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总论32 园区首期规划及开发现状62.1 现有产业转移园规划概述62.2 现有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83 园区总体规划113.1 扩园工程基本概况113.2 规划目标和规划定位113.3 用地结构及总体规划布局133.4 扩建园区开发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193.5 园区(营运期)污染源分析204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2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24.2 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22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2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24.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34.6 河流底质现状调查与评价234.7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35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陈瑜)24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55.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25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265.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65.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276 环境风险分析286.1 风险识别286.2 后果分析297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307.1 水质总量控制指标308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318.1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318.2 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可达性分析328.3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338.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348.5 固体废物管理处置对策358.6 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与水土保持措施359 公众参与369.1 公众参与的内容与方式369.2 调查结果分析419.3 公众参与的主要结论4410 园区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分析4511 规划方案总体论证45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4513 环境管理4614 结论与建议47101 总论为促进珠三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为扶持山区及东西两翼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广东省政府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根据此意见,在20052008年期间,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发达城市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的落后城市联手共建了数十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对珠三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8月6日,珠海、揭阳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原则,签订了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与揭阳市人民政府联手共建珠海金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议书,明确了合作双方政府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于2008年6月3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珠海金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式成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粤经贸函2008868号)。2008年12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和揭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原珠海金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更名为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揭阳产业园”),更名后工业园所在地点、面积、四至范围、主导产业不变。根据粤经贸函2008868号,揭阳产业园选址在揭阳市西北部揭西县与揭东县交界处(五经富镇和龙尾镇)(见图1.1),占地面积438.95hm2,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包装、微电子等无污染或低污染行业。其园区首期工程原珠海金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83.71hm2)已于2007年9月30日取得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审批(粤环审2007351号),2009年6月9日,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园(438.95ha)取得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审查(粤环审2009277号)。2011年12月29日,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在揭阳市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主持召开了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专家咨询会。专家咨询会后,根据国土部门的要求,为确保园区用地按国家和省的要求全部纳入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管委会调整扩园规划,调整后,扩园规模为8.66 km2、产业园总面积为13.04 km2,编制小组按技术中心和专家评审意见对大纲作修改、补充后作为开展环境评价工作的依据,编制完成了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图 2.11 揭阳产业园扩园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图园区地理位置园区范围2 园区首期规划及开发现状2.1 现有产业转移园规划概述2.1.1 产业转移园规划发展目标1.