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加防水板计算书.docx_第1页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计算书.docx_第2页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计算书.docx_第3页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计算书.docx_第4页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计算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yjk-F 独立基础信息 * *-* 计算时间:2017年10月17日 当前版本:1.8.2.3一、基本信息 1. 编号 DJ-17 2. 节点号 Node=17 3. 构件材料信息 混凝土 4. 做法 阶形现浇 5. 底面积(m2) 29.2 6. 底标高(m) -5.500 7. 覆土重(kN/m2) 0.0(自基础顶计算) 8. 自重(kN) 477.0 9. 各阶尺寸(mm) S2=3000 B2=3000 H2=500 S1=5400 B1=5400 H1=500 10. 保护层厚度(mm) Cov=40 11. 混凝土强度等级 RC=25 12. 主筋强度(N/mm2) fy=300 13.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14. 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RE 受弯 0.75 受剪 0.85 冲切 0.85 局部受压 1.0 15. 人防材料强度调整d 钢筋 1.35 混凝土 1.50(受弯、冲切、局部受压) 1.20(受剪)二、荷载信息 *-* * 以下按独立基础局部坐标系输出独立基础各工况的荷载(形心处的合力) * * N: 竖向力(kN) * * Mx: 绕X轴弯矩(kN-m) * * My: 绕Y轴弯矩(kN-m) * * Qx: X向剪力(kN) * * Qy: Y向剪力(kN) * * 恒载和平面恒载下的竖向力N包括覆土重和自重 * * 活载和平面活载下的轴力、弯矩、剪力都是折减后的结果 * * 弯矩已包括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增量(Mx=-Qy*d,My=Qx*d,d=柱底标高-基底标高) * * 对于“独立基础+防水板”,独立基础范围内的水浮力不重复计算 * *-* 工况 N Mx My Qx Qy 恒载 3943.1 -5.4 -5.4 -0.8 0.8 活载 1307.2 -2.1 -2.1 -0.3 0.3 X风 -0.0 -0.0 0.9 0.1 0.0 Y风 0.0 -0.9 0.0 0.0 0.1 X地震 -0.7 -0.1 18.0 2.2 0.0 Y地震 0.7 -18.0 0.1 0.0 2.2 竖向地震 0.0 0.0 0.0 0.0 0.0 人防荷载 0.0 0.0 0.0 0.0 0.0 平面恒载 4036.5 0.0 0.0 0.0 0.0 平面活载 1344.0 0.0 0.0 0.0 0.0 水浮力(最低水位) 0.0 0.0 0.0 0.0 0.0 水浮力(最高水位) 0.0 0.0 0.0 0.0 0.0 恒载(不计自重和覆土重) 3466.1 -5.4 -5.4 -0.8 0.8 平面恒载(不计自重和覆土重) 3559.5 0.0 0.0 0.0 0.0 *-* * 以下输出从防水板传递到独立基础的荷载 * *-* 工况 N Mx My 恒载 1387.8 0.0 0.0 活载 0.0 0.0 0.0 水浮力(最低水位) -4786.0 0.0 0.0 水浮力(最高水位) -4786.0 0.0 0.0 人防荷载 0.0 0.0 0.0三、正截面受弯计算 *-* * 依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7条,第8.2.12条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 *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1.6条规定,地震组合下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除以0.75 * * 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4.2.3条规定,人防组合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予以调整 * *-* * 以下输出独立基础底板正截面配筋设计信息 * * STEP: 正截面包含的台阶数目,柱墙边缘断面对应总台阶数 * * Direct: 正截面的法线方向 * * b0: 计算宽度(mm) * * h0: 有效高度(mm) * * M: 弯矩设计值(kN-m) * * Comb: 设计弯矩对应的组合号 * * As: 计算配筋面积(mm*mm),按As=M/(0.9*fy*h0)确定 * *-* 截面号 STEP Direct b0 h0 M Comb As No.1 2 x+ 4137 950 2276.7 (29) 8876.1 No.2 2 x- 4137 950 2282.8 (30) 8899.9 No.3 1 x+ 5400 450 687.1 (29) 5655.5 No.4 1 x- 5400 450 689.2 (30) 5672.6 No.5 2 y+ 4137 950 2282.8 (31) 8899.9 No.6 2 y- 4137 950 2276.7 (32) 8876.1 No.7 1 y+ 5400 450 689.2 (31) 5672.6 No.8 1 y- 5400 450 687.1 (32) 5655.5 *-* * 以下输出按计算、构造取大的配筋量 * * As: