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的吸收与大学教育的责任论文.doc_第1页
技术理性的吸收与大学教育的责任论文.doc_第2页
技术理性的吸收与大学教育的责任论文.doc_第3页
技术理性的吸收与大学教育的责任论文.doc_第4页
技术理性的吸收与大学教育的责任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理性的吸收与大学教育的责任论文 人们开始反思技术并渐渐意识到人性是技术的源泉一旦反过来为技术理性所缚则必然产生异化关于技术的专门学问也应运而生技术哲学就是以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反思技术运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提供解决之道的学科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界定了两种技术哲学的进路:技术哲学向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作为部门哲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关注的特殊领域;另一个是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视角、哲学眼光 前者从属于一种或几种哲学传统和哲学纲领后者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纲领作为哲学纲领的技术哲学往往具有原创性和革命性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则相对比较平庸往往从属于某种既有的哲学传统在这个哲学纲领指导下做具体工作拓展领域解决难题属于科学哲学家库恩所谓的“常规活动” 钱俊生等学者对技术理性的危害也有精辟的概括:技术理性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为世人宣传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以致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对其顶礼膜拜技术理性由此也就日益确立其霸主地位然而就在它确立其至高地位的同时也就疏远了其与人文的关系从而背离了其为人类谋福利的初衷 一、技术理性的表现形式 根据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的观点人们在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步入了“后工业社会”也称为知识社会信息和知识是后工业社会运行的关键变量丹尼尔进一步指出:“出现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智力技术技术能力是取得权利的基础教育是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进入21世纪人们对现代科技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影响力有着更真切的体会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巨大而深刻尽管已经意识到技术理性所带来的异化现象但人们却是片刻离不开技术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技术慢慢地控制了我们的生活其主要表现如下: 1技术令人类的生存能力弱化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突出也有很多例证如人类发明了快捷、工整、易于保存的电脑录入文字技术使无纸化书写成为时尚其结果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动笔的机会了写字技能正在退化连老师们都对相当部分学生的字迹不敢恭维在传统社会里练字却是文人的必修课“字如其人”的古训鞭策着读书人务必认真对待自己的墨宝再如电饭锅、电炒锅进入千家万户带来煮食便捷的同时也让80、90后年轻人对于烧柴、烧蜂窝煤十分陌生他们只有在父辈讲述的往事和怀旧电视剧里取得粗浅的感受这样说并非吹毛求疵家电的广泛运用就是几十年的时间但生火做饭却是人类先辈几千年来的生活经验谁又能保证一生中不会再有生火做饭的时候呢 2技术的极致性是对人们感受的限制 技术正在追赶人们的梦想让生活中的许多传说成为现实只要不是过于异想天开、不着边际的想法技术都可以(逐步)满足你尤其信息技术它的横空出世在科技史上无疑是“革命性”与“颠覆性”的时光若倒流二十年断不可想象今日人类已处于互联网技术的重重包围之中技术让现代人体验到了许多前人想看而看不到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古时候人们只能在曹雪芹的文字中体味大观园里美轮美奂的景象;到了上个世纪电视剧通过简单的布景和特技力图还原人们心中的大观园;用现在的眼光观之这种努力有点勉为其难但软件技术的成熟可以让我们一尝所愿从电脑屏幕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3D动画所构筑的大观园美景现在的电脑可同时上网、玩游戏、听音乐和看电影带来多种感官享受这让笔者想起曾经的一句广告词说某种带玩具的巧克力蛋能“一次满足你3个愿望” 现代的技术早已超过这个标准可以预见技术未来能同时满足你的必定越来越多我们或许还有相似的体验:一日不上网心里便要落空;而相当一部分的人甚至终日与电脑为伴以电脑为乐仿佛离开了网络与电脑再无可乐之事可见网络令大家都“上瘾”了只是程度的差异罢了极致性的技术是把双刃剑大大限制了人们寻求快乐的能力过度娱乐带来的快乐消退之后心情会变得平淡无奇因为技术愿望得以低成本、多维度的满足有时就是一举手投足而已如此容易的甜头让人们不知所措窃以自喜之余是否意识到由于感受的阈值被拔高许多原本能带来快乐的元素不再发挥作用人们就在技术限定的范围里寻找刺激技术以外的世界人们已无暇顾及或不屑一顾了 3技术的单向度拉平了社会生活的差异 