规划目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带动城市发展,实现“园城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揭阳市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高周边居民生活水平;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2.功能定位以机械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模具、微电子和包装等产业,建设成环境优美、具有山地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3.建设规模园区规划总面积为438.95hm2,其中工业用地为250hm2。规划人口规模为2万人。4.产业发展规划以机械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模具、微电子和包装等产业,形成以这几大主导产业为基础的综合产业集群。2.1.2 产业转移园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园区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山地丘陵),交通特征(东西向省道从中穿过)以及现状建设情况(村庄、农场设施),综合考虑园区的开发建设时序、产业集聚发展以及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性与独立性,规划形成“一心(综合服务中心)、二组团(工业生产组团)、二区(配套服务区)”的空间布局形态。一心:位于园区西南部,335省道南侧,规划为整个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园区的主入口。通过综合布置行政办公、居住、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设施,为园区提供行政管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服务,同时结合规划的公共绿地、广场以及周边的生态绿地,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园区中心,打造园区入口形象。二组团:以335省道为界,划分出北部工业组团和南部工业组团。北部工业组团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以机械设备制造、微电子、包装为主导产业。南部工业组团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以金属制品、模具为主导产业。二区:在园区内部按均衡的服务半径,结合、利用现状的村庄,规划两个配套服务区,分别位于园区的中部和东南部,各配套服务区的用地面积在58hm2之间,以居住用地、综合服务用地和绿地为主,为园区的员工提供居住、日常生活、休闲等服务。2.1.3 土地利用规划现有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见表 2.11。表 2.11 现有产业转移园规划用地平衡一览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建设用地比例()大类中类R居住用地21.34.9 R2二类居住用地21.34.9 C公共设施用地33.217.6 C1行政办公用地17.764.0 C2商业金融业用地9.242.1 C3文化娱乐用地2.640.6 C4体育用地1.680.4 C5医疗卫生用地1.890.4 M工业用地250.0257.0 M1、2一、二类工业用地250.0257.0 W仓储用地6.761.5 W1普通仓库用地6.761.5 S道路广场用地55.7712.7 S1道路用地54.412.4 S2广场用地0.780.2 S3社会停车场用地0.590.1 U市政设施用地18.284.2 U1供应设施用地13.013.0 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5.061.2 U9其他市政设施用地0.210.0 G绿地53.6112.2 G1公共绿地50.4911.5 G2防护绿地3.120.7 合计438.951002.2 现有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1.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现状根据现状调查,揭阳产业园首期规划园区内的土地基本上均已被征收。截止到2012年6月份,园区内现已入驻在建企业20家,总占地面积约121ha,占园区首期工程工业用地面积(250.02 ha)的48.39%。另外,根据管委会提供资料,目前已与园区签订入园投资协议拟入驻的企业有14家,占地94.56ha,产业类别包括电子、不锈钢、机械设备等行业。另外,规划工业用地与规划居住用地、区内现有保留村庄间均设有绿化隔离带。2.人口规模目前,园区人口规模在1000人左右,包括企业员工、企业建设施工人员,多以流动人口为主。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自建园至今,揭阳产业园按照“生态之园,特色之城”的园区定位,走大力发展不锈钢产业集群的路子,坚持环保优先的理念,切实抓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及环保工作的建设,目前,园区的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已基本建成。其中,首期日供水能力6万吨/日的揭西县第三自来水厂已供水到园区,园区供水管网已配套建成;电力已从揭阳高新区的110千伏及220千伏变电站接入,配套电网已建成;另外,园区土地平整、道路建设也在紧张进行中。4.现有园区产业结构截止到2011年6月份,已入园项目共20个(为已建、在建项目;其中已建投产企业6家,占入园项目的30%;在建企业14家,占入园项目的70%),企业类型主要以不锈钢制品、机械设备制造为主,并有少量的电子、轻工类企业。其中,已建投产企业主要是3家不锈钢企业、1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和2家轻工类企业,均分布在产业园首期工程规划的机械设备制造产业区内。其他在建企业大部分分布在金属制品产业区。本产业园首期工程规划范围内工业企业分布情况见图 2.31。图 2.21产业园首期工程规划范围内工业企业分布情况示意图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 园区总体规划3.1 扩园工程基本概况项目名称: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总体规划。项目位置及用地规模:揭阳(珠海)产业转移园扩园工程主要位于其首期工程南面,规划扩园占地面积8.66km2,即扩园完成后,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总规划面积为13.04 km2。园区地理位置图如图1.1-1所示,扩园工程与首期工程的位置关系如图3.21所示。规划主导产业: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配套产业包括金属加工制造业、塑料包装以及现代服务业。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人口规模:本次扩园完成后,本产业转移园规划总人口规模将达到8万人。土地利用现状:本次扩建园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大部分用地以果园,水塘、山林地等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是卅岭农场的职工居住用地、部分村庄用地、道路用地以及位于335省道北侧的气站。另外,园区首期工业用地开发已正在进行当中,主要位于现状省道335两侧,部分用地已平整。