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渡中学东方新城杯征文芙蓉江上那一叶小舟.doc_第1页
流渡中学东方新城杯征文芙蓉江上那一叶小舟.doc_第2页
流渡中学东方新城杯征文芙蓉江上那一叶小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新城杯美丽正安”作文大赛征文芙蓉江上那一叶小舟作者姓名:杨荟冬芙蓉江,发源于绥阳,流经正安全境。千百年来,两岸子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繁衍,创造文明,大山里,与世隔绝,神秘莫测。今天,我就驾一叶小舟,泛舟芙蓉江,妄图寻觅千古大江的神韵。我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那一棵棵芙蓉树青枝翠叶,含苞待放,我便禁不住要想象芙蓉花开放的样子。群山叠翠之中,漫山遍野的芙蓉花轻舞飞扬,漫江碧透漂浮着缤纷艳丽的逐水落红,诗情画意浸满我的心湖。这种动人的场景想起了落英缤纷的桃源图画。可是,眼前怎么又分明是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洋楼呢!这时,我想起了我那个悠远的“农村老家”流渡。那是流渡,是芙蓉江支流之一的流渡河发源和壮大的土地。那里纵然是乡村,但是和以前传统意义上的男耕女织、不问世事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以前,流渡只有两条公路,都在流渡河上交汇而过。人们居住的几乎都是低矮的茅房和瓦房,院子里狼藉满地,加之都喂养了大量的家禽家畜,导致卫生条件很差。而如今,山下公路盘旋,犹如一条条飞龙。人们都通过这一条条道路走出了大山,走到了外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那带来的一阵阵风,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变化最大的,当然就是城乡人们的住居环境了当初的因为人力大量外流导致的萧条的乡村,如今已是幡然有变。楼房如雨后春笋一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新气象。提到春笋,我便想到了我们誉为先贤的尹珍。是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率先叩响了中原文明的大门,然后再把文明的火炬点燃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蛮荒之地。他的功绩,永远流传在一代代正安人的心中。然而,尹珍毕竟只是一己之力。我无意贬低他的作用,但是与我们一代代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以及在他们领导之下的中国人民相比,尹珍势单力孤,其成就自然不及今天正安所获得的变化。尹珍去也,倘若他还在世,一定会感叹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想到这儿,我内心难免会有几分紧张。前人功绩犹在,而我们将欲何为?是坐在教室里,享受着国家的“两免一补”,吃着国家的“营养午餐”,无精打采,得过且过吗?我想象自己登上巍峨的天楼山,远望今天的芙蓉江两岸,思绪无端的缠绵。我看到天空云雾缭绕,仿佛在酝酿着一个飘渺而又切实的梦幻。芙蓉江畔的芙蓉树,今天早已难觅踪迹,然而,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