x向或y向每延米的底筋面积(mm*mm/m),As = max(As/b , Rs,min*Area/b) * * b: x向或y向断面的计算宽度(m) * * Area: x向或y向断面的折算截面面积(mm*mm),按b0*h计算 * * Rs: x向或y向的配筋率,按As*b/Area计算 * * Rs,max: 最大配筋率(取4%) * * Rs,min: 最小配筋率 * *-* 配筋方向 As b Area Rs RsRs,max x 1648.1 5.400 4136842 0.21 NO y 1648.1 5.400 4136842 0.21 NO *-* * 以下按局部坐标系输出独立基础底板各基本组合下的弯矩(只输出正弯矩) * * Mx(+): 底板绕y轴的弯矩,用于计算x向底筋面积 * * My(+): 底板绕x轴的弯矩,用于计算y向底筋面积 * *-* 组合号 Mx(+) My(+) (23) 2282.6 2282.6 (24) 2271.5 2271.5 (25) 1584.7 1585.1 (26) 1585.1 1585.5 (27) 1585.5 1585.1 (28) 1585.1 1584.7 (29) 2282.3 2282.6 (30) 2282.8 2282.6 (31) 2282.6 2282.8 (32) 2282.6 2282.3 (33) 2072.9 2073.3 (34) 2073.8 2073.4 (35) 2073.4 2073.8 (36) 2073.3 2072.9 (37) 1886.3 1883.7 (38) 1891.9 1884.3 (39) 1884.3 1891.9 (40) 1883.7 1886.3 (41) 1886.3 1883.7 (42) 1884.3 1892.0 (43) 1892.0 1884.3 (44) 1883.7 1886.3 (45) 1891.8 1884.3 (46) 1883.7 1886.2 (47) 1886.2 1883.7 (48) 1884.3 1891.8四、冲切验算 *-* * 以下输出柱下独立基础冲切锥体各侧面的验算结果 * *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8条 * * 验算公式: Fl = 0.7 * hp * ft * am * h0 * * am = (at + ab) / 2 * * Fl = pj * Al * * STEP: 锥侧面包含的台阶数目,柱墙边缘截面对应总台阶数 * * Direct: 冲切锥最不利一侧的法线方向(X+,X-,Y+,Y-) * * Comb: 最不利冲切力对应的组合号 * * Fl: 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kPa) * *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 *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 * am: 冲切破坏锥体一侧(+X -X +Y -Y)的计算长度(mm) * * h0: 冲切验算截面的有效高度(mm) * * at: 冲切破坏锥体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mm) * * ab: 冲切破坏锥体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mm) * * 当45度冲切锥的底面落到独基底面之外时,不验算冲切 * *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1.6条规定,地震组合下受冲切承载力除以0.85 * * 多柱独基,按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依据地基规范GB50007-2011第8.4.7条执行 * *-* 锥侧编号 STEP Direct Comb Fl hp ft am h0 at ab R/S 验算结果 No.1 2 x+ (29) 1175.0 0.99 1.27 1550 950 600 2500 1.10 满足 No.2 2 x- (30) 1178.1 0.99 1.27 1550 950 600 2500 1.10 满足 No.3 2 y+ (31) 1178.1 0.99 1.27 1550 950 600 2500 1.10 满足 No.4 2 y- (32) 1175.0 0.99 1.27 1550 950 600 2500 1.10 满足 No.5 1 x+ (29) 715.3 1.00 1.27 3450 450 3000 3900 1.93 满足 No.6 1 x- (30) 717.5 1.00 1.27 3450 450 3000 3900 1.93 满足 No.7 1 y+ (31) 717.5 1.00 1.27 3450 450 3000 3900 1.93 满足 No.8 1 y- (32) 715.3 1.00 1.27 3450 450 3000 3900 1.93 满足五、受剪验算 *-* * 以下输出柱与基础交界处4个方向截面上的受剪验算结果 * *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9条 * * 验算公式: Vs bc+2*h0)时,不进行受剪验算 方向 b bc h0 验算结果 x 5400 600 950 bbc+2*h0 y 5400 600 950 bbc+2*h0六、局部受压验算 *-* * 以下输出独立基础局部受压验算结果 * * 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10第6.6.1条 * * 验算公式: Fl = 1.35 * c * l * fc * Aln * * R/S1.0时需修改模型,例如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局部承压面积等 * * 1.0R/S1.6表示按素混凝土验算就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 * l = sqrt(Ab/Al) * * Comb: 最大压力对应的组合号 * * Fl: 压力设计值(kN) * * 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 * l: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 *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 Aln: 局部受压净面积(mm*mm) * * Ab: 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mm*mm) * * Al: 局部受压面积(mm*mm) * * 当独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无需验算,R/S取50.0 * *-* Comb Fl c l fc Aln Ab Al R/S 验算结果 (30) 5989.4 1.00 3.00 11.9 360000 3240000 360000 2.91 不配筋满足七、地基承载力验算 *-* *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1条 *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2.3条 * * 验算公式: 非地震组合,pk,avg = fa,pk,max = 1.2*fa * * 地震组合, pk,avg = fa*a,pk,max = 1.2*fa*a *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4条确定 * * 计算公式: fa = fa = fak + b*(b-3) + d*m*(d-0.5) * *-* * 以下输出独立基础的平均、最大、最小基底压力(kPa),及零压力区面积的比例 * * pk,avg: 基底压力平均值(kPa) * * pk,max: 基底压力最大值(kPa) * * pk,min: 基底压力最小值(kPa) * *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kPa) * * faE: 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kPa) * * AVG: 按平均基底压力验算是否满足 * * MAX: 按最大基底压力验算是否满足 * * A0/A: 按零压力区百分比验算是否满足 * * E: 地震组合标记 * *-* 组合号 Pk,avg Pk,max Pk,min fa(fa*a) AVG MAX A0/A(%) ( 2) 180.1 180.6 179.5 180.0 不满足 满足 0.0 ( 3) 135.2 135.6 134.8 180.0 满足 满足 0.0 ( 4) 135.2 135.7 134.8 180.0 满足 满足 0.0 ( 5) 135.2 135.7 134.8 180.0 满足 满足 0.0 ( 6) 135.2 135.6 134.8 180.0 满足 满足 0.0 ( 7) 180.1 180.6 179.5 180.0 不满足 满足 0.0 ( 8) 180.1 180.6 179.5 180.0 不满足 满足 0.0 ( 9) 180.1 180.6 179.5 180.0 不满足 满足 0.0 ( 10) 180.1 180.6 179.5 180.0 不满足 满足 0.0 ( 11) 166.6 167.1 166.1 180.0 满足 满足 0.0 ( 12) 166.6 167.2 166.1 180.0 满足 满足 0.0 ( 13) 166.6 167.2 166.1 180.0 满足 满足 0.0 ( 14) 166.6 167.1 166.1 180.0 满足 满足 0.0 E( 15) 157.6 158.3 156.9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16) 157.7 158.8 156.5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17) 157.7 158.8 156.5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18) 157.6 158.3 156.9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19) 157.6 158.3 156.9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20) 157.7 158.8 156.5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21) 157.7 158.8 156.5 234.0 满足 满足 0.0 E( 22) 157.6 158.3 156.9 234.0 满足 满足 0.0八、沉降计算 *-* * 以下输出独立基础中心处的沉降,按修正的分层总和法计算(s = * s) * *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5条 * * : 沉降经验系数(取参数对话框中输入的值,输入1.0时按地基规范第5.3.5条计算) * * Z: 计算土层的厚度(m) * * P0: 基底附加压力(kPa) * * E: 压缩模量当量(MPa) * * Zn: 压缩深度(m) * * s: 分层压缩量之和(mm) * * s: 地基最终变形量(mm) * *-* 未输入地质资料,不计算沉降!附: 荷载组合表 编号 类型 组合项 *-* (1 ) 准永久组合 1.0恒+0.5活 (2 ) 标准组合 1.0恒+1.0活 (3 ) 标准组合 1.0恒+1.0风x (4 ) 标准组合 1.0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