园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图3.21。3.2 规划目标和规划定位1.规划目标 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带动城市发展,实现“园城互动、共同发展”; 促进揭阳市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高周边居民生活水平; 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2.规划定位根据园区的主导产业以及珠海与揭阳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的设想,并结合揭阳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确定本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为:粤台产业合作示范区,揭阳市经济发展第三平台,创富宜居的生态新城。利用揭阳现有产业基础,承接台湾第三次产业转移,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设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示范区。图3.21 扩建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图3.3 用地结构及总体规划布局结合现场调查,本扩园工程规划范围内除了位于卅岭农场职工居住用地及部分村庄用地、道路用地外,其现状用地大部分以果园、水塘、山林地等为主。本扩建园区完成后,园区规划建设用地11.8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用地 6.70 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超过55%,主要引进无污染、少污染的一类工业为主,将禁止引进有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并充分利用规划范围内的道路景观绿化等改善园区的内部环境,产业园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见图 3.31及表 3.31。表 3.31 规划用地平衡表类别用地代码用地名称扩园前用地面积(ha)扩园部分用地(ha)总用地面积(ha)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大类中类小类城市建设用地R居住用地19.45 82.64 102.09 8.63 R2二类居住用地19.45 82.64 102.09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5.20 48.19 63.39 5.36 A1行政办公用地5.31 0.00 5.31 A2文化设施用地1.58 0.00 1.58 A3教育科研用地3.36 48.19 51.55 A4体育用地2.10 0.00 2.10 A5医疗卫生用地2.85 0.00 2.85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3.28 9.12 32.40 2.74 B1商业设施用地23.03 9.12 32.15 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25 0.00 0.25 M工业用地229.61 440.13 669.74 56.60 M1一类工业用地229.61 440.13 669.74 W物流仓储用地3.66 9.71 13.37 1.13 W1一类物流仓库用地3.66 9.71 13.37 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51.01 152.89 203.90 17.23 S1城市道路用地50.17 149.11 199.28 S3交通枢纽用地0.84 0.00 0.84 S4交通场站用地0.00 3.78 3.78 U公用设施用地9.93 2.91 12.84 1.09 U1供应设施用地4.63 0.91 5.54 U2环境设施用地5.30 1.45 6.75 U3安全设施用地0.00 0.55 0.55 G绿地与广场用地39.81 45.82 85.63 7.24 G1公共绿地38.90 45.82 84.72 G3广场用地0.91 0.00 0.91 合计391.95 791.41 1183.36 100.00 非建设用地E47.00 73.24 120.24 E1水域12.47 7.78 20.25 E2农林用地34.53 65.46 99.99 总用地总计438.95 864.65 1303.60 本扩园工程将充分利用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山地丘陵),交通特征以及现状建设情况(村庄、农场设施),综合考虑园区的开发建设时序、主导产业选择以及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性与独立性,在首期工程产业规划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规划园区扩建完成后,整个产业园区将形成“三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先进制造业片区、现代服务业片区、高新技术产业片区。各功能分区规划情况见图 3.32。结合上述用地空间及用地功能选择分析,同时考虑园区的发展时序,规划构建“一心、两区、三组团”的整体空间结构,各功能分区规划情况见图 3.33。一心: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园区中部,335省道两侧,规划为整个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园区的主入口,将为园区提供行政管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服务。两区:即居住及研发区。其中居住区主要为相关机构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提供居住配套服务。研发区包括产业提升中心和科教中心。三个工业组团,包括北部工业组团、东部工业组团以及南部工业组团。其中北部工业组团规划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片区,利用该区优越的交通区位,吸引台湾及珠三角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企业进驻,对揭阳现有金属加工产业进行升级,发展高端金属制品,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北部工业组团工业用地面积约268.88 ha。东部工业组团以及南部工业组团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片区。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发达地区电子信息、光电半导体龙头企业进驻,带动配套中小企业集聚,引领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东部工业组团工业用地面积约160.38ha,南部工业组团工业用地面积约240.48 ha。图 3.31 扩建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图 3.32 本扩建园区完成后,整个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图图 3.33 本扩建园区完成后,整个园区功能结构规划图3.4 扩建园区开发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本扩建园区西片区的部分土地已基本平整,其他地块仍以果园、水塘、山林地等为主。规划范围内已入驻企业7家,无投产运行企业,在建企业产业类型主要以五金不锈钢制品为主,均位于规划的现金制造业片区,占地面积662.02亩,见图 2.21。在建企业情况见表 3.41。