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人合一与风水地理哲学基础论文 1风水地理哲学批判从传统风水地理走向现代风水地理 1.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传统风水地理学的认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既不要用传统风水地理学科学的一面来掩盖其伪科学的一面也不要用其伪科学的一面否定其科学的一面要通过深入研究划清其科学性与伪科学性的界限弘扬其科学的一面摈弃其伪科学的一面科学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逻辑推理与预言的能力虽然现代科学是建立在严谨的定性、定量实验基础之上并有严密的逻辑归纳推理而现代堪舆学与之相比显得原始落后但二者竟有类似的追求“预言”的逻辑思维因此应该用科学哲学观认知传统风水地理学其正确的成分要研究发扬光大做到古为今用;而其迷信的成分也要研究揭示其实质做到去伪存真这才是对待传统风水地理学的科学态度 1.2中国风水地理哲学批判 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在其萌芽产生发展过程中均含有迷信成分1即使欧洲近现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其源头也含有神学思想甚至一度神学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产生于两千多年前脱胎于易学的风水地理学含有迷信成分自然在情理之中传统风水地理学存在某些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有其认识和社会历史方面的局限46因此不应苛求古人而应对传统风水地理学中的迷信和伪科学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国哲学是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79而西方哲学是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10以西方哲学思维考察传统风水地理学就会认知到其科学和伪科学的双面性而其中的伪科学成分正是中国哲学以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考察传统风水地理中的人空间关系既确立了不乏经验科学的理念同时又给传统风水地理学蒙上朦胧、诡异、神秘的面纱并为大量的迷信活动提供了空间场所故李约瑟(JosephNeedham)称之为准科学11准科学的概念包含科学的实质又掺杂了伪科学的内容传统风水地理中的迷信产生的原因很多:社会发展的局限性、科技认知的浅薄性、经济生产的落后性、封建统治者及江湖术士的需要性、哲学科学思维方法的局限性等事实上对传统风水地理中迷信的哲学批判古已有之王充、吕才、朱熹等有识之士就是典型代表1214由于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局限性批判不彻底未能区分传统风水地理中的科学与伪科学成分中国传统哲学局限于类比方法认识世界在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下对表征万物序列关系的宇宙图式赋以象、数、理的意义而无限制地推演附会以诸多牵强无稽的成分这正是传统风水地理学中迷信的源头必须进行剔除和现代哲学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风水地理学 1.3从传统风水地理走向现代风水地理 传统的堪舆学即风水学(广义概念)其胎生于易学堪舆学也称风水地理学(狭义概念)实际上传统的堪舆学(风水学)包括两大部分即传统风水地理学和传统玄学15这2个传统领域均含有迷信成分和伪科学思想现代风水地理学是狭义的堪舆学其主要研究聚落、民居、陵园等的选址、设计与规划是通过对传统风水地理学的科学哲学过滤剔除迷信成分和伪科学思想以狭义堪舆学的科学哲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地理学、建筑学、人类生态学、环境景观学、环境伦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不包括玄学)建立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学科(图1) 2中国风水地理哲学基础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 2.1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观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2.1.1“天人合一”释义 “天人合一”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思想本质上是关于天人关系问题9,1617何谓“天人合一”自“天人合一”思想萌芽至今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观点纷杂见解不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学说认为有2个基石:一是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二是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1819 站在第一个基石上中国古天文学给出了系统的阐释即: (1)天地对应; (2)天地气交; (3)天地同律 站在第二个基石上中国古中医学给出了系统的释义即: (1)人天同构; (2)人天同类; (3)人天同象; (4)人天同数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刘笑敢教授20对古代“天人合一”观进行了梳理提出8种“天人合一”观: (1)天道人事相贯通的天人合一; (2)以人事为重心的天人合一; (3)以天道为重心的天人合一; (4)天人感通式的天人合一; (5)道家式天人合一说; (6)禅宗式天人合一说; (7)唯器说的天人合一; (8)作为赞颂语的天人合一这些都是当代学者“天人合一”思辨研究中特有的不同倾向 还有学者把“天人合一”思想归纳为4种涵义: (1)“天人合一”思想是政治管理之策; (2)“天人合一”是理想的生存状态; (3)“天人合一”是超拔的道德境界; (4)“天人合一”是高远的审美境界21关于“天人合一”的内涵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22其根本表述是:“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宇宙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的物质客体“人”代表认识宇宙环境、适应自然环境、调适物质资源环境的思想主体“合”是“天”与“人”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天”与“人”这对矛盾相生相依、相互作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矛盾对立统一体系这一体系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子矛盾系统(本我与超我、自我与外物、规律与原理、思想与现实世界)而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发展趋向与终结均在“天人合一”的四大子矛盾系统运动之中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可概括为5个命题: (1)人类生于天地之间既是天地之精华又是天地组成部分; (2)天地运行的普遍规律人类必须遵循; (3)天地运行规律与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具有统一性; (4)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天地运行规律是一致的; (5)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是天地人谐调和谐23 2.1.2“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无论对“天人合一”思想有多少种解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2426之所以如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以下3个功能足以证明: (1)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2)映射了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 (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辩证思维模式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天”与“人”合而分分而合的“合分合”关系亦即“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关系2730“天人合一”的这种思维模式蕴含了整体性、矛盾性、系统性、联系性和动态性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为传统风水地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哲学支撑奠定了传统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2.2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新“天人合一”观 2.2.1现代风水地理实践赋予了“天人合一”新内涵 “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地理学的核心思想现代风水地理学仍然是在风水这一特殊领域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离开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其哲学基础依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但是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现代风水地理内涵与传统风水地理含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摈弃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思想因此其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天”和“人”的认识上3132通过现代风水地理实践通过对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梳理将会逐渐认识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科学性和非科学性弘扬其科学的一面摈弃其非科学的一面使传统风水地理学走向现代风水地理学现代风水地理学认为科学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其“天”的解释与以往不同剔除了迷信成分所谓的“天”就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自然(Nature)即天然非人为的自然是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3334自然最广义而言指的就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应包括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自然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界”或“人化自然界”3536在此基础上从现代风水地理学角度出发现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自然”的解读又赋予了新内涵笔者认为这一新内涵就是把“天”看成是自然(环境)系统这一自然系统可分为若干层次但最基本的层次有3层:第1层次是宇宙自然(环境)系统;第2层次是地球自然(环境)系统;第3层次是与人类活动相一致的局域自然(环境)系统各层次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紧密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传递形成一个巨型、复杂、开放的自然(环境)系统现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人”的解释也赋予了新内涵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既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各种生活的社会化了的人又是具有丰富内涵、系统结构、组织功能的系统化了的人这种对“天”和“人”内涵的新解读也给“天人合一”赋予了新内涵其要义简言之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笔者称之为新“天人合一”观 2.2.2新“天人合一”观是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 新“天人合一”观是现代风水地理的哲学基础主要是由其思想的要义和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探索所决定的 1)以人为本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最高宗旨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核心是新“天人合一”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问题其目的是探寻人地关系的规律为科学调控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现代风水地理的城、乡及民居选址、规划、布局其目的就是创建人类和谐美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心理需求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因此人地关系和谐、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最高宗旨 2)人与自然和谐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终极目标人生在天地间和谐相处是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含义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地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持续发展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成不变的总是处在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这样的周期变化过程中每一个变化周期都推动人地关系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周期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控人地关系发展演化的新动向及时调控人地关系就可能使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并走向极化最终导致人地关系崩溃人类走向灭亡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就是以风水地理环境这一特殊领域为基础结合现代地理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生态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为科学调控人地关系实现人与风水环境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3因此人与自然(人与风水环境、人地关系)的持续发展是现代风水地理研究与实践的不懈追求 2.3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意义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现代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其核心内涵主要有3点: (1)以人为本; (2)人与自然和谐; (3)持续发展 以此为出发点即可清晰地看出新“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确立上: (1)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 (2)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核心轴线“人与自然和谐”; (3)确立了现代风水地理研究的战略命题“持续发展” 3中国风水地理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观与“人地关系” 3.1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阐释 “人地关系”不仅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与核心而且也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风水地理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风水地理学自萌芽之日起就把“人地关系”确定为永恒的研究课题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风水地理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人地关系”的阐释是支撑风水地理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前已述及关于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花八门种类纷呈为了清晰认识和把握“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阐释以开展深入地风水地理研究以诸多古代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3741归纳梳理传统经典的“天人合一”观对风水地理中“人地关系”的解读基本上都可以折射统一到5种理论模式中(表1) 