级控制指标分解一 村级控制指标分解 3737 二 控制措施二 控制措施 3737 第第十十二二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近近期期规规划划 4 40 0 一 近期规划原则一 近期规划原则 4040 二 近期土地利用目标二 近期土地利用目标 4040 三 近期土地利用重点三 近期土地利用重点 4141 第第十十三三章章 实实施施规规划划的的措措施施 4 42 2 一 完善土地规划管理的政策机制一 完善土地规划管理的政策机制 4242 二 建立规划实施管理的技术约束机制二 建立规划实施管理的技术约束机制 4343 三 建立规划实施的行政监控机制三 建立规划实施的行政监控机制 4444 附附 表表 4 45 5 附表 1 铜盂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 2 铜盂镇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情况表 附表 3 铜盂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附表 4 铜盂镇土地整理 复垦 开发规划表 附表 5 铜盂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附表 6 铜盂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附附 图图 1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9 年 2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2010 2020 年 3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整治规划图 2010 2020 年 4 潮阳区铜盂镇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2010 2020 年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汕头市国土资源局和潮阳区国土资源 局关于开展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部署以及相关要求 以 汕头市潮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和相关指 标控制为指导 编制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一 规划一 规划目的目的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以 有效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严格保护耕地 为重点 以 保障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方式 为目标 加强 土地利用管理 实现科学 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生态环 境的保护与建设 实施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促进社会 经济 生态协调发展 二 规划任务二 规划任务 结合汕头市 潮阳区和铜盂镇的相关规划 根据铜盂镇的自然 环境 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利用状况 对全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 理调整 优化空间布局 协调各类用地矛盾 确定各类用地规模 同时 划定土地用途分区 制定用途管制规则 加强对基本农田 耕地及生态用地的保护 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一 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用地控制性指标 一 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用地控制性指标 确保全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质量有所提高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确保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 建 设占用耕地量指标不突破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 二 科学 合理布局全镇土地利用结构 二 科学 合理布局全镇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铜盂镇的发展方向 调整用地布局 重点是调整镇中心区 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 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 三 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 三 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 落实国家 省 市及区的重大建设项目 三旧 改造 土地 开发整理等土地利用规划 四 编制 四 编制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10 20202020 年 年 编制规划文本 说明和图件 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 做到文本 图件 数据完全一致 三 规划范围三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铜盂镇整个行政区域 包括 28 个行政村及居 委会 土地总面积 4290 8 公顷 四 规划期限四 规划期限 以 2009 年为规划基期年 以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期 限为 2010 2020 年 分为近期 2010 2015 年 规划和远期 2016 2020 年 规划两个时段 五 规划依据五 规划依据 以国家关于土地利用方面的法律 法规为依据 按照相关技术 规范 遵照国家 省 市和区关于土地管理的各项要求 根据相关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3 的规划和统计数据进行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的编制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4 第二章第二章 概概 况况 一 一 自然概况自然概况 铜盂镇地处练江中游 北港运河下游 东临和平镇 西接贵屿 镇 南临练江 与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分界 北连谷饶镇 土地 总面积 4290 8 公顷 铜盂镇地势东高西低 大部分属平原地带 地势较为平坦 农 业生产条件较好 生态环境优良 主要河流有南部的练江和中部的北港运河 两条水系自西北流 向东南 贯穿镇域 水质较好 是铜盂镇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主 要水源 镇东北部为低山区 建有灵山水库 长龙水库和湖仔水库 等几座小型水库 进行调洪防旱 铜盂镇气候适中 环境优美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无酷 暑 冬无严寒 气温温和 日照 雨量充足 年平均温度 20 9 最高气温 38 最低 1 年平均雨量 1800 毫米 二 二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铜盂镇辖 25 个行政村和 3 个居委会 据 2009 年统计 全镇户 籍人口 123472 人 其中农业人口 116429 人 非农业人口 7043 人 2009 年暂住人口登记在册有 530 人 加上未登记的流动人口共约 3 万人 本镇旅居海外华侨 6 万多人 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乡亲有 4 万多人 是汕头市著名的侨乡之一 铜盂镇处于练江民营工业经济带的腹地 区位优势突出 改革 开放以来 充分发挥侨乡优势 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持 续稳步增长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5 在农业方面 铜盂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认真落实中央惠 农政策 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同时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扶持 和建设 进行多元化农业生产 2009 年全镇的农业总产值为 1 4987 亿元 在工业方面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形成文具 纺织 服装等多 元化工业体系 把 工贸富镇 作为第一方略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 