由于扩建园区内在建企业较少,根据调查,拟建企业的产业类型与规划的产业类型一致,因此,其污染源强纳入规划污染源分析。扩建区域7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环评手续完备,其余企业均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履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建议当地环保部门对扩建园区的内企业进行清查,要求这些企业限期补办手续,否则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对其予以关停处理。表 3.41 本扩建园区规划范围内在建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企业名称在建/拟建产品类型用地面积(亩)计划员工人数预计年产值(亿元)是否通过环评审批是否竣工验收1揭阳市库伟实业有限公司在建不锈钢烧烤炉207.9150012揭阳市天籁电声器材有限公司在建音响器材51.561000.75揭市环审201185号揭市环验201168号3揭阳市润鑫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建不锈钢制品97.4420054揭阳市粤光特殊钢实业有限公司在建不锈钢制品80.6630035揭阳市雅格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在建五金、不锈钢制品37.278016揭阳市光丰钢业有限公司在建不锈钢制品84.8725017揭阳市美威实业有限公司在建鞋类制品102.322000.3合计662.02263012.053.5 园区(营运期)污染源分析本扩园工程营运期间主要污染源情况见表 3.51。表 3.51 本产业园扩园工程运营期主要污染源排放统计表类别排放源名称产生量(t/a)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排放量(t/a)排放方式、去向废水工业和生活废水量4194900自建废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园区各股废水,经处理使得主要水污染因子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后,40%的回用于园区,剩余60%通过排污管道实施异地排放。2516400榕江北河(排污口位于吊桥河下游7.0km)COD1319.41575.492BOD5531.802515.098SS1170.61525.164NH3-N104.87253.775总磷22.19340.755石油类21.65521.258废气工业燃料废气SO2115.80脱硫除尘达标后引至高空直接排放54.4215m排气筒高空排放NOx82.4882.48烟尘794.339.87工艺废气TVOC144.2集气罩收集,其中:TVOC、二甲苯经活性炭吸附器处理,活性炭吸附器对TVOC的去除效率为90%;盐酸雾废气经碱液喷淋处理,盐酸雾的去除效率为99%;粉尘经除尘处理,去除效率为95%。14.4215m排气筒高空排放盐酸雾120.11.2二甲苯39.43.94粉尘255.514.05TVOC16.02无组织排放16.02无组织排放盐酸雾13.3413.34二甲苯4.384.38粉尘2.842.84居民燃气废气SO20.94无组织排放0.94无组织排放NOx5.115.11烟尘0.430.43交通尾气NOx24.39无组织排放24.39无组织排放CO243.71243.71HC10.3710.37固体废物工业固废一般工业固废15880回收、综合利用或填埋0回收、综合利用或填埋危险固废158.8有资质单位处理0有资质单位处理污水厂处理污泥503.4有资质单位处理0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生活垃圾9600当地环卫部门处理0地环卫部门处理考虑到产业园区扩建前后,各种固体固废均得到合理的处理处置,可视为外排量均为零,为此,本评价不作具体“三本帐”列表分析。则综合前面分析结果,对园区扩建工程建成后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水、大气)进行“三本帐”分析,具体情况详见表 3.52、表 3.53所示。表 3.52 产业转移园扩建前后水污染物排放“三本帐”统计表 单位:t/a项目首期工程排放量(批复文号粤环审2009277号)“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园区排放量扩建后总排放量变化量污水量360000023787002738700+2378700COD9071.36180.361+71.361BOD52.16014.27216.432+14.272SS1.08023.78724.867+23.787NH3-N1.4402.3793.819+2.379总磷0.1800.7140.894+0.714石油类001.1891.189+1.189表 3.53 产业转移园扩建前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三本帐”统计表 单位:t/a项目首期工程排放量(批复文号粤环审2009277号)“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园区排放量扩建后总排放量变化量SO20.41055.3655.77+55.36NOX4.720111.98116.7+111.98烟尘0.56010.310.86+10.3TVOC12.44*030.4442.88+30.44盐酸雾8.46*014.5423.00+14.54二甲苯2.508.32 10.82+8.32 粉尘25.56016.8942.45+16.89*首期工程未对TVOC、盐酸雾进行统计,本表TVOC、盐酸雾的排放量按现有环评企业和首期工程未开发用地(表3.4-27)之和来统计4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总体而言,半坑溪水质现状良好,满足GB3838-2002类水质目标;五经富水下游断面溶解氧超标0.4倍,其他指标满足GB3838-2002类水质目标;马区灌渠各个监测断面的溶解氧、COD、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均超标,无法满足类水质目标;榕江南河拦河坝附近断面溶解氧、氨氮、总氮均超标,无法满足GB3838-2002类水质目标;榕江北河水质基本保持稳定,除氨氮、溶解氧外,其他监测指标满足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4.2 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标准进行评价,并结合区域环境条件,对超标项目作分析。参照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办函2009459号),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2009年8月),本项目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划定为属“韩江及粤东诸河揭阳分散式开发利用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为评价标准,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均满足水质目标要求。总体而言,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由园区的历史监测资料和补充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各污染物SO2、NO2、PM10、TSP、二甲苯、TVOC、非甲烷总烃、HCl均可达到的相应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地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良好。