3.2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特别是汉族分布区在传统的聚落选址规划布局中几乎都打上了传统风水地理的“烙印”典型的案例不胜枚举这里仅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简析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诸葛八卦村于元代中后期开始营建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就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朝向、景观等而言堪称人居理想环境之典范42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外有八座山形成外八卦内以钟池为中心形成内八卦钟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九宫八阵图”的基点“钟池”乃设计的“太极”在传统风水地理布局中往往把“太极”看作与宇宙相连不仅如此该村整体格局左有石岭溪右有高隆市前有不漏塘后有高隆冈其地形、地貌正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形势契合了堪舆家的理想模式综观诸葛八卦村的风水地理大势映射出山环水绕负阴抱阳藏风聚水的一种意境景观格局(图2)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是:以人为本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有决定性作用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有一种超自然的东西相关联具有神秘性简言之这种“人地关系”模式是传统的人地适应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感应论的复合体既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3.3中国新“天人合一”观和科学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理论模式 在现代新“天人合一”观的框架内人地关系有了全新释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1)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3)自然的精华人类创造了社会(人类是主体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4)人类自然社会构成一个复杂开放的人类生态系统;(5)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运行规律;(6)人类的物质、精神、心理活动以及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与自然运行规律具有统一性;(7)人类的理想是人类、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持续发展;(8)人类的追求是生活越来越美好然而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人地关系)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方创琳于年对此作了系统总结43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古代或者传统的“人与天”“人与自然”和现代的“人与天”“人与自然”或者“人与地(地理环境)”既有着本质意义上的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人地关系中涉及到的“人与天”的问题不要人为地赋予其神秘色彩要把物质与精神统一起来以辩证的思维解读“人与天”“人与自然”辩证地解读人地关系以地理科学哲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基础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把中国“天人合一”观和科学观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的理论模式和西方哲学科学视野下的“人地关系”的理论作一归纳总结(表2)4347以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现代风水地理学在城乡规划、民居规划中做到人地关系协调和谐从哲学和科学上提供人地关系理论的支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4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 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与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吸收了传统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式剔除了伪科学和迷信的成分现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风水地理选址规划为例进行分析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的贵德县境内1,48其周边群山环绕是相对封闭的盆地同时紧邻黄河河谷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态势基地规划面积约为47.7km2水域面积18.8km2内含侵蚀性构造高山、堆积侵蚀中低山、堆积阶地、准平原和黄河现代河床等地形地貌叠加着湿地、河流和草地等自然资源构成极为壮观的自然环境景观以基地内、外的自然环境景观要素为基础结合其气候、水文、风向等实现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轴线定位和主要功能定位在风水地理经典理论“阴阳论”“五行论”“精气论”“形势说”等指导下遵循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的整体系统、因地制宜、山水选择、负阴抱阳、顺乘生气、阴阳调和辩证、合时有情、科学审美、改造风水(趋利避害)等原则对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景观进行科学分析在“预测论”“方位论”“四象模式”的指导下确定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定位和坐向;借助堪舆(风水)罗盘确定其轴心线的走向使基地各功能区的布局系统、协调、和谐呈现出“天人合一”之美(图3)这一选址规划布局体现出以人为本、天人感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负阴抱阳藏风聚水;顺乘生气万物感应;山环水绕环境幽美人、建筑、自然环境有机配合趋利避害;协调统一浑然一体;生机勃发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顺畅做到了游人美、建筑美、自然美“三美”珠联璧合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现代风水地理选址规划布局中构建的“人地关系”模式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即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论 4结论 1)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最伟大的哲学和预测学著作其“天人合一”观是风水地理学的哲学基础由于周易自古至今被人为地误认为是算命之术故也被人为地涂上了“迷信色彩”并渗透到传统风水地理学中绝不能因为传统风水地理含有迷信色彩和伪科学思想对传统风水地理所阐释的而现代科学又无法解释清楚的先人经验和事象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崇左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金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广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赤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特种作业人员考试(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仿真试题及答案
- 朝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达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吕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綦江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 GA 1805-202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工学院班团建设经费相关说明(含申报及报销所需材料模板).20211025194841
- 二年级作文指导-我最喜欢一种水果
- 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操作技能试题库
- GB/T 9446-1988焊接用插销冷裂纹试验方法
- GB/T 7701.1-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 GB/T 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 GB/T 3390.3-2013手动套筒扳手传动附件
- FZ/T 73019.2-2020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
- 《劳动合同法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