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doc_第1页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doc_第2页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doc_第3页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doc_第4页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氧训练对竞技武术的影响探究论文 竞技武术是我国力争跻身于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随着竞赛机制的改革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武术竞赛也日趋激烈这对武术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和智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与体能水平密切相关武术运动员体能状况直接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由于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指竞技长拳、南拳类以下不再注明)是一项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具有较高的技能表现力还要具有较好的体能即高度发展的无氧代谢能力因此提高武术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是武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本科级套路专项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专项1、2班为实验组专项3、4班为对比组每个专项班选取男生10人女生5人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1)测试指标及选择 训练前后心率(HR)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左右所用时间、整套动作技术水平质量为该实验的测试指标 (2)测试步骤 前测方法如下:首先测试受试者安静时的心率之后让受试者将预先调好的SporttesterPE3000遥测心率计戴上受试者自行选择长拳类自选套路进行演练记录下受试者整套动作的完成时间并每10s自动记录储存套路演练过程中的平均心率值 在测试过程期间请套路教研室4位专业老师作为套路演练动作质量的评分员并测量并记录受试者演练套路后心率恢复到120140次/min左右所用时间 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不间断的无氧训练(训练内容见表1)对比组进行正常的常规训练后再次重复上述测量过程并进行记录 1.2.2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统计软件处理以平均值标准差(cs)的形式输出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为数据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组和对比组完成整套动作后的即刻心率比较 在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比组进行完成整套动作后的即刻心率测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运动员在完成整个套路后实验组男生平均心率到达(171.26.18)次/min、女生平均心率达到(175.78.16)次/min,而对比组男生平均心率到达(173.38.23)次/min、女生平均心率达到(177.89.69)次/min,恢复期3min和5minHR值实验组与对比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训练后的即刻心率平均值要低于对比组 2.2实验组与对比组在完成动作后的心率恢复速度比较 在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完成动作后的心率恢复速度数据进行分析以心率恢复至120140次/min左右为准实验组的男生的时间为(63.73.45)s,女生为(69.314.63)s.对比组男生为(68.226.47)s,女生为(72.468.26)s.这表明进行无氧训练的实验组运动员在进行最大负荷运动时机能水平高、运动后机能恢复快 2.3实验组与对比组在完成整套动作中的质量比较 通过套路教研室老师对受试者动作质量整体表现和失误地方的评估可以看出在后两段套路的表现中由于体力的大量消耗机体无氧代谢能力受限满足不了大强度运动的供给对比组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劲力方面明显下降失误率增加而实验组运动员在体力、动作速度和劲力方面没有看出明显差别失误率明显降低基本以同样的标准完成了整个套路 3结论 (1)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实验组即刻心率的平均值总体低于对比组;且实验组较对比组运动后的心率恢复速度更快所以通过无氧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武术运动员心肌能力是运动员技术提升的保障 (2)从动作质量来看实验组基本上从头到尾的动作质量、劲力、精气神都优于对比组由此可以表明表1的无氧训练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武术运动员的ATP与CP供能系统能力增强武术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弹跳力从而高质量完成整套动作 4建议 武术套路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国粹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针对提高武术套路技术水平而设立的训练方法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寻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竞技套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兴棒无氧阈训练法在武术长拳套路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初探J.科技信息(8):236. 2周利促进武术运动员无氧耐力能力的生化分析及方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1):9091. 3杨思军对武术套路专项学生的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J.成功:教育版(8):247. 4潘冬冯菲李淑芬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3(73):4850. 5杜新杰武术长拳套路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及其训练方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