梧桐村位于首期工程园区规划范围内,监测期间,正值园区土地平整阶段,受施工扬尘影响,梧桐村出现PM10占标率接近标准限制,其他测点各监测指标均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从监测统计结果表可知,对照评价标准限值,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各类环境功能区的要求。4.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转移园区周围的土壤呈弱酸性,园区内以及周围的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污染较轻。4.6 河流底质现状调查与评价由分析结果可见:各监测点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标,污染指数值最高的为W11监测点的镉,污染指数值为0.687。从以上分析可知,评价区域底泥环境质量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4.7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总体来说,区域植被生物量值相对较小,净生产量相对尚好,植物群落物种量偏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表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项目所在地区域主要植物群落的净生产量相对较好,该区域具有良好的植被恢复条件,只要生态恢复措施适当,进行植被恢复是十分有利的。评价区内未有发现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动物以与稻田、果园、菜圃和居民点有关的类群或平原树林、丛莽活动的类群为主体调查说明区域水系水质良好。底栖生物的分布比较平均,鱼类种类与国内其它主要水系的鱼类组成特点基本相同,该区域的水生生态系统现状良好。本区水土流失类型基本属于平原区农田水土流失类型。前段时间水土流失强度是比较大的,可以达到极强度的水土流失量,但经过一段时间冲刷流失后,从现在状况来看,侵蚀强度有较大减少。发生水土流失时会有一定的浑浊泥水排到江河中。但数量不大,对江河水质影响不大。365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由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由于园区将采用电能、液化石油气、轻质柴油和洁净煤等清洁能源,燃料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因此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即使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SO2、NOx、PM10、TVOC、二甲苯、HCl在各敏感点处及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日均浓度也不会出现超标现象。在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在各环境敏感点中SO2、PM10、TVOC、二甲苯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的浓度不会出现超标,部分环境敏感点HCl出现超标。评价范围内SO2、TVOC、二甲苯的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不会出现超标,PM10和HCl出现超标。因此,项目建成后应加强管理,定时检修废气处理设施,确保其处理效率达到相应要求。在典型小时的气象条件下遇上事故性排放的机会较少,只要做好污染防治措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考虑首期未建工程待建项目污染源,叠加现状背景值后,各预测时段,环境空气敏感点TVOC、HCl地面浓度最高叠加值都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在扩建工程的工业用地区块的周边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在规定的防护距离内设置绿化缓冲带。扩建工程工业用地离梧桐村、坑头尾村、门口岭村和岐凤小学较近的工业用地范围内,建议引进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企业。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正常排放下园区废水排放对榕江北河、榕江南河影响较小,其中氨氮达到(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不会影响榕江北河的水质现状,不会影响一级水源保护区下边界、交界断面的水质情况。胆事故排放情况下影响较大,园区应制定严格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随着区域污水处理措施的建成,将为区域发展腾出环境容量。重点分析榕江北河流域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后污染物区域削减量,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揭阳市榕江北河流域(排污口上游地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新增规模3万m3/d,届时将削减进入榕江北河的COD负荷6.3t/d、氨氮负荷量0.51t/d。扩建园区COD、氨氮的排放量为0.238 t/d、0.008 t/d,仅占区域削减量3.7%、1.56%,不会对区域削减措施造成影响。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园区营运期常见工业生产设备在夜间不运行。球磨设备的噪声影响相对较大;但经房屋隔声后,昼间各常见工业生产设备噪声室外达3类标准的距离均小于40m,达2类标准的距离在50m左右。只要常见工业生产设备噪声源在工厂企业内的布局合理,则这些噪声源不会对厂界外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按项目与各敏感点的最近距离为20m计算,推算保证各敏感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的园区最大允许噪声值。结果显示:保证各敏感点外扩20m包络线处,园区内的昼间噪声小于94.9dB(A)、夜间噪声小于85.6dB(A)的情况下,传播到各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值叠加现状噪声背景值后,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由于产噪量最大的球磨设备在经过5m左右的衰减后,分贝值即衰减至81dB,满足园区噪声控制的要求。因此,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各敏感点与工业企业间应保留25m的噪声防护距离。5.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园区产生的固废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置,将对环境产生诸如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土壤等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园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妥善处置,以免对环境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园区内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同一收集,运至揭阳市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对于工业固废,除了可回收利用部分以外,最终废弃的部分,可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对于工业危险固废近期规划由持有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远期可以考虑建设危险废物运输中转交换站交换运输到广东省按照区域联合规划建设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基地处置。