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工业化发展之后城市化是我国下一阶段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命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程度越来越强烈如今人们乘坐城市轨道交通不再仅仅停留在便捷、安全、快速的基本需求上还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体现出更多的人文情感和关怀这就要求“人性化”的设计思维介入到未来轨道交通的研究与设计中以提升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坐体验因此关于人、轨道车辆以及周边环境、设施、服务、信息等的系统性研究与整合设计(IntegrateDesign)变得尤其重要 1人性化设计概述 所谓“人性化设计(Humancentereddesign)”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以人为核心线索去统合功能、技术、结构、信息在系统层面上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与文化等各种需求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语境下(Context)“人性化”这一抽象概念有着具体而详细的内容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故各项产品、服务、设施与环境等仍以满足人的功能性需求为主在建筑学里设计一个自行车棚叫做设计一个建筑物(Building)而设计林肯纪念堂则是做一个建筑(Architect)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功能性的而后者除了功能还有人、社会、历史、文化、意义、象征等因素同样的道理仅仅具有运输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交通工具而具有人性化空间、都市生活元素、城市意象与历史文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超越了工具层面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1863年伦敦出现的地铁无疑是“交通工具+建筑物”的结合而今天的伦敦地铁已经是城市文化的舞台了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出行目的的人要在轨道车辆这一特定的物理空间内停留以完成“人的运输”为目标的功能性轨道车辆设计往往会使人在该时间内无奈忍受各种不舒适、无聊、无意义城市轨道交通是班次密集、运量大、速度快、准时、安全的交通工具但这种纯粹的物理空间移动也带给人们速度感、疏离感、焦虑感、不耐烦、愤怒以及单调、无聊等体验如何将这段需要“忍受”的时间转化为舒适的、有乐趣的、有意义的时间则应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思想的根本转变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中人的行为与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属性的系统研究是展开具体设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对象 人、物、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城市轨道交通人性化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老人、孩子、男性、女性、本地人、外地人、上班族、旅游者等人是多样的、共性与差异并存的;信息牌、售票机、闸口、车票、垃圾桶、小商店等这些物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与信息交换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的基本条件;空间的流动与转换、早高峰还是节假日、光环境与色彩、通道立面的材料质感等这些环境是不易被人感知到地存在着也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层级如图1所示人从A站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到B站出站为止是一个单元性的完整过程在此过程中站点与车厢内部是人存在的两个主要物理空间人、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体现于整个过程中人性化的马斯洛式的需求层级就体现了如下三个侧面:功能性、合理性与合情性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对北京、上海(长三角地区)、广州(珠三角地区)三地的轨道交通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是发现问题、总结方法、输出知识为后续的人性化设计奠定基础 3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方法及过程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行为地图(Behaviormapping)、影子追踪(shadowstracing)既包含“量”的方法(网络数据采集与问卷调查)也包含“质”的方法(行为地图和影子追踪)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需求进一步获取洞察力本文以北京地铁为例阐述研究过程与方法 3.1网络数据采集与问卷调查 网络采集的数据属于二手资料但却是展开其它方法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数据多而杂按照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层级从功能性、合理性与合情性三个维度去逐一梳理可为问卷设计与实地调研奠定基础 最适合问卷方式调查的问题基本上是“客观性”问题如用户的年龄乘坐地铁的时间(高峰时间还是一般时间)、频率(每天两次通勤还是一周几次的偶尔出行)使用种交通工具到达地铁站(地铁与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问题)在车厢内习惯选择什么样的座位、有些行为(看手机、睡觉、发呆)上述问题的提出来源于功能性、合理性与合情性的需求层级假设和前期的网络数据也来源于调研者的日常生活实践毕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地收集的有效问卷总计580份统计后得出以下结论:从人群分布可知地铁乘客以1835岁年轻乘客为主占整个乘客的80%;乘坐地铁通勤和时常乘坐地铁的乘客占整个乘客的80%;乘客乘坐地铁的接泊方式多样主要以乘坐道路公交车和步行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42%和40%;69%的乘客在站台等车时会玩手机三分之一的乘客会发呆、看车站电视或聊天;76%的乘客在车厢内会玩手机;购票充值、安检、闸口出错、接泊不方便等问题出现频次较高约占80%;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反映换乘路程过长的问题;有44%的受访者觉得管理不严一些不文明现象影响乘客正常乘车;40%的乘客认为车站内扶手的设置不合理、空调的温度让人觉得不舒适;等等 3.2行为地图与影子追踪 行为地图是观察人们在特定地点的活动并利用加注的平面图、照片等系统地记录下来通过对事件要素的记录、事实的描述、事实的推断得出关键的发现点(Keyfinding)来获得整体的认识选取北京地铁北京站、东直门站、回龙观站3个站点每个站点选取6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他(她)从进站到上车的全过程并以行为地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S事件要素:时间为9:5510:10;空间为东直门地铁站内;人物为20岁左右男青年;行为是下车、2次搬箱上楼、出闸、购票、进闸、上车;相关物为1个双肩包、2个大号行李箱 S事实描述:该青年从地铁2号线下车换乘机场线背1个双肩包同时推着2个大号行李箱通过门栏时行李箱的轮子卡进了凹槽;通过2号线闸口后该青年再次排队购买机场快线车票时间约3min;为了能让2个箱子同时通过闸口该青年将箱子侧向前排列推进刷卡通过身后的人等待其通过后再依次通过S 