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60流域开发建设2.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60流域开发建设2.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60流域开发建设2.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60流域开发建设2.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60流域开发建设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该流域气候类型是 _,河川径流的补给以 _为主。 (2分) (2)M江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包括 _,其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 _的合理开发利用。 (4分) (3)2000年该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特点是 _。根据表 1和图 18可以推测:进入 21世纪,该流域城镇化进程总体进入 _阶段(填正确项字母)(3分) A、起始 B、加速 C、成熟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5分) 14(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长江流域的地质灾害及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调用的知识有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河流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在河谷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流水的下蚀、侧蚀作用,水面附近坡度较陡,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现象。 15(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26)(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 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 13是 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 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 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2)说出 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3)指出图 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解析】该题以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基本信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方向、修建水库等问题,考查土地利用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用简短的文字语言,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的能力。由图 12可获取以下信息:该等高线图的等高距为 100米。河流 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源头海拔接近 550米,从源头到与 100米等高线相交的地方海拔差了近 450米,再根据比例尺可算出两点实地距离大约差了 5千米。因此 A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B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急,而且还有瀑布。C河流经地区海拔在 100米以下,地势平坦,水流缓慢,与湖泊相通,水源充足。比较图 12和 1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新课程),36)图 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答案】(1)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 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该小题其它答案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相应项所分配的分数。) (3)降水较多 有(足够)汇水面积 河流有较大落差 (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解析】(1)此题不需要去思考该小区域位于什么地方,只要充分观察 3个剖面图,直接归纳各剖面线经过地区的地形特征即可。剖面图中的纵坐标,其海拔高度可以帮助判断是山地还是丘陵地区。3条剖面线所经地区均是河谷地带,关键是描述河谷的不同形态。AA河谷跨度大,是宽谷、山间的小盆地;BB河谷跨度小,但深度较深,是典型的峡谷,由流水的侵蚀作用所致;CC河谷,从海拔高度判断位于丘陵地带,是一个普通的河谷。 图10(1)图中 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_,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自西向东依次是_、_。 (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 _。_。_ (3)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 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资源:_。 农业:_。 基础设施:_。生态环境:_。【答案】(1)南京 攀枝花 重庆。 (2)长江干流与汉江水运便利 京广铁路纵贯南北 公路和航空运输发达 (3)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等。 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 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天然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在经纬网图上准确的区域定位能力,对河流、铁路线的空间识记能力,对区域开发、国土整治的综合分析能力。(1)从图中经纬度和河流干、支流形状等信息可看出,该区域为长江流域,a城市是攀枝花,b城市是重庆,c城市是武汉,d城市是南京。南京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武汉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攀枝花和重庆位于西部经济地带。 (2)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应从河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方面分析其交通便利。 (3)图中 108E以西属于我国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该区国土整治应从资源开发、农林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 18(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4144)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 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湾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年至 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 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 1985年至 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 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任举 4种): 。 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利:。 不利:。【答案】31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建工厂(宝山钢铁厂、金山石化总厂等)、建农场(种植棉花等)、交通设施(浦东国际机场等)、旅游(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等)、晒盐、水产养殖等 有利: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不利:长江口滩涂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 【解析】(1)由材料中数字简单计算可得出答案(4.863.35) 4.86= 31% 。(2)题要求联系到三峡水库建设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分析长江泥沙减少的原因。(3)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分析滩涂的应用途径。(4)从自然地理要素中水文要素:河流沉积作用及海浪的侵蚀作用。社会经济因素中对交通、工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综合分析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19(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广西卷,33)图 5中,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又称为红水河,是我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该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流量约 1500米 3/秒。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5(1)简答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优先开发这个基地的战略意义(从能源输出地区和受益地区两方面回答)。【答案】(1)流量大,落差超过 700米(达 760米),水能蕴藏量大。(由云贵高原流到两广丘陵)多峡谷,适合梯级开发,建水电站淹没损失小。 (2)充分挖掘基地所在地区能源潜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受益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降低用电成本(缓解那里能源紧张状况)。 20(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31)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穿越高山,汇纳百川,向东海奔去。长江源头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 和;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 ,也有利于防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是开发区。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该流域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的名称。 (不能单填城市名称)【答案】地势高 气温低 水能资源 旱涝灾害 浦东 江西庐山或南京中山陵或武汉黄鹤楼等(写出其他所指范围内的景点也给分) 【解析】结合长江流经地形区,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重要人文景观综合分析。长江源头在青藏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终年积雪,流经地形区复杂,上、中游水能丰富,三峡工程重要意义在于综合开发长江水能资源,具防洪、灌溉、航运、养殖、调节水量等综合效益。结合长江干流流经省区重要地理事物列出长江流域重要的旅游景点。 21(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旧课程)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