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链接 友情17友情是纯水亦是醇酒主 题 引 导我们的时代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社会变得愈加纷繁复杂,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更加重要与频繁。朋友结交,是人生必修的一门大科学,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以友情论。怎样交友,也是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把交友之道视为努力提高自己品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里就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友直,友谅,友多闻”等一些颇有指导意义的话。至于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格言至今仍是我们与朋友交往的信条。可是时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友情受到挑战;社会上“利欲熏心,勾肩搭背者有之”;“迎奉拍马,趋之若鹜者有之”;“人走茶凉,背信弃义者更有之”。这些不健康的人际交往,使身处校园的中学生们,也茫然不知所从。友情是水亦是酒,既平淡又醇厚,唯有正确选择,细细品味,才能觉出其中的芬芳。这里所选的十篇诗、文,有的是千百年来传为佳话的,如伯牙与钟子期、管仲与鲍叔这样的知己之交;有的是讲与朋友交往信守诺言,诚实不欺的;也有是对朋友的缺点错误提出忠告和批评的,从中我们可获得不少教益。友情是一杯纯水,平平淡淡,既澄澈又清明,不容沾染些许杂尘异味;友情是一坛陈酿的醇酒,填埋得越深越久,则愈醇香愈弥厚。阅读这些篇章,看看别人怎样交友,看看他们对友情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本主题单元,要求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要学会结合注解在整体感悟全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主旨。还要学习比较阅读,通过比较不同篇章的内容和形式,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另外,十几岁的少年朋友,正当记忆的黄金时代,能熟读背诵若干篇古诗文,将是一件终身有益的好事。 似水友情两相知 自读提示:“高山流水遇知音”,最广为人知的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便是这样在我们的荆楚大地传唱开来。由未曾谋面到一见如故,这是如流水般微妙的情感交流历程。“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高雅之极,唯钟子期而已。看来,知音难求。此情唯与流水知。伯 牙 鼓 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释】选自列子汤问。伯牙,即俞伯牙,古代相传春秋时代一位擅长弹琴的隐土。 鼓:泛指弹奏乐器,动词。 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一位隐居山林的樵夫,精通音律。 听:这里指欣赏音乐。 善哉:好啊,赞叹词。 峨峨:山势高峻的样子。 兮(x):啊,语气助词,多用于诗赋中。 洋洋: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 念:思念。阴:山的北面。 卒:同“猝”,突然。 止:停留、歇息。 援:拿来、拿起。 霖雨:连绵不断的大雨。 操:琴曲的一种名称,名词。 造:这里有奏出的意思。 辄(Zh):都、往往。穷其趣:全部理解琴音中蕴含的情趣。 舍:放下。 子:对对方的敬称。 听夫志:听出曲中情意。夫,语气助词。 想像:脑海中想见的事物。 犹:好比、如同。 逃声:隐藏琴声中透露的情意。逃,避开、隐匿。【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的是攀登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好啊,多么高大巍峨呵,就像那泰山一样!”伯牙的心里想的是滔滔流水,钟子期听了说:“好啊,水势盛大就像长江、黄河一样:”伯牙心里想的,钟于期也一定能理解它。 伯牙在泰山北麓游览,突然遇上暴雨,他在岩石下歇息,心里悲伤,就拿出琴来弹奏。起初弹奏的是描绘大雨的琴曲,接着又弹奏描绘山崩的乐曲。每奏一曲,钟子期都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情趣。于是伯牙就放下琴赞叹道:“好啊!好啊!您听出的琴音中的情意,所想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想的一样,我(在你面前)哪里能隐藏琴音中的情意呢?”自读提示:似水友情,令人感怀;下面这首诗三句皆带水,离于溪水,思于水头,真可谓似水友情两相知。然而能推心置腹地平等交流,而引为知己,那纯澈如水的情怀,亦为人们所称道。送 王 永 刘商君去春山谁共游?鸟啼花落水空流。如今送别临溪水,他日相思来水头。 友谊是和谐的平等自读提示:真挚的友情应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基础上。“管鲍之交”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深厚友谊的典型,就是因为它生动地启示了这个道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唯“知”而友好相待,无庸俗势利相扰,清明如水,真乃君子之交。