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doc_第1页
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doc_第2页
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doc_第3页
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doc_第4页
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认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除法是两位数的笔算,并结合学习除法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本套教科书教学整数除法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学会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这是学生继续学习除法是两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第二段安排除数不是整数的除法笔算,突出计算时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一关键。其中先安排试商时不需要调商的,再安排试商时需要调商的。最后,还安排了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提出实际问题引入新的计算。本单元突出计算来自生造实际,安排的四道例题分别以“购书”、“分书”、“看书”、“借书”等生活情境作为背景,从中提出相应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新内容。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获得解决新问题的灵感,产生学习和探求计算方法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安排。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还能为随后教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试商奠定良好的基础。3、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会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试商方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掌握试商的方法是关键,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单元在教学试商方法时,由易到难分两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次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经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第二层次着重让学生学会调商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不断提高试商和调商的水平。4、针对除法笔算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估算要求。让学生先估计商的大致范围,为探索笔算方法、确认每次商的位置提供思考方向和依据;在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时,让学生估计商是几位数,进一步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在学习调商时,让学生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熟悉试商的方法。这样就使口算、笔算和估算相互支持,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5、注意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增强计算能力。本单元的练习中安排了一些题组,让学生进行练习、比较,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获得新的认识。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的比较,体会并学会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通过初商后需要调商和不需要调商的比较,深化对试商和调商方法的理解;通过一个数除以两个一位数的积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比较,初步体会除法的一条运算性质,等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学会除法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体验不同的算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计算及试商、调商的过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结合笔算的学习,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内容的体会;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归纳、概括的初步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教学重点:1、掌握并理解除数是整十数、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初商偏大或偏小时应如何调商的方法。教学关键: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试商和调商。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3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试商和调商。(1)有层次地安排学生探索调商方法;(2)不断加深体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用题组比较以旧带新学习新的口算内容。4变化计算条件,引导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教学时间:约十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 P12教学目的: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教具准备:46根小棒,课件;学生每人准备4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温故知新: 1、口算1341252453032045042544131731923246052634051263282、口答:(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2)24里面有几个8?(3)20里面有几个十?(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4个20是多少?3、解决问题:师: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问:从这两个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02=师:4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组织全班交流。预设:A.因为422,所以402=20。B.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3)小结:刚才学习的这些口算就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课件出示:情景图右半部分。问:这两个女孩也在买铅笔,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枝呢?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师: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62=师:估计462的商是几十多?你准备怎样解决?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交流。预设:A. 摆学具: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单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B.口算:402=2062=320+3=23帮助学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402=20再分得3枝62=3合起来是23枝20+3=23问:这几题你也能说出口算过程吗?963 844 555师:其实462这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回忆分小棒的过程,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4人小组讨论竖式的写法。问:谁来完整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师:笔算462,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学生讨论)2乘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接着除,接着会算了吗?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又写在哪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完成前两题,指名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问:这两题都是分几步算?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商分别写在哪里?独立完成后两题,集体订正。问:每次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余数。你认为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预设:解法一:484=12(元) 633=21(元) 12 21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解法二:由图中的信息知道,杨树苗买的棵数多用的钱数少;而松树苗买的棵数少用的钱数多。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五、当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六、板书: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402=2046223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402=20再分得3枝62=3合起来是23枝20+3=23课后反思:学生是新的,教室是新的,教学设备是新的,面对着许多的新,我真有一些不习惯,不知是我老了,还是学生越来越不如从前,看着我精心备好的课实在无法完成心里不是滋味,怎么办呢?