产业园区应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全面实行危险废物排污申报以及排污收费制度,对废物的产生、利用、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都要有追踪的帐目和手续,并纳入环保部门的管理,保证每个环节均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5.5.1 常规情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类比现状监测的结果,可以发现,地下水监测的指标没有出现超标情况,说明现有工程在现有防护措施下,没有对地下水造成较大影响。规划实施后,再进一步增加地下水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影响更小,不会超过现有的水平,园区建设将不会对园区周围地下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5.5.2 非常规情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首期污水站发生泄漏事故,沿地下水流向上,与首期处理站最近的居民点为黎宅埔,约2100m,沿流向垂向上最近的为坑头尾村和梧桐村,约350m;若扩建区污水站发生泄漏事故,沿地下水流向上,与扩建区处理站最近的居民点为瑞联村,约3600m,沿流向垂向上最近的为黎宅埔村,约1000m。由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污染物虽然经过6年的运移,浓度上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但氨氮、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仍在地下水质量标准及地表水质量环境标准允许范围之外,有可能对上述居民点饮用水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合理而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地下水体的污染风险。5.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园区占用果园和耕地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益将造成不利影响。农民的生产资料被征用后,将成为丧失农业劳动对象的闲置人员,同时也就丧失了家庭经济来源。因此园区建设占用耕地将对现有土地承包者造成直接的影响。此外,原先的一片田园风光景观也会因为工业园的建设而被改变。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粤府函2001434号文的要求,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所规定的内容,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对征用的土地要给以合理的经济补偿,补偿不得截留,不得挪用,以保证受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5.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7.1 社会影响分析随着园区的扩建,将使原来的部分农业用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也将建立起来,从而逐渐形成开放式城市工业系统格局。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项目的实施为揭阳市新增大量的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有益于当地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工业产业,可以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城乡共同富裕。5.7.2 经济影响分析本园区的开发将带来财政收入增长收益、土地转让收益和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运输便利的优势,规划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会大幅度提升土地价值。伴随着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必然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6 环境风险分析6.1 风险识别根据导则要求,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根据园区发展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分析认为本产业园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事故如下:1、入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在堆放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的风险。2、危险废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风险。3、园区污水处理厂出现故障,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作,导致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风险。从上面3种风险来看,(1)可能导致火灾发生;(2)可能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3)可能对纳污水体下游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棉纱、布料、服装、纤维、纸品等可燃物质,堆放时须防湿、通风散热、远离火种和高温。如不合理堆放,没有做好防湿、防火等管理工作,导致火灾等事故发生。由于本产业转移园不引进石化以及重污染类型化工类项目,基本不涉及大量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单个企业使用的燃料量也较小,有一些易燃易爆物质以及腐蚀性物质,有一定的火灾爆炸风险和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风险,但量少,无重大危险源。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量也较小,成分较简单,其主要成分为水帘柜喷漆废水、废弃活性炭、废油墨、含油抹布、废油墨罐、废洗车水罐等,不构成主要的环境风险,但由于本园区位于水源保护区上游,水环境敏感相对较高,一旦管理不善,出现危险废物排入榕江南河的事故,影响较严重。水环境污染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可能对榕江北河、榕江南河水质将造成威胁。因此,水环境风险是本报告评价的主要风险,下面对水环境风险进行详细分析。