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doc_第1页
浅谈读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doc_第2页
浅谈读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doc_第3页
浅谈读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浅谈读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的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太极拳,教几遍后,问道:“招数可记得了?”张无忌说:“能记得了。”师傅则严命其细看细思,再演示几遍。张无忌高兴地说:“这回记得很清楚。”师连连摇头,令其再看再思。反复几遍后,再问:“现在如何?”张无忌此时领会了“以柔克刚”的精髓所在,而忘记招数。师满意而退。这情节乍看令人费解,细思则颇有道理。记得招数,是死记;记不得具体的招数,只将万般变化融会贯通,是学到了真谛。在语文教学中,机械地按照教参教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如同在使这些招数,而不是真的教学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这种能力呢?新课标改革以来,中学语文就构建起了综合科学、艺术、人文为一体的语文教学理想,作为一线教师,也正孜孜不倦地通过各种途径去提升自己的素养,而读书却是测量治学高度的一把尺子,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求索,不断获得,不断积累,才能把有形的招数变成无形的能力,化静为动、尺水兴波,厚积薄发也。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当我宣誓加入教师行列的那一刻起,我也加入了这个信仰,并且受益匪浅。记得于漪在执教孔已己这课时,将古希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和孔已己的悲剧相提并论,为什么我们不能呢?不仅因为于漪是教育大家,更因为她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她的语文教学,而她到底读了多少书,背了多少书,这些都是个未知数。这更让我坚信“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在这里,我就以自己在这几年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案例为切入点,抛砖引玉,管窥读书与语文教学相长的关系。一、远水救了近火:每一堂课,就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我在上课之前都精心地培育着,时刻地准备着:备目标,备教具,备提问,备板书,备差生。希望每一堂课都能功德圆满,但半路上总能杀出个程咬金,有时候还杀得你措手不及,而腹中的诗书却能让你化险为夷,有时候还有意外的惊喜呢。所以,谁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呢?在上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开始的导入和对学生的引导都很顺利,抓住“这个歌会很有意思” 的引题慢慢地进入了正题,突然有个学生举手发言道:“老师,我觉得这很没意思。”语出惊人,全班冷了场,我表面波澜不惊,却着实为这个与我的教学设计大相径庭的话语冒汗,但那时那景,只有继续追问其原因。原来这个学生认为第四自然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很没意思,而且觉得有点喧宾夺主,冲淡了“歌会”这个主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却要追溯到沈从文和湘西文化这两个源头,这是大学时进修的课程,但要给初中生解释清楚,那也说来话太长了。本文所谓的歌会就是聚在一起唱歌,而且唱的是山歌,这使我想起了沈从文的湘西苗族的艺术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我把这段话写在黑板上,解说道:“赶马女孩触目是山花烂漫,侧耳是鸟鸣悠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耳濡目染,当然会唱出如此美妙的歌声了,才让我们看到充满了淳朴的本色美,欣赏到这个奇妙无穷的歌会。所以,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从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它就是要对原生环境自然还原。他认为进行大量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意思的。现在,你还会觉得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主题吗?你还会觉得这歌会没意思吗?” 我看到了那个举手学生那满足的眼神和满意的点头,看到了班级在朗读声中似乎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望文生对了义:有个成语叫“望文生义”,意思是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禁忌的就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有个整体性,你不能像科学实验来个抽样化验,或者肢解分析,那样就会造成以偏概全或是支离破碎的后果。但如果教师的胸中藏有一个图书馆的话,至少有套语文全科书,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望文亦能生对了义。在讲解紫藤萝瀑布新课前,简单地介绍着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本来这些作为基本的文学常识,记住便是了。但学生的好奇心又按捺不住了,问道:“宗璞为什么要改名字啊?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思考过呢,那么先试着从字面上去理解:“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学习、师从、崇尚等。“璞”是包着玉的石头,又指没有雕琢的玉。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又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 这样解释完,顺势总结道:“由作者的笔名,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获。在大家的启发下,我真正感觉到了“宗璞”这两个字的意蕴的丰厚,它不仅揭示了作者高品位的审美趣味,让我们知道了她喜欢什么,而且感到了作者在精神深处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明白了她是怎样做的。同学们,我们这次简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是了不起呀!这次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篇好文章,还认识了它的作者,拜访了作者的心灵。” 听完这番话,课堂上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像是阿里巴巴,一句“芝麻开门”就找到了宝藏,接下来的课就充满了生气。三、点铁变成了金:神话故事中说,仙人拥有神力,用手指一点,就能使铁变成金子。从科学原理上讲,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界里不存在仙人,更不存在仙人的神力了。但在语文教学中,却能让这个神话不再是神话,而是切实现身于我们眼前。那么,现在我们就以语文的作文教学为例,来看看怎样“点铁成金”吧!在一堂作文课上,布置学生写一段关于江南的作文片段。写完收上来一看,平淡无奇,毫无文采,写的内容更是大同小异。我就让学生再去修改,但有个学生就不乐意了:“老师,你修改一篇示范下嘛!”看着下面应和声此起彼伏,我就拿了一篇例文来修改,然后稍作点拨。原文如下:江南美,江南真美好!古代有不少文人写诗都写到江南,都歌颂过江南。江南的美,非常别致,非常突出,人们记在心里,永远难忘。修改:江南美,无论是歌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抑或是陶醉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都是说的江南的美,那美落在无数人的心坎上,化出水样柔情。你看见了吗?江南的美在眷恋者的笔尖舞蹈,在热爱者的梦里流淌!点拨:仅用“真美”、“非常别致”、“非常突出”之语表现江南的美,抽象、笼统,没有什么文采,也没有任何美感,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恰当地引用古代诗词来代替它们,不仅具体、生动、蕴藉,而且富有文采。台下都瞪大了眼睛,看来,老师 “点铁成金”的神力,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带给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美感,纷纷提笔修改起来。诸如以上的情况,完全靠课前备课是不够的,不要等到火烧眉毛了再想什么脱身之计,脱身了是小聪明,灭火了是大智慧。有人说:“前世杀了猪,今世让你教书;前世杀了人,今世让你当语文老师。”虽是调侃,却透露着语文难教,语文教学的确是重活、累活,但我既然站在了这三尺讲台上,就要把它当是细活、心活,撑起一方语文的新天地,既然选择了语文,那就投入地爱一回。前辈告诉我一句朴实的话:“语文教师不能不读书。”所以平时我不仅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更是武装自己的教学。首先,有意识吸收各种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随时发散出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如我教出师表一文前,就重温了小说三国演义,阅读了三国志,了解了三国历史,三国人物,在讲课的时候,穿插其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就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次,吸收各种看似和教学内容“无关”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要博览群书,文艺性的,科学性的,哲理性的,都要涉及,平时不妨多留意文化信息、体育动态,国际国内时事等,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信手拈来,偶尔地对学生“投其所好”,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中行走的脚步更加踏实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