程 文具制品 纺织服装 首饰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铜盂镇的 支柱产业 2009 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 20 3082 亿元 铜盂镇有 4 个经贸项目参加了首届粤东侨博会签约 科技创新 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 全镇现有中国驰名商标 1 个 广东省著名商 标 3 个 广东省名牌产品 1 个 铜盂镇交通便利十分方便 省道 S327 公路横贯全镇 2009 年 已完善镇区内各主干道的建设 投资 5800 万元改造了 6 2 公里的 主干道 改造和建设了辐射周边的 3 条公路 村级硬底化道路遍布 全镇 铜盂镇距潮阳中心区 26 公里 距潮南中心区 30 公里 是汕头 市和潮阳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6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 简称 二调 成果 经土地 利用规划基数转换 2009 年铜盂镇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如表 3 1 所 列 表表 3 13 1 铜盂镇土地现状结构表铜盂镇土地现状结构表 地 类 一级类二级类 面积 公顷 占总面积比重 耕地 1558 136 31 园地 212 24 95 林地 534 012 44 牧草地 0 00 00 其他农用地 366 88 55 农用地 农用地合计农用地合计 2671 12671 162 2562 25 城镇用地 190 64 44 农村居民点 1019 223 75 采矿用地 20 90 49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0 00 00 城 乡 建 设 用 地城乡建设用地小计 1230 728 68 铁路用地 0 00 00 公路用地 32 60 76 民用机场用地 0 00 00 港口码头用地 0 00 00 管道运输用地 0 00 00 水库水面 0 00 00 水工建筑用地 2 10 05 交 通 和 水 利 设 施 用 地 交通水利用地小计 34 70 81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0 00 00 特殊用地 17 30 40 其他 建设 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小计 17 30 40 交 通 水 利 及 其 他 建 设 用 地 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设用地小计 52 01 21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合计建设用地合计 1282 71282 729 8929 89 水域 218 75 10 自然保留地 118 32 76 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合计其他土地合计 337 0337 07 867 86 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 4290 84290 8100 00100 00 注 表中数据采自 二调 成果 经土地利用规划基数转换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7 一 一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状现状 一 农用地 一 农用地 2009 年农用地面积为 2671 1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62 25 耕地面积 1558 1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6 31 占农用 地面积的 58 34 园地面积 212 2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7 94 林地面积 534 0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19 99 其他农用地面积 366 8 公顷 占农用土地面积的 13 73 二 二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2009 年建设用地面积为 1282 7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9 89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230 8 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95 95 其 中 城镇用地面积 190 6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4 86 农村 居民点面积 1019 2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79 45 采矿用地面 积 20 9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 64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52 0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4 05 其中 交通用地 仅有公路 面积 32 6 公顷 占建设用地 面积的 2 54 水利设施用地 仅有水工建筑 面积 2 1 公顷 占 建设用地面积的 0 16 其他建设用地 仅有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面积为 17 3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 35 三 其他土地 三 其他土地 2009 年其他土地面积为 337 0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7 86 其中 水域面积 218 7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64 90 自然保留地面积 118 3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35 10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8 二 二 土地利用特土地利用特点点 一 土地利用率高 后备资源匮乏 一 土地利用率高 后备资源匮乏 铜盂镇的土地利用率高达到 97 24 自然保留地仅有 118 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 76 土地后备资源匮乏 新增建设土地 动辄占用农用地甚至耕地 用地需求与供给矛盾十分突出 二 耕地较为集中 易于管理 二 耕地较为集中 易于管理 铜盂镇的耕地面积为 1558 1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6 31 耕地多分布在镇中部练江两岸平原 连成大片 灌溉条件 好 以水田为主 大部分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保护 易于管理 三 林地集中 森林覆盖率小 三 林地集中 森林覆盖率小 铜盂镇的林地面积为 534 0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2 44 主要分布于镇域的东北部 本镇森林覆盖率还不到全潮阳区森林覆 盖率 26 01 的一半水平 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 一 农村居民点用地未做到集约化 一 农村居民点用地未做到集约化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1019 2 公顷 占了城乡建设用地的 82 81 而且较为分散 用地不够集约 二 水利设施用地不足 二 水利设施用地不足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 2 1 公顷 仅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 05 水利设施不足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三 交交通通用用地地面面积积过过小小 交通用地面积 32 6 公顷 仅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 76 道 路较狭窄 设计不合理 制约了本镇经济的发展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9 四 人地矛盾突出 四 人地矛盾突出 铜盂镇人多地少 以户籍人口计算 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建设 用地均仅为 0 01 公顷 在经济飞速发展 人口 包括外来人口 急剧增多的情况下 全镇的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人 地矛盾将更为突出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0 