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氧气吸入法和吸痰法评分标准.doc_第1页
改过氧气吸入法和吸痰法评分标准.doc_第2页
改过氧气吸入法和吸痰法评分标准.doc_第3页
改过氧气吸入法和吸痰法评分标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学基础(一)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氧气吸入法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项目操 作 内 容分值扣分及标准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符合要求。2操作用物:1氧气筒及氧气架、氧气表安装盘、湿化瓶内盛13 12冷开水、氧气压力表装置1套、扳手、弯盘、“四防”卡。2输氧盘:治疗碗(内盛小无菌镊、纱布)、一次性鼻导管、小杯(内盛清水)、电筒、棉签、输氧单、笔、弯盘。5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要点1.操作步骤:(86分)(1)核对医嘱,口述经两人核对无误(2分)。2(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三核对:病人(1分)、床头卡(1分)、腕带(1分)。评估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解释(2分),抢救病人例外。5(3)洗手,戴口罩(2分),备齐用物(1分),检查氧气筒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挂有“满”的标记及“四防”卡)(2分)。 5(4)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上(3分)。3(5)将氧气表稍向后倾斜,接于氧气筒气门口(2分),用手初步旋紧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2分)。4(6)连接通气管(2分),安装湿化瓶(2分)。4(7)关流量表开关(1分),打开总开关(1分),再开流量表开关(1分)。3(8)检查氧气是否漏气(2分)。2(9)推氧气筒至床旁(2分)。2(10)携输氧盘至病人床旁桌上(1分),再次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2分)。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2分)。5(11)上氧管。(24分)选择鼻腔(若为单侧),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及异常(2分),用湿棉鉴清洁鼻腔(3分)。5检查鼻导管是否在有效期内(2分),将鼻导管连接于流量表上(2分),打开流量开关,检查鼻导管是否漏气(2分)。6视病情调节流量(2分)。2将鼻导管前端沾水(1分),自鼻孔轻轻插入双侧鼻腔1cm(3分),将鼻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调节松紧(2分)。6记录给氧时间及流量,签名(2分),将输氧单挂于适当处(1分),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用氧注意事项(2分)。5(12)整理床单位,询问病人需要(2分)。2(13)观察病情和给氧效果(2分)。2(14)处理用物(1分),洗手,取口罩(1分),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1分)。3(15)停止用氧(病人缺氧状态改善,遵医嘱停氧)。(19分)洗手,带口罩(2分),备齐用物(治疗盘、纱布、弯盘),携至病人床旁桌上(1分),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做好解释(2分)。5取下鼻导管,关流量表开关(3分),将鼻导管放于弯盘内,必要时用纱布擦净病人鼻孔周围(2分).5取下输氧单,记录停氧时间,签名(2分)。2。整理床单位,询问病人需要(2分)。2关总开关,再开流量开关,放出余氧(3分)。3处理用物(1分),洗手,取口罩(1分),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1分)。3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2分钟以内(2分)。2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2持续用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和湿化瓶12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3氧气筒不可用空,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不可再用。4应先调节流量后接鼻导管,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5病人进食,饮水等暂停给氧。5评分标准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2.仪表、服务态度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3.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5.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扣5分。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护理学基础(一)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吸痰法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项目操 作 内 容分值扣分及标准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符合要求。2操作用物:1.电动吸引器及接线板。2.治疗盘:治疗碗2个(一个盛无菌生理盐水,一个盛无菌镊及消毒吸痰管或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消毒纱布数块)、电筒、弯盘、消毒纱布。3.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5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要点1.操作步骤:(86分)(1)核对医嘱,口述经两人核对无误(2分)。2(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三核对:病人(1分)、床头卡(1分)、腕带(1分)评估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解释(2分),抢救病人例外。5(3)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盖(3分)。3(4)检查吸引器性能,包括调节负压在0.04-0.053Mpa之间(3分)、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1分),将吸引器放于床旁适当处(1分)。5(5)洗手、戴口罩(2分)。2(6)备齐用物携至床旁(1分),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3分)。4(7)检查口腔(2分)、鼻腔(2分),取下活动义齿(1分)。5(8)协助病人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略向后仰(2分)。2(9)昏迷病人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忙(2分)。2(10)戴手套(2分),连接吸痰管(2分),打开吸引器开关(2分),试吸少量生理盐水(2分),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1分),同时润滑导管前端(2分)。11(11)一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1分),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镊)持吸痰管前端(1分),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1分)。3(12)先吸口咽部分泌物(2分),再吸气管内分泌物(2分),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3分),吸尽痰液(1分)。8(13)吸痰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3分),以免阻塞。3(14)反复吸引至痰液吸净(3分)。3(15)观察病情,如病人的面色、呼吸、吸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3分)。3(16)痰液粘稠,可配合扣击胸背,蒸气吸入或雾化吸入(2分)。2(17)吸痰完毕,关闭吸引器开关(2分)。拭净病人脸部分泌物(2分)。4(18)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2分)。2(19)整理床单位(2分),询问病人需要(2分)。4(20)处理用物:吸痰盘内的用物应每次更换消毒(2分),每班更换贮液瓶消毒液(2分)。4(21)脱手套(2分),洗手,取口罩(2分)。4(22)记录(2分)。2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7分钟以内(2分)。2注意事项1插管时不能有负压,以免损伤呼吸道或口腔黏膜。2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3吸痰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