水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管网系统由于管道堵塞、破裂和接头处的破损,会造成大量污水外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污水泵站由于长时间停电或污水水泵损坏,排水不畅时引起污水漫溢;(3)污水处理厂由于停电、设备损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停车检修等造成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造成事故污染;(4)活性污泥变质,发生污泥膨胀或污泥解体等异常情况,使污泥流失,处理效果降低;(5)由于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致使污水管道、处理构筑物损坏,污水溢流于附近地区和水域,造成严重的局部污染;(6)由于整体性的生态环境改变而造成的该地区大面积的水土流失;(7)暴风雨天气下,由园区排涝系统的非正常运行或设计不能满足排污要求而导致的园区内洪涝灾害。根据国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记录,事故的风险最大存在于:平时运行过程中的曝气系统、关键设备风险,主要包括设备风机、提升泵;维修风险,一般污水处理厂运行5年需要一次大修。6.2 后果分析6.2.1 污水事故性排放的影响结合本园区排水特点,项目外排废水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预测对水环境最不利影响的情况,主要指园区污水处理厂事故性排放(即污废水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放)情况下对受纳水体榕江北河和南河的影响进行评价。根据6.2节的分析,事故排放情况下,园区排污对于纳污河段的影响集中在榕江北河排污口区域,最大增值分别为COD 12.1566 mg/L、氨氮0.9721mg/L,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浓度增值分别为COD 0.0077mg/L、氨氮0.0007mg/L,榕江北河和榕江南河交界断面增值分别为COD 3.8983mg/L、氨氮0.3305mg/L,榕江南河揭阳和汕头交界断面增值分别为COD 1.5042mg/L、氨氮0.0902mg/L,叠加背景浓度值后,排污口区域1000m范围内COD出现超标、氨氮超过类标准,一级水源保护区下边界水质现状不变,榕江北河和榕江南河交界断面COD出现超标、榕江南河揭阳和汕头交界断面的COD出现超标、氨氮超过类标准.6.2.2 危险废物排入水体的影响根据3.5节的污染源强分析,危险废物主要是为废机油、废油墨、含油抹布、废油墨罐、废洗车水罐等,其危废转移的周期一般为1年。若事故发生导致贮存的危险废物进入园区附近水体,将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污染,并随着时间推移向下游输移。因此,应加强园区废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入河事故。7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7.1 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十二五”期间国家对SO2、NOx两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结合本园区的污染源情况,选择SO2、NOX作为大气环境容量分析因子。理想环境容量的计算不考虑污染源的情况,而实际环境容量的计算考虑了这些因素。因此本扩建工程的SO2、NOX的环境容量按实际环境容量进行控制。本评价所计算出来的实际环境容量是指本扩建工程规划实施后可容纳的新增污染物的排放量。本扩建工程的SO2、NOX实际环境容量分别约为402.7t/a、185.6t/a。根据预测,规划实施后,扩建工程SO2、NOX排放总量分别为54.42t/a、82.48t/a,大气环境容量分析因子SO2、NOX能够实现环境容量要求。建议扩建工程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值见表9.11。表7.11 本扩建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值一览表污染物SO2NOX烟尘TVOCHCl二甲苯粉尘总量控制指标值54.4282.489.8730.4419.418.3216.897.2 水质总量控制指标园区的外排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按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其中氨氮达到(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不会对纳污水体的水质现状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榕江北河超标问题,在区域削减方案实施过程中,榕江北河水质呈逐渐好转趋势。园区新增污染源小于现状污水物削减量,即园区建设不会对榕江北河渠新增污染负荷。建议扩建园区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最大为:COD 71.361t/a、氨氮2.3787 t/a。8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8.1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8.1.1 对现状企业的大气污染控制的要求(1)对于园区内在建的揭阳市信威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揭阳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其位于园区北边,距离敏感点较远,但由于其粉尘排放量较大,对周边大气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建议该两家企业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并加大除尘效率,加强管理,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无组织粉尘的排放量。(2)对于园区内已有的不锈钢制品类、电子类和机械制造类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有机废气、酸雾和粉尘,需保证对废气进行收集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8.1.2 对未来进驻企业的工业废气污染的控制1、加强环境管理,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限制入园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对建设项目的审批,项目选址一定要符合园区布局规划要求,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报建资料不完整,三废治理方案不可行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对给予建设的项目,要合理分配大气环境容量,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实现排污许可证制度。(2)依据投资额尽量增加排放高度,减少对地面影响。理论上,排放高度越高,其对地面污染浓度的贡献越小,大气环境容量就越大,但建设项目的发展受到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排放高度越高,投资亦越大,而排放高度太低,整个园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受到限制,使园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2、发展工业清洁能源,减少燃料废气排放量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园区应推行和发展工业清洁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