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期末模块试题.doc_第1页
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期末模块试题.doc_第2页
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期末模块试题.doc_第3页
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期末模块试题.doc_第4页
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期末模块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模块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命题人:赵宗生 2010年2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答题纸另外一张。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卷(选择题 共36分)一、语文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3分)A、泥古拘泥 刊载下载 褒贬褒禅B、星宿宿敌 规矩火炬 纤细纤维C、脊椎贫瘠 切脉切菜 讥诮料峭D、撮合搓手 枕藉蕴藉 处方处世2、下列各组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更迭 陷井 通缉令 自行其事 城头变换大王旗 B算账 坐镇 挖墙角 终生大事 缈沧海之一粟 C姿式 惦量 穷酸相 成群结队 非宁静无以致远 D引伸 震撼 醉醺醺 唉声叹气 梦啼妆泪红阑干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A. 考查 有害 品性 B .考察 有毒 品行 C.考查 有毒 品行 D. 考察 有害 品性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晚饭后在教学楼后面是草坪上散步,与我班的王小玲邂逅相遇,正好一起探讨了今天一道难题的解法。 C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德州市重点中学中创办最早的平原一中报 下学期将要设立“才艺舞台”“社团之声”“班级主页” 等栏目,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开辟新的阵地。B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C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D别里科夫身材矮小、脊背拱起,看上去就像刚用一把钳子把他从家里夹来的一样。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B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原材料珍贵,生产工艺繁琐,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D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二、科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免疫系统攻防兼备现在甲型H1N1流感正在蔓延,要预防流感,需要增强免疫力。那么,什么是免疫力呢?我们的身体随时都受到从外界侵入的病原体的威胁,外界的病毒和细菌几乎无孔不入,它们会从各种渠道侵入体内。我们的身体具有对付这种威胁的防御机制,这就是“人体免疫”,人体免疫的能力就是免疫力。专家解释说:“免疫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免疫细胞的能力,还包括体力和精神等方面的因素,它是人体面对病原体的一种综合抵抗能力。”免疫力并不是一个学术用语,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表示。人体内与生俱来的免疫体系叫“自然免疫”,只要出现入侵者,一概加以排除,这是人体防止异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外界接触的皮肤和黏膜是自然免疫的主战场。第二种防御体系叫“获得性免疫”,它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有针对性地实施打击。第二种防御需要经受敌人的入侵才可能得到加强。在免疫系统中执行抗敌任务的是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制造出来的,经血管运送到人体的每一个角落。面对病原体入侵,自然免疫先被激活,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行动起来,寻找并消灭异物。当漏网的病原体侵入体内,人体细胞受到感染时,自然免疫已经无法应付,获得性免疫就要出场了。从自然免疫到获得性免疫,关键是“炎症反应”。人体细胞感染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会赶到附近,释放出炎症物质以召唤其他免疫细胞。人体感染后大约4小时就会出现炎症反应。获得性免疫在人体感染4天后被激活,此后,能制造出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的B细胞和能破坏受感染细胞的T细胞等共同发起攻击,协力排除病原体。T细胞名称中的“T”来自英语词“Thymus”(胸腺)。胸腺这个重要器官自己不直接对付异物,而是挑选出对异物有强烈反应的T细胞去对付入侵者。胸腺在10岁左右发育至最大,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缩小,到70岁时几乎消失不见。胸腺缩小造成挑选T细胞的功能衰退,这是年龄增大导致免疫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年龄增大,制造新的免疫细胞的能力也下降,免疫细胞的数量还会逐年减少。免疫力下降的原因还有干燥和精神压力。干燥会使在自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黏膜功能下降。人随着年龄增大,皮肤水分减少,免疫能力也会降低。精神感到压力,会导致血管收缩、黏膜功能下降、胸腺萎缩以及T细胞活性降低。对于年龄增大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纠正生活习惯还是可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的趋势,而加强运动会使我们恢复到本来应该具有的那种免疫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平衡饮食,坚持运动,保证睡眠。(选自科学世界,有删改)7下列对“人体免疫”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人体免疫是指人面对外来侵害的防御机制,它关系着人的健康状况。B人体免疫包括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防御体系,其功能各有偏重。C人体免疫能力的高低与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能力有密切关系。D人体免疫能力是一种综合抵抗能力,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来量化。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然免疫与生俱来,它只存在于皮肤和黏膜。