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doc_第1页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doc_第2页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doc_第3页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doc_第4页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钱梦龙先生的文章大家都有了,讲得很实在,案例也很具体,大家可以回去后看看,这里我就不对着读了。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注意,那就是如果没有了教参,我们是否能备课,假如我找一篇课外的文章,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放在某一册某一单元里,放在课堂内上,你是否会呢。为此,今天我们就具体谈谈如何处理好教材。一、教材处理中的具体问题1、“唯书是教” :僵化教材。有些语文教师没有看到教材是个例子。组织教学时,教师成为教材的传声筒,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接受的都是教师加工、消化后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学生接受的只是教材本身的信息。(较严重)2、“只学不教” :弱化教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讨论。这样的一味自读、自悟式教学,听似书声朗朗,看似热热闹闹,而学生对课本的阅读、体验显得简单而肤浅。课堂上的民主、和谐与尊重只是一种假象。3、“无边放大” :淡化教材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重视学生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的需要,对语文教材的知识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认识模糊。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育人、启智功能,语文教学变得虚脱无力了。上述几种教材处理方式,教师胸中看似有书,其实无书;目中看似有人,其实无人。原本应充满智慧、生气与乐趣的语文课堂丧失了灵性,变得枯燥而沉闷。4、“离开教参” :无所适从 。(较严重)二、教材处理中的具体原则1、教师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回学生那个年龄层次,尽可能地设想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可能”,并以此作为备课的起点。 A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比较深奥的文章。比如说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陶潜的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一句的理解。B“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的理解。C雷雨中鲁侍萍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强调感悟。尤其是悟。2、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 A离太阳最近的树找出关键性语句,可以用找出学生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B文言文的教学,句子的理解与翻译,句式的倒装等。C蒋干中计中的模仿来揣摩人物的心理。3、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写作和阅读)。 A离太阳最近的树重于写作。B邓稼先重于阅读。4、大胆增删。对学生有用的就保留,对学生作用不大的,就删除。 5、结合教学需要,补充课外相关文章和阅读材料。 三、教材处理方法之一:问题牵引 以问题牵引,切入主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强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动脑筋,勤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所提问题要注意逻辑性、系统性。 这种处理方法的长处在于一改过去被动的局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从字、词、句到谋篇、布局,自己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经过相互启发讨论,求得对问题的比较一致的解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是依据学习重点找好问题的切入点)例如:阿Q正传中,学生提问,阿Q好笑不好笑,为什么好笑?是个什么样的人?荷塘月色中为什么要引用古代诗歌?有什么作用?作者心里不宁静是因为什么?教材处理方法之二:一课一得 把每个单元作一个整体设计,每课确定一个训练点。“一得”是指教学的共同要求而言,至于学生自己领会所得,越多越好。 好处:注重实际应用,讲究实效,教学艺术的科学性强一些,把课教得实惠一些,让学生学得扎实一些。 举例:第一册第一单元 1本单元的主题?有什么篇目?教学重点是什么? 主题:散文单元,要抓主散文的特征:形散神聚。通过感知,了解文章用到了哪些形,通过领会,明确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篇目:荷塘月色邓稼先梦和泪世间最美的坟墓 单元教学重点:学会查辞书,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及文学文体知识 明确作者的选材以及这样选材的作用融入其中的感情或线索 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荷塘月色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把握导致对主旨的理解不明确;古代诗词的引用其作用是什么难以把握。邓稼先梦和泪一文的选材看似很乱,那是怎样把他们组织在一起的。 3学习本单元学生将收获什么: 学会查辞书;能感知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能把握文章的线索,作者的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 4单元教学设想 A总体构思:将本单元的能力训练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文中,明确每课的学习任务。 B具体安排: 知识点:把握感情、理解主旨重点放在荷塘月色世间最美的坟墓 感知选材重点放在邓稼先梦和泪 5综合学习与写作: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词的收集是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好写景文(这与后面的观察与思考要结合在一起训练)教材处理方法之三:以点带面 “点”就是学习和训练的重点,“面”指的是不同的文章。 这种处理方法的最大好处是:用不同的“面”对学生全方位的、立体的“轰炸”,让学生很快就学习和掌握了“点”。 例如:要学习环境(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寻典型的环境描写:荷塘月色;世间最美的坟墓。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规律,完成一个练习,抓住特征来写;班上交流。教材处理方法之四:长文短教 抓住一点拨通全文。短,要点要害,要画龙点睛 ;以此来帮学生“拨疑难,排障碍” 。长文章适宜运用点拨法教学。不必面面俱到,只须抓住重难点适时点拨,便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阿Q正传可紧紧抓住:“革命”:寄存箱子“造反了”“老Q”“造反?有趣”静修庵龙牌“不准革命”:剪辫子盘辫子银桃子“滚出去”“赵家遭抢了”“总要告一状”归结:阿Q:神往革命梦想革命幻想破灭 假洋鬼子等:惊惧得意教材处理方法之五:一课多篇 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目的: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 1“学法点拨读法实践”式:这样的处理方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适用于在风格上、写法上有共同特点的几篇课文。2“教读自读式”:这样的处理方式着眼于学生阅读技能的习得与自读感悟,强调突出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适用于在难度上有差异的几篇课文。 3“精读略读”式:这样的一次多篇教学着眼于充分遵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教一带一或教一带二,以求教学中的省时高效与学生活动充分。4.“比同求异”式:或者主要探求几篇课文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特点,或者探求几篇课文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不同特点。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前三篇文言文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同:体裁,均为游记异:表达: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 石钟山记先议后叙 登泰山记通篇是记叙与描写主旨: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