管 鲍 之 交 司马迁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谍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前645),春秋初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在改革政治、发展经济上卓有成就,有管子一书传世。鲍叔,齐国大夫,又称鲍叔牙。 颖上:地名,因地处颍水之上得名,在今安徽省境内。 少时:年轻时。 游:交往。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 已而:不久。事:侍奉。 小白:齐桓公的名。 纠:人名,齐桓公同父异母所生的兄长。据史记记载,齐襄公荒淫无道,几个儿子怕遭祸分别出走,公子纠逃往鲁国,公子小白逃往莒国。 囚:被拘禁。 进:荐进、推举。 任政:负责政务。 霸:称霸,作动词。 九合:多次聚会诸侯盟誓。齐桓公会合诸侯之事,据史记说:“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 一匡:纳入正规。 困:穷困。 贾(g):做买卖。自与:给自己。 召忽:人名,与管仲共同辅佐公子纠。 死之:在这次事件中死去。 幽囚:被拘禁。 不羞:不以为羞耻。 鲍子:对鲍叔的敬称。 【译文】 管仲名夷吾,颖上地方人。年轻时经常跟鲍叔交往,鲍叔了解他的才能。管什家里贫困,常常多占鲍叔一点钱物,鲍叔始终友善地对待他,不说什么。后来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于纠。待到小白被立为桓公时,公子纠死了,管仲也被拘禁起来。鲍叔就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后,掌管齐国的政务,齐桓公因此在诸侯中称霸,多次与诸侯聚合盟誓,使天下走上正规,这全是管仲出的主意。 管仲说:“当年我穷困的时候,曾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利润的时候我多拿了点,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家境贫困。我曾给鲍叔办事却弄得更穷困,鲍叔不认为我是个笨蛋,他知道时运有有利的时候也有本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而三次都被国君撤了职,鲍叔不认为我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知道我没有碰到好机遇。我曾经三次参加战争而三次都败走,鲍叔不认为我是个胆小鬼,他知道我家有老母亲。公于纠失败了,召忽为此牺牲了,我被拘禁起未忍受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是个不知羞耻的人,他知道我是不拘小节而以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感到羞耻的人。生育我的是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君子之交淡如水自读提示:深厚的友谊往往是以志同道合为前提的,而决不受金钱物欲的利诱,它必须保持如水的纯洁。下面这篇管宁割席文章虽简短,但含义颇深长。志不同,道不合,友谊难以保持长久。后汉书里说到有个名刘陶的人,“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此真为“君子之交淡如水”。管 宁 割 席 刘义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莱,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晃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注释】选自世说新语。德行。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著,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体文集。管宁(158241),字幼安,东汉末年名士,长期在辽东避乱,聚徒讲学,终身不仕。 华歆(xn)(157231),管宁的同学,早年与管宁齐名,后归依曹操,历仕尚书令、司徒等要职。捉:握、拿。 同席:古人坐卧都用席作垫,两人同坐一张席,说明同学之谊较深。 乘轩冕:犹乘轩戴冕。轩,前顶较高而遮有帷幕的车子,古代卿大大以上有身份者乘坐;冕,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来成为帝王专用。 如故:同原先一样。 废:弃置,这里是放下的意思。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子里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挥锄不停,同铲除砖瓦石块没有什么两样,华歆拾起金子,然后又把它丢在一边。两人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门外有乘坐高贵的车子戴着礼帽的贵人经过,管宁照样读自己的书,华歆放下书本出外去观看。管宁割断坐席同华歆分开坐,说:“您不是我想结交的那种朋友。”自读提示: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两人在仕途上都遭受过挫折,在文学主张上也有相近的观点。著名的与元九书就是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做司马后写给元稹的。