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50-2006《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上海_第1页
SZ-50-2006《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上海_第2页
SZ-50-2006《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上海_第3页
SZ-50-2006《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上海_第4页
SZ-50-2006《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上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 SZ 50 2006 2006 上海 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 SZ 50 2006 主编单位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参编单位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 施行日期 2006 年 11 月 1 日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2006 上海 前前 言言 为加强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 提高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根 据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的要求 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上海 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了 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 编制组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的实 际情况 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并通过专家评审 完成了本设 计指南的编制工作 本设计指南共分九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 人行道宽度确 定 人行道铺面设计 土基 垫层 基层 整平层 面层 其它 请各有关单位在使用本设计指南过程中 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 的意见 建议及时函告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地址 淮海西路 343 号 K 座 邮政编码 200030 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袁文平 李 俊 戴根鑫 郭铜元 颜肖沙 何慧斌 吴玉莲 祝长康 陈予平 I 目目 次次 1 总则 1 2 人行道宽度确定 2 2 1 一般规定 2 2 2 人行通道宽度 2 3 人行道铺面设计 4 3 1 一般规定 4 3 2 结构组合 4 3 3 结构厚度 5 4 土基 7 4 1 一般规定 7 4 2 设计要求 7 5 垫层 8 5 1 一般规定 8 5 2 设计要求 8 6 基层 9 6 1 一般规定 9 6 2 柔性基层 9 6 3 刚性基层 9 6 4 半刚性基层 10 6 5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0 7 整平层 12 7 1 一般规定 12 7 2 设计要求 12 8 面层 13 8 1 一般规定 13 8 2 设计要求 13 8 3 适用范围 15 9 其它 16 1 1 总则总则 1 0 1 为给行人提供安全 顺畅 舒适的通行条件 规范人行道 设计 特制定本设计指南 1 0 2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城镇道路人行道新建 改建和扩建工程 开发区 居住区和工厂 码头 铁路站场 机场等相关人行道 步 行街可参照执行 1 0 3 人行道设计方案 应根据道路性质和功能 结合通行条件 周边景观 材料来源及环保要求等 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 1 0 4 人行道设计除应符合本设计指南规定外 尚应符合现行国 家或行业有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 2 2 人行道宽度确定人行道宽度确定 2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2 1 1 人行道应布置在道路车行道两侧 其宽度应根据道路规划 红线宽度 道路等级 行人流量 公共设施布设要求 以及沿线建 筑规划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2 1 2 人行道宽度由人行通道和设施带 包括公共设施带和道路 绿化设施带 组成 公共设施带及道路绿化带宽度按照 城市道路 设计规范 CJJ 37 90 上海市城市道路人行道公共设施设置准 则 SZ 42 2005 有关章节要求确定 2 1 3 对于新建和改建人行道工程 其最小人行通道宽度应按照 表 2 2 2 要求确定 对于旧路改建工程 如受条件限制达不到表 2 2 2 规定的要求时 其宽度可适当调整 但不得小于原有人行道 宽度 2 1 4 道路横断面在竖向采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同一平面布置 时 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使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离 确保行人安全 2 2 人行通道宽度人行通道宽度 2 2 1 人行通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的安全和通畅要求 由下式计算 pww1 wNN 式中 wp 人行通道宽度 m NW 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 P h NW1 1m 宽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P h m 2 2 2 人行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 2 2 2 规定 3 表 2 2 2 人行通道最小宽度 项 目 人行通道最小宽度 m 中心城 新城 新市镇 各级道路 3 2 商业文化中心区 大型商店或 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5 3 火车站 码头附近路段 5 轨道交通站 长途汽车站 4 4 2 2 3 人行道在净空要求范围内不得设任何障碍物 其净高应不 小于 2 5m 4 3 人行道铺面设计人行道铺面设计 