有些着急,有些无余。我得从以前的顺手中,学会适应,一切从头适应吧。除法的验算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 P34教学目的:1、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究及书写格式。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一、 基本训练,口算6423933575428046668446394142835251623413521463924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遇到的数学问题吗?三、引导探索,得出方法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1)课件出示情景图后提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你会算吗?(2)概要学生回答板书:36312(块)(3)设凝:这道题做对了吗?有什么办法知道呢?你能帮他验算吗?请你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的验算可能性板书于黑板(乘法验算、除法再算一遍等)3631212336提出下列问题在班内交流。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计算怎么样?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课件继续出示对话场景图)谈话:芳芳算得对吗?请你也想出一种验算方法帮帮她。汇报验算方法,教师板书于黑板。组织讨论:213265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又表示了什么意思?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意思?(3)告诉学生还可以用竖式来验算,板书:2 136326 5问:你认为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验算呢?四、提升经验,归纳方法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五、实践运用,加深理解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2、想想做做2独立完成在1号本上。指名四人板演,师生共同评讲。3、想想做做3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想想做做4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吗?5、想想做做5提问:你能看懂图吗?什么叫双打?什么叫单打?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问题。完成后再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让学生个性化提问并解答。六、拓展提高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3212() 121七、作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93 854 272442 653 585八、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学生的书写格式很成问题,作业速度普遍很慢,个别学生的字犹如天书,一般人看不懂。我想近期的任务要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作业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练习一(1)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56。教学目的:1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练习并反思,从而理解除法算理与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前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除法的口算、笔算以及除法的验算,还用除法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就来进行闯关游戏,比比谁学得棒,好吗?二、组织闯关游戏:1、第一关:基本训练、深化认识。(1)抢答: 202603802963262693842693抽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说说每组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933862444682313432114342说说每组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中你想到了什么?(2)口算: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笔算:练习一第2题。师:在计算除法时,可以用口算,还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 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备本上。 组织交流:让板演学生说说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集体订正。(4)统计闯关情况:闯关数人数过关人数未过关人数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2、第二关:联系实际、活学活用。(1)课件出示练习一第3题。先出示统计表的前三行,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A三个组共收集多少节?B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收集多少节?C第一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节?第二组呢?第三组呢?适时出示统计表的最后一行,请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根据这张完整的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出示: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多?请学生比较后直接回答。(2)课件出示练习一第4题。仔细读题,说说问题求的是什么?请学生独立完成这两个问题。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全班需要多少张课桌?”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3)课件出示练习一第5题。从课件呈现的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这里的合计指什么?(请学生填在书上)根据统计表和汽车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平均每辆车要坐多少人?) 请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清题目中所提供的文字信息,有时还要特别留意图上的隐含信息。(3)课件出示练习一第6题。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要知道用多少根水管才能从一家铺到另一家,你认为能直接计算吗?为什么?那要先求出什么?怎么算?请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要求先要求”。(4)课件出示练习一第7题。仔细观察,你能了解什么?把你所了解的信息与同桌交流交流。独立解答。和同桌交流解题方法,指名说说解题思路。(5)课件出示练习一第8题。你了解了什么?从“找你7元”这句话中能知道些什么?如果从问题出发,要求“每个小足球多少元?”那么先应找到哪些条件?所以先要求出什么?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6)统计闯关情况。3、拓展延伸,巩固提高。(1)猜一猜,里应填几?4214211421让学生进行讨论,巩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概念。(余数可为1、2、3)322让学生进行讨论,除数可为39中的任意一个数。(2)完成练习一后的思考题,集体交流。(3)统计闯关情况。三、总结评价:观察闯关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解答呢?师: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周围有很多数学问题;认真探索,你会掌握许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课后反思:最近安排的教学任务总是无法完成,一课时的东西要分两课时,所以心里有些烦,究其原因之一:可能我对他们的发言要求太高,总感觉有些不完整要请学生补充,以至造成。其二:学生也是重新组合他们之间也有些不熟发言时有些担心,所以不太大胆举手。总之,我要尽快想法过这个不适应期。练习一(2)总第4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56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练习并反思,进一步理解除法算理与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基本训练:1、口算333363 7778086333612242844 8046663538448先由学生独立口算。再随机指名口算。同时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2、计算并验算854983693844二、思维训练1、 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3、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3层书架上。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引导分析题目,要求学生会说出思考过程。4、 王老师买了4只小皮球,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16元。每只小皮球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3、4两题。三、布置作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933 85446267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总第5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78。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难点: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的处理。教学理念:1、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现实的情景中开发学生的潜力。2、 主动探索,积极动手,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602804555642844999393822963133412283二、复习铺垫:谈话:老师知道三(1)班和三(2)班的同学都喜欢打羽毛球,因此给大家借来了42个羽毛球。