异物进入体内后,自然免疫就无能为力了。B获得性免疫在人体的基本表现是炎症反应,人体一旦发炎,表明获得性免疫正在发挥作用。C胸腺是制造T细胞的重要器官,随着胸腺的缩小,人体免疫力也逐步下降。D人体免疫力的自然下降趋势一旦形成,总体上不可逆转,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能延缓其下降速度。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性免疫需经过敌人入侵才能得到加强,因此经常生病的人其免疫力较一般人要强一些。B“炎症反应”是身体受到侵害后的应激反应,对保护身体是有益处的,因此身体发炎后不应该吃消炎药。C干燥会使在自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黏膜功能下降,因此人在干燥的冬天更容易患感冒。D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器官是胸腺,胸腺在lO岁左右发育至最大,因此人在10岁时免疫力最强。三、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于是作伶官传.(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的父亲。梁:梁王朱温,晋王仇敌。燕王:刘仁恭,晋王曾拥立他。契丹:指首领耶律,曾跟晋王违背盟约。组:绳索。函:用木匣装。雠:同“仇”。伶官:后唐庄宗宠信伶人,许多伶人做了官。伶人,古代指戏曲演员。10、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D负而前驱 负荆请罪 1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及其衰也 及凯旋而纳之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盛以绵囊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三节以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其败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作对比,其目的并不在于描述景象,而是总结历史教训,有较强的说服力。B.文章用“三矢”贯穿前后,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这一典型事例,论证文章的观点,这和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鱼和熊掌为例论证文章的观点在写法上是一样的。C.文中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如“满招损,谦受益”等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言简意丰,发人深省。D. 看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会让人自然地想起孟子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来,贤明之人的见解都有相同之处。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古诗文阅读(25分)13 文言翻译(9分)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分)译文: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分)译文: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译文: 14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面文句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小题1分)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登东皋以舒啸, 。归去来兮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赤壁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寻梦? , 。(再别康桥)我闻此语已叹息, 。(琵琶行)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韩愈师说)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6分)浣溪沙秦 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答:(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答:五、语言运用(11分) 16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推动油价猛涨”的原因。(4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周来一涨再涨,屡创新高。国际能源机构发布报告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上个月的原油商业库存已降到5年来的平均值以下。同时北半球尤其是美国进入冬季,对取暖用燃料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对许多国家的货币比值都已创下多年来的最低,而自从美联储9月18日降息以来,美元的下跌趋势越来越快。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在有意放任“弱势美元”,以此刺激出口的增长。 17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走进微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你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只填序号 18下面这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三处不得体的词语(或短语),加以改正。(3分)我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是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电脑编程员。得知贵公司招聘人才,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高就。现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序,恳请你们慧眼识英雄。不胜感谢!答: 六、现代文阅读(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暮色孟子林孙继泉林子里静静的,是那种暮春午后特有的宁谧和安详。而且,在春日暖阳的烘烤下,林子里升腾着一股浓郁的柏香。林是孟子林,它铺展在鲁南邹城四基山下。此刻,我们已经在这片山林墓地上徘徊了许久,在这丛茂密的古柏下思索了许久。我们是专程前来拜谒孟子的。享殿正中绘有孟子像,存有几个从林里迁过来的石碑,再也没有别的了。享殿后面就是孟子墓。这是一个状如小山的大土丘,墓的四周用一圈石墙兜住,墓顶上植满柏树,树下长满了茅草,几株苦菜开着黄色的或白色的花朵,还有一丛地黄,对生的紫色花苞像一只只小喇叭。“孟子墓很晚才被查证。”管理所副所长马登科向我们介绍说:“孟子逝于公元前289年,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没人知道孟子葬于何处。