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疯狂练10.23.doc_第1页
选择题疯狂练10.23.doc_第2页
选择题疯狂练10.23.doc_第3页
选择题疯狂练10.23.doc_第4页
选择题疯狂练10.2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阳外国语学校期中预测 命题 薛林峰 2011年10月23日高考选择题训练(必修一考点过关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概念: 宗法制、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军机处考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D、保证王权的稳定2、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A、绝对的 B、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3、 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西周天子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4、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突出A、血缘关系 B、政治关系 C、经济关系 D、等级关系5、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关系影响最深远的是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6、周朝指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者的娱乐享受7、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中,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C、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8、“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诗反映的社会制度是 A、分封制与井田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与宗法制 D、宗法制与井田制9、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10、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大小 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 C希望周朝把九鼎赏赐给楚 D对分封制提出了公开挑战考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1、秦朝能够统一度量衡、货币,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的前提是A、国家的统一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法治的实施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12、“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熄,岂难哉!”表明其观点A、反对分封制 B、力主推行分封制 C、推崇世袭制 D、实行郡国并行制1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14、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C、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D、便于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辖15、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 B、 C、 D、16、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宰相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 A、 B、 C、 D、17、秦始皇本部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是A、孔、孟儒家学说的应用与发展 B、老、庄道家思想的应用与发展C、墨家学说的应用与发展 D、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应用与发展18、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A、秦朝B、西汉C、东汉 D、唐朝 19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的特征有 皇位世袭制 帝位终身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独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A、 B、 C、 D、20、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监察制 D、统一货币2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统一条件成熟且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B、秦朝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C、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个过人胆识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22、古人对秦朝统治短暂原因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四维(礼仪廉耻)不张,万民离叛” B、“(亡于)六王之后也” C、“失之在政,不在制” D、“仁义不施,而功守之势异也”23、在历史的长河 ,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朝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考点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 推恩子弟 强化三公九卿制A、B、C、 D、25、北宋时期,并称“二府”的是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2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27、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这一制度对隋朝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 B、 C、 D、2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影响有加强了中央集权 打破了传统贵族的分封制 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A、 B、 C、 D、29、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策略之一是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30、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31、元朝通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尚书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司32、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六部33、北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维护中央集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剥夺了地方的财政自主权 B、保障了皇室的生活费用C、消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 D、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物质基础考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34、明朝中枢权力体系的最大变化是A、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 B、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C、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越来越大 D、内阁大臣拥有“票拟”的权力35、以下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内阁制度在明成祖时正式形成 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B、 C、 D、36、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清朝雍正时开始设立,由皇帝亲信组成 提高了清朝的行政效率 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 军机处的建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A、 B、 C、 D、37、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专制统治日趋稳固B、专制统治日趋衰落C、专制国家日趋巩固 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38、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适应西北用兵的军事需要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的需要3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A、 B、 C、 D、4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是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41、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分散地方官员权力,防止割据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 B、 C、 D、42、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官僚制度 “多民族”与“大一统”A、 B、 C、 D、43、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上有相同之处A、极大地削弱相权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 C、地方上实行三司分权D、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政务44、秦朝以来,直至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 B、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相交替C、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D、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45、下列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B、西汉初年分封王国,郡国并行C、元朝废除州县制,实行行省制 D、明朝废除行省,地方设立三司46、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要求 B、发家思想的启示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D、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47、在下列机构中,某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明)内阁第一单元:110 DBBAC BCACD 1120 AADDD DDADB 2130 ACABB ABCBB 3140 CCDAB DBAAB 4147 CBBCCCC 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概念: 城邦、梭仑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十二铜表法罗马法、民法大全考点1: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 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 大河流域 B 大陆 C 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 