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学习资料整理自然地理中的地转偏向力学习一、学习背景(整体看)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往年的地理高考考试大纲可知,我们应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整体把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整体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过程。具备良好的地理素养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很有帮助。高中地理课程总体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块,必修的内容分为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其中地理1(以人教版为例)的知识结构是:行星地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自然界的水循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未来是什么样子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大气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囊括的内容有:(1)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2)基本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3)基本过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在以上教材知识点编排的背景下,今天我想带大家学习的是关于必修1“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首次提到的“地转偏向力”。文 摘教材P18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大气或水体的其他作用力相比较,地转偏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1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年7月第5次印刷别看它只是一段话,就以为它没有内容,其实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产生还是很有意思一个知识点。在历史上早有一些伟大的人早对它进行过猜想和论证,代表人物有牛顿和科里奥利。艾萨克牛顿: 1643.1.4-1727.3.31,英国人,他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科学等,他也在前人开普勒的基础上提出过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或合力为零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科里奥利:1792.5.21-1843.9.19,法国。科里奥利是第一个对动能和功给出确切现代定义的人,他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提出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科氏力是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科里奥利力来自于物体运动所具有的惯性。科里奥利力是一个惯性力,没有反作用力,它的方向总是与非惯性系的角速度以及物体相对于非惯性系的速度垂直。地转偏向力就是科里奥利力在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个分力。通过总结学习,我们可将地转偏向力的项目比较列表如下: 名称项目地转偏向力定义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偏 向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南半球左偏一般偏向总是与非惯性系的角速度以及物体相对于非惯性系的速度垂直大小变化随着水平运动的速度增加而增大现象的表现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偏转二、教材中的线索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对象,我们可以在教材中寻找踪迹。表现有:(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P31“图2.6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北半球高空)” ,如下:图示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发生右偏。且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注:风向还受摩擦力影响,因为是高空,摩擦力小,所以忽略了)(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P34“图2.10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如下:图中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同时因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三)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P44“图2.22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左)和“图2.23 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右),如下:左右两图均示意北半球的天气系统,风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均是右偏。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反气旋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为了展示南北半球自转偏向力的区别,鄙人通过搜集得到一图仅供参考: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四)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P54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少但分布广;液态水水量最大,分布次之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无论气态水还是液态水,或因温差压强差异,或因地势高低因素,都可能发生运动现象,都会收到各种力的作用,其中不乏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P55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P56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水的循环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它可以作用于运动方向等方面。(五)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P55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一段的最后明确提到洋流前进时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六)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这其中的外力作用自然少不了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过有时不是很典型,还要综合分析其他因素的作用。三、高考中考查(一) 地球上的大气A.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014山东8)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甲地高空受低压影响,相对的近地面则受高压影响,所以风从甲处吹向乙处,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左右右偏成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B.风的分布(2014福建910)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图5(2014福建9)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图中风度和风向的变化是因为冷热不均,气压梯度力产生风向运动,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有偏转。最大的点是()A. B.C. D.(2014福建10)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5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风向风速的纬度分布规律与洋流分布规律相似,持续运动过程中都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二)地球上的水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014上海(十四)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34.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4分)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2014海南16)某年3月P地(位置见图7)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下题。图716.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丙地受日本暖流影响,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同时受海面盛行西风(气流运动本身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偏向西北方向)的影响,故而污染物会向西北方向偏去。 D.丁地(三)地表形态的塑造A.河岸地貌的发育(2014广东41(4)41.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图12(4)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泥沙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地转偏向力影响。地转偏向力对河流地貌发育有影响。B.海岸地貌的发育(2014上海(十三)(十三)地貌影响城市布局,制约其空间拓展方向。读杭州湾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杭州湾(澉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冲刷侵蚀,南岸不断淤涨杭州湾及周边地区示意图31.描述杭州湾北岸、南岸岸线的凹凸形状特征。(2分)北岸岸线向陆地凹,南岸岸线向海湾凸。32.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原因。(4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使北岸易于遭受侵蚀;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33.比较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城镇、公路距岸线的远近差异,并阐述杭州湾北、南两岸城镇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分)研究地转偏向力还有助于社会经济建设和防止自然灾害。(1)距离远近差异:杭州湾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很近,甚至紧贴岸线;而杭州湾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相对较远。(2)北岸建设需注意问题:由于杭州湾北岸易于遭受海浪冲刷,岸线向后退缩,城镇与公路建设应该向背离岸线的方向拓展,采取措施,防治海岸崩塌、后退。(3)南岸建设需要注意问题:由于南岸快速淤涨,滩涂面积较大,城镇建设中可以适当利用滩涂荒地;注意保护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任答一点即可)C.地转偏向力可以忽略的情况(2014江苏1112)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题。图61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此题同样是北半球的河流,但与上题相比,凹岸被侵蚀却不一定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结果。它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与其他力相比,还有微弱的时候。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行。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四、总结地转偏向力有时很小,其效应可能被其他作用力的效应所掩盖。当地转偏向力在长时间累积的条件下,就容易表现出来。如,飓风旋转现象,流水偏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识绘画艺术 教案-高一美术
- 山东省海阳市美宝学校七年级安全教育说课稿:3 校园安全警钟长鸣2
- 16-1《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风的力量风车转速与障碍物实验
- 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第33課 電車が急に止まりました教案
- 《温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互感器装配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含氟烷烃生产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过氧化二异丙苯装置操作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记号笔制造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件完整版
- 印刷包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大学语文》普通高等院校语文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学校护学岗制度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燕子矶水厂改建工程(净水厂工程)环评报告表
-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下册单词(含音标)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1《春》 课后提升训练试卷
- T-CPQS C010-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
- NBT 47013.1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