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科基础调研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科基础调研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科基础调研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科基础调研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地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学科基础调研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地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基础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它是一堵垂直的qio( )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sh( )了那烦人的聒聒!(3)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qi( )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4)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g( )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2.下列句子排列的正确语序应该是: (3分)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3根据提示填空。(共8分)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而在观书有感其二中,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的诗句是: , 。在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中,以反问句式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的句子是 ? 。4建于唐长兴元年的千年古刹开元寺为绍兴人民医院的院内建筑,因为医院搬迁而面临拆迁之灾,开发商将在原址兴建商业大楼。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意见。这三位代表是:土生土长的市民王大爷、建筑学家李教授和历史学家周教授。请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3分)王大爷: 李教授: 周教授: 5名著阅读考查。(6分)(1)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著的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影响了很多人,在这部著作中,主要写了主人公 (人名)到 (地点)探寻宝藏之旅,一路上,他带着撒冷王送他的两块宝石乌凌和 (宝石名),在沙漠碰到了他爱的女孩 (人名)。(2)在曹文轩草房子一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探险家与骆驼(10分) 余显斌 叮咚,叮咚驼铃如水,在沙漠响起。一只驼,在沙漠里缓慢地走着,背上驮着被毯,还有水囊和食品。它的后面,跟着一个人探险家。他们从家里出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明显的,驼已负伤。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他们遭受到一只狼的偷袭。当时,探险家已睡熟,打着鼾声。一只狼借着云的影子,悄悄逼近,龇着牙,在月影下发出白森森的光。 驼醒了,喷了一下鼻子,仰起脖子,叮当一声,驼铃响了。可是,探险家仍在打着鼾声,沉入梦乡。 狼,在一步步逼近。 驼站了起来,一蹄子,把狼弹出一溜跟斗。同时,自己的腹部也被狼咬了个大口子,长长的,血肉模糊。听到动静,探险家醒了,和驼一块儿赶走了狼。 然后,一人一驼依然走在沙漠上,但速度明显慢了。因为,驼走起来步子很迟缓,一下一下的。也因为这样,到现在,他们仍没走出沙漠。 他们已经陷入绝境:食物还有,可是,水已经不多。每喝一次,探险家心中,就会弥漫起一种绝望,一种恐惧。 水囊里的水只有一小半了,他矛盾了,他知道,就这点水,无论如何供不了一人一驼走出沙漠。 他静静地拍拍驼,驼停住了,望着他。他轻轻解下驼背上的被毯,还有食物,然后提着水囊,又拍拍驼,让它卧下。驼很听话,乖乖地卧下。他叹口气走了,走向山丘那边。 走了一会儿,听到声音,他转过身,驼已经慢慢跟上来了。 他摇摇头,又长叹一声。这只驼,没忘驼的职责,它跟人一直都跟得很紧。这是驼的主人告诉他的,现在看来,是真的。 他想甩脱它,很难。 无精打采地,他和驼一块儿走着。茫茫大漠,风刮起,有驼铃声响起,当啷,当啷 残阳如血。他和驼,在天地之间小如两只蚂蚁,慢慢蠕动。 月亮,在天的另一边升起,光亮亮清冷冷的,如水洗过一样。他们终于停下,倒在沙上睡了。驼仍没忘记自己职责,紧紧靠在他身边。沙漠夜冷,它在为他取暖呢。 驼慢慢睡着了,闭上了眼睛。 他也睡着了,打起了鼾声。 沙漠静静的,只有月光如水,映照着无边的沙砾。 他轻轻打着鼾,过了一会儿,悄悄坐起来,看到驼仍睡着,就偷偷背着食物,还有水,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如一只蜥蜴一样,移向那边。终于,他移过一个沙丘,嘘了口气,站起来,向远处地平线走去。走了好远,回过头,白亮亮的月光下,沙漠如无垠的海浪。海浪上,再也不见了那只驼。 他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沉重。 靠着水囊的水,还有食物,一步步,他走出了这片无人穿越的死亡沙漠,回到城市。顿时,他成了传奇,成了英雄,受到功臣般的待遇。每到一处,都有鲜花、美酒和掌声,还有女孩火辣辣的目光。 他成了征服这块沙漠的第一人。 那天,他应邀出席一个集会,受到如潮般的掌声。市长代表民众给他颁奖,因为,他也是这个市的市民,更是这个市的光荣,也是这个市市民的光荣。 拿着奖杯,还有花环,他坐着车回到家。当走下车时,他惊呆了,一只驼蹲在他的门外。风吹过,脖上驼铃响起:叮当,叮当 这只驼,真是他扔在沙漠上的驼。 它又回来了,在孤独和干涸中回来了。它的背上,驮着他的一些东西。一直,这个有灵性的生命,都没忘记自己的职责。 他跑过去,泪流满面,抱住那只驼。那只驼一动不动,已停止了呼吸。它的致命伤,仍在腹部,狼咬中的地方。那个伤口,已烂成碗大一个洞。 它就是带着这个洞,在生命最后一刻,挣扎着赶到这儿,来完成了自己一生最后一个任务的。 (选自2012中国小小说,有删改)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他“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沉重”,请结合文章,分别说说他感到“轻松”和“沉重”的原因。(2分)7.试分析画横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月亮,在天的另一边升起,光亮亮清冷冷的,如水洗过一样。8.