在这封长信中,白居易论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这里节选的部分则是畅述与元稹的友情,感情真挚,深切感人。“以诗相戒”、“以诗相勉”、“以诗相慰”、“以诗相娱”等语,显露出元白两人是一对志同道合、相知很深的“知己”。唐朝的白居易能系统提出进步的诗歌理论,批评了“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种理论的形成,和他的挚友元稹的互相切磋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交往唯“以文会友,以诗相知”,毫无世俗之礼送往来、物欲横流;唯“平平淡淡之中见真挚”,真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也只有这种真挚的友情才能历久弥新、弥浓,虽远隔千里也是同心所向。诗 坛 知 己 白居易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千百年后,安知复无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最要,率以诗也。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陡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樊、李在旁,无所措口。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 当此之时,足下兴有馀力,且与仆悉索还往中诗,取其尤长者博搜精掇,编而次之,号元白往还诗集。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莫不踊跃欣喜,以为盛事。 嗟乎!言未终而足下左转,不数月而仆又继行,心期索然,何日成就?又可为之叹息矣!【注释】 节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官至刑部尚书,有白氏长庆集。元九,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元稹,因在弟兄中排行第九,故称元九。唐人习惯在熟人间以排行相称。 今所爱者:原信的上文白居易谈到,当时许多人喜爱看重他的长恨歌等诗恰恰是自己所看轻的,而自己看重的讽渝诗等恰恰并不为人爱重。所以这里“爱者”应是指爱重讽谕诗等,故引元稹为知己。 并世:同一时代。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 然:可是。 安知:怎么知道,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诘。 复无足下者:不再有如同您这样的人。 知爱:了解、喜爱。 小通:处境稍顺利。通,指处境顺利。 相戒:相互告诫。 小穷:稍受挫折。穷,指困窘、处于逆境。 索居:独居。 同处:相处在一地。 相娱:一起寻找乐趣。 知吾最要:从根本上了解我。 率:全、都。 相戏:相互取乐。 因:就。 小律:指篇幅短小的律诗。 他篇:指另外形式的诗篇。 皇子陂(p):地名,为长安城南的一处名胜。 昭国里:地名,在长安城内东南,白居易曾居住在这里。 迭吟递唱:互相轮流吟唱诗篇,即彼此唱和。 樊、李:樊宗宪、李景信,都是白居易的友人。 无所措口i没有地方好插嘴。 兴有惊力:兴致不尽。 且:还。 仆:自称的谦词。 悉索还往中诗:两人交往中所写的诗篇都要回来。索,索取。 掇(du):拾取。 编而 次之:把这些诗编排起来。次,按次序编排。 号:取名。 众君子:指友人们。 拟议:考虑、打算。这里指元、白两人打算编诗集的计划。 盛事:盛大的有意义的举措。 左转:降职。古代在大部分时间里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官吏降职称“左迁”或“左转”。元模这时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仆又继行:指白居易自己被贬为江州司马而离京。 心期索然:心中的期望消沉,兴致全无。 【译文】 当今喜爱我这些诗的同时代人,惟独你了。可是千百年后,怎知不会再有如同您这样的人出现,来赏识、喜爱我这些诗呢?所以自从这八九年来,我同您在处境稍微顺利时就以诗来相互告诫,在稍受挫折时就以诗来相互勉励,各自独居一地时就以诗来相互安慰,相处在一起时就以诗来相互取乐。您所以十分了解我的为人,也都是由于诗啊!譬如今年在城南春游,我同您骑在马上以诗取乐,就各自吟诵所做的时新的律诗,不许夹杂其他形式的诗篇,两人从皇子陂一直到昭国里,彼此唱和,琅琅诗声在这二十多里路途中不曾间断。樊、李两君在一旁,竟也无从插嘴。了解我们的以为是诗仙,不了解的还以为是诗魔呢 那时,您的兴致是那么高,还要我一起把交往中写的诗都一一找出来,选取其中更有特色的广搜精选,把它们编排起来,取名元白往还诗集。朋友们得知这个打算,没有一个不十分高兴的,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唉!哪知言犹在耳而您就降职外放了,没几个月我又降职跟着远走了,心中的期望落了空,真令人兴致索然,不知哪年哪月这打算才能实现?想到这些,不禁为之深深叹息啊! 挚友如异体同心自读提示:真挚的友情虽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而是心心相印、灵犀相通。这首送别诗,别具一格。诗的色彩鲜明,对仗工整。青山、白水,绕、横,一为别、万里征,浮云、落日,游子意、故人情、班马鸣,把读者带入一幅诗情画意的画卷中去。送别诗写得豪迈洒脱,不是缠绵哀怨,儿女情长。这是作者性格的一种反映。送 友 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释】 郭指外城。 