中国文化影响 2 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B 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C 爱琴文明含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D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长久,经久不息 3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A 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B 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 小邦是大邦的属国D 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 4古希腊人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原因是 农耕土地较多 优越的地理位置 航海业的发展 地少人多 A、 B、 C、 D、 5 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贵族制 民主制 君主制 寡头制 僭主制A、 B、 C、 D、 6希腊多山多岛、港湾众多的地理环境的最大影响是A 成为希腊城邦民主传统的地理基础 B 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C 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 D 有利于同西亚各国的各种交流 7关于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征 B 一般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 C 始终以血缘关系为主要划分依据 D 克里斯提尼时代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8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大 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海军强大 殖民扩张A B、 C、 D、 考点2: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9 ( 1993 年全国)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后果的是A 工商业奴隶主被排斥在政权之外B 负债平民不再沦为奴隶 C 债务奴隶制被废除 D 奴隶与自由民的矛盾成为雅典的主要矛盾10. ( 1992 年全国)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十将军由A 公民大会选举 B 全体居民选举 C 首席将军任命 D 执政官指定 11. ( 1988 年全国)古代希腊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扩大公民权利,使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官职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公民大会,并选出十个将军执政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等 A B、 C、 D、 12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 全体国民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13 关于雅典公民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最高权力机关 每年召开10次 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由少数贵族把持A、 B、 C、 D、 14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独特的地理环境B 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C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D 雅典人崇尚民主 15 梭伦说:“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两方”是指 A、地主、农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16雅典实行民主制的目的,不包括A 增强本邦公民的凝聚力 B 维护所有公民的权利 C 在城邦竞争中保持独立D夺取异邦财富和奴隶 17五百人议事会的主要职责有 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A B C D 18以下哪些不属于雅典民主制政治产生的条件A 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尖锐对立 B 人们对君主专制的不满C 贵族制的集体领导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梭伦改革的顺利进行19、雅典民主政治的道路先后经历了 贵族制 君主制 民主制A、 B、 C、 D、 20、雅典民主制最终确立时的执政官是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屋大维21、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 公民大会 B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C 五百人议事会 D 民众法庭 2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 元老院23、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主要由哪些部门组成 公民大会 氏族贵族会议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A B C D24、“陶片放逐法”创立于A 贵族政治时期 B 梭伦改革时期 C 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D 伯利克里改革时期25、“陶片放逐法”中被放逐的对象是A 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B 触犯法律的公民 C 有盗窃行为的公民 D 奴隶26、下列机构成员,不是由抽签产生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审判员D、民众法庭主持人27、雅典民主政治的出现是 A 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 B 君主改变统治策略变化的产物 C 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 雅典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28、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 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 议会制 比例代表 A、 B、 C、 D、 29、下列关于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的新方式 B 有利于发挥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 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D 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30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的是A 克利斯提尼改革 B 梭伦改革 C 伯利克里的统治 D 公民大会的设立 31 希腊城邦制度最终衰落的原因是A 公民的堕落 B 对外征战 C 奴隶制发展 D 亚力山大的征服 32 雅典民主制下最高权力机关是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 民众法庭 D 公民大会 33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的新方式B有利于发挥每个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 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D 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34.按照土地收人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B、 C、 D、35以下哪些机构的设置能体现雅典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思想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保民官的设置 A、 B、 C、 D、 36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职人员实行普选制 C、奴隶主阶级和有产者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37梭伦改革的主要作用是A 将雅典引向民主的轨道B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C 为奴隶参政铺平了道路D 在当时积极作用不大考点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38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D、查士丁尼学说汇编 39十二铜表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维护君主的统治 B 维护贵族的利益 C 贵族的强烈要求和斗争D 平民的强烈要求和斗争 40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41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A 雅典民主政治 B 罗马法律 C 、1791 年法国宪法D 人权宣言 42万民法与公民法相比,其优点不包括A 万民法广泛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B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C 万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 D 万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3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 内容的不同 B 制定者的不同 C 适用的范围不同 D 制定依据的不同 D 西塞罗认为,在自然法体系中,人人生而平等 44罗马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是因为A 公民法内容不全 B 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 C 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D 罗马公民日益增多 45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 B 是欧洲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 宣扬君权神授,保护奴隶制度 D 保障妇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 46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A 屋大维 B 哈德良 C 狄奥多西二世 D 查士丁尼 47罗马共和制的主要组成机构是 执政官 元老院 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 民众法庭 A、 B、 C、 D、 48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 罗马法律就是皇帝的命令集成 B 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 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 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49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人人”解释最准确的是A 罗马贵族B 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C、外邦自由民D 罗马境内的自由民 50下列内容属于罗马法核心内容的是A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父家长权不可动摇C 天赋人权D 妇女的平等地位 51、下列关于 十二铜表法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B 内容广泛,条例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C 