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三言》称谓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三言》称谓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三言》称谓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三言》称谓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三言》称谓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三言》称谓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在中国当代语言学研究中 社会语言学越来越被重视 而称谓语的研究是社 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关于称谓的研究在理论上越来越趋向成 熟 三言二拍 作为通俗小说曾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光芒 其中的称谓语 很值得描写和研究 由于篇幅限制 本文只对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的称谓系统进行了研究 而未涉及 二拍 本文重点研究 三言 的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 结合社会语言学观点 加之与现代汉语称谓系统比 较 进行了一番综合的考察和梳理 首先 在序论中着重对称谓语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 借助前人研究称谓的成 果 重点借鉴华东师大李明洁老师从功能角度梳理的称谓系统内部概念 将 三 言 的称谓语进行归类描写 使 三言 的称谓描写纳入到功能的分类系统中来 其次 描写和解释 三言 的称谓系统 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 主要从 功能角度分类描写 其中称呼语是本文的重点考察对象 主要对定位功能和表情 功能下的称呼语进行了描写和研究 亲属称 职业称 职务 泛交往称 尊称 蔑称 昵称等 此外还有其他称谓 如谦称 詈语等 再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 三言 称谓语的使用特点 以及反映出来的 文化观念 最后 将 三言 称谓系统与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加以比较 总结称谓系统在 历史长河中自身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 三言 称谓语称呼语称谓变体社会语言学 a b s t r a c t i nn o w a d a y sd h i n a sl i n g u i s t i c sr e s c a r c h s o c i o l i n g u i s t i c sa l t f a c t sm o r ea n dm o r c a t l c n t i o n 田l cm r y a d d r c 豁f b n n s w h i c hj s 卸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e l e m c n to f s o c i o l i n g u i s t i c s h 箍b e e nm o r e 粕dm o 化p c f l i e c ti n 眦n ty e 盯s t h ea d d r e s sf o 珊s i ns a ny a nu 锄gp a i ab e s tw o f k si nt h c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p o pn o v e l s a r eq u i t e v a l u a b l ca sr c s e a r c hs 啪p l 嚣 t h i sp a p c ro n l yf o c i l s e so nt h ea d d r e s sf o 皿sj ns a i l y a ni n s t e a do fb a ms 柚y a na n dl i a n g p a ib c c a u s eo f 也er e s t r a i n t so ft h ep a p c rk n g t l l a d d f c 璐f 咖l sa m o n gk i l l s h i p sa n dt h ea c q u a i n t a n c c sa r et h em a i nc o n c e mj t h j s p a p e w h i c ha r ef e s c a r c h e df r o mt l l e p e i s p e c t i v e o f s o c i o l i n g u j s t i c s w i t h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i n v c s t i g a t i o n a n da c o m p a f i s o n b e t w e e na d d r e s sf o f t l l si n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c f i r s t l y t h ep a no fi n t m d u c t i o ni sag e n e r a li n t 州u c t i o no fa d d f c s sf 0 皿sa n d r c l a t i n gc c c p t s 1 1 i c nt h ea d d r e s sf o m si n s 抽y 抽 a r ed a s s i f i e dj n t od j f f e r c n t f i i n c t i o n a ls y s t c m so nt h eb a s i so fr