你打算怎样分这42个羽毛球呢?课件出示42个羽毛球图,让学生算一算,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师:这就是我们刚学过的首位商能整除的除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并说出笔算的方法。三、探索新知:1、谈话:还有好多同学也想打羽毛球,老师又借来了一筒羽毛球。课件演示在原先的42个羽毛球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筒(10个),让学生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板书:522=2、应该怎样算?请你在小组里分一分,说一说。体会与前面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怎样算的?预设: 直接用除法算式表达:502=2522=125+1=26 先分给每班两筒,是20个,余下12个,每班再分得6个,合起来是26个。用竖式来计算: )3、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计算的对不对?学生独立验算,指名板演。用乘法验算:26 2524、让学生对比422的竖式,找一找有什么不同?理解首位商能整除和首位商不能整除的区别。揭示课题。四、复习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第1、2小题。)请学生先完成这两道小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让学生自行完成后面的两道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每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发现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寻找规律。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如果每5人一组呢?”这句话中省略了什么?其实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在自备本上,全班交流。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课件出示题目。根据上述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从题中搜集有用的信息:暖瓶(每把)56元、盘子(每个)4元、杯子(每只)2元。同桌合作:一人提问,一个解答。比比哪组同桌最棒。指名2-3组同桌交流。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估计各题的商是几十多。说说是如何估计的。五、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笔算第6题。七、板书设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422=21(个) 522=26(个)课后反思:学生中出现了首位不管怎样也不余的现象,这也许是首位能除尽的定势干绕所至,对策是让学生多说算理,多练习,对实在搞不清的学生要进行续个过堂,加强说理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商末尾有0的除法总第6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910。教学目标:1、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上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个位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商0。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个位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商0。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844362707343282644684966573549888605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谈话:上节课老师拿来了52个羽毛球,今天老师拿来了多少个羽毛球呢?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从图中你解了什么?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1、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用相应的学具代表羽毛球,然后摆一摆、分一分。学生分组活动,再汇报交流结果。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分羽毛球的过程,边演示边提问:先分整筒的,每班分到几筒?整筒的分完了吗?再分单个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你是怎样分的?2、列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板演。03)662 评讲:商的个位为什么要写0?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指名把小组的意见在班内汇报。 追问:如果商的个位上不写0,会出现什么情况?3、验算4、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位上写0。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想想做做 2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第一组的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上面一道题商的个位不是0,而下面一道题商的个位是0?你能找到第二组两道题的不同点吗?3、想想做做3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班级交流。独立订正。4、想想做做5问: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答什么问题?独立解答第一个问题,共同订正。思考如何解答第2个问题,先在小组讨论,再在班级内交流。教师板书安排方法。5、想想做做6独立读题,指名复述题意。组织讨论,交流想法。独立解答,得出结论。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学到的?在今天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五、作业:P10.4、6课后反思:这一课的错误比较多,有的学生十位上的余数的不余;也有的学生不管被除数的个位是多少,只管商0。我想不管是那类错误在教学中一是要多请学生讲算理,二是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舍得化时间进行讨论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练习二总第7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11。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发展估算意识。2、 继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442 2626836631552636467554849333925687823636786442363844705672893392、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523 9636847558243、体育室购买了下面几种体育用品,你会算出每种物品的单价吗? 4、三(2)班共48人,每4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呢?5、妈妈准备用96元买一些花苗美化自家的院子。名称康乃馨月季花玫瑰花百合花每枝的单价(元)23612枝数计算出每种单价可以买的棵数后,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二、拓展练习王老师到商店买足球。带的钱如果买3个足球还剩80元;买8个就剩下8元,你知道每个足球多少钱吗?三、练习指导1、练习二1独立完成,组织反馈。2、练习二3独立完成填表,交流自己的发现。3、练习二思考题引导理解题目,弄清楚为什么会多付“8角”钱,这“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四、全课总结五、作业:P11.2、3复习(1)总第8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12(1)(5)。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2、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升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练习60380465596619354537386486488849517282、 学生独立完成复习第一题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并请有错的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3、 学生独立完成复习第2题(先算一算,再比一比)64252432263254432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上下两题之间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联系与区别?4、 完成复习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总价”、“单价”、“数量”的含义。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反馈交流。然后让学生说说“单价”是怎样求得的最后让学生提升数量关系:单价总价数量5、 改题练习根据上题表格中的数据进行适当修改:把6本改为7本;把总价56元改为36元。然后请学生练习,最后引导学生提升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二、发展练习1、小明今年8岁,小芳今年6岁,奶奶今年72岁。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小芳的几倍?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2、同学们要种93棵数树,已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少棵?3、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有5本。如果成套买,每套的价钱是80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的价钱是18元。怎样买合算?成套买比不成套买每本能便宜多少元?4、P12.5课件出示图,引导看图。了解从图看懂的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12.3复习(2)总第9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12、13(6)(9)。