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doc_第1页
第2章 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doc_第2页
第2章 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doc_第3页
第2章 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doc_第4页
第2章 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第一节 轨道设计概述一、设计条件: 一般要给定的有:目标点垂深、水平位移、设计方位角等; 给定进入目标的要求(例如:目标点或目标段的井斜角)。二、设计内容: 根据设计条件,设计出合适的轨道。三、轨道设计的关键: 造斜点选择,增斜率和降斜率的选择(需要经验); 轨道关键参数的求得(需要先进的计算公式)。四、轨道自由度及轨道约束方程1、自由度(DOF)的概念 将起点位置及方向均给定的轨道或曲线段形状完全固定需要确定的独立自由变量个数称为轨道或曲线段的自由度。2、起点给定时各种曲线段的自由度 直线段的自由度为1; 二维圆弧段的自由度为2; 三维圆弧段的自由度为3。3、轨道自由度为组成轨道的所有曲线段自由度之和,如: 三段式轨道的自由度为4; 五段式轨道的自由度为7; 双增式轨道的自由度为7。4、目标点的约束条件称为轨道约束方程,如: 三段式轨道的约束方程数为2; 五段式轨道的约束方程数为3; 双增式轨道的约束方程数为3。5、轨道设计时需要补充确定的参数个数为轨道自由度和轨道约束方程数之差,如: 三段式轨道需要补充确定的参数个数为4-2=2; 五段式轨道需要补充确定的参数个数为7-3=4; 双增式轨道需要补充确定的参数个数为7-3=4。五、轨道设计的一般步骤 根据轨道约束方程数和需要指定的参数之和等于轨道自由度的原则选择轨道形状; 确定需要指定的参数大小(如造斜点、增斜率、降斜率等); 建立轨道约束方程组,推导关键参数计算公式; 井身参数计算及轨迹绘图。第二节 二维常规轨道设计一、一般会给定的条件 目标点的垂深Ht 、水平长度St (井口可移动时相当于没给定) 、井斜角t (单靶时无要求)及设计方位角0; 造斜点井深Ha 及造斜点处的井斜角a ; 造斜半径R1 和R2 ; 一般情况下,造斜点以上设计成垂直井段,a=0;如果使用斜井钻机,则a 0 ,可根据给定的Ha和a 计算出Sa。二、轨道形状选择 凡无特殊要求的单靶定向井,均选择三段式轨道 ; 井口可以移动的多靶定向井,可选多靶三段式轨道; 井口不可移动的多靶定向井,需按如下计算结果进行判断选择:若,则选五段式轨道; 若,则选双增式轨道; 若,则选多靶三段式轨道三段式轨道 多靶三段式轨道五段式轨道 双增式轨道三、多靶三段式轨道设计1、已知条件 目标点的垂深Ht 、井斜角t 及设计方位角0; 造斜点井深Ha 及造斜点处的井斜角a ; 造斜半径R1 ;2、建立约束方程3、求出关键参数Lw4、各节点参数计算(将节点以上各段增量累加即可得到各节点参数) 直线段增量公式 二维圆弧段增量公式(增斜段取正,降斜段为负)5、分点参数计算 二维圆弧段(增斜R取正,降斜R为负) 二维直线段ab四、双增式轨道设计1、已知条件 Ht 、St 、t 及0; Ha 、a 及R1 和R2 ; Ldt2、建立约束方程组OSO1O2aHtR1HaStR2btHabtdcf3、求关键参数b和Lw 以上公式同样适用于三段式和五段式轨道:对于三段式轨道:R2=0;Ldt=0;对于五段式轨道:R2为负值(因为第二段为降斜段)。二维常规轨道设计课后作业:2-1 某定向井设计条件:Ht=1418m ,St=930m ,Ha=190m , a=0,K1=3/30m ,试设计该井轨道。2-2 给定条件:Ht=3230m,St=1970m, t=17.50,Ha=270m,a=0,R1=810m,R2=1580m, 靶前稳斜段长482m,试设计该井轨道。 要求:先根据轨道自由度和约束条件选择轨道形式,然后根据有关公式进行设计,设计结果按下表形式给出。井段项目第1段第n段井深(m)井斜角 ()垂深(m)水平长度(m)第三节 微曲稳斜轨道设计一、用途: 常规轨道在增斜到稳斜角之后,有一段稳斜井段。如果稳斜井段较短,则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稳斜井段很长,在钻进过程中, 往往出现“稳不住”的情况。 解决“稳不住”的问题,有两种方法: 使用常规稳斜钻具组合,往往出现降斜。这时可以将轨道设计成“微降稳斜轨道”; 设计成“微增稳斜轨道”,在钻进时采用微增钻具组合。微增组合的刚度比稳斜组合的刚度要小,有利于钻柱起下,有利于防止卡钻事故。 “微降稳斜轨道” 和“微增稳斜轨道”,都属于“微曲稳斜轨道”。