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习题(3、4).doc_第1页
动物学习题(3、4).doc_第2页
动物学习题(3、4).doc_第3页
动物学习题(3、4).doc_第4页
动物学习题(3、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Caclenterata)(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辐射对称:通过身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后口面)有许多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对称形式,如大多数腔肠动物。2.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3.出芽生殖:母体成熟后,以出芽的方式产生芽体,形成新的个体,如水螅的无性生殖。4.消化循环腔:由腔肠动物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体内的腔,这种消化腔既有消化的功能又有循环的功能。5.皮肌细胞:腔肠动物的上皮与肌肉没有分开的原始结构,上皮肌肉细胞既属于上皮,也属于肌肉的范围。6.中胶层:位于腔肠动物体壁中两胚层之间并有由内外两胚层细胞分泌的薄且透明的胶状物质,对身体起支持作用.7.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原肠胚,在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的幼虫称为浮浪幼虫。8.再生:母体被切除部分后,通过细胞去分化和再分化,仍能生长出原有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再生,如水螅。9.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每个刺细胞有一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及一盘旋的丝状管,对捕食和防御起作用,如水螅。10.细胞外消化:由腺细胞分泌消化酶到消化腔内、将食物进行的消化,称为细胞外消化(二)、判断与改错11、腔肠动物是一类比较高等的原生动物。(错 )2、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内包含有肌原纤维。( 对)3、水螅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在两层细胞之间为中胶层。( 对)4、水螅内胚层分化而成的腺细胞,都可分泌粘液,有滑润作用。( 错)5、珊瑚纲的水螅型比较复杂,而水母型比较退化。( 错 )6、珊瑚骨骼的形成与大多数珊瑚虫的内外胚层都能分泌骨骼有关。( 错)9、切下水螅身体的任何部位,每一片段都可再生成一个完整的小水螅。(错 )12、培养水螅时,若以食物和水两个因素相比,最关键的是水要干净,否则很易死亡。( 对 )13、所有腔肠动物都有世代交替现象。(错 )14、海蜇、海葵同属一个纲。( 错 ):改错:1.将“高等的原生”改为“低等的后生”。4.将“都可”改为“在垂唇部分的可”。5.将“而水母型比较退化”改为“没有水母型”。6.将“内外”改为“外”。9.将“任何部位”改为“除只有单独的触手外”的任何部位。13.将“所有”改为“大多数”。14.删去“海蜇”。(三)、填空题1、腔肠动物才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腔肠动物的体型一般为辐射对称,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对称形式。3、腔肠动物具有由内外两胚层细胞所围的消化循环腔,此腔具有消化和循环的作用,来源于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4、腔肠动物是具有细胞分化的一类低等多细胞动物,其中,水螅的外胚层细胞分化为.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间细胞等多种类型。5、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网;神经细胞;突触;无定向,这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 6腔肠动物分为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三个纲,本门实用价值最高的是钵水母纲纲的海蜇。7、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刺丝囊为草履虫所特有。8、腔肠动物的形态包括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前者是为无性世代,其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后者为有性世代,其生殖方式是精卵结合。9、淡水水螅内胚层有一种腺细胞,它们能分泌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10、腔肠动物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把水螅切成几小段,每段都能长成一个小水螅。17、腔肠动物中,以内胚层形成生殖腺的动物是钵水母和珊瑚两个纲。18、海月水母属于.钵水母纲;僧帽水母属于水螅纲;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海葵属于珊瑚纲;海蜇属于钵水母纲。19、珊瑚纲动物的消化腔构造复杂,有由体腔内腔层细胞增多向内突出形成的隔膜,有支持增加消化面积的作用。20、珊瑚的骨骼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四)、选择题1、腔肠动物具有下列何种细胞(B )。A骨针细胞B皮肌细胞C焰细胞D领细胞2、海产腔肠动物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 D )。A担轮幼虫期B卵囊幼虫期C牟勒氏幼虫期D浮浪幼虫期3、腔肠动物中,生殖腺不是起源于外胚层的动物是( C )。A水螅B僧帽水母C海葵D桃花水母4、下列动物中具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的动物是( C)。