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学三十(考研最后冲刺)笔记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首先要了解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通常把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看做是一个历史的界碑,以标示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试图将近、现、当代打通,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涵盖百年中国文学。事实上,虽然晚清以来已出现文学变革,如“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的提倡,等等,但总体上仍是局限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真正有革命意义的突变还是在1917年文学革命发生之后。因此,必须大致了解晚清的文学革新运动如何为后起的文学革命做了准备。(2)应了解文学革命的背景与直接动因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有各种解释,注意这里解释为“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主,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又造成多种文化比较选择的开放活跃的局面,文学革命直接从中获取了动力。(3)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作为知识性了解,应注意掌握:以新青年为中心而形成的反封建思想文化阵线及主要的代表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功绩,白话文运动的提倡与推广过程,林(纾)蔡(元培)之争,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论争。(4)关于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可以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这三方面去评判,考察其对于传统文学的彻底革新,理解新文学是如何在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运动中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5)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是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外因。胡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就依持过进化论等思潮,周作人也得益于西方人道主义文学理论,这都是影响的例证。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是文学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后短短几年间,思想大解放如冰河开封,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各种文艺思潮几乎都同时涌入了中国。对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思想活跃状况应有所了解。在以后整个课程学习当中,都应当把外来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方面。(6)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手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其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影响与贡献最大。应当了解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会的成立及成员组成的基本状况,包括各自的代表刊物和作家,最足以体现社团倾向的基本观点。对于前者追求“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后者侧重“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也应从创作观念与流派特色上加以简要评析。此外,还要了解新月社、语丝社、浅草社和湖畔诗社的基本情况。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7)胡适对新文学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进化论与实验主义对胡适文学观念的建构都有积极的作用,应结合文学改良刍议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胡适的文学观念在新文学发难期所做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周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质,适合了“五四”个性解放的热潮,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周作人转向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表达思想的原则,提出比较脱离现实的“自己的园地”文学观,代表了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另一路的追求。这一节不作为重点,但应学习如何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那些影响大而思想立场可能比较复杂的作家。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8)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此后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试验期。这种大致的阶段性划分,可以帮助同学联系时代社会变迁去把握文坛的趋向。(9)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也可以从总体上去归纳与描述其共同的兴趣与归趋,或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理性精神、感伤的情调、个性化与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第二章 鲁迅(一)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1)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莽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接线员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理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到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感受。(2)所谓“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冲破传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去深入探讨,尊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从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理。建议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认为的某点“鲁迅艺术特色”。二 野草与朝花夕拾(4)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这可以更多地从“文体”与写作的姿态上去理解。“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所以鉴赏朝花夕拾,不妨多注意其笔墨情趣。(5)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也可以用“独语”来概括。这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很晦涩难懂,阅读时关键是琢磨体会其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要把握其“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不必要求青年学生完全理解野草中鲁迅的哲学。鲁迅也说过,他并不希望青年读懂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因此,学习野草可偏重于文件的鉴赏,当然,也该从这非常个性化又非常峻的艺术世界中,领略作家深刻而孤寂的心境及由此发生的无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三章 小说(一)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 “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其中除了社会变革的推动,还包括: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学运动的成功,西洋小说的影响,等等。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本时期除了鲁迅等个别作家之外,大部分创作仍比较幼稚,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开了源头。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2)理解“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对“问题小说”形态与得失的理解,可以举冰心为主要的分析象。其超人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小说”。该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还可以分析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其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3)“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考察这变化的痕迹可以引举叶圣陶为例。叶也是从“问题小说”起步,后来支转向专写“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精神病态。可以重点评析其早期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注意其如何在不长的篇幅中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并领略其不动声色地讽剌的手法。(4)关于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要了解这一群体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应以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乡土文学”的界定为出发点,理解这一群体涌现的文学史背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可以在阅读一些代表的基础上,休会与掌握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对奇特民俗的描绘,彭家煌怂恿)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台静农(拜堂)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理困苦难表现,等等,从而理解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使新文学小说的题材转向社会民众,手法转向写实,描写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等变化。总之,应注意从中学会如何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去考察一种文学潮流。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5)强调小说抒情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生点把握郁达夫创作的鲜明特色,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可以作为深入分析的文本。其特色表现在:小说有以“零余者”为代表的确良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分析郁达夫小说不必过于考究其情节结构或语言运用的完整程度,应重在领略其非常独异的艺术个性,那充溢篇中的才气、激情,那真切的感伤和忧愤。此外,有关其小说中病态性欲的描写,也可以作为本课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应理解为郁达夫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在当时也带有向虚伪的封建传统道德及国人矫饰习气挑战的意味。(6)了解“五四”抒情小说的特色,还应当考察庐隐、滏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滏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的海滨故人表现新旧交替时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滏女士的隔绝等作品大胆袒露敢于冲破旧道德牢笼的青年女性的内心隐秘。这些作品艺术上并不完整,但联系当时的时代精神需求来阅读,就能理解其当时受欢迎的原因。(7)同样注重抒情却又在艺术上达到较完整的境界的本时期作家,还有冯文炳和许地山。前者可以竹林的故事为中心,欣赏其如何以冲淡、质朴的笔调描写古朴、和谐的田园生活之美,及其如何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构设小说的意境。欣赏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作品,则应当把握其倾向浪漫主义的丰富的想象宗教传奇的情节韵味。第四章 郭沫若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1)诗歌研究无定法,一般而言,评论一位诗人,应抓住最最能体现其思想艺术追求的独创的方面。而“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便是女神的特色。对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时代内涵的分析,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 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可以天狗为析例)。其次,“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我”是统一的。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怀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学习中会碰到对郭诗那种似乎大喊大叫袒露直切的写法不大能欣赏的情况,应当联系“五四”时代刚刚觉醒过来的一代青年的心境去同情了解,这样会发现女神的确有不可重复的精神魅力。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2)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关于这个问题,较细致的介绍也可以参考“评论节录”中的研究观点。要了解由于泛神论的影响,女神更加思绪沸腾,想象奇特,大自然常常被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可重点评析地球,我的母亲)。而且从泛神论的影响出发,郭诗崇拜万物不断创造更新的“力”和“动的精神”。总之,女神的主导性风格是壮阔、雄奇,正代表了“五四”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特征。(3)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其自由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 2025版国税税收征管保密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多家公司生物科技研发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空间装饰木工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2025版房地产中介机构员工健康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劳务分包管理协议
- 2025年现代服务业厂房及设备租赁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防盗门产业链整合与销售合同
- 2025房地产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框架协议
- 四川达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2篇(含答案)(2003-2023)
- 助产士进修汇报课件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
- DL-T997-2020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 2024年苏州吴中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阿里巴巴基本动作管理者必须修炼的24个基本动作》读书笔记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交通集团赤峰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JT-T-480-2002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健康管理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