第第四四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战战略略与与规规划划目目标标 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策略一 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策略 以科学发展观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为统领 遵照 十分 珍惜 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以保护耕 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的方针 不断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工业 利用区位和 交通优势 发展商贸流通和房地产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形象塑 造 促进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全面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把铜盂镇 建设成为环境优美 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镇 二 规划原则二 规划原则 一 依法编制 一 依法编制 遵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实施条例 等法律 法规 按照广东省 汕头市和潮阳区关于 土地管理的各项要求 编制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二 上下结合 二 上下结合 与上级规划同步编制 在确定规划目标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土地利用布局和用途分区等方面 须与 汕头市潮阳区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2010 2020 年 保持一致 三 因地制宜 三 因地制宜 结合铜盂镇的实际 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切实 解决本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1 四 相互协调 四 相互协调 注重与铜盂镇各业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确保城乡建设 基 础设施 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项规划的用地规模符合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的指标 五 公众参与 五 公众参与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相关部门 专家和 社会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方案和实施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 设 确保本规划符合公众要求和利益 三 规划目标三 规划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一 总体目标 落实 汕头市潮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下 达的耕地保有量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各项约束性指标 严格保护 耕地与基本农田 以土地供给引导需求 合理安排各项用地 强化 用地资源集约与节约利用 推进 三旧 改造进程 加大土地整治 力度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保持社会 经济 环境持续协调和 谐发展 二 具体目标 二 具体目标 根据潮阳区下达到铜盂镇的主要控制指标 表 4 1 制定铜 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目标 1 1 耕地保有量目标 耕地保有量目标 规划期内 铜盂镇耕地保有量指标保持在 1405 0 公顷 比基 期年 1558 1 公顷减少 153 1 公顷 2 2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规划期内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1287 4 公顷 比基期年 1708 3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2 公顷减少 420 9 公顷 3 3 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1 建设用地总规模 到 2015 年和 2020 年分别为 1399 1 公顷和 1477 1 公顷 比基 期年 1282 8 公顷分别增加 116 3 公顷和 194 3 公顷 2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到 2015 年和 2020 年分别为 1321 9 公顷和 1390 0 公顷 比基 期年 1230 8 公顷分别增加 91 1 公顷和 159 2 公顷 4 4 建设占用耕地控制目标 建设占用耕地控制目标 规划期末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 278 6 公顷以内 其中 2010 2015 年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 167 2 公顷以内 2016 2020 年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 111 4 公顷以内 5 5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目标 规划期内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不少于 278 6 公顷 其中 2010 2015 年补充耕地不少于 167 2 公顷 2016 2020 年补充耕地不少 于 111 4 公顷 6 6 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为目的 控制建设用地增量 以土地投资 强度和产出要求为准绳 引导和推动节约集约用地 规划期人均城 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150 平方米 人以下 单位建设用地 GDP 产出达 200 万元 公顷以上 7 7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加大工业及生活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力度 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保 护与建设 规划全镇生态用地比例 2016 年不低于 13 0 2020 年 不低于 15 0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3 规划到 2015 年 城镇绿化率达到 30 00 以上 人均公共绿地 不少于 13 平方米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50 00 以上 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达到 90 00 到 2020 年 城镇绿化率达到 35 00 以上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 15 平方米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0 00 以上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00 表表 4 4 1 1 铜盂镇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铜盂镇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 单位 公顷 指标基期年2015 年2020 年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 1558 11558 11405 01405 01405 01405 0 约束性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 1708 31708 31287 41287 41287 41287 4 约束性约束性 园地面积 212 2191 9178 4 预期性 林地面积 534 0531 1529 2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1282 81399 11477 1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230 71230 71326 31326 31390 