法兰克福学派大师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中写道:“在发达工业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物质的以及文化的体系否定了这一紧迫要求这种体系的力量和效率心灵同现实思想同所要求的行为向往同现实之间的彻底通话”就世界范围而言技术社会是单向度的社会在技术的自我引领下社会的层级差别被逐步磨平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时下每个地方的特产商店几乎都出售绿豆糕、松花糕等小吃光从包装和口感已辨别不出产地只有生产厂家的地址告诉我们这是个地方的“特产”我们突然发现大家吃的食物和穿的衣服几无差别住的房子和开的车子大同小异电视剧的情节和综艺节目的桥段似曾相似所有这些都拜技术的单向度所赐直接导致了物体多样性的丧失特色成为历史“技术悲观主义者认为世界陷入了一种平庸的平等之中” 二、摆脱技术理性控制的可能 尽管有着负面效应但科学技术还是为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自信相当多的人认为人类今天遇到的问题都可依靠明天科技的发展得以解决实际上科技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并不能包办一切尽管技术可以间接影响社会和经济的走向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技术可以让物质生活登峰造极却对人们某些精神世界的困惑却无能为力科技是人类用于探索未知领域、改善生活的工具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还有人类不能解释、科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不应无限夸大了科技的功能破除科技万能的迷信十分必要一般认为人们对技术的未来有三种理解:技术中性论者认为技术的价值中立技术的优劣取决于技术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技术的人技术中性论者往往持乐观态度奉行人类理性高于技术理性他们更愿意看到技术的正面效应相信人类有能力纠偏技术的负面效应技术悲观主义则源于技术自主论认为任凭技术沿着自身的逻辑运行最终可能失去控制 必须承认凡事有两面技术也不例外从马克思、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到芬伯格等学术大师都意识到了技术控制的存在及所潜伏的隐忧出路何在技术批判理论认为:“技术悲观主义所揭示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出路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探讨技术转化的可能性”对于如何扬长避短规避技术的缺点先驱们开出了各自的药方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被纳入考虑的范畴为消解技术理性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这些措施的共同之处在于解放被技术理性束缚已久的人性正如乔治?萨顿所言“无论科学可能会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每一个科技的结果都是人性的果实都是对它的价值的一次证实” 三、现代大学教育的救赎 如何解放人性彰显人文精神让技术价值合理回归是应有之义科技高速运行的时代讲求效益至上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文文化难免凋零文史哲等学科也被理工、财经、管理等热门专业边缘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了思想的荒芜和行动的功利决策缺乏长期的打算当人们迷失了方向技术也就不能幸免生活中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做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情比比皆是技术的运行需要人类理性的有效驾驭还应该着眼人类长远的利益和照顾社会大多数人的感受在高效运用技术与避免技术异化之间寻求平衡点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相处 在这一点上作为社会象牙塔的大学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首先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未来的精英令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富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责任心在充斥着功利浮躁的时代里普适人文精神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若然天之骄子尚不能免俗更遑论普通的市民大众有学者指出唤呼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是呼唤人类理性的回归高等学校是培养掌握科学技术人才的场所高等教育不能用唯科学主义的精神教育学生应该教育他们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如何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其次各国大学教育体制或有不同但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应相通现代大学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成为有学科专业无反思精神的“技匠”至于掌握具体知识的多寡反倒不是最重要的“ 高等学校是人文汇萃的殿堂不是贩卖知识的市场学校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创新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