1300年后的北宋时期,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出知兖州府,他发誓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寻到孟子墓。他派人深入调查,多方了解,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最后在四基山之阳找到了孟子墓。于是组织当地工匠铲除荆莽,砌石垒土,兴建堂宇,定期祭祀。”所以,孟子墓不同于皇陵、王陵和贵族陵墓,这儿没有那些珍贵的陪葬物品和出土文物,没有任何色彩炫目的图片资料,有的只是一抔黄土,几缕清风。我们忽然动念攀登四基山,想站在山顶看一看孟子林,看一看孟子墓。山不高,一会儿就到达了山顶。从山顶上回望孟子林,林子像一方深绿色的毯子平铺在山坡上,看不到孟子墓,也看不到孟林中的惟一建筑享殿,它们全都隐进了这片黛绿中。“孟子为何葬于这片山坡?”我的理解是,选择山坡,能够正面与太阳相对,在北半球,只有带坡度的地面才能在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与金色的阳光呈直角,才能得到太阳完完全全的照耀。下山的路上,我仔细揣摩自己的“猜测”,越发觉得有了几分道理。孟子学成之后,率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他乘兴而去,却失望而归。孤独的孟子只有与日月相对,与上苍交流。他说些什么呢?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话,孟子说给谁听呢?他们是:齐威王、邹穆公、鲁平公、滕文公、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这些人不能说不聪明,然而,这些人间君王却听不进这些话语。那么,他们的覆亡就是早晚的事,是注定的事。其实,这样的珠玑之言是结在大树顶梢的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是阳光雨露孕育的甘美浆果,由于它挂得高,人们看不到它;由于它隐得深,飞鸟也找不着它。它就只有完好无损地交给太阳,交给苍天了。说完这些话,孟子一无挂碍地走了,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来到山脚,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阳光照着这片浓密的林子,似给每一株古柏都镶上了一层金箔,看去有说不出的和煦,说不出的温暖。几杆树影横在孟子墓上,如太阳的手指。树在风中晃动,影子在墓上游移,像一个白发老人将手按在爱子的头顶反复摩挲,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选自 人民日报 ( 2009年7月6日)19. 文章描写了孟子的墓有什么特点?联系全文,谈谈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孤独的孟子只有与日月相对,与上苍交流。(2) 孟子一无挂碍地走了,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21 简要分析“树在风中晃动,影子在墓上游移,像一个白发老人将手按在爱子的头顶反复摩挲,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文中的作用。(5分)22. 在文章中,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孟子林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房玄龄,生而为宰相水鹿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世勣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这个人,就是房玄龄。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像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贞观的最后一年他已过世之外他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提供机会;李靖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世民也一样知道。人生终是难免一死。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1岁。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节选自读者)19为什么说房玄龄“简直天生就是给李世民作宰相的”?(4分)答: 20“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房玄龄果真没有个性吗?请根据文本内容说说房玄龄究竟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 21“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一句中的“声音”具体指什么?请依据文意概述。(答出两条即可)(4分)答: 22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答: 7、 作文:(60分) 23、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1、 语文知识1、D 2、C 3.答案:A .解析:句“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句与“有益”相对,应选用“有害”。句“诚实温和”是属于品质性格,要用“品性”故选A4.答案为D .解析:A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B项“邂逅相遇”多用于久别亲友之间的偶然相见。C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5、答案为A解析:A报纸、刊物等的名称加书名号,而其所办栏目名称为引号。B项整句为非疑问句,句末应为句号。C教师口语作为新增的课程使用书名号不当,应用引号。另序言使用书名号也值得商榷。D身材矮小、脊背拱起,是小句关联,应为逗号,原文用顿号是错误的。6、答案为C.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加“情况”;B项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D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属于“房源条件”。二、科技文阅读7A(人体免疫是指人面对外来病原体侵害的防御机制,该项将之偷换为“外来侵害”,犯了概念扩大的错误)8D(A项,表意绝对化,原文为“皮肤和黏膜是自然免疫的主战场”,“异物进入体内后自然免疫也要参与体内的防御;B项,错解原意,炎症反应初期仍然是自然免疫在起作用,4天后获得性免疫才被激活;C错解原意,胸腺不能制造T细胞,只是负责挑选T细胞,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制造的;D随年龄增大,人体免疫能力肯定下降,运动和生活习惯只是让我们恢复到本来应该有的免疫力)9C(A项,人体免疫力是综合抵抗能力,经常生病的人其综合抵抗能力肯定低;B项,炎症反应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消炎药有利于尽快消除侵害,若炎症严重而不服用消炎药会损害身体;D项,人体免疫力的强弱与包括体力在内的多种因素有关,不能仅仅看胸腺一个指标)三、文言文阅读10 D。