e a d yr c s c a r c h e s p e c 湖i l yu m i n 百i e s o fe 觞t c h i n an o 皿a lu n i v e r s i t y c o e s p o n d i n gr c s e a r c h s c c o d l y a l li n t r o d u c t j o na i l df e l a t i n ge x p l 锄a t i o n so ft h ea d d r c s sf o 皿s y s t e mi n s a j ly a n i s 舀v e nw i t ht h ef o c u so nv o c a t i v ef o 珊s 唧o n gl i 璐h i p s 印dt h o s ea m o n g a c q u a i n t a n c e s w h i c hi sc o n d u c t c d 盘o mt h ea n 舀eo fe m o t i v e a n di d c n t i t yf u n c t i o n si n f u n c t i o n a ll i n g i l i s t i c s 1 1 l ev o c a t i v e si nt l l i sp a p e rf e f c r t o k i n s h i pv o c a t i v e a d d f e s s f o 瑚o f 蚴p a t i o t i t l c s a c q u a i l l t 强c cv o c a t i v e s a d d r sf b r n l sf o rr e s p e c t a d d r c s s f o m sf o rd i s c 渤i n a t i o n a d d r e 鸽f 0 瑚s 妇i n l i m a c ya sw c l l 舔o t h c ra d d 佗龉f o m l s s u c h 够a d 出e 鼹f o mf o rm o d c s t y 蛐di i i 跗l 毗i o ne t c 髓i r d l yt h i s 闸砖rd i s c u 湖st l l cc i l l t i i r a lp h e n o m e n ar c n e c t e df f o mt h ea d d r c s s f o 订n s 祧dv o c a 蛀v 器i l l s 腿y a n l 幻m h cp c f s p e c t i v eo fs o c j o l i n g u i s t i c s l 嬲t l ya 姗p a l i 湖b c 细e e nt h ea d d r e s sf o 彻si nt h en o v e l s a i ly a n a n dt h o s e o fc o n t e m p c 幌r yc h i 删毽ci sm a d ei nt h i sp a na n das u m m a r yo ft h ef c a t u r e so ft l l e h j 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to fa d d r e s sf b f i i l si sp o i n t e do u ta sw e l l k e yw b r d s s a ny a na d d f e s sf o n i lv 0 c a t j v ev a r i a n to fa d d r e s sf b 珊 s o c i o l j n g u i s t j c 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羞塑日期 竺堑 丕 兰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翩 导师签名 日期 型夕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 1 1 1 目前存在的说法 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有必要在本文中加以说明 以便进行统一而科学 的分类 当前存在着三种说法 1 称谓语就是称呼语 称谓就是称呼 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 孙维张 汉语 社会语言学 1 1 4 页 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版 2 称谓语包含称呼语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 以及由于身份 职业等等 而得来的名称 如父亲 师傅 支书等 现代汉语词典 指称语中指人的那一部分为称谓语 李明洁1 9 9 6 所谓称谓语 简单地说 就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 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曹炜2 0 0 5 称呼语是当面打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 如同志 哥哥等 现代汉 语词典 称呼语是具有自我描述功能和导入一维持功能的称谓语 李明洁1 9 9 7 所谓称呼语 指的是人们彼此间当面招呼所使用的名称 曹炜2 0 0 5 3 称谓语和稔呼语具有交叉关系 称谓语和称呼语应该重新界定 两者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 称谓语可以分 为亲属称谓语和牡会称谓语两大类 两者既存在着共性 也存在着差异 称呼语 可以分为亲属称呼语 社会称呼语及姓名称呼语三大类 曹炜2 0 0 5 第一种说法在普通群众中较流行 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在学术界较流行 第 种说法中只是有了 交叉关系 是新提法 实际上阐述的仍然是称谓包含 称呼的类属关系 本文赞同第二种 包含 的说法 而小赞同第三种 交叉关 系 的提法 i 1 2 本文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 