01390 0 约束性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90 6254 7283 5 预期性 总量总量 指标指标 交通 水利及其他用地规 模 52 073 187 1 预期性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207 5345 9 预期性 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190 2317 0 预期性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167 2167 2278 6278 6 约束性约束性 增量增量 指标指标 整整理理复复垦垦开开发发补补充充耕耕地地义义务务 量量 167 2167 2278 6278 6 约束性约束性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4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一 一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本镇的建设规划 本次规划对铜 盂镇的土地利用结构作了如下调整 详见附表 1 一 农用地 一 农用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 2584 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60 23 比基期年减少 86 6 公顷 到 2020 年为 2526 8 公顷 占 土地总面积的 58 89 比基期年减少 144 3 公顷 1 1 耕地 耕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耕地为 1633 8 公顷 含带 K 地类 217 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8 07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63 22 比基期年 减少 156 8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529 2 公顷 含带 K 地类 207 0 公 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5 63 占农用地面积的 60 52 比基期年 减少 261 4 公顷 耕地量的减少 主要用于城镇建设 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开发和 整理复垦进行补充 确保农业发展需要 耕地主要分布于老溪西 潮港 新桥 河陇 集星 胜前 草 美 岐美等村 2 2 园地 园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园地面积为 191 5 公顷 含带 K 园地面积 144 1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7 41 比基期年减少 20 7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77 6 公顷 含带 K 园地面积 134 5 公顷 占农用地 面积的 7 03 比基期年减少 34 6 公顷 园地主要分布于老溪西 潮港 新桥 河陇 集星 胜前 草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5 美 岐美等村 3 3 林地 林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林地面积为 531 1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20 55 比基期年减少 2 9 公顷 到 2020 年调整为 529 2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21 01 比基期年减少 4 8 公顷 林地主要分布于河陇 草美 桶盘 岐美 老溪西等村 4 4 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445 4 公顷 含带 K 坑塘 面积 73 1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17 24 比基期年增加 78 6 公 顷 到 2020 年调整为 497 8 公顷 含带 K 坑塘面积 72 5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19 70 比基期年增加 131 0 公顷 其他农用地的增加 主要是原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改造为农田 水利设施用地等 以扩大耕地有效灌溉面积 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 二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建设用地面积为 1398 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的 32 59 比基期年增加 115 6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475 4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4 39 比基期年增加 192 7 公顷 1 1 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规划 2015 全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1325 0 公顷 占建设用地 面积的 94 76 比基期年增加 94 3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388 8 公 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94 12 比基期年增加 158 0 公顷 1 城镇用地 规划 2015 年城镇用地面积为 184 4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3 19 比基期年减少 6 2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80 2 公顷 占建 设用地面积的 12 21 比基期年减少 10 4 公顷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6 2 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 2015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1072 6 公顷 占建设用地 面积的 76 70 比基期年增加 53 4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108 2 公 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75 11 比基期年增加 89 0 公顷 3 采矿用地 规划 2015 年采矿用地面积为 20 0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 43 比基期年减少 0 9 公顷 到 2020 年为 19 4 公顷 占城乡 建设用地面积的 1 31 比基期年减少 1 5 公顷 4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规划 2015 年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 48 5 公顷 占建设用地 面积的 3 47 比基期年增加 48 5 公顷 到 2020 年为 80 9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5 49 比基期年增加 80 9 公顷 2 2 交通 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交通 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规划 2015 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72 8 公顷 占建 设用地总面积的 5 21 比基期年增加 20 8 公顷 到 2020 年为 86 7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5 88 比基期年增加 34 7 公顷 1 公路用地 规划 2015 年公路用地面积为 51 7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3 70 比基期年增加 19 1 公顷 到 2020 年为 64 4 公顷 占建设 用地面积的 4 36 比基期年增加 31 8 公顷 2 水工建筑用地 规划到 2015 年和 2020 年水工建筑用地面积保持不变 均为 2 1 公顷 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0 15 和 0 14 3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规划 