推断:该青年选择地铁出行是因地铁车厢更容易放置2个大号行李箱且换乘机场线方便其在行进过程中不停地停顿、休息、整理背包及耳机通过2号线闸口后需再购票这是因为两种线路的价格与计价方式没有统一给乘客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S关键发现点: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换乘困难;多次购票问题;大件行李不能快速通过闸口尤其是去往火车站或机场的沿线站点 上述例子凸显了青年、2个大箱子、2次购票、闸口之间的关系不顺畅等存在着问题 影子追踪是以如影随形的方式观察某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体验通过其行为透露出来的细微差异收集第一手资料在随行调研中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被访者记录他们的一系列行为与活动找出背后动因并进行拍照、记录在上海、北京、广州分别选取了6人作为研究对象从A站随行至B站在全部过程中观察、记录对象的行为从中发现问题以北京的1号研究对象6位外地老人为例详细阐述该过程 S事件要素:时间为15:1016:15;环境为地铁北京站至北京西站;人物为6位来北京旅游的老人;行为是询问、乘车、换乘;相关物为各种行李若干S 事实描述:6位老人从外地来京需要了解相关的乘车信息于是6人四散分别去询问其他乘客由于老人没有换乘的概念不能从乘客给出的信息中获取完整的乘车路线不同乘客给出的不同路线方案让他们感到困惑最终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示下上车车上很多人给老人让座老人们怕走散集中在车门附近没有接受让出的座位且不停询问其他乘客S 推断:6位老人没有任何地铁的出行经验老人不通过查找站内信息获得乘车路线而是依赖于其他乘客即俗称的“打听道”车门附近非常容易聚集乘客尤其是对乘车路线不清楚的乘客 S关键发现点:老人只靠“打听”获得信息;乘客会聚集在车门处以便查看信息并随时下车 上述案例揭示了地铁站内、车厢内的信息与指示的重要性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识别与通道的有效性等问题致使新乘客迷失在环境空间内这类人群偏好聚集于车门附近造成了他人上下车的不方便也影响列车运行的效率 影子追踪更关注于全过程中人与物、环境的关系既包括站区环境也包括车厢内环境属于“一条线”的观察;而行为地图则聚焦于站区空间内从系统的逻辑关系角度去观察人与物、环境的关系为“一个点”的研究二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通过北、上、广三地多个点与多条线的研究获取了对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的全面理解 通过问卷、行为地图与影子追踪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之后开始分析、梳理并从中析出可以指导设计的相关知识分析采用AEIOU(ActivityEnvironmentInteractionObjectUser)方法 按照此分析框架将关键发现点归纳如下:出车站后换乘麻烦(E);地铁站附近小贩随处摆摊造成人流通行阻塞(U);商场入口与地铁通道识别易混淆(I);上班族会在上车前购买早餐(A);闸口通过率低造成人流拥挤(O);自动售票机的易用性太差(O);站内信息指示没有关联性设置太过随意(I);车站内的公共休息区过少临时性不够(E);地铁站附近的商铺、停车点缺少系统的规划(E);大件行李不能快速通过闸口(I);乘客会聚集在车门处(E);乘客下地铁后会就近购买晚餐或生活必需品(EA);等等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仅节录部分内容 4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得出城市轨道交通人性化设计基本原则: (1)过程重于结果在A站到达B站的过程中人所在的空间类型主要分为站台节点与车厢内部两种前者体现人从站外、站内、闸内到站台的一系列“动”态过程而后者则体现人在车厢内部或坐或站或倚靠或抓扶的一系列“静”态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人性化设计应关注全过程中人的感受与需求而不是从A站到B站的位移结果在不同的空间内人性化的设计会涉及到不同的要素 (2)关系重于元素交通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结合了人、物、环境、经济、信息、技术、管理等因素在内的交通网络更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是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车站节点是集功能性、商业性、社会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综合体(Complex)这里是人流汇集的节点是交通工具汇集的节点也是各种信息与服务汇集的节点在设计上可将其理解为各种“关系”的汇集如站台与人的关系、公交车与出租车的关系、快递拿取点与出入口人流的关系、信息识别与平面广告的关系等在这里关系无处不在关系与美、文明、城市特点俱生俱灭因此该区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成为一个系统问题需要采取全面而整体的解决方法 因此对于“关系”的研究将是城市轨道交通人性化设计的核心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人、物、环境三者之间通过行为与信息而不断互动这些关系是多元的、瞬时的、相互影响的以人的流动为线索以功能性、合理性、合情性的需求层级为框架在复杂的交通系统中抽出线头分析梳理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详细的设计原则是具体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基础 5结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马铃薯种薯生产与加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持续改进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整车货物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跨境电子商务运输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年度环保型爬架租赁及维护合同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含交易风险规避措施)
- 二零二五年离婚协议书起草及财产评估专业服务合同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研发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降水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合同
- 来自鱼儿的信1200字7篇范文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 化学锚栓承载力计算
- 教育培训机构公司简介范文范本
- GB/T 7409.4-2023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第4部分: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
- 公司合同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看歌词猜歌名
- 中国思想史 马工程329P
- DB65T 2887-2008林业用保水剂应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41813.1-2022信息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测试方法第1部分:语音识别
- SB/T 10569-2010冷藏库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