A海葵B水螅C薮枝虫D珊瑚5、腔肠动物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是( D )。A体细胞伸缩泡B体细胞排泄管排泄孔体外C体细胞体表体外D体细胞消化循环腔口体外8、构成水螅体表的下列细胞中,有一种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是( D )。A皮肌细胞B腺细胞C刺细胞D间细胞10、下列何种动物具有不完全的消化道( D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线形动物D腔肠动物11、浮浪幼虫在结构上相当于胚胎发育的那一个阶段(C )。A桑椹胚期B囊胚期C原肠胚期D中胚层形成期12、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结构是( C)。A身体次生性辐射对称B具完全消化道C具有刺细胞D具有链状神经系13、海葵的身体为( D )。A次生性辐射性对称B辐射对称C两侧对称D两辐射对称14、水螅纲区别于钵水母纲的特征是( B )。A生活史有世代交替B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C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D具有刺细胞(五)、问答题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腔肠动物出现了一些海绵动物还没有发生,而为其他多细胞动物所共有的基本特征:(1)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的分化;(2)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的分化;(3)腔肠动物开始出现了消化腔,即消化循环腔;(4)腔肠动物身体都有了固定的对称体制,即辐射对称。因此,可以说腔肠动物是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是其他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一个起点。2腔肠动物门分哪几个纲,并比较各纲的异同?共同点: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消化循环腔及网状神经系统,有刺细胞为本门的特点。 不同点:(1)水螅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世代交替,水螅水母为小型水母,有缘膜,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2)钵水母纲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一般为大型水母、无缘膜,感觉器官为触手囊,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3)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结构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生殖腺来自内胚层。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一)、名词解释1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也称左右对称,它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适应。 2皮肌囊:中胚层的出现导致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环肌、纵肌、斜肌,它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肌囊,皮肌囊除有保护系统的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 3原肾型排泄系统:由排泄管、毛细管和焰细胞组成,起源于外胚层,并沿途多次分枝,许多分枝相互连接成网状,每个分枝的末端有管细胞,管细胞上覆盖有帽细胞,两者共同组成焰细胞,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4焰细胞:它是原肾型排泄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管细胞及帽细胞组成。是一中空细胞,内有一束纤毛,经常均匀不断地摆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而收集其中的水分、液体、废物,经收集管、排泄管、排泄孔送出体外。 5雷蚴:指在吸虫生活史中的一种幼虫形态,由胞蚴体内经繁殖出来的小个体即为雷蚴,具口、咽及不分枝的肠。在螺体内可爬行,常迁移至肝区及生殖腺区,通过肠道或体表吸收寄主营养,是吸虫进行无性繁殖、扩大种群数量的阶段。6.中间寄主:幼虫所寄生的寄主终末寄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寄主(二)、判断与改错5、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 错 )6、涡虫具有完全的消化道。(错 )7、涡虫为雌雄同体动物,故它可进行自体受精繁殖后代。( 错 )9、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不具有雷蚴和尾蚴。( 错 )11、涡虫再生力强,即使把它切成两截,它们均可再生成两个成体。( 对 )12、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的肠腔内。( 错 )13、吸虫的体壁最外层的细胞形成合胞体结构。( 对 )14、血吸虫为雌雄异体的结构。( 对 )15、猪带绦虫是经昆虫传播的。( 错 )18、扁形动物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的涡虫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对 )20、扁形动物的神经已开始集中,并均已形成脑脊神经索。( 错 )22、绦虫的幼虫营寄生生活。( 对 )23、绦虫纲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 错 )改错;5.改为:原肾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并兼有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6.