奉文赞 可和使用李明洁阐述的称谓语与称呼语以及称旧系统内其他相关的 概念 夺明洁早在t 9 9 7 年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 j 准 j 功能解析 一文中 i d i j j e 4 州i 导 称呼语 指称语 面称i f f f j n 自称语 等一 彖o q 仙 2 逊 j 了梳弹 根据言语 r 为的荜水j w 起z j 枸 不统t j 众多概念逐 一进行了界定 并配以图表 现代汉语语汇中凡为完成表述功能而且具有指称作用的皆为指称语 指称 语中指称人的那一部分为称谓语 称谓语中具有自我描述功能的为面称语 不 具备者为背称语 面称语中具有导入一一维持功能的为称呼语 亦叫对称语 不具备者为自称语 f j 万 夏1 差嚣 二 一 一一 匝圃匿j 0 一一 暖圈 暇 礁代汉瓣的称滑乐筑 圈f i 一 表示具有 不鼹钉落特征 本文使用李明洁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 即 指称语中指称人的那一部 分为称谓语 称谓语中具有自我描述功能的为面称语 称谓语包含称呼语 称 呼语是称谓语的下位概念 本文借用曹炜先生对称呼语的一段阐释来说明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差异 称呼语着眼的是人们的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 它可以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各 种关系及所拥有的社会评价等一一这时候的称呼语同时也是称谓语 它也可以 不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一一这时候的称呼语 就只是称呼语 而不是称谓语 曹炜2 0 0 5 1 1 3 称呼语的下位分类 本文赞同李明洁从功能角度对称呼语进行的下位分类 1 从定位功能分 分为职业称 职务称 本名称 亲属称 泛交往称 2 从表情功能分 依圭 l 所 表达的感情的不州 分为甲称 尊称 蔑称 呢称 3 从定性功能分 分为j i 式称呼 非i l j 称叶 2 二二 定曩二古既 臣曼至习 一一一丁 定譬 七麓 陌万 匕羔叠墅列 冀 秘 j i 磐 0 ff 岂鉴 毪 1 2 4 定位功能 表情功能和定性功能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所谓定位功能是指人们在选用称呼语时 通过规定双方人际关系的角色 来选择切合本次交际目的的双方的人际关系 定位功能是导入一维持功能的附 属功能 李明洁 1 9 9 7 所谓表情功能就是通过情感诉求来调节双方的人际态度 控制双方的人际 关系 表情功能附属于定位功能 李明洁 1 9 9 7 称呼语在具有定位与表情功能的刷时 还具有根据场合与正式程度控制行为性 质的功能 我们称之为定性功能 定性功能并列于表情功能 同属于定位功能 的附属功能 根据场合与正式程度不同 可将称呼语分为正式称呼 如 夫人 非正式称呼 如 孩子他妈 等 李明洁 1 9 9 7 本文没有对定性功能下的 f 式称呼 与 非正式称呼 进行单独描写 1 2 5 称谓系统内其他概念 1 2 5 1 面称与背称 面称 与 背称 相对而言 说话人呼叫听话人 用面称 如 老王 你来一下 说话人向听话人提起第三方 用背称 如 老王今天不来 从句 法结构上说 面称作独立成分一乎语 背称作句中成分 即主语宾语定语等 郭继懋1 9 9 5 具有自我描述功能的称谓语我们称之为面称语 而不具有这种功能 即被 述者不是行为的直接参与者 不一定在行为的现场的称谓语 我们称之为背称 语 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 二人称皆为面称语 第三人称就属于背称语 当然 实际的语言交际中 面称语并不局限于 你 我 这样无具体意义的代词 更 多的是具有确定意义的称谓形式如摹一人称中 本法官 鄙人 我自己 和第二人称中的 张老师 伯母 小电等等 这些面称语不仅具有自我描述 功能 而且由于有确定的意义更能表达细致的内容 同时由于避免了简单的指 代而更有礼貌 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李明洁 以上两个概念 郭继懋先生通俗易懂地加以了解释 并从语法成分的角度 进行了区分 但并不是下的定义 李明洁从功能角度严密地对 面称 和 背 称 下了定义 并举例加以解释 本文赞同和支持李明洁的观点 1 2 s 2 敬称与谦称 两者的根本目的 都是出于礼貌而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它们都是面称语的 下位概念 都是从说话人的言语态度角度划分出来的小类 一个是为了抬高别人 一个是为了降低自己 降低自己的同时也是为了抬高别人 敬称有导入维持功能 是称呼语的下位概念 谦称不具备导入维持功能 是自称语 与称呼语是相对平 行概念 在汉语中对别人的尊称 也叫敬称 和对自己的谦称是常用的 一般来 说在相互言谈和书札来往中 提到自己要用谦称 或卑称 与此相反 在称呼 对方时要用敬称 尊称 除了有意侮辱对方外 表示尊敬感情色彩的称谓语习惯上叫敬称 其意在于抬高别人 称谓语 马宏基王立廷 尊称 对人尊敬的称呼 您 是 你 的尊称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诃典 中没有专门为 敬称 立项 由上面两个概念可以看出 敬称即是尊称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韩国语中敬称非常多 本文对 敬称 和 尊称 不做区分 敬称 在亲属关系中常用于下辈对上辈 或同辈问年龄较幼者对年龄较长 者 在社交关系中常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平级之间相称呼 但两者都不尽然 有 时也可用于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 如 大爷 叔叔 教授 局长 争上 陛f 大人 尊夫人 尊翁 令郎 令伯 贤弟 贤侄 恩师 恩相 郭老 苇老 陈总 刘总 李兄 张兄等 此外 姓名加职务 职业称等 都可以表 示尊敬的色彩 如 张部长 李老师 孙先f 二等 表示谦卑感情色彩的是谦称 其意在于降低自己 