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doc_第1页
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doc_第2页
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doc_第3页
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doc_第4页
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 果 名 称 构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 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 成 果 完 成 人 集体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海南师范大学 推 荐 等 级 建 议 一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海南师范大学 推 荐 时 间 2009年3月1日 成 果 科 类 教育学 代 码 序 号 编 号 海南省教育厅制一、 成 果 简 介成果曾获奖励情 况获 奖时 间获 奖种 类获 奖等 级奖金数额(元)授 奖部 门2008.12.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000海南师范大学成果起止时间起始: 2005 年 10 月完成: 2008 年 12 月主题词教师教育;“大实践”;培养培训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本成果通过修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师教育实践体系,改变教育实习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化,设计了不同培养阶段、不同培养内容、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计划,构建了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并成功实施了基于这个平台的“播种希望”行动计划。即: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由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教师及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结合”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以“顶岗实习支教”为主要形式,师范生分赴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将置换出来的农村师资集中我校,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给予专业培训;对无法接受培训的其余农村教师,则采取“周末流动学院”形式,送培下乡,送教上门。此举成功实现了师范生培养与农村师资培训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效。本成果主要解决:1.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际相脱离、服务薄弱地区基础教育不够到位的问题;2.师范生专业情意薄弱、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3.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改革与实践基地拓展的问题;4.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偏低、教学能力偏弱的问题以及破解农村师资培训“经费短缺、工学冲突、培训质量不高”的三大矛盾。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构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成果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 1.重新修订以实践为价值取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文学院等四个学院部分专业为试点,分步实施旨在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重。2.丰富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构建“校内模拟实训城区优秀中小学见(实)习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顶岗实习回校反思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3.组建由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教师及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结合”导师团队,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鲜活问题与深刻反思引进大学课堂,引导师生共同思考与探究。4.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每年遴选500 名优秀师范生到海南省保亭等11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市县的乡镇中小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与支教。同时,从上述地区学校置换选派500 名在职教师离岗到我校集中培训。5.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脱产提高培训。每年从保亭等11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县市的乡镇中小学选派80名在职教师到我校脱产培训一年。此间,在校本科生参与培训,与受训教师“一对一”协同互动。6.采取“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形式,面向保亭等11 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县市,举办师资培训活动。即利用周末双休日时间,送培下乡,送教上门,开展课堂教学临床诊断研究,为农村学校培养研究型的骨干教师。3成果的创新点本成果秉持“源于实践、基于实践、在实践中” 的新理念,立足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培训,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主要创新点是:1.创新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订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人才培养方案。2.开辟师范生实践教学新领域,新方法,采取“顶岗支教”的形式,将师范生专业情意的感受、专业思想的熏陶及专业技能的提高纳入实习范畴。3.形成了全新的“校内模拟实训城区优秀中小学见(实)习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顶岗实习回校反思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4.组建了由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教师及中小学优秀教师构成指导教学实践的优秀团队,并将优秀中小学教师引进大学课堂。5.构建了农村师资培训新平台,创造了“同课异构”、“异课同构” 、“博客交流”等反思型、研究型施训的有效形式及方法。6.破解了长期以来农村教师由于经费短缺、工学矛盾、培训力量不足而得不到有效培训的难题。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本成果旨在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已在各师范专业分步实施;“校内模拟实训城区优秀中小学见(实)习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顶岗实习回校反思提高”实践教学模式日臻完善;“三结合”导师团队中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已进入大学课堂,直接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问题与反思带给学生共同思考与探究;创新的农村师资培训模式还将继续完善与实施。本成果取得的实际成效是:1.师范生专业情意与专业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截止2008年底,参加过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毕业后返回当地从教或任“农村特岗教师”的有近160人之多,其中外省生源占一半以上。2.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实习支教过程中,不少学生本人或组织指导学生代表实习支教学校参加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比赛纷纷获奖,许多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的支教学生,都成为单位的教学骨干力量,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获得了各方的好评。琼中、白沙等县政府表示,今后引进新教师,海师的毕业生可以免试录用;海南“思源实验学校”计划明确提出要招聘海师毕业生。3.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写出版了一批有关实践教学的论著或发表了较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对师范生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更好地发挥引领基础教育的作用。4.受训农村教师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经我校培训的农村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学科教学调教比赛奖励达42人次。在刚刚结束的海南省2008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就有第一、二期受训学员参赛,他们战胜了来自全省中学(包括重点中学)众多高手,分别获得了高中组、初中组一等奖。截止2008年12月,顶岗实习支教和师资培训行动共完成四期。共有1605名(占我校师范生总数40%)优秀师范生奔赴14 个(占全省市县总数78%)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市县的180所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同时1327名农村学校教师来到我校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强化培训,1055名师范生参与培训活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已组织中文等8个学科在全省11个县市全面展开培训。累计送训下乡186次,培训研究型骨干教师153人,受训初中教师已达13000多人次,受益学校655所(占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学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一完成人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年 月最 后学 历参 加 工作 时 间年 月高 校教 龄专业技术职 称现 任 党 政职 务工作单位联 系电 话现从事工作及专长电 子信 箱通讯地址邮 政编 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主要贡献 本 人 签 名:年 月 日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第一完成单位名称海南师范大学主管部门海南省教育厅联 系 人梁 广联系电 真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龙昆南路99号邮政编码571158主要贡献本项目主要由教务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负责组织策划、构思设计,以继续教育学院及各专业学院为主体具体实施。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倾全校之力,由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专业学院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其中:教务处负责先期调研与探索,提出构建教师教育实践新体系,将实践内容课程化的设想;设计不同培养阶段、不同培养内容、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新方案;制定并实施基于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的“播种希望”行动计划中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行动;在继续教育学院等专业学院的配合与支持下,组建以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教师及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三结合”的优秀导师团队;协调各专业学院配合继续教育学院参与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师资培训和“周末流动学院”行动;组织未进行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参与农村师资培训,与培训导师团队联动,指导受训教师的普通话训练、计算机使用、课件制作等,与受训教师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并进行交流、切磋。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有力地提高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师资培训计划;协调各专业学院通过课堂录像、专业测试,掌握每位受训教师的业务状况,并为每位教师量身订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予以实施;采取研究性学习、反思讨论、名校跟班见习、名师指导等方式,培养受训教师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协助教务处组建“三结合”导师团队。为提高受训农村教师的综合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制定“周末流动学院”行动计划并协调各专业学院参与实施,创造“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博客交流”等形式进行反思型、研究型施训;协助教务处组建“三结合”导师团队。该中心开创了“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农村师资培训新模式。各专业学院按学校统一部署,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务处的组织协调下,负责具体实施学生顶岗实习和支教行动;在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及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参与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师资培训和“周末流动学院”行动。各专业学院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的全面构建与实施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单 位 盖 章2009年 2 月 28 日四、推荐、评审意见推荐意见由我校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策划构思、以各专业学院为实施主体的“构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项目组织实施已历经三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成果在创新教师教育实践体系与实践方法的同时,将顶岗实习支教与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培训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师范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培养与农村师资培训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该成果不仅对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成功破解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难题,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海南省特别是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成果还引起了海南省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关注。省政府将“播种希望”行动计划作为重点人才计划写进了2007 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省内外的各大主流传媒都纷纷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报道。2007 年6月,作为地方院校的特邀代表,我校出席了教育部在河北廊坊召开的全国“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座谈会”,并就“播种希望”行动计划作了经验交流,受到教育部领导和与会兄弟院校的高度赞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在教育研究上(2007 年第7 期)撰文(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独特视角,对我校“播种希望”行动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