二、一般会给定的条件 目标点的垂深Ht 、水平长度St (井口可移动时相当于没给定) 、井斜角t (单靶时无要求)及设计方位角0; 造斜点井深Ha 及造斜点处的井斜角a ; 造斜半径R1 、R2 和微曲段半径Rw ; 一般情况下,造斜点以上设计成垂直井段,a=0;如果使用斜井钻机,则a 0 ,可根据给定的Ha和a 计算出Sa。三、轨道形状选择 凡无特殊要求的单靶定向井,均选择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 ; 井口可以移动的多靶定向井,可选多靶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 井口不可移动的多靶定向井,需按如下计算结果进行判断选择:若,则选五段式微曲稳斜轨道; 若,则选双增式微曲稳斜轨道; 若,则选多靶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 四、多靶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设计1、已知条件 目标点的垂深Ht 、井斜角t 及设计方位角0; 造斜点井深Ha 及造斜点处的井斜角a ; 造斜半径R1和微曲段半径Rw 。2、建立约束方程3、求出关键参数b4、各节点参数计算和分点参数计算同二维常规轨道设计。五、双增式微曲稳斜轨道设计1、已知条件 Ht , St ,t 及0; Ha ,a , R1 , R2 及Rw ; Ldt2、建立约束方程组OSO1O2aHtR1HaStR2btHabtdcf3、求关键参数b和c 对于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R2=0;Ldt=0;对于五段式微曲稳斜轨道:R2为负值(因为第二段为降斜段)。例2-1:某定向井设计条件:Ht=1418m,St=930m,Ha=190m,a=0,K1=3/30m,Kw=0.3/30m ,试设计该井轨道。1、分析: 该井Ht和St是给定的,at没给定,说明是一口单靶定向井, Kw=0.3/30m 说明该井为微曲稳鞋轨道,因此,该井应采用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 三段式微曲稳斜轨道的自由度为5,例题中已经给定的约束条件也是5,其中, Ht=1418m和St=930m是轨道约束方程条件, Ha=190m、K1=3/30m和Kw =0.3/30m是附加约束条件,a=0是轨道起点条件,不是约束。由于轨道约束数和自由度数相等,因此轨道形状可以确定。2、求解:(1)求取轨道关键参数b和t (2)求各节点参数井段项目oaabbt井深(m)0190556.331763.73井斜角 ()00 36.6348.71垂深(m)0190531.871418水平长度(m)0113.17930微曲稳斜轨道设计课后作业:2-3 已知:Ht=3230m,St=1970m,t=17.50,Ha=270m,a=0,R1=810m,R2=1580m, Rw=5800m, 靶前稳斜段长482m,试设计该井轨道。 要求:先根据轨道自由度和约束条件选择轨道形式,然后根据有关公式进行设计,设计结果按下表形式给出。井段项目第1段第n段井深(m)井斜角 ()垂深(m)水平长度(m)第四节 待钻轨道设计一、问题的提出 在定向井轨道控制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使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间出现偏差,若这种偏差较小,不影响中靶,可继续钻进,否则就需要进行待钻轨道设计。 由于实钻轨迹井底的井斜方位线与目标点所在的设计方位线通常不会重合,因此待钻轨道设计属于三维轨道设计。二、一般会给定的条件 当前井底的所有参数,包括垂深Ho 、水平长度So 、N坐标No 、E坐标Eo、井斜角o 及方位角o等; 目标点的垂深Ht 、N坐标Nt 和E坐标Et ; 各造斜段的半径R1、R2等 ; 根据中靶要求不同,目标点的井斜角t 及方位角t也可能是给定的 ;三、轨道形状选择 凡无特殊要求的待钻轨道设计,均选择“圆弧段+直线段”轨道 ; 要求以给定井斜中靶的待钻轨道设计,可选择“直线段+圆弧段+直线段”轨道 ; 要求以给定方位中靶的待钻轨道设计,可选择“直线段+圆弧段+直线段”轨道 ; 要求以给定的井斜及方位中靶的待钻轨道设计,可选择“圆弧段+直线段+圆弧段+直线段”轨道。四、无特殊要求的待钻轨道设计1、已知条件 Lo 、 Ho 、So 、No 、Eo 、o 及o等 Ht 、 Nt 和Et ; R1 等 。2、建立约束方程3、求关键参数g和Lw 4、求节点b参数其中,M点坐标为:5、分点参数计算其中,m、n点坐标为:五、以给定井斜中靶的待钻轨道设计1、已知条件 Lo、 Ho、So、No、Eo、o 及o等 Ht 、 Nt 、Et 和t ; R1 、R2 等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