本文描写人物的文字形象细腻,请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他轻轻打着鼾,过了一会儿,悄悄坐起来,看到驼仍睡着,就偷偷背着食物,还有水,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如一只蜥蜴一样,移向那边。9.关于本文的主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你围绕下列三组关键词中的一组,结合全文,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4分)关键词:自私无私、善良卑鄙、职责本能(二)细菌发电前景广阔(10分)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10.“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2分) 11.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段画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d.第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13.结合第段思考,你认为第段的“还”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你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一)课内文言文(6分)14、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尊君在不? ( ) (4)相委而去 ( )(5)不知其旨也 ( ) (6)教然后知困 ( ) (7)然后能自强也 ( ) (8)学学半 ( )(9)不亦颠乎 ( ) (10)可据理臆断欤 ( )(11)传不习乎? ( ) (1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义 鼠(10分)蒲松龄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注释】瞪目如椒:眼睛瞪得很圆,其状如椒。果腹:满腹,即吃饱的意思。欻然:快速的样子。遁去:跑掉。啾啾如悼息: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其一为蛇所吞 ( ) 然遥望不敢前 ( )及入穴 ( ) 衔之而去 ( )如是者久 ( ) 鼠来嗅之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17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四、写作(40分)18. 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自信是一粒种子,使人充满希望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请以“一粒 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积极健康。 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基础调研答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4分) 2(3分)排序: 3. 根据提示填空。(共8分)(1) (2) (3) , , (4) ? 4(3分)王大爷: 李教授: 周教授: 5名著阅读考查。(6分)(1) (2)第一次因为 第二次因为 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探险家与骆驼(10分)6轻松的原因: (1分)沉重的原因: (1分)7划线句子的作用: (2分)8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9 (4分)(二)细菌发电前景广阔(10分)10两点优势: (2分)11.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2( )(2分)13.作用: (1分)两点内容: (2分)三文言文阅读(16分)(一)课内文言文(6分)14解释词语(6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尊君在不? ( ) (4)相委而去 ( )(5)不知其旨也 ( ) (6)教然后知困 ( ) (7)然后能自强也 ( ) (8)学学半 ( )(9)不亦颠乎 ( ) (10)可据理臆断欤 ( )(11)传不习乎? ( ) (1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义鼠(10分)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其一为蛇所吞 ( ) 然遥望不敢前 ( )及入穴 ( ) 衔之而去 ( )如是者久 ( ) 鼠来嗅之 ( )16翻译: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2分) 17本文启示: (2分)四、写作(40分)18. 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自信是一粒种子,使人充满希望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请以“一粒 的种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主题积极健康。 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基础调研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1.(4分)峭 恕 虬 箍23、填空(8分)学而不思则罔 谁家新燕啄春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综合题(3分)王大爷: 不能拆,我们更喜欢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李教授: 不能拆,这处民居是研究民族古建筑特点的标本。周教授: 不能拆,它能展示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5、名著阅读(6分)(1)圣地亚哥 埃及金字塔 图明 法蒂玛(2)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 救油麻地小学里的一个落水的南瓜二、现代文阅读(11分)6.(4分)探险家甩脱了骆驼,没有了负累,所以心理显得轻松;抛下骆驼独自逃生,又觉得对不起骆驼,因而心情沉重(或作者抛下骆驼后,独自走在茫茫沙漠,显得更加孤寂,因而心理觉得沉重)。(每点2分)7.(3分)这是环境描写,写出月亮的清冷,烘托出周围环境的孤寂,衬托(反衬)骆驼带给探险家温暖(或衬托出骆驼尽职尽责,为探险家取暖)。(答出月亮的特点1分,答出衬托或反衬得1分,作用1分,只答出突出周围环境孤寂得1分。)8.(4分)作者运用“轻轻、悄悄、偷偷”等叠词,写出探险家丢下受伤的骆驼时小心翼翼(或偷偷摸摸)的动作,生怕惊醒骆驼而无法甩脱它(或以便自己甩脱骆驼,顺利离开沙漠),表现出探险家的自私(或想自保逃命)(答出运用叠词得1分,能答出探险家小心翼翼(或偷偷摸摸)想甩脱骆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