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研究报告(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照相机自动对焦系统姓名: 刘子豪 班号: 2281 学号: 2008300556 摘要:照相机对焦系统(AF, Auto Focus)已开发并用于各种专业和业余相机之上,实现了照相对焦的自动化。AF系统由信号采集装置,伺服电机,控制电路构成。通过 采集控制反馈 构成闭环控制来实现AF。关键字:自动对焦 位置 控制 闭环一、引言: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于1977年由日本开发出来,自动对焦系统(AF)的出现无疑是相机制造业的革命性创作,他的问世改变了原有老式相机的手动调焦不便,使得摄像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相机制造业主要由日本公司垄断,继而最新的自动对焦技术也主要由日本企业所掌握。自动对焦时间1/8s到1/10s到1/15s不断的得到提升,基于该技术拍摄动态画面的高速相机性能也得到提升。自动对焦系统分为两个类型: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采用红外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发波到被摄物,通过接受反射波的时间差计算距离对焦;被动式:为直接接受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进行自动对焦。相机采集到被摄物距离的采样信号后送入单片机中,并计算出理论焦点位置,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U,通过驱动伺服电机(执行机构)转动带动镜头的前后移动直到运动到焦点位置,反馈分压电阻反馈镜头位置信息,当电压偏差信号消失,调节过程结束,实现了自动对焦。自动对焦具体过程可以概括如下:1. 以某种方式自动判断拍摄者所拍摄的主体;2. 以某种方式测量被摄主体与相机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3. 控制电路驱动电机将镜头推到与所测距离相应的距离刻度。文章内容如下:首先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根据物理规律推导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线性模型;其次分析被控对象特性,根据简化的数学模型得到传递函数,并分析传递函数的特性;再次设计控制器或校正网络,并求解控制器参数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总结,分析优缺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二、正文1. 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对镜头的运动进行数学抽象,建立数学模型。输入量为驱动镜头移动的力,输出为位移量 初始位置为,末位置为,镜头移动摩擦系数为建立镜头运动微分方程:变换后得: 拉普拉斯变换后可得: 控制装置执行机构和被控对象镜头传动机构传感器2. 分析被控对象特性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 : ;取单位负反馈: ;所以闭环传递函数为: 取时, 利用MATLAB对传递函数进行分析:(1)时域分析num=1;den=1,1,1;sys=tf(num,den);p=roots(den)t=0:0.01:15;figure(1)step(sys,t);gridxlabel(t);ylabel(c(t);title(step response);figure(2)u=t;lsim(sys,u,t,0);gridxlabel(t);ylabel(c(t);title(ramp response);得到系统的特征根为: p =-0.5000 + 0.8660i-0.5000 - 0.8660i均具有负实部,系统稳定。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系统的斜坡输入响应:(2)计算稳态误差:clearsyms s phib Gb Kp Kv Ka;phib=1/(s2+s+1);Gb=solve(1/(s2+s+1)=Gb/(1+Gb),Gb);Kp=limit(Gb,s,0)Kv=limit(s*Gb,s,0)Ka=limit(s2*Gb,s,0)得:Kp =NaNKv =1Ka =0系统静态位置误差系数Kp=NaN;系统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系统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0。(3)波特图及奈奎斯特图程序如下:num=1;den=1.,1,0;G=tf(num,den);figure(1)margin(G)figure(3)nyquist(G);波特图 奈奎斯特图幅值裕度、相角裕度、截止频率及穿越频率程序如下:num=1;den=1 1 0;G=tf(num,den); Gm,Pm,Wcg,Wcp=margin(G)Gm = InfPm =51.8273Wcg = InfWcp =0.7862根据计算结果发现不加控制或者校正网络时系统的稳态性能较好,但动态性能或快速性不足,可加校正网络进行校正。3. 设计控制器首先画出系统的控制系统方框图:被摄物距离:将测量的被摄物距离转换为镜头伸缩到相应的位置,经过其后为控制系统的输入量;:控制器的传递函数;:被控对象传递函数;:反馈信号。因为原系统具有较好稳态性能,为使系统稳定并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对系统性能提出以下要求:(1)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时,位置输出误差 ;(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3)相角裕度 ;为了获得比原系统大的,需要对系统设计超前校正网络:程序如下:n1=1;d1=1 1 0;G0=tf(n1,d1);wc=1.5;L=bode(G0,wc);Lwc=20*log10(L)a=10(-0.1*Lwc);T=1/(wc*sqrt(a);phi=asin(a-1)/(a+1)Gc=(1/a)*tf(a*T 1,T 1);Gc=a*GcG=Gc*G0;bode(G,r,G0,b-);grid;h,r,wx,wc=margin(G)计算结果: Transfer function:1.803 s + 1- 0.2465 s + 1即4. 仿真验证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进行频域分析,绘制波特图计算参数:h =Inf r =83.1026 wx =Inf wc =1.4999校正后的系统问太和动态相应均得到了提升。5. 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照相机自动对焦系统的原理和方式,根据结构和控制方案要求进行研究分析,设计控制系统。通过加装校正网络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使系统得到了优化。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被控对象模型建立过程过于简单和抽象,忽视了很多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参数的选择不够精细,只是取了近似值,这些对于系统都有影响,所以降低了文章中控制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与经济效益互动关系实证分析报告
- 2026届四川广元天立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管理学课件升学教育
- 现代教育原理课件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押题模拟试题试卷
-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实战演练全真试卷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全真模拟试卷答案精讲版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深度解析模拟试卷
- 测量员的岗位职责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超大型矿用卡车电动化转型技术路线及成本效益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太阳能发电中的水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50题)
- 剖析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洞察与改革路径探究
- 2025年药品监管与安全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大讲堂+管理办法
- 高中班级常规管理课件
- 销售部区域划分管理办法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超声波龈下刮治术专题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