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科学教学中的“跟进策略”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自己预设的教案的忠实的行使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只能顺着教师的思路学习、讨论、实验,使得许多“美丽的图景”失之交臂。这样的教学严重的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科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课堂教学虽然课前进行预设,但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可预设性的,只能是生成性的。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调整预案,不断生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营造这种生成性教学的态势,需要“跟进策略”。“跟进策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势的变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小学科学教师要把课堂中出现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生成性内容看作是新的教学资源,并实施有效的“跟进”,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意外”时“跟进”许多教师认为,课堂出现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千方百计的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实实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不失为一个小插曲儿。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对这意外及时跟进、调整,重构共建。如笔者在教学四上有生命的物体这一单元的植物的根和茎时,学生对植物的成长十分感兴趣,课堂讨论十分活跃,讨论将至尾声时,平时爱捣乱且从不发言的邵蕴鑫同学高高地举起手,我一阵欣喜,忙示意其发言,他皱着眉头告诉我:“老师,我的一颗牙齿掉了”。这一说全班都骚动起来,四周的同学都围过去,想看看邵蕴鑫那颗掉落的牙齿,边上的同学有的嘀咕着自己掉牙的经历,有的齜着牙互相“研究”牙齿起来了。这时,有个坐在后排的同学大声地说:“老师,植物有生命,人的牙齿有没有生命?”一问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像煮沸开水般,一部分同学认为牙齿有生命,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牙齿没有生命。这时如果制止学生,课堂能够马上安静下来,并回到刚才的话题上。但是学生们的注意力、兴趣点都被这牙齿的问题牵制了,正好本单元又是研究有生命的物体,于是我灵机一动,就说:“大家既然对牙齿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感兴趣,课后就找一些资料或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观点。下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就是牙齿有没有生命?若有,表现在哪里?”话音刚落,教师里就响起了一片欢呼声。然后,我稍加引导讨论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上。第二次来到这班上课时,许多同学桌上摆放着一面小镜子和一些资料,各个都坐的端端正正地等着上课。这节课非常成功,孩子们的表现极为出色,尤其是上次掉牙齿的邵蕴鑫同学,还把那颗牙齿放在盒子里带进了课堂,在我的鼓励下,他汇报了通过观察掉落牙齿的变化发现牙齿是有生命的,博得了同学的掌声,在他的脸上露出了平时难以察觉的喜悦。由于及时的采用了“跟进策略”,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了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在“亮点”处“跟进”在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提出始料不及的“亮点”问题或想法,像“我反对”、“我喜欢自己的算法”、“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诸类的话,教师应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把握适当的角度予以跟进。如在教学五上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从实验中获取信息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讨论菜地里植物株与株、行与行为什么都要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个问题对于城区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没想到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回答说:“菜地里植物留出行距、株距是为了让植物有充足的空气。”这个回答完成了我的课前预设,简直太棒了。正当我兴奋之时,坐在后排的王珂俊举手站起来说:“我认为还有作用”。我当时愣了一会儿,但还是顺水推舟,“很好!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大家听听。”这个学生自信的说:“我叔叔告诉我给桔树留行距、株距可以让桔树的枝叶向周围伸出去都受到阳光照射。叔叔还要给桔树疏枝,让躲在里面的枝叶也照到太阳,他管这叫开天窗”。他的回答迎来了热烈的掌声。受到该位学生的启发,我又继续提问“还有补充吗?”结果一大片学生举手,得到了“防止病虫害、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等多种回答。像这样,由于教师的机智,采用“跟进策略”创造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在“冷场”中“跟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于学习以获得最佳效果,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下的常温,就应学习调温艺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冷场”的课堂状态,若能及时地在这些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却处、知识冷落处加温或聚热,通过择机“跟进”,改变“冷场”,营造亢奋的学习氛围,必将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涉及了地球自转、公转等有关知识,学生无法直观地感知到地球的运动,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针对学生平时根据车窗外景物的运动判断车子行使的速度与方向经历引入,让学生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判断地球的运动方向。乘车观景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而地球的运动是他们无法觉察的,一下子把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还要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判断地球的运动方向。这是学生接受不了的,于是课堂往往会出现“冷场”。此时,教师可采用有效方式的择机“跟进”,扭转局面。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一次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在“争论”后“跟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维的权力还给学生。给全体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思考、交流及展示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争论。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应随机应变,择机“跟进”,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情绪更高昂,在气氛热烈的课堂中继续探索,继续创造,继续发展。教学五下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时,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知道了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之后,有一位学生提出:“我们组发现气球吹的越大小车开的越快。”对于这个发言,有的小组表示赞同,有的小组表示反对,并且要求让他当场演示。于是两种观点的学生分别站到了一起,进行了一场唇舌战。我知道学生争论的过程就是思维交锋和碰撞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因为争论会破坏课堂纪律去阻止学生,而是抓住争论的问题进一步的“跟进”,“事实胜于雄辩,那我们就试一试吧!”实验的结果是气球吹的越大,小车反而开的越慢。这预示着学生又一个争论又开始了,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产生了更多的独特见解,如:空气是有重量的,气球吹的太大小车的重量就增加了,会影响小车的速度;小车放在粗糙的地面或桌面,摩擦力增大,会影响小车的速度;气球的喷气口朝的方向,会影响小车的速度等。使预设和课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示范工程竣工验收方案(3篇)
- 2025合作伙伴间互相担保合同
- 花都工程造价咨询方案(3篇)
- 2025年版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工程合同纠纷处置方案(3篇)
- 屋顶工程防水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石英玻璃纤维套管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教育行业报告:教育行业教育培训市场细分领域创新与发展趋势研究
- 2025年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市场趋势与可持续发展报告
- 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及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与规划报告
- ZJ50J钻机配置清单(带刹)
- 建筑系馆-深圳大学建筑系馆
- 2022年江门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珊瑚礁生态系统
- GB 28241-2012液压机安全技术要求
- 东亚文化之都
- 医疗保险学导论课件
- 八大员培训计划
- 晨检午检体温记录表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4 繁 星|部编版(共14张PPT)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