3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3 1 1 人行道铺面设计应遵循实用 经济 美观 耐久的原则 3 1 2 人行道结构组合应达到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满足抗滑 平整度 生态环保和城市景观要求 3 2 结构组合结构组合 3 2 1 人行道铺面结构一般由面层 基层 垫层组成 也可根据 土基条件 面层和基层材料特性采用面层 基层铺筑形式 1 面层直接承受行人 或车辆 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要求 坚实 平整 耐磨 抗滑 面层可选用的材料有 水泥混凝土预制板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 现浇水泥混凝土 石材 广场砖等 2 基层主要承受行人 或车辆 的竖向荷载 并把由面层传下 来的应力扩散分布到垫层或土基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以及良好的扩散应力性能 起主要承重作用 基层可分为柔性基层 刚性基层及半刚性基层 3 垫层可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 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 应力 同时还起到排水 隔温 稳定土基 减少变形及防污等作用 4 整平层主要为方便面层铺筑 起到调平或粘结上下层的作 用 可根据面层类型及施工要求 有选择地设置整平层 3 2 2 人行道铺面结构组合可按照表 3 2 2 确定 5 表 3 2 2 人行道铺面结构组合 结构层类型 铺 面 类 型 水泥混凝土 预制板 水泥混凝土 预制块 石材 广场砖 现浇水泥 混凝土 面层 整平层 柔性基层 刚性 基层 水泥混凝土 半刚性 基层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 垫层 级配碎石 矿渣 路面旧料 注 表中 代表适用的结构组合 3 3 结构厚度结构厚度 3 3 1 根据人行道功能要求 供行人或车辆出入 各结构层应满 足最小结构厚度和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 3 3 2 人行道各类结构层的适宜厚度如表 3 3 2 所示 6 表 3 3 2 各类结构层的适宜厚度 项 目 结构层类型 适宜厚度 cm 面层 水泥混凝土预制板 6 5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 6 8 石 材 4 现浇水泥混凝土 10 15 C30 整平层 干拌水泥黄砂或黄砂 2 4 石屑 3 6 水泥砂浆及水泥净浆 2 3 柔性基层 级配碎石 10 20 沥青稳定碎石 10 15 刚性基层 水泥混凝土 10 20 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10 20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 10 20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 20 25 垫层 级配碎石 10 15 矿渣 路面旧料 10 15 3 3 3 对于以小型车辆为主的出入口 可采用人行道铺面结构形 式 人行道各结构层厚度应采用表 3 3 2 中的上限值 对于以大型 载重车辆为主的出入口 如工矿企业出入口 不宜采用人行道铺面 结构形式 出入口坡道宜采用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型式 其结构层 厚度应根据实际车辆荷载计算确定 7 4 土基土基 4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4 1 1 人行道土基应密实 均匀和稳定 压实度应不小于轻型击 实标准 90 4 1 2 对于不良土质路段 应结合道路路基处理采取相应改善措 施 4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4 2 1 人行道土基是道路路基的组成部分 宜统一填筑和碾压 4 2 2 土基施工范围建 构 筑物的基础 障碍物 杂草 植物 残根及垃圾等必须清除 填筑土及填筑材料应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4 2 3 管线顶面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70cm 覆土的压实度应不小于 轻型击实标准 90 8 5 垫层垫层 5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5 1 1 垫层应根据基层材料类型确定是否需要设置 柔性基层可 不设垫层 5 1 2 垫层材料的选用应贯彻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路面旧料及工 业废渣的原则 5 1 3 地下水位较高 路基处于潮湿状态路段的人行道应设置垫 层 以确保人行道铺面结构的稳定 安全 5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5 2 1 人行道垫层宜采用级配碎石 也可采用符合路用性能要求 的矿渣和路面旧料 垫层应同时具有反滤作用 5 2 2 垫层的干密度要求应符合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DGJ08 118 2005 相关规定 9 6 基层基层 6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6 1 1 基层根据使用目的及结构组合形式 可采用柔性基层 刚 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 6 1 2 基层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土基状况 面层要求 施工条件等 因素综合确定 6 1 3 基层的压实度 平整度及材料质量应符合 上海市道路人 行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SZ 47 2005 的相关要求 6 2 柔性基层柔性基层 6 2 1 适用场合 1 柔性基层适用于土基状况较好 能充分进行碾压的路段或要 求人行道结构透水的路段 2 柔性基层不宜作为石材 广场砖面层的基层 6 2 2 设计要求 1 柔性基层材料包括砂砾 级配碎 砾 石及未筛分碎石 2 基层应进行充分压实 在狭窄地段 可采用小型机具压实 3 基层材料应避免或减少在运输 摊铺过程中的粗细粒料离析 现象 6 3 刚性基层刚性基层 6 3 1 适用场合 1 刚性基层适用于土基软弱 地下管线多 难以充分碾压的地 段 以及对铺面平整度 抗沉陷要求较高的地段 2 选择石材或广场砖做铺面面层时 应采用刚性基层 10 6 3 2 设计要求 1 刚性基层材料为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 C15 亦不宜高于 C25 2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 C 现场气温高于 40 C 及雨天均不宜 施工 否则应采取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 3 刚性基层横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 