2015 年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为 19 0 公顷 占建设用地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7 面积的 1 36 比基期年增加 1 7 公顷 到 2020 年调整为 20 2 公 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 37 比基期年增加 2 9 公顷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的增加主要安排灵山寺 明安里等几处属于 宗教性质的名胜古迹的保护与开发 三 三 其他土地其他土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其他土地为 308 0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 7 17 比基期年减少 29 0 公顷 到 2020 年为 288 6 公顷 占 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6 73 比基期年减少 48 4 公顷 1 1 水域 水域 规划 2015 年全镇水域面积为 217 3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70 55 比基期年减少 1 4 公顷 2020 年为 216 4 公顷 占其他 土地面积的 74 98 比基期年减少 2 3 公顷 2 2 自然保留地 自然保留地 规划 2015 年全镇自然保留地面积为 90 7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 积的 29 45 比基期年减少 27 6 公顷 到 2020 年为 72 2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25 02 比基期年减少 46 1 公顷 二 土地二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利用空间布局调整 根据地理环境和现状 铜盂镇的土地利用空间总体布局为 东 北部的山地建设林业生态保护区 构筑生态屏障 西部的旧砖瓦厂 改造为独立工业园区 周边建设绿色隔离带 西南部大片肥沃土地 为农业生态保护区 集中本镇的大部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发 展 三高 四化 农业 种植粮食和蔬菜 水果等经济作物 城 镇用地位于镇域中部 建设成为行政 科技 文化教育中心和金融 商贸 服务 住宅区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8 第六章第六章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一 严格保护耕地一 严格保护耕地 一 一 落实耕地保有量指标落实耕地保有量指标 规划到 2015 年 铜盂镇耕地保有量为 1633 8 公顷 含带 K 地 类 217 2 公顷 2020 年为 1529 2 公顷 含带 K 地类 207 0 公顷 分别比潮阳区下达本镇的耕地保有量指标1405 0 公顷超出 228 8 公顷和 124 2 公顷 二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二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规划期间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要严格按照 先补后占 的原则 实施耕地补充 规划到 2015 年 铜盂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为 167 2 公顷 与潮阳区下达的167 2 公顷指标持平 2020 年为 278 6 公顷 与潮阳区下达的278 6 公顷指标持平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2015 年不少于 167 2 公顷 2020 年不少于 278 6 公顷 由于铜盂镇的耕地后备存量不足 故采取在潮阳区内易地开发 的方式补充耕地 2010 2015 年 镇内开发补充耕地10 4 公顷 易地开发补充耕地156 8 公顷 共计 167 2 公顷 2016 2020 年 镇内开发补充耕地6 9 公顷 易地开发补充耕地104 5 公顷 共计 111 4 公顷 铜盂镇耕地开发任务主要在胜前 岐美和凤田三个村落实 易 地开发耕地主要在西胪 河溪和关埠等镇内进行 三 落实耕地保护措施 三 落实耕地保护措施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19 1 1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规划期间 落实保护耕地措施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和 农业结构调整流失耕地 建设用地布局应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 加强对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 2 2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完善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 明确各 村 居 耕地保护有关 责任人的责任 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列为各村 居 第一责任人的 工作业绩考核内容 对考核不合格者 依法处理 3 3 落落实实耕耕地地保保护护奖奖励励措措施施 制定有效经济激励措施 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设立耕 地保护奖励基金 对耕地保护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 加大财政 转移支付制度 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挂 钩 使建设开发和农业生产都能享受保护耕地的财政奖励 4 4 落实监控监督措施 落实监控监督措施 加快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对耕地 和基本农田的数量 质量和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涉及非法占 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一 一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潮阳区县下达给本镇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为 1287 4 公顷 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03 1 公顷 多划了 15 7 公顷作为预 留空间 增划比例1 22 二 二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加强建设用地审查 严禁城镇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禁止以农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0 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进行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 三 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按照 划优不划劣 面积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 布局更合理 总体更稳定 的原则 对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 保持基本农田的 稳定性 根据铜盂镇用地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布局 适当调整 建设用地周边的基本农田 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 规划期内调出不 符合划定要求的基本农田 394 5 公顷 调入和补划质量条件较好 集中连片的一般农田 86 9 公顷划为基本农田 保证基本农田的面 积不低于上级下达的指标 质量不降低 四 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监测 四 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监测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 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 有所提高 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建立并及时更新完善基 本农田保护标志 加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巡查和监测 