称谓语 马宏基王立 建 漾称 经常用于自称或对外人称呼自己的亲属 如 学生 鄙人 弟子 愚兄 愚弟 家父 内人 贱内 小女 犬r 等 自称 自己称呼自己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 现代汉语词典 称谓晤的下位概念包括面称和背称 从拿1 1 小 i 的定义看 称呼语足面称的 卜f 迂概念 称呼语也可以叫对称语 与自称址刈川刈 r 行的概念 敬称是称 r 黯的卜位概念 是从称呼语的表情功能训 州川 漾称不是称呼语 是l j 吁滔牛 i 对的自称 敬称限于称对力 鼎称 j 确 l 二 戈 j 自己一方有亲属关 系的人 第二节称谓语研究现状 称谓语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 是适应人类交际的需要产生 的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产生了性质不同的称谓语 6 0 年代以来 称呼问题r 益引起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的重视 近些 年来 语用学家也开始关注称呼的语用功能及其含义 美国语言学家欧文 特罩 普在 称呼的社会语言学规则 一文中扼要概括了7 0 年代以来称呼问题的研究概 况 并以流程图的方式描述了美国西部学术界及依地语 波多黎各语中称呼系统 的情况 他指出 称呼使用中有一个选择结 及称呼选择的诸可能的制约因素 国外称谓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英国社会语言学家法索尔德 2 0 0 0 的专著中有 详尽描述 该书第一章a d d r e s sf o r m s 专门讨论称谓语 不仅提出了称谓语的定 义 对有关术语a d d r e s sf o r m k i nt e r m t e r mo fr e f e r e n c e s s u 珊m o n s e 一一 作了区分 而且对西方称谓语研究的起源和发展作了清晰的勾勒 最后还提到了 亚洲语言一汉语和爪哇语中的称谓语 最早 影响最大的称呼语研究当推b r o w n a n dg m a n 1 9 6 0 转引自法索尔德 3 他著有专著 称谓语 主要对法语 德 语 意大利浯和西班牙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著名的 制约代词使用的两大语义因素 权势和共聚 其后称谓语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广 泛 重要成果有e r v i n t r i p p 1 9 7 2 l a m b e r te ta l 1 9 7 6 8 r a u n 1 9 8 8 d u n k l i n g 1 9 9 0 等 其中b m u m 等发表了一部专著 称呼语 详细描写了英 德 法 俄等语言罩称呼的使用情况 不过 直到今天西方语言中人称代词的研 究 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b e l t j a k i n g i n g e r c 2 0 0 2 国内称渭语研究有悠久的历史 近二三十年更取得了不小进展 北周卢辫 称 谓 脚刘知儿 史通 称谓 清梁章矩 称谓录 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称谓研 究的苹要成粜 此外称谓方面的撰文还有 尔雅 中的 释亲 篇 系统地介绍 了亲属称哪语的意义和用法 清代周象明的 称谓考辨 是探求称谓语语源的专 文 解放瓜天l 一称呼的研究在国内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 他们力图从新的视角考 察称呼具体使用巾的问题 但是 这类研究大部分还是静态的 描写性的 最早 的文章足父盱岔 灯下集 中有一篇 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 1 9 6 0 8 0 年代 以束2 i 矗仃jf i 以新的眼光审视称谓语 称谓方而的词典 格剐论辽个断涌现 下火 圯 i 晰8 张孝忠等 1 9 8 8 韩省之 9 9 1 刘超功 1q q 禁希芹 1 9 9 1 1 1 l 1 9 9 8 编写的词典是近二 年来重要的称粥 j j 10 苫方面 重 要的 j r q z 马宏基 常庆丰 1 9 9 8 惠列1 1 q 蚋 l l j j 烃泡 2 2 融 疆0 一 一i 2 史乃丽的成绩最为突出 大部分足备弧探 j 二 j m g 的 f 铁平 1 9 8 4 胡明扬 1 9 8 6 陈建民 1 9 9 0 崔山 1 9 9 0 李晋荃 1 9 9 0 胡士 云 1 9 9 4 鲁健骥 1 9 9 4 骆峰 1 9 9 4 卫志强 1 9 9 4 祝碗瑾 1 9 9 4 郭继愚 1 9 9 5 潘文 1 9 9 5 吴小如 1 9 9 5 何景贤 1 9 9 6 李明沽 1 9 9 6 1 9 9 7 2 0 0 0 崔希 亮 2 0 0 0 齐沪扬 朱琴琴 2 0 0 1 也有论文涉及英语称呼语 赵英玲 1 9 9 7 陈毅平 2 0 0 2 英汉称呼语比较 毕继万 1 9 9 7 赵军峰 1 9 9 9 和称谓教学 周 健 2 0 0 1 只要对语言学研究的近况稍加留意 我们就不难发现 有关现代汉语称谓系 统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语言应用研究领域的 个新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 者以不同的方法从各个侧面探讨了称谓与文化 与大众心理 与社会变迁 与语 言规则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些讨论都打开了人们的视野 加深了人们对称谓语 社会功能的理解 第三节 三言 及其称谓语研究现状 1 3 1 三言 概说 1 三言 简介 三占 包括 喻世明言 原称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三部 各4 0 卷 共计1 2 0 卷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话本小说之艺术瑰宝 