为别作别的意思。 孤蓬蓬草枯后根断,随风飞扬。多比喻孤单远行的人。征远行。 游子古代称远游作客的人。 故人古代称老朋友。 兹此,这里。萧萧形容马鸣叫的声音。班分开。【译意】(我们骑马并肩,缓缓地行走,指点那)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城东。在这里我们一旦分手,您将像蓬草一样孤零零地向远方飘摇。您如同浮云般行踪不定;我也依依不舍就像太阳迟迟西下。(我们骑马并肩,就在这停下吧)您挥挥手从这里远去;马儿仿佛知道我们已经分手,禁不住长鸣萧萧。自读提示:“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对这种友情有独到的感悟,认为真正知心朋友应时刻互相关怀,不受外在的影响。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流传久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百年来多少友人以此共勉,这友情经风雨、历患难,如一坛陈酿的酒,散发出沁人肺腑的醇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题解】这是作者送友人杜少府(姓杜的;少府,是这位朋友的官职)到四川去上任时所写。【注释】 少府县尉的尊称。之任到职,上任。蜀川泛指四川。城阙阙,读qu(确)。城阙,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当时的都城长安。三秦秦国旧地,项羽灭秦后,分为雍、塞、翟三国,统称三秦。现陕西一带。五津四川境内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等五个有名的渡口,称五津。这里泛指四川境内的长江。宦游人宦,读hun(换);在外边做官的人。比邻靠近的邻居。无为不要。【译意】(您将离开长安)这雄伟的都城,三秦拱卫的中央。(您将前往巴蜀)那壮丽的巴山,风烟迷漫的长江。我们就要分手,心里总有些难受,何况,我们都远离家乡,在官场中飘泊、奔走。(天涯阻隔,阻隔不了我们的友谊) 今后,我们再也不能天天见面,但天下真正的知己朋友,永远是心连心的,那怕相隔万里,远在天边,也还是像近邻一样亲近。 前面已是交叉路口,我们就要分手,可千万别像儿女情长那样,泪湿衣巾,难分难舍。 莫逆之交醇如酒自读提示: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这友情可跨跃年龄的鸿沟,如陈年的酒,背负了时间的年轮,却愈加芬芳可诱。李白这首赠孟浩然就是此种友情的真实写照。 李白虽然比孟浩然小十二岁,但是两人常相往来,友谊深厚。他钦佩孟的终生不仕、清高自赏的品格和自然飘逸的诗风。这也表现了他和孟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古朴自然,用典亦无斧凿痕迹,通篇透露了对孟浩然的敬爱。赠孟浩然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注释】 孟夫子孟浩然。夫子,古代对男的尊称。风流举止潇洒。这里指孟浩然爱饮酒,善吟诗。红颜指年轻人。轩冕轩,指车子。冕,读min(免);王侯所戴的帽子。这里泛指做官。白首白头发,指老年。卧松云指隐居山林。中圣中,读zhng(众)。中圣,即中酒,喝醉了,古时酒徒称清酒谓圣人。迷花迷恋花草。指隐居。高山比喻孟浩然。徒只有。揖古人作揖表示敬意。清芬指孟浩然的品德高尚。【译意】 我敬爱的孟浩然夫子,他潇洒的风度天下闻名。 年轻时候,他就轻视富贵;到了晚年,隐居山林,陪伴公和云。 月下饮酒,一醉方休;迷恋花木,不愿侍奉帝君。 他像高山,谁能仰望?我虔诚地作揖,敬重他的人品。自读提示:俗话说:“好书易得,良朋难觅”。挚友惜别,为一醉方休,千里相送。王维这首渭城曲,是一首千古传唱的送别诗,被谱成乐曲,就是有名的阳关三叠,更是广为流传。诗的前两句,描写送别时的景色,充满了诗情画意。宋人张耒秋蕊香云:“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 后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破产企业债权管理办法
- 甘肃低保资金管理办法
- 绍兴失业就业管理办法
- 纪委监委工作管理办法
- 淮安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 政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为与担当
- 企业安全环境培训内容课件
- 出租汽车检视课件
- 出矿班组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出境游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标准)产假提前上班协议书
- 医院价格委员会管理制度及实施
- 2025年重庆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库人选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5)》解读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山东淄博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 网约车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 关于磁的课件
-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全文及附表
- 厨房燃气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