4 6m 胀缝参考 公路水 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 2002 第 5 2 4 条规定 6 4 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 6 4 1 适用场合 1 半刚性基层适宜各等级道路和各类土基状况的地段 但须保 证充分碾压和有足够的养生时间 2 半刚性基层不应在广场砖和石材面层下使用 6 4 2 设计要求 1 半刚性基层系指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及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2 半刚性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适宜的板体刚度和一定的抗 裂 防渗性 3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 C 时不宜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 否则应 采取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 4 半刚性基层竣工后应采取养生措施 保证强度的形成 6 5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6 5 1 适用场合 1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适用于需要保持水土涵养 生态环 保要求较高的地段 如步行道 游览区道路 公共绿地内部道路人 行道 11 2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宜在地下水位高 路基排水不良 的土基状况下使用 6 5 2 设计要求 1 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空隙率应不小于 20 具有良好的 透水性和足够的强度及刚度 满足结构使用的要求 2 透水基层宜与透水面层组合使用 必须做好内部结构排水设 计 避免因排水不良而影响人行道 车行道以及其它构筑物基础的 强度和稳定性 3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时不宜进行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 层施工 否则应采取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 12 7 整平层整平层 7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7 1 1 水泥混凝土预制板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 石材及广场砖等 铺面下应设置整平层 7 1 2 整平层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 干拌水泥砂 水泥净浆 砂 石屑等 应根据面层材料 基层类型选择使用 7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7 2 1 整平层材料应质地均匀 水泥无硬结块 砂须过筛 拌制 砂浆用水应洁净 7 2 2 石材 广场砖铺面应采用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 根据施工 季节及铺筑条件 可添入缓凝剂等外加剂 以便施工 13 8 面层面层 8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8 1 1 人行道面层铺筑设计可选用的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预制 板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 现浇水泥混凝土 广场砖及石材等 8 1 2 人行道面层应具有平整 抗滑 美观 耐久等特性 同时 满足与周边景观环境协调的要求 8 1 3 人行道应与相邻地坪或建 构 筑物妥善衔接 在沿线建 筑紧靠路边区域 人行道应铺设至建 构 筑物墙角 在建筑退界 和未建成区域 应按设计宽度铺设 外侧边缘应采取护边措施 8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8 2 1 水泥混凝土预制板铺面 1 水泥凝土预制板的平面尺寸为 490mm 490mm 和 490mm 245mm 两种 厚度为 65mm 2 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的各种原材料均应符合上海市 市政道 路 排水管道成品与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程 DGJ08 87 的规定 3 整平层宜采用中粗砂或细石屑 嵌缝砂应采用细度模数为 1 6 2 2 的细砂 4 预制板铺排应横缝为通缝 纵缝错块对齐 相邻接缝宽度 为 10mm 8 2 2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面 1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按其结构受力形式可分为连锁型 非连 锁型 按其成品颜色可分为本色预制块 彩色预制块 按其制作工 艺可分为压制砖 烧制砖 2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厚度应不小于 6cm 有小型机动车辆通行 的出入口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厚度应不小于 8cm 14 3 相邻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的接缝宽度为 3mm 0 2mm 整平层宜采用干拌水泥砂 石屑或砂 嵌缝砂应采用细砂 4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人行道的边界必须有护固措施 以保持 铺面的稳定 8 2 3 现浇水泥混凝土铺面 1 现浇水泥混凝土人行道表面应制作线格和花纹 其抗折强 度应不低于 4 0MPa 2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横向缩缝的间距一般为 4 6m 横向胀缝 参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 2002 第 5 2 4 条规定 3 填缝料可选用常温施工和加热施工方式 应具有与混凝土 板壁粘结牢固 抗嵌入能力强 耐久性好等性能 4 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或高于 40 以及雨天均不宜施工 否 则应采取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 8 2 4 石材铺面 1 石材铺面系采用天然的 经过加工的半成品石材铺筑 石 材表面应平整抗滑 2 石材铺面板厚度不得小于 40mm 石材的品种 规格应符合 行业标准 天然花岗岩石建筑板材 GB T18601 和 天然大理石 建筑板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