是存留 至今的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是数百年小说创作的一个结晶 是旧时市民文化 心理的积淀 三言 中的话本由北宋经历南宋 元代至明代万历朝 时间绵延了约七 百年 来源复杂 尤其是一些话本 至今仍然无法确切地断定其时代 但本文 宗旨并不在于寻其来源 为其断代 而是注重研究其中底层市民生活的言语行 为 尤其是研究它的称谓语系统 2 三占 体裁 三占 的体裁属话本小院 所谓 话本 即是 蜕话人 使用的种义 学底本 是说话艺人在演讲时的 讲稿 而 说话 就是讲故事 是一种口头 艺术 口说古今惊听之事 舀 民间由来已久 话本小说来源于说话艺术 这 是既不同于传统的义人涛文 也不同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新的文体 对r 话本小说 前辈学者称为俗丈节 俗文学兴起于唐末血代 发达在两宋和儿 繁荣则在晚明 话本小说 虽然岂术形态与其他文体相比比较粗糙 但它们吣 近生活场景 大量使川l f 仪富 f 世俗生活气息 而且也提供了种新鲥 活泼 通俗易懂 氟 j 箭 川7 川 i 彤式 要了解某一时代的语言 实乩 1 1 的语占价值是最高的 l 二j 川j m 的 艾录 这也是我们本文选取 j 6 为语料进行称谓研究的原因之一 3 三言 作者 冯梦龙 晚明有一股思想解放的思潮 对俗文学的勃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言 编选者冯梦龙便是在这种新思潮的影响下 在李贽之后 金圣叹之前 从事小 说等俗文学研究的一个承先启后的人 冯梦龙 1 5 7 4 1 6 4 6 字犹龙 又字子 龙 别号墨憨斋主人 江浙人士 出身书香门第 冯梦龙一生精力 主要从事 通俗文学的研究 整理和创作 成就卓著 而他最重要的成就 是编著 三言 1 3 2 三言 称谓语的研究现状 古代汉语部分 对明清小说称谓语和称呼语进行专书研究的有 红楼梦 的硕博士论文 山东大学杜晓梅做过硕士论文 红楼梦 称谓语研究 其中 对亲属称谓部分进行了系统地描写和解释 武汉大学陈毅平做过博士论文 红 楼梦 称呼语研究 两篇论文 语料都很丰富 为红学研究填补了空白 也为 近代汉语称谓研究提供了佐证 使近代汉语的称谓研究更加备受关注 对话本小说 三言二拍 的研究 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前人研究成果颇 丰 受关注的角度颇多 故专家 学者们还未来得及对其称谓语做专门研究 目前我们还未见到对 三言 称谓语的专书研究 但也看到了谭耀炬先生在 三 言二拍的语言研究 一书中对部分称谓词已有论及 谭文将称谓语放在 俗字 俗语词 部分中 对 三言二拍 称谓语的特点进行了静态的描写 虽未做系 统研究 但对 三言 称谓语的系统研究会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也提供了一定 的语料和数据 总之 现有的 三言 称谓语的研究并不多见 三言 的称谓语研究有 待更多学者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第四节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 4 1 研究意义 称谓语研究是多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研究称呼语有助于加深社会 语言学中的礼貌语言研究 礼貌语言在社会语毒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语 言学越来越重视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本体研究自有其重要价值 但作为人类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如何维系和发展人际矧的和谐关系 这是语言学家们必须回 答的问题 因此 从社会的角度探讨浯削 勺运i l f j 和理解也就成为语言工作者面i 台 的一大课题 社会语言学致力于探讨补会匙约 文化等对语言的影响 而礼貌则 是这些因素的直接反映 研究礼貌语 涉及讯 i 的社会性 交际成员之间的关系 交际环境 话题等因素直接影响语 i 的f 止川 从而为人们在不同环境使用不同语 高提供解释和佐证 称谓语是最自拔 刘u 阳尺系以及对人态度的语言形式 吲 惭称消浯研究是研究礼貌语高的t f1 坦7 1 扶个侧断深化礼貌语言 研究 n i j 时 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如何恰当地使用称呼语以维系 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语用学和修辞学非常关心的问题 称谓语研究 必将深化语用学 修辞学的研究 此外 称谓语往往因文化 民族而异 不同文 化传统 不同民族心理会通过称呼语得到体现 因此 称呼语的研究必将丰富文 化学 民族学的研究 本文选取 三言 称谓作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 三言 是明代话本小说 讲 述的大部分故事横跨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这三个朝代又是中国历史上政治 经济 文化都很繁荣的时代 尤其是由宋到元 由元到明 经历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外 来文化和外来语在作品中有所呈现 而且明代又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商业开始 繁荣 商务活动开始频繁 三言不但反映了明代经济的繁荣 同时记录了当时普 通百姓市井生活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对低层妇女 青楼女子的生活加以了更多 的关注和同情 三言 是当时繁华社会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 而这些在 三 言 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言 的体裁是话本小说 