教学目标:1、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6335499662734528442346553939175136482、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相应的规律。842278329624844786968提问: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来举一些例子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二、重点练习1、48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2、小明在图书室借了一本98页的故事书,准备一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3、食品店里一袋面包4元,5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袋面包?还剩几元?4、同学们去划船,女同学20人,男同学23人,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5、课件出示复习第9题提问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准备怎样租船?(自己先考虑一下,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四人小组讨论租船的办法。组织全班交流预设:42人小船(3人)大船(4)人金额(元)14条1457011条116661条10条6105652条9条962564请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合理。三、拓展练习P13.思考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桌交流想法。在上面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说说推想过程。四、练习指导在学生独立审题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理清思路,总结方法。五、全课总结六、作业:P13.78课后反思:学生在租船问题的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不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二是学生往往会把人数与钱数相混。实践活动:农村新貌总第10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1415。教学目标:1、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情景,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谈话,播放课件,感受农村新貌。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1、整体感知课件演示农村新貌全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什么?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在幸福村中,有宽阔的大道,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边参观,边根绝所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行吗?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幸福村有几排楼房?幸福村有多少人?幸福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果园吗?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箱?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程。三、应用拓展,积累经验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农村,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四、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二、认数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10000以内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优化教材的结构。本单元知识点较多,教材从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注意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以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教材把认数和简单的加减口算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数的计算中加深对数的认识,使认数与计算相互促进。2、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认识万以内的数是学生生活实际的需要。另一方面,认识这些数能更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数来交流。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给学生充分探索算法的空间,在探索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4、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算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2、 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发展估算意识的能力。3、 使学生学会用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感悟出万以内数中间有“0”的读写方法,会读写万以内数的及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感悟出万以内数中间有“0”的读写方法。教学关键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通过假设,论证等方法得出合理的方法。课时安排:六课时认识整千数总第1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1618。教学目标: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接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教学重点:经历数的发展,认识计算单位万,熟记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教学难点:体会“一万”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不知道到2008年们国家将呈办一个什么活动?(奥运会)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光荣,那么到2008年还有几年呢?(2年)对运会的各项准备都在紧张地进行,其中包括要建造游泳馆,体育馆啊。同学们,你们见过体育馆吗?在哪里见到的?您所见的体育馆有多大?能坐多少人?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万人体育馆,想去看吗? 二、创设情境,感知万的大小。1、出示(课件)p16主题图这是1座新建的体育馆,这儿大约能坐一万人。板书:一万2、“一”万有多少呢?3、出示一个正方体,(由1千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大正方形是由1千个小正方形搭成的,那么我们一千一千地数下去,数到10个一千的时候是一万。1、 引导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板书上:10个一千是一万2、 设凝:一万到底由多少你了解吗?谁来举举例子:学生可能举不出,这是老师可示范小朋友我们每天升旗仪式时,大家都集中在大操场上,人多不多?(多)我校师生大概是一千五百人,你知道几个我们不学校的师生放在一起是一万呢?(6个多)提问:“一万”多不多?我们常熟的体育馆去过吗?哪里大不大?我们常熟的体育馆可容纳多少人?没有去的小朋友什么时候请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去看一看谁来举举例子:学生自由举例,老师适时点拨。3、 用计数器来感知,“万”以内数的顺序出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说:一千,二千,三千拨到九千时,重点引入十个一千“是一万”请学生起来拨,下面的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下面的学生说数,上面的学生拨。、找朋友。 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2000、3000、6000、8000、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找出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4、 引入数位顺序表从计数器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在黑板上完整板书上:数位顺序表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问题吗?熟记这张表1、 完成p17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填好后,提问: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四千六千40006000注意:百、十、个位上都是“0”。4、 课件出示p18 第5题,引导审清题意。5、 独立未完成第六题。6、 课件p18第七题。了解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小红家、小明家、少年宫在太平路什么方向?他们两家相距的情况有几种可能?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画出示意图小红家少年宫小明家小明家小红家小红家300050008000(米)500030002000(米)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要多角度,全面。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认识万以内数数位顺序表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课后反思:学生对万以内数已有所了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比较好,学生对练习中出现的小明、冬冬两家相距的路程也能很顺利地解决。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1)总第12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P1921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