解析:A一句归义为归附,归顺,动词,二句归义为返回,投奔,动词B 一句告义为祷告,动词 ,二句告义为报告,动词 C一句困义为围困,动词 ,二句困义为困扰,动词11 C解析:A都是主谓间B介词,等到 C前表承接,后表并列D介词,用12 B 鱼和熊掌作为喻体主要是引出观点“舍生取义”13 翻译句子:(1)当他(庄宗)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重点词:“及”“举”“莫”各一分)(2)我交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重点词“与”“其”“乃”各一分)(3)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那游山的乐趣。(注意字字落实。错一处扣一分)14、略15、(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 。(淡淡的和忧愁两层意思分别一分)(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16原因:一是供需矛盾,二美元贬值(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17 (全对4分)18“人才” “员工” “高就” “就职(工作)” “慧眼识英雄” “考察后聘用我”(三个要点分别一分)文学类阅读参考答案:19.朴素(1)。享殿除了有孟子像,再也没有别的了。孟子墓是一个大土丘,墓的四周用一圈石墙兜住。孟子墓没有图片资料,只有黄土和清风。站在山顶上看不到孟子墓,也看不到孟林中的惟一建筑享殿。(举出两个适当例子则得2分)20.孟子的思想是当时时代的精华,超出了一般人的智慧,所以不被大家理解。孟子只能和天地万物交流自己的思想。虽然孟子的思想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他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论被劝者是否听从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21.结构上:与前文“孤独的孟子只有与日月相对,与上苍交流”照应,深化孟子的孤独这一文章主旨,强化情感,使结构完整严谨。(2分)用写景语句结束全文使文章回味深长,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1分)内容上: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写出孟子墓和大自然和谐一体,写出了孟子深受上苍的喜爱(1分)。22.第一问:作者采用衬托、对比、比喻的方法来写孟子林的。(2分)第二问:(1)通过对孟子林所在的四基山的景色精心描写,衬托出孟子林的幽雅静谧、质朴无华,(1分)(2)通过对孟子林和其他王侯之墓的对比,表现了孟子墓的朴素,(1分)(3)通过对把孟子的言论比成果实、把孟子林树木比成老人,表现了孟子的孤独和他与上苍的交流,抒发了作者对孟子的崇高敬意。(2分)实用文阅读参考答案:19原因有二:(1)唐初人才济济,个性突出鲜明,为避免内斗和党争,非常需要稳压器似的人物。(2)在李世民的时代,房玄龄能隐忍委屈,协调好皇帝与群臣的关系,甘愿做皇帝的出气筒。(每条2分)20从文意看,房玄龄并非是一个无个性的人(1分)。其性格特征应是世事洞明,温和谦让,通达睿智,豁达大度,谦虚低调,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答全得3分,答3个以上得2分,答3个以下的一分)21(1)房玄龄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2)22年殚精竭虑,甘为人梯,使贞观时期的大臣各尽其才。(3)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致绩工程”,然而贞观时期的大事小事却离不开他的实干。(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4分,答对一条得2分)22本文通过典型场景、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及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2分)这在写作上给我们如下启示:(1)必须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人物个性;(2分)(2)必须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借助描写和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使人物血肉丰满。(2分)23作文【构思点拨】 此文题有三个关键词: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这里“飘雪的季节”可以是实指,以此为观照可写雪花是春的使者,雪花来了,明年的花期就近了。也可以是虚指,“飘雪的季节”指的是恶劣的环境,人生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一切逆境,而“花开”则与此相反,指人生的顺境,美好的生活。以此为观照,文章要表现人的乐观、豁达、不屈、积极向上等心态。当然,写作时,也可虚实并举,以实衬虚,化实为虚,使文章更雅致,更含蓄。附文言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后把她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写了伶官传。 赏析一 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欧阳修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动手撰写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新五代史问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薛史不再被世人重视。欧阳修发议论喜欢用“呜呼”。东皋杂志的作者说:“神宗问荆公(王安石)曾看五代史否?公对曰臣不曾仔细看,但见每篇首必曰呜呼,则事事皆可叹也。余为公真不曾仔细看;若仔细看,必以呜呼为是。”这正说明了欧阳修编写这部史书的用意。这篇序文与其说是写伶官,不如说是写庄宗。李存勖是一位颇具勇力之人,打仗时能冲锋陷阵。作者写他由盛转衰,教训十分深刻,十分惨烈。作者先从王朝更迭的原因写起,落笔有力,足警世人。这正是陆机在文赋中讲的“立片言以居要”。应该说,欧阳修的历史观比薛居正深刻,他认识到了“人事”的重要性。然后,作者回顾历史,概述了庄宗临危受命的情景。这段描述,言简意赅。随后,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文章的重点。“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又为下文张本。“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犹如从万丈高空跌落下来,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极为深刻。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描述景象,而是总结历史教训。开头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然否定了天命之说,但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当描述完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作者开始总结历史教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