它的语言具有口头文学 的特点 即在民间传播广 使用普遍 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口头语言 尤其在詈语 的称谓中反映尤为突出 三言 语言中还存在着少数民族外来语 佛教外来语 等 这些外来语使小说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从外来称谓语中也得以体现 出来 三言 在记录明代经济繁荣景象的同时 还真实记录了普通市民介入商 业 服务业 手工业以及一些特殊行业中的场景 这些场景在人际关系中得以充 分体现 而在人际关系中体现最多的就是称谓语 而 三言 的商业称谓 服务 业称谓 手工业称谓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称谓 又在其中显得尤为明确和突出 故本文选取 三言 的称谓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全面认识 三言 的称谓语系统 还有助于认识宋元 明时期称谓语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全貌 还有助于与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进行 历时比较 因此集中考察 三言 的称谓语 具有一定的付会语言学价值 1 4 2 研究思路 理论方面 赞同和支持李明洁对称谓系统内诸概念下的定义和对称呼语功 能进行的下位分类 对 三言 称谓语进行描写 此外还稍稍加以补充 如表 情l j 能p 增加一类 詈语 的描写和解释 先将称谓语的梢关概念加以界定 冉拨 j 能 定位功能 表情功能 的分类将 三言 中的各种称呼语加以描写 然 i 从f i 会浯言 学的角度对 三言 的称谓语特点 文化含义进行总结 最后 将 的称谓语与现代汉语的称谓语进行比较 总之 水文以社会语言学 的 f j 叠为i j 入点 研究 三言 称谓的社会语吉学价 以 三占 作为语料 选取其中较为常 帕硝 州峭 现代汉语称 j 解释 比较 研究的重点放在从 力能 t j l h t 分类的称呼 语上 对面称与背称 称呼语 即对称语 和自称也有所提及 1 4 3 研究方法和步骤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穷尽统计与逐类分析结合 静态与动态结合 共时描写与历时 比较结合等综合研究方法 穷尽统计与逐类分析结合 将1 2 0 卷中出现的称谓语悉数收录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在对五花八门的称呼语进行归类分析 大类下再分小类 有些有代表 意义的称谓语 如妻子之兄弟的 舅 可以做穷尽统计 静态与动态结合是指不仅研究 三言 称谓语的形式结构 还注意探讨 三 言 与现代汉语称谓语与之相同和不同的特点 芪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结合 描写是指书中有哪些常用的称谓语 其内部结构 怎样 我们都尽数将它们展现出来 比较主要将 三言 称谓语系统与现代汉语 称谓语系统进行比较 阐述不同时代的称谓反映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文化 观念的不同 不仅注重独立研究 还要吸收前人的成果 2 研究步骤 第一步 收集 三言 文本与电子文本 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勘 注释 利 用电子文本制作 三言 称谓语数据库 将一些典型的称谓语进行穷尽性统计 第二步 甄别出属于称谓语各种类型的用例 称呼语 尊称 谦称 自称 詈浯语等 这其中町能有交叉 但要做到归类的标准和角度明确 统计出使用 次数 作为总结明清时期小说称谓语特点的佐证 第三步 总结 三言 中的称谓语的时代特点及反映的社会和文化心理 第四步 与 红楼梦 中的称谓语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进行比较 从不同 时代的称谓语的变化得出文化观念如何变化的结论 已有的称谓语方面研究成果表明 上述方法和步骤是可行的 1 4 4 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确立称谓语以功能为依据的分类标准 目前学界对称谓语的分类只有两大类 1 亲属称谓 2 社会称消 亲属 称谓是指有亲属天系之闻的人的称谓 而社会称谓是指除了亲属称谓以外的称 谓 这说明甘前社会称馏还没有进一步的细化分类 因此确立细化的分类枷 准 是本文要解决的扣j 题之 二是对宋元i j j l f j 代的称i 胃语与现代称谓语进行比较 从社会语 1 学的 f jj 辽 呼吁现代汉i 等一l 敷j f f 4 咄的缺失势将会引起社会学和人类学对人i j 世的t 注 从侧面反映j 弛i 永庭纪鼢巾人口失衡的现象 i 叮能将会引发菜j f 允川题 二足唰鲋人f 二川的尺系 捉高交际的效果 为1 1 确解决人r f 二九i c 9 往的语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定位功能下的 三言 称谓 本章和第三章参照李明洁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功能分类 也将对 三言 的称呼语进行下位的功能分类描写 即定位功能和表情功能分类 虽然现代汉 语称谓系统与 三言 胞称谓系统在时代上有所不同 但仔细分析 仅仅是内 部个别 具体的称谓语不同 而从大的类别上讲 我们也只有把现代汉语的称 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作为参照 从现代出发 去拟测古代的分类标准 才不失为 研究 三言 称谓系统的一种好的方法和思路 需要说明的是 在这两大功能分类中 本文所指的称谓语 既包括面称语 也包括背称语 故叙述当中所采用的称谓 我们也纳入到文章当中来了 关于定位功能的概念 我们已经在绪论部分阐述过 定位功能的实现往往 借助已有的人际关系角色来完成 人们生活常用的人际关系都可借来作为称呼 的方式 如职务 姓名等等 这样就出现了本名称 用个人的姓名 亲属称 如 爷爷 母亲 等 职业称 如 老师 大夫 等 职务称 如 科长 校 长 等 泛交往称 如 同志 小姐 等 根据定位功能划分的称呼语也就是 