及时 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进行监测评价 三 三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 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 结合各村耕地现状 可调整土地的分布 和重点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以及用地布局等综合方面的实际情况 在 村 居 级土地利用控制中确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的指标分解 方案 详见村级土地利用控制一章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1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 一 土地用途分区一 土地用途分区 为了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理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 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根据本镇土地适宜性 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和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将全镇的土地划定 10 个土地用途区 附表 6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一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主要对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进行特殊保 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规划期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扩 大边界 共 1373 6 公顷 分布在全镇各村 大部分基本农田均为 集中连片分布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保 护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 村道路 农田水利 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2 不得破坏 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不得在区内建窑 建房 建坟 挖沙 采石 取土 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 农田的活动 3 严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 国家能源 交通 水利 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 保护区 需要占用基本农田 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4 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管理责任制 并用科学的措施不断提 高基本农田质量 二 二 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业用地区是是指除耕地 林地以外为农业发展需要划定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2 的土地用途区 面积 618 6 公顷 全镇各村和居委均有分布 主要 位于村庄的周边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园地 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 服务的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 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2 区 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在经济条件允许下 应当进行整理 复垦或调整为耕地 园地 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 复垦或调整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建设面积 3 不得破坏 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4 未经依法批准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 三 三 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指为了木材生产 采种 防止灾害等发展林业生 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所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面积 303 2 公顷 主 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深岭 岐美 洋美 老溪西等村的山区林地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 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 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2 未经批准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 采石 挖沙 取 土等活动 3 未经审核批准 不得将林地转变为非林地 4 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持林 水源涵养和防护林等用地 四 四 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包括 城镇建成区和规划期内发展的区域 面积 267 0 公顷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3 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 2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3 遵循 城市进圈 工业进园 的用地布局原则 不得擅自扩 大到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以外 重视区域功能用地配置 避免 沿路无序延伸建设 要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4 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弃地 确需 新增用地的 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和劣等耕地 要尽量利用荒地或 缓坡地 少占或不占耕地 占用耕地要实现占补平衡 5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 应按原用途使用 不得荒芜 6 开发建设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避免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 五 五 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农村居民点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面积 1108 1 公顷 根据不同区位和用地调整指标进行布局调整 一是将城镇规划区内的村庄纳入城镇建设区 改造成为与城镇发展 相协调的以居住为主的城镇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二是重点建设中心 村 适当兼并自然村 整理改造旧村 拆除 空心村 将零散分 布的村庄向中心村集中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 2 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弃地 3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 应按原用途使用 不得荒芜 4 农村建房用地只允许拆旧建新 以旧换新 严格执行一户一 宅基地 提倡建筑公寓式楼房 以节约土地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4 六 六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进行特殊控 制的区域等 面积 220 1 公顷 其中水源保护区 203 0 公顷 本 