改为:涡虫无完全的消化道. 7.改为:涡虫为雌雄同体,但仍要进行异体受精来繁殖后代.9.改为: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不具雷蚴和囊幼. 12.改为: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或猫等动物的肝脏胆管内15.改为:猪带绦虫是猪吞食其卵而感染的. 20.改为:扁形动物神经开始集中,但仍未形成脑. 23.改为:吸虫纲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大类(三)、填空1、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三胚层,出现了器官系统而尚未出现体腔的动物。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包括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前者例如涡虫类,后者例如吸虫类及绦虫类。3、扁形动物的体壁是由上皮细胞和肌肉构成,它们分别起源于外和中,后者又分三层,即环肌层;斜肌层;纵肌层。4、涡虫消化道包括口;咽;肠。6、原肾型排泄器官主要由排泄管;焰细胞组成。7、扁形动物可分为三个纲,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8、涡虫对食物是正向反应,对光线是避强光,夜间活动强于白昼。9、自由生活的涡虫耳突具化学感受器和触觉感受器和水流感受器功能。10、常见的人体寄生吸虫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肝片吸虫;有它们同属于吸虫纲。11、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13、吸虫生活的幼虫期有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五阶段,如华枝睾吸虫。14、日本吸血虫以尾蚴通过皮肤而感染人体,其成虫寄生于人的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有毛蚴阶段感染寄主,与典型的吸虫相比,其生活史缺少雷蚴,囊蚴阶段,消灭其中间宿主;针螺是消灭血吸虫的最重要的措施。16、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和猪等脊椎动物体内,其生活史包括卵;六钩虫;囊尾蚴;成虫等阶段。17、人为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是因为食了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它的成虫以头节上的小钩及吸盘附着于宿主的肠壁上吸取营养。19、疾病 寄生虫纲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鞭毛纲昏睡病 锥虫 鞭毛纲痢疾 痢疾变形虫 肉足纲疟疾 华枝睾吸虫病 华枝睾吸虫 吸虫纲 大肚子病 血吸虫 吸虫纲(四)、选择题1、从扁形动物开始的以后各门动物(除棘皮动物和腹足纲外)的对称形式是(C )。A无固定的对称形式B辐射对称C左右对称D两辐射对称2、下列哪种动物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 B)。A水螅B涡虫C蚯蚓D河蚌3、真涡虫的神经系为( D )。A网状神经系B链状神经系CH型神经系D梯状神经系5、涡虫耳突的功能是( D )。A听觉B感光C触觉D味觉和嗅觉7、猪绦虫的卵被寄主吞食后孵出的幼虫叫(D )。A毛蚴B胞蚴C囊尾蚴D六钩蚴8、下列哪种寄生虫非昆虫传播(A )。A日本血吸虫B疟原虫C杜氏利什曼原虫D丝虫9、经口感染终末宿主的寄生虫是(A )。A华枝睾吸血虫B日本吸血虫C丝虫D钩虫10、不经血液循环途径即可到达其正常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的寄生虫是(B )。日本血吸虫绦虫蛔虫钩虫11、下列哪种动物无消化系统( D)。沙蚕姜片虫华枝睾虫猪带绦虫15、下列各组中,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寄虫的是( B )。钩虫蛔虫华枝睾吸虫蛲虫鞭虫钩虫蛔虫疟原虫蛲虫钩虫锥虫羊肝蛭16、猪带绦虫感染性蚴虫态为( D )。A六钩蚴 B虫卵 C毛蚴 D囊尾蚴17、真涡虫发育的特点是( A )。A直接发育 B 经浮浪幼虫阶段 C 经帽状幼虫阶段 D 经牟勒氏幼虫阶段18、具后肾型排泄系统的动物是( C )。A涡虫 B草履虫 C 蚯蚓 D 吸虫(五)、问答题1、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中有何重要意义?两侧对称的出现,促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出前、后、左、右及背、腹。背面主司保护功能,而腹面承担爬行与摄食。向前的一端由于经常首先接触外界条件而使神经系统和感官向前端集中逐步出现了头部,使动物能作定向运动和主动地摄取食物,使其适应范围更加广泛。为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特别是运动机能的负担,并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如: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围更广,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3、简述典型吸虫的生活史中各种虫态的一般特征。典型吸虫生活史分为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成虫等阶段。 卵:呈卵圆形,多数具卵孔,有卵壳包围。 毛蚴:生活史中第一个自由游泳时期,身体呈现梨形,披有纤毛,毛蚴很活跃,在水中自由游泳,寻找中间寄主。 胞蚴:毛蚴进入螺体后脱去纤毛形成一囊状物,保留毛蚴的体壁和原肾,靠体表吸收寄主的营养,可进行无性繁殖。 雷蚴:长圆形,后端较钝,具口、咽,及不分枝的肠,通过肠道或体表吸收寄主的养料,可进行无性繁殖。 尾蚴:生活史中第二个自由生活阶段,有一长形尾,有口、口吸盘,肌肉质咽及分枝的肠道,身体前端有穿透腺,也有原肾。 囊蚴:椭圆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