包括 职业称 职务称 本名称 亲属称和泛交往称 本章我们对 三言 的 亲属称 职业称 职务称和泛交往称进行描写和解释 由于本名称是个人特有 的姓名构成 几乎每个入都有所不同 繁多复杂而又难以类聚 故在本文中略 去 不作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三言 亲属称谓 2 1 1 祖辈 曾祖辈和高祖辈 三言 的称谓跟上古汉语比 有很大变化和发展 且更加复杂 2 1 1 1 祖辈 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 租辈的亲描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 则称为远祖 先祖 先人 鼻柑 祖父 祖父 最早见于 仪丰l 丧服 其后多见 又称为 祖 祖 在古 代 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贾r 先苹 狭义则是指祖父 祖父又称 王父 大父 袒君 公 太公 翁 代称谓中有多种用法 也用来称呼祖父 但在 三言 中未见到此义的称jj f 祖母 祖母 最初见于 仪礼 匙帔 t t 令通用 祖母也可以称为 大坶 j 母 婆 婆 在古代是对成年女i 川 i f 硼7 j 称呼 也 j 以称祖母 又称为 酣缕 婆婆 在 三言 中用做泛交往称的 婆婆 多见 当然 它也是亲属称中 的 婆婆 外化的结果 徐继祖也不觉惨然道 堡壅如此哀楚 弘有伤心之事 警 苏知县 罗衫再合 卷1 1 这是文中徐继祖还没正式认自己的奶奶时 对她用的泛尊称 可以说 三 南 中存在 祖母 意的 婆婆 称呼语 重慈 由于古人敬称母亲为 慈 故而祖母可以称为 重慈 三言 中未见 到此称呼语 祖父的兄弟 祖父的兄弟 则称为堂祖父 从祖父 伯公 伯祖 伯翁 叔公 叔祖 叔翁 对祖父兄弟之妻 则称为堂祖母 从祖母 伯母 伯婆 伯祖母 叔婆 叔祖母等 这些称呼语在 三言 极少见 叔公 邵氏 对先夫的叔公 道 奴家是寡妇 全仗垫尘过来主持道场 警现 太守断死孩儿 卷3 5 2 1 1 2 曾祖父 曾祖 即祖父之父 还可称为 曾祖父 太翁 曾翁 曾大父 大王父 王大 父 太公 曾太公 等 三占 中见 太公 例 太公 曾祖 即祖父之父 古人云 一年长工 二年家公 三年盘垒 警 乔彦杰一妾破家 卷3 3 此例犹言 老太爷 指 家中最有资历的 最高辈分的男主人 并不是真 的指 祖父之父 再如 众家人也劝道 盘金关锁小官人 也不是长法 醒 张孝基陈留认父 卷l7 由奴仆对主人的称呼可以看到 太公 是在家庭中拥有最高统治权的家长 曾祖母 曾祖父之妻称曾祖母 还可称 曾祖王母 太奶 太婆 三言 中 术见此称谓 2 1 1 3 高祖辈 r 每祖 即曾祖之父 古今多称为高祖父 也称为 高祖壬父 也有称 高门 的 高祖母 高祖之妻称 高祖母 或 岛租e 啡 需要注意的是 古代对高祖之卜 的历代远川也l 口以称为高祖 三占 中末 址 商祖 高祖母 称硝 2 1 2 父母及父母的相关亲属称谓 2 1 2 1 父母 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 在有些场合往往要父母并称 除 父母 双 亲 二老 爹娘 等古今通用之外 父母古代的合称还有 高堂 严君 亲 尊亲 严亲 二亲 两亲 亲戚 亲闱 重闱 庭闱 此外 在文人笔下对父母的代称还有 所生 怙恃 椿萱 椿萱 古代称父亲为 椿庭 母亲为 萱堂 因以椿萱为父母的代称 万里十六岁时 盗萱俱丧 十九岁以父荫补国子生员 醒 白玉娘忍苦 成夫 卷1 9 暂因 选辞虎卫 莫因花酒恋吴城 警 王娇鸾百年长恨 卷3 4 亲闱 父母所居的内室 因用以代称父母 久别童闱 欲谋归觐 警 王娇鸾百年长恨 卷3 4 爹 父亲 本是方音 从魏晋时期开始作为对父亲之称 广雅 与 玉篇 都谓 爹 为 父也 在文献中则首见于 南史 梁始兴王詹 竖心旁 记 始兴王 人之爹 以后或称为 爹爹 如 续传灯录 卷7 归宗可宣禅 师 爹爹妈妈 明丑请和尚斋 宋代就已经普遍使用 宋人庄季裕 鸡肋编 卷上 今时 呼父为爹 谓母为妈 以兄为哥 举世皆然 三言 中见 爹 爹爹 例 女弦儿道 你待我喉咙 却恨我釜釜不在家里 我釜若在家 与你打官司 醒 闱樊楼多情周胜仙 卷1 4 崔亚 道 告釜釜 请一日严假 欲出野外游猎 不知釜茎尊意如何 警 崔衙内白鹞招妖 卷1 9 公 广雅 释亲 公 父也 要注意的是 公 在古代不仅用于称父亲 也可称祖父 而更多的是用作对男性广义的尊称 翁 其用法与 公 相近 如 史记 项羽本纪 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 则幸分我一杯羹 三言 中的例旬为 黄生道 但小娘子乃蔓煎之爱女 小生逆旅贫儒 即使通媒兰釜 未必肯 从 醒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老尊 父亲 他 扬元礼 的老尊原是务实生理的人 却也有些田房遗下 醒 张淑 儿巧智脱杨生 卷2 1 尊人 l 敞父亲 见罢 问道 兰 之事 想已毕了 醒 刘小官雌雄兄弟 卷1o 先父 l 战父囊 李承祖道 先父是锦衣卫千户 醒李l 英狱中讼冤 煮27 家君 父亲 公子道 他意欲侨居苏杭 使小弟先回 求亲友宛转于家君之前 俟家 薹回嗔作喜 然后图归 警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卷3 2 严父 女道 夜话已久 严父酒且醒矣 难以进言 爷 父亲 常与 娘 对用 醒世恒言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中出现9 次 其 他章节中也常见 元来女孩儿在屏风后 听得做爷的的骂娘 不肯教他嫁范二郎 一口气塞 上来 气倒在地 娘道 休把出去罢 原你爷曾把出去 使得一番便休了 醒 闹樊 楼多情周胜仙 卷1 4 那慈湖庵中道姑是我亲娘 更喜我堡不死 见在此间告状 警 苏知县 罗衫再合 卷1 1 娘 母亲 朱真道 熊 你不得劝我 醒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卷1 4 妈 母亲 三言 中单音节用时很少见 此处也是同 爹 一起出现 刘方 作揖道 爹塑日夜在此念兄 来得正好 醒 刘小官雌雄 兄弟 卷10 令堂 尊称对方的母亲 元礼道 这是你全堂恻隐之心 留我住宿 醒 张淑儿巧智脱扬生 2 1 卷 2 1 2 2 与父亲相关的亲属称谓 北京话称父亲的姐妹都是单音节的 