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精练(教师版).doc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精练(教师版).doc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精练(教师版).doc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精练(教师版).doc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精练(教师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精讲精练(教师版)【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考情分析】本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选考内容之一。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非选择题题型出现。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考查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等。2012年高考本专题仍是重点考查的知识之一。从考查题型看,仍以非选择题为主。从考查内容上,应特别注意各国改革的异同点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商鞅变法梭伦改革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庸原则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将雅典引上了民主化的轨道特点意义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推行县制;严刑峻法;文化专制农战、法治特点意义发展封建经济;确立中央集权制;提高军事力量;为统一奠定基础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意义经济恢复;巩固统治;加速了封建化和汉化的进程,为统一奠定基础富国、强兵、取士一定程度上实现富国强兵意义【思维导图】【高频考点整合】考点一 梭伦改革1、背景: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2、措施(1)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2)政治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不同的等级可以担任不同的职务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了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3、特点:中庸4、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考点二 商鞅变法1历史背景(1)可能性: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必要性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国的相对落后。2主要措施(1)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限制工商业发展。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严格执行。(2) 政治上:实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全国的控制。(3)军事上: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推行什伍制度,保证兵源。(4)思想上: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控制3历史作用: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考点三 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北魏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2)可能性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冯太后和魏孝文帝个人作用:冯太后掌实权,临朝听政,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精通汉族先进文化。2改革的内容(1)卓有成效的新制:制度创新,包括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2)设巧计迁都洛阳:减少阻力体现政治家的策略。(3)大刀阔斧易风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4)加速政权封建化:尊儒办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政治制度。3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4)为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考点四 王安石变法1改革背景(1)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形成积弱积贫的局面。(2)可能性:1043年,“庆历新政”的失败。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2改革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2)强兵之法:保马法、将兵法。(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3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但有些变法措施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改进了武器质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善。【感悟高考】1(2012年江苏历史,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考点】梭伦的背景、内容、评价(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3分)(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 (1分) 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2分)2(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考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3(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考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分)(2)不同: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2分)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4分,每点2分)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