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测试题七(必修一第七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1临沂)观察右面图片,对此图片信息的正确释读是()a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 b欧洲惟美国马首是瞻c美苏分区占领了德国d双方未发生武力威胁 【答案】a【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文字信息“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据此可知图片体现的信息是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a项正确。b、c两项与图片内容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2. (2011青浦)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冷战”积极影响的理解,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3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 【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标题反映了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这开始于二战后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4(2011南京1模)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和a b c d 【答案】b【解析】朝鲜分裂根源于两极格局的对峙,排除;题干中家属的重逢是在1985年,美苏冷战结束于1991年,排除;据此即可确定b项正确。5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故选a项。b项中的“武装进攻”与冷战不符,排除。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排除c项。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排除d项。6右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b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根源c美苏两国军备竞赛的本质d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野心【答案】a【解析】 “和平鸽”的内脏是“美国导弹”揭示了 “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是指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是并不意味着美苏矛盾的趋缓。8(2011铁岭)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答案】b【解析】马歇尔计划仅仅援助西欧,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使欧洲在事实上分裂。 9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c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d. 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答案】c【解析】“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段时间欧洲被美苏两国所控制,分裂为两派势力,典型地反映在德国的分裂上,所以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对峙。10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答案】b【解析】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复兴,法国拥有原子弹,增强了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这对原来的两极格局是一个冲击。1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答案】d【解析】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面临美苏两国争霸的局面,其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12柏林墙位于德国柏林,于1961年8月13日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右图所示的一段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 b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答案】a【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未反映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13. (2011福建联考)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周边关系的发展,且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关系。a、c两项不是周边关系,排除;中国没有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加入的,排除b项。14(2010厦门文综)“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实施不结盟政策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答案】c【解析】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行“一边倒”方针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此之前,排除a、b两项;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与结束“一条线”战略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15(2011巢湖)1966年版的中国地理教材叙述:“美国是世界上最凶恶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钢铁工业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产量极不稳定。美国南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土地大多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耕作技术相当落后,仅在棉花产区建立了一点纺织工业。”以上叙述()a反映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d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显然与美国历史基本史实不符,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16(2011韶关)下图是一幅名为美国“人权”到底“优越”在何处?的漫画,它刻画了()a美国已建立起“单极世界”,承担国际义务b美国致力于绿色gdp,倡导“低碳”生活c美国以“人权”为名,行霸权之实d美国充当“人权”法官,极力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c【解析】美国已建立起“单极世界”和极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事实不符,排除a、d两项;结合漫画的名称可知,“净化空气”实质是推销美国的“人权”,排除b项。17(2011泰州1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答案】d【解析】a、b两项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是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新的国际格局并没有确立,排除c项。18(2011合肥)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时指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 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这一“决议草案”主要反映了美日()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和地位b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c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答案】d【解析】题干中决议草案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实际上是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故选d项。19(2011北京东城)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参加万隆会议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 bc d 【答案】d【解析】“一国两制”构想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方针,而周恩来的讲话是关于国际关系的,排除即可确定正确选项d项。20(2011厦门)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年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里()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d【解析】20世纪的两个辛亥年分别是1911年和60年之后的1971年,这一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1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答案】b 【解析】“另起炉灶”方针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不平等屈辱外交关系,“一边倒”指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b项不正确。22(2011淄博) “弱国无外交”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离我们远去。六十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正确的外交政策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 b c d 【答案】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于1953年底,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是在1954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故正确顺序是。23(2010淄博3月)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答案】d【解析】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24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答案】d【解析】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局稳定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国外环境,国际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中国在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25(2011济南1模)前不久,随着美韩黄海军演,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中国再次展开积极斡旋,力促重开六方会谈。这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中国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动荡不安逐渐取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a b c d 【答案】c【解析】导致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的不是恐怖主义,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排除,选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4分,共50分)26(10分) (2011南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4分)(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4分)(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 (2分)【答案】(1)朝鲜战争(或朝鲜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的时间。(4分)(2)不同: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一进攻;(1分)材料二、三认为,南朝鲜军队在美国的支持或预谋下发动内战。(1分)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答美苏冷战、美苏对抗得1分)。(2分)(3)缺陷:缺少当事方(朝鲜和韩国)观点的相关史料,缺少该事件相关的原始史料。(2分)27(2011临沂)(12分)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分)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4分)材料二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2)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的原因。(3分)材料三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2分)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1分)【答案】(1)观点:费正清认为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张馨保认为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英双方在“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上的冲突。(2分)评价: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西之间的确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1分)但是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分)这两个观点都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1分)(如能答出“即便是文化价值冲突或”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诉求,也不能成为无视别国主权,借助坚船利炮发动战争的理由”,也可给分,但本问题得分不能超过设定分值。)(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美韩军演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1分)(3)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或一个中国的政策。(任答一点得2分)对阻止台独势力图谋,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有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8(14分)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纽约每日新闻材料二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环球时报(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1分)(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2分)材料三阅读下列图片:(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4分)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答案】(1)冷战;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一边倒。(1分)(2)由仇视到友善。(2分)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分)(3)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编写租赁合同
- 5.1 方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A 第2课时 (3a~4c)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车辆运输与车辆检测认证服务合同模板
- 旅游代收代付服务合作协议
- 高端社区便利店特许经营承包协议
- 《三份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合同条件比较与市场布局》
- 个人教育培训机构投资连带责任保证贷款协议
- 南京XX科技公司向南京XX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