姑 可加排行成 大姑 二姑 小姑 等 姑妈 可算是普通话 但还不是地道的北京话 三言 中对父之妹称 姑 娘 关于父之妹称 姑娘 这一定论 刘丹青已有文章证明 喻 陈御史巧 勘金钗钿 出现了5 次 女r 娘 一词和现代汉语对年轻女孩的称呼不同 也同 北京话中 女儿 义的称谓 姑娘 大相径庭 姑娘 父亲的姊妹 即姑姑 姑母 却说鲁学曾有个丝垫 嫁在梁家 离城将有十里地 喻 陈御史巧勘金 钗钿 卷2 当初奶奶存日 曾跟到丛堕家去 有些影像在肚里 喻 陈御史巧勘金 钗钿 卷2 丛生道 此是美事 撺掇侄儿快去 喻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巷2 过了一晚 次日把借采的衣服 鞋袜 依旧包好 亲到姑娘家去送还 喻陈 御史巧勘金钗钿 长2 小人细禀 小人旧幂贫 主9 间鲨坚家借米 喻 陈御史巧勘金扭钿 1 3 卷2 吃酒中间 老鸨忙陪笑道 三姐 明日是你姑蝗生日 老鸨说 王 姐夫早起来 趁凉可送人情到盐坚家去 警 玉堂春落难逢夫 卷2 4 姑夫 姑母的丈夫 三言 中称 姑夫 如 却说鲁学曾有个姑娘 嫁在梁家 离城将有十里地 姑夫已死 喻 陈 御史巧勘金钗钿 卷2 2 1 2 3 与母亲相关的亲属称谓 母亲的父母家称外家 即外祖父 外祖母的家 凤从幼育于兰 窒 就与表兄对亲 警 王娇鸾百年长恨 卷3 4 舅舅 母亲的兄弟 关于 舅舅 不同方言地区各有自己的称谓系统 三言 中有 舅舅 母舅 娘舅 等不同的称呼 其中的 母舅 和 娘舅 属 于不同的方言系统 舅舅 属通语用法 都是指母亲之兄弟 这三种用法在 三 言 中都可以见到 其中 舅舅 共计5 例 牧童说 奉张真人法旨 教请蔓昱过来 喻 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卷 3 3 爹妈背地将奴许与谁家 只说塞蔓家来接 骗奴上轿 中路方知 醒 大 树坡义虎送亲 卷5 昨日闻得昱噩说 近日赵总兵连胜数阵 敌兵退去千里之外 道路已是宁 静 醒 李玉英狱中讼冤 卷2 7 李承租道 若得昱昱张主 可知好么 醒 李玉英狱中讼冤 卷2 7 承租道 多谢童 星 接过手放下 也要斟一杯回敬 醒 李玉英狱中 讼冤 卷2 7 母舅 母舅 次数最多 共计l l 例 如 这罗德是贱妾的亲哥 出嗣在母舅罗家的 不期客边 犯此大辟 喻 蒋 兴哥重会珍珠衫 卷1 你这房亲事还亏墨昱作成你的 你今日恩将仇报 反去破坏了做兄弟的姻 缘 又害了顾小姐一命 汝心何安 喻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卷2 恰好这一日 接得壁差王公之信 送个姓马的客人到来 喻 穷马周遭 际缱 它旁 媪 卷5 不若写一书 教我夫往西京河南府 去见我至显符令公 可求立身进步之 计 若何 喻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卷i5 本寺住持是臣墨昱 权充行者 觅些粥亡 以延微命 警 俞仲举题诗 遏上皇 卷6 绍兴十一年间 高宗皇帝母舅昊七郡王 时遏五月初四日 府中襄粽子 警 陈可常端阳仙化 卷7 幼年寄在永清巷墨昱安三老家抚养 附在间壁喜将仕馆中上学 警 乐 小舍弃生觅偶 卷23 乐和见父亲不允 又教母亲央求墨显去说合 警 乐小舍弃生觅偶 卷 23 一个十五六岁女子家 才得一顿大棒 不指望你来劝解 反又去打他 就是 做母舅的 也没有打甥女之理 醒 李玉英狱中讼冤 卷2 7 也不见这等人家 无一日不打骂这两个女儿 如今一发连曼显都来助兴了 醒 李玉英狱中讼冤 卷2 7 有一秀士姓王名勃 字子安 祖贯晋州龙门人氏 幼有大才 通贯九经 诗书满腹 时年一十三岁 常随墨盏游于江湖 醒 马当神风选滕王阁 卷 4 0 娘舅 娘舅 是吴方言部分地区的称谓 三言 中仅见2 例 昊山也不顾众说 使性子往西走了 去到娘舅潘家 讨午饭吃了 喻 新 桥市韩五卖春情 卷3 白娘子道 我到寺前 听得说你被捉了去 教青青打听不着 只道你脱身 走了 怕来捉我 教青青连忙讨了一只船 到建康府生睦星家去 昨日才到这里 警 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卷2 8 上述用例中 母舅 只与 舅舅 交叉使用 不跟 娘舅 混淆 两个系 统泾渭分明 舅舅 母亲的哥哥 焦氏唤李李承租道 昨日差昱说 近日赵总兵连胜数阵 醒 李玉 英狱中讼冤 卷2 7 姨 母亲的姊妹 夫姓 姨 三言 警世通吉 f 娇弯百年长恨 卷3 4 中就有关于对母亲的姐姐的描述 周氏有嫡姐 嫁曹家 寡居而贫 夫人接他相伴甥女娇鸾 举家呼为监监 这咀还末见对 姨 的二分用法 即姨娘为姐 姨妈为妹 2 1 3 夫妻及夫妻相关的亲属称谓 2 1 3 1 夫妻 夫妻 大妻 之称 早在 易 小畜 中就有也较 f j 且一直用到如今 三 r f 也有用例 蒋署哥 道 常言道 坐吃山空 我夫妻两 也要成家立业 终不然 抛了退行衣食道路 尺妻两个如鱼得水 寸步不离 喻藉署哥重套珍珠衫 卷1 夫妇 夫妻 到第五日 去塑两个啼啼哭哭 说了一夜的说话 索性睡了 喻 蒋兴 哥重会珍珠衫 卷1 伉俪 夫妻 廷章遂央姨为媒 誓谐焦鱼 口中咒愿如流而出 警 王娇鸾百年长恨 卷3 4 夫 丈夫 夫 或 丈夫 本是成年男子美称 但又用作夫妻之夫 需要注 意的是 古人在大多数地方都只称 夫 而将 丈夫 作为男子美称 倘称 大 丈夫 美丈夫 等则全是美称 三言 中 丈夫 己没有 美称 的感情色彩了 面称 背称都用 如 塞盍此去几时可回 喻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卷1 薛婆说 又且盘盍心下不喜 未免私房走野 喻 蒋兴哥重会珍珠 衫 三巧儿远远瞧见 只道是他盘去回了 揭开帘子 定睛而看 凡圭盍一向寄来的好绸好缎 曾做不曾做得 都迁入自己箱笼 被窝也收 起了不还他 醒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卷1 老公 这是民间常见的称呼 使用并不晚 捃屑霞外 卷1 0 老公 条 赵 谚 卷中云 夫之通称 按 唐剂川集 纪广右战功 有 若勿向老公语也 则已见诸文字矣 古今杂剧 中佚名的 鸳鸯被 第2 折就有 我今同成就 了你两个 久后你也与我寻个好老公 三言 中的 老公 称谓多用于背称 未见面称用法 不像我们今天面称 背称都多见 如 偏是丑妇极会管老公 薛婆对丫鬟说 后日嫁个恩爱的盘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