内容涉及公民法与万民法、刑法与民法 D 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52罗马法的影响广泛表现为 法国民法典 的制定以罗马法有关内容为蓝本 西方对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的继承 “天赋人权”、“权利平等”口号的提出 中国清末、民国的民法与新中国现行 民法通则 和 继承法 的制定 A、 B、 C、 D、 第七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单元概念: 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美国总统制、1787年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考点1:英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2006 年上海)“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白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A、权利法案 B 1787 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2. (01 年春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主要是因为A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 议会权力大为增强 C 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D 内阁制得以形成 3. ( 2001 年上海)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A 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B 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 C . 1688 年“光荣革命” D 权利法案的通过4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两者之间是平等的 C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 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处于无权地位 5 . 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 A 议会主权 B 王权来源 C 两党制度 D 内阁制度 6内阁主要承担国家的 A 司法权 B 立法权 C 财政预算权 D 行政权 7以下有关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两党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 B 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C 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 D 首相无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8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最准确的含义是A 宪法由君主主持制订 B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制约 C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 君主按宪法行使权力 9、权利法案的根本意义在于A 否定贵族权利 B、创立议会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10英国首相的职权是 政府与内阁的最高首脑 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 拥有高级文官的任免权 拥有内阁会议主持权 拥有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 A、 B C D 11英国内阁被称为议会的“第三院”有“内阁专横”的说法,主要根源在于A 英国议会对内阁负责 B 首相和内阁是下院多数党的核心 C 议会没有掌握立法权 D 政党凌驾于议会之上 12.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处死了封建君主 D 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13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A、光荣革命后B 内阁制度形成后C1832 年议会改革后D19 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共和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国情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发展的表现之一 D、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5、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君主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1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 颁布权利法案 建立共和国 A、 B、 C、 D、17、当今在英国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的是 A、国王 B、内阁 C、下院 D、首相 考点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18下列关于制定 1787 年美国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时美国实行的邦联制不适应美国的政治需要 B 富兰克林、华盛顿等都参与了宪法的制定 C 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麦迪逊是三权分立理论的提出者 D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9按照 1787 年美国宪法的规定,以下哪些事项必须经人民投票决定具体的法律 总统的产生 议员的产生 最高法院法官的确立A B C D 20、 1787 年美国宪法在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确定了A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B 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 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D 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21美国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中不包括A 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B 分权制衡原则 C 保障黑人选举权D 废除黑奴制度 22在美国联邦制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作为联邦组成部分的各个“邦国”变成了洲” B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C 消灭了州权主义 D 国家政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2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 2 / 3 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体现了A 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美国 1787 年宪法内容的是A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 确立了共和政体 C 规定了政府权力D 废除了奴隶制度 25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面临着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最核心的是A 农民起义高涨B 中央政权软弱无力 C 南北矛盾尖锐D 战争债务负担沉重 26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初期建立的国家机构A 松散的州际联盟B 政治单一型国家 C 民主共和制D 紧密的中央集团联邦制 27美国 1787 年宪中体现“州权平等”原则的条款是A、各州议会均选出两名参议员 B、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C、黑人奴隶按3/5折算纳税人口 D 联邦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 28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只有哪一机构拥有宣战权?A 总统 B 国会 C 联邦法院 D 国防部29联邦法院 是美国最高司法机关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除非犯罪,大法官终身任职 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A 、 B、 C、 D、 30下列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叙述不正确的A 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B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C 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 31 1787 年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特性的是A 三权分立 B 规定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 确立共和政体 D 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自由 32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是A 美国总统 B 参议员 C 众议员 D 大法官 33. 1787 年宪法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表现在 民主性不够广泛 允许奴隶制存在 不承认所有成年人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大法官除非犯罪,终身任职A B C D 34. ( 2002 年上海)下列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的独立宣言 C 法国的人权宣言 D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考点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两者异同35. ( 2005 年全国) 1791 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该宪法A 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 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 C 确立了无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 D 是各革命派别一直严格遵循的纲领36. ( 2005 年上海) 1804 年 3 月 21 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 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A 进步意义大于缺限B 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D 长久实行没有改变37. ( 2005 年广东)法国与北美独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A 富兰克林和杰弗逊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 法国公开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 C、杰弗逊等人起草独立宣言时借鉴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 D 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在美国 1787 年宪法中得以体现 38. ( 03 年上海)以“皇帝”名义推行 民法典自誉为“永垂不朽”的事情,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的南北战争 C 日本武装倒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