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山区的生态林区和水源区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禁止在水源保护制区内进行毁林开垦 采石 挖沙 取土等 活动 2 不得破坏 污染区内土地 3 未经依法批准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 七 七 工矿用地区工矿用地区 独立工矿用地区是指独立于城镇 村镇建设用地之外的采矿用 地等 面积 19 8 公顷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独立与城镇 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 规划期间已列入计划的 建设发展用地 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其他建设用地 2 做好尾矿 尾砂的处理 不准随意扩大的堆放面积 严格控 制尾矿 尾砂污染周边土地 八 八 风景旅游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 为人们进 行观赏 休憩 娱乐 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面积 16 7 公顷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 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 2 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 3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用途 须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5 4 允许使用区内土地进行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适 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5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 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九 九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是指为对自然 人文景观进行特殊保护 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铜盂镇主要有灵山寺和明安里两处 面 积 12 5 公顷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本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1 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一切破坏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活动 2 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 放牧 狩猎 捕捞 采药 开垦 烧荒 开矿 采石 挖沙等活动 但是 法律 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的除外 十 十 其他用地区其他用地区 其他用地区面积为 352 7 公顷 要因地制宜 合理使用 宜 用则农 宜林则林 宜渔则渔 二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二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落实和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将 铜盂镇行政辖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和 限制建设区 并指导各类型区的土地开发 利用和保护 一 禁止建设区 一 禁止建设区 主要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生态控制区以及划定为自然 历史 遗迹保护区 道路交通控制带 军事区等 该区域实行严格保护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6 不得进行开发建设 禁止建设区主要为镇内水源保护区 林业生态保护区和北港运 河 练江河 面积 429 6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0 01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 严格禁止与主导 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 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 整 3 水源区和生态林内的土地除必要的防护设施外 不得进行其 他建设 原有的与防护设施无关建筑均应拆除 搬迁或取消 生态 林区内禁止毁林开荒 毁林种果 二 允许建设区 二 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 包括城镇 工矿和农村建设用地 允许建设区内依照城乡规划进行开发和建设 铜盂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 在条件许 可时 应有一定规模的发展 规划到 2020 年 允许建设区面积为 1388 7 公顷 占全镇土地 总面积的 32 34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建设发展空间 具体土地利用安排 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 2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 应 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 允许建设区边界 规模边界 的调整 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 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0 年 文本 27 三 有条件建设区 三 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 扩展边界以内 的范围 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 区内土地 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 规划到 2020 年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 278 3 公顷 占全镇土地 总面积的 6 49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 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同 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 规划实施过程中 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 其空 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 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3 区内村庄应限制新增规模 鼓励更新改造 逐步与城市功能 相协调 4 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需调整 按 规划修改处理 严格论证 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四 限制建设区 四 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指除划入上述三项控制区以外的所有地类 包括一 般耕地 农田保护区 园地和养殖水面 城镇绿化隔离带用地 规 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 复垦 开发等活动增加的耕地和园地 为农 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田防护林 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等其他 农业设施 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等 该区除影响或破坏土地使 用性质外 可经严格审批进行有条件的土地开发 但必须限制其开 发强度 规划到 2020 年 限制建设区面积为 2194 2 公顷 占全镇土地 总面积的 51 16 潮阳区铜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 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