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脐橙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脐橙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脐橙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脐橙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脐橙的病害防治,应积极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注意改善生态环境,搞好生物防治的同时,注重田间实地观察,适时防治,用准农药,增强药效。为害脐橙的主要病害有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柑橘裂皮等。这些是目前影响脐橙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病害,分析了脐橙病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根据关键物候期进行脐橙一般病害防治的措施,以促进脐橙病害的科学防治。关键词:脐橙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绪论赣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属典型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种植柑桔特别是脐橙的优越气候和土壤条件,是我国橙类适宜区和柑桔优势带。所产脐橙果大皮薄,橙红鲜艳,外形美观,肉质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品质上乘。赣州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脐橙以来,大力实施“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战略,强势推进产业建设,果业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历经30多年的发展,果业产业已从一个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贮运、保鲜、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赣州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研究脐橙病虫害的主要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使脐橙优质丰产,而脐橙栽培的重要意义在于:1.脐橙长寿丰产,经济效益佳;2.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3.全身是宝,可综合利用;4品种兼优,能季产年销。而阻碍脐橙质优丰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品系良莠不齐、平均产量低、高质量的少,所以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介绍脐橙的几种常见病虫害以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1 几种常见的病害1.1 柑橘溃疡病柑橘溃疡病,为国际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害在我国个柑橘产区普遍分布。为害柑橘新梢和未成熟果实。叶片受害,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到叶片正反两面,病斑隆起、圆形、不栓化、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中心凹陷,如对着光亮看,病斑呈黄色或黄绿色晕环,仅靠晕环处常有褐色的釉光边缘。严重时叶落枝枯、果实脱落。1.1.1柑橘溃疡病的发生规律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低5,致死温度495210min。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其主要越冬场所。在气温2530下雨量与病害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雨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病斑大小与雨量多少有关,春梢期气温低,雨量少,病斑较小;夏秋梢期高温多雨,则病斑较大。干旱季节虽处于抽梢期,温度亦适宜,若无雨水,则病害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各个抽梢期均可发生,在温度适宜、雨水充足的年份发生多,反之则少,一年中夏秋梢发病尤为严重。溃疡病菌一般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的组织都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为幼嫩的组织器官各种自然孔口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据观察,新梢幼叶达2/3长时(萌芽后2540d)开始发病,后随新梢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至新梢停止伸长,而叶片尚嫩绿时(萌芽后4560d)气孔形成最多,呈开放型,中隙大,染病率呈现最高,其后发病率逐渐下降。当梢已老熟、叶片已革质化时(萌芽后90120d),气孔不再形成,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熟型,中隙极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难,则发病基本停止。幼果在横径958mm时(落花后30215d)均可发病,而以幼果横径2832mm时(落花后6080d)发病率最高。果实着色后1.1.2抓住关键物候期的防治抓住发梢期打好药,预防病菌上梢上叶。重点打好春梢发芽期的第1次药,春梢发芽期是一年之中根据物候期防治溃疡病的“基础期”,春梢完全发芽后开始打药,可使春季溃疡病的发生基数减少,甚至没有。如果在夏、秋梢发芽期再各打好12次药,就能使全年的叶、梢少感或不感溃疡。细心打好花蕾期的药,预防病菌上花。自现蕾末期到开花前打药是防止溃疡病上果、减少落花,提高产量的重要一环,应在花开放前选择晴好天气打好药,打药以铜制剂为好,预防有效期较长,效果较佳。认真打好幼果期的药,预防病菌上果。脐橙完全谢花后到第2次生理落果前一定要打一次预防剂或防治结合的治疗剂,应选晴好天气,细心把每一个果都打好药,以有效控制溃疡病少上果或不上果。据观察,有的梢、叶上有溃疡病病斑而果实却不感病。1.1.3药剂选择夏梢前以预防药为主,春梢发芽期以铜制剂冠菌清1000倍液、多宁800倍液等为主,结合用生物农药;夏、秋梢期以农用链霉素等治疗剂为主;冬季清园后喷1%波尔多液或3B石硫化合剂1次1。1.1.4抓好冬季清园冬季是防治溃疡病的最后一环。要搞好冬季清园,把所有病枝、病叶、病果彻底清除烧毁或挖土深埋,并在全园喷一次石硫合剂,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菌越冬基数2。这步工作不做好,如遇冬暖年份,则翌年溃疡病一定会大暴发,给以后的溃疡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翌年开春后,当新梢尚未萌发而将要萌发前再喷一次石硫合剂,此期浓度略低于冬季清园时的浓度,此次喷药对消灭越冬后的病虫害,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1.1.5加强综合管理一是每次新梢老熟后,重点清除带病枝叶果3。天气晴好时,随时摘除带病枝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体。要控施速效性氮肥(如尿素、碳铵),增施钾肥和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搞好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禁止在雨水、霜露未干天气进行修剪、抹芽、摘叶等工作,防止病菌带水传染4。1. 2柑橘炭疽病该病在我国柑橘产区普遍发生,常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枝干开裂,树势衰退,蒂枯落果,果实大量腐烂。在叶片、枝梢、花和果实被害后,有明显的症状。叶片的症状有叶斑型和叶枯型两种。叶斑型又称慢性型,一般发生在叶片边缘或近边缘处,病斑呈半圆形或近圆形,病部稍下陷,中间呈灰白色,边缘褐色至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会发生许多红色小点,干燥时为黑色小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或呈散生状态。枯叶型,又称急性型,发病部位多在叶尖处初期病斑暗绿色,似开水烫伤状,后迅速扩大变为黄褐色,病斑边缘似波纹状。病部组织枯死后,多呈“V”字形,上生许多红色小点。如病情扩展快,则会造成大量落叶和死树。【6】1.2.1病原 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的有刺炭疽孢属的胶孢炭疽菌。1.2.2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整个生长期均可侵染。一般在春梢后期开始发病,夏、秋稍发病多,最适的条件是高湿和2128摄氏度的气温。该菌为弱寄生菌,冻伤、伤口、干旱和排水不良,树冠荫蔽及其他病虫危害,均可导致发生本病。【5】1.2.3防治要点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苗圃要注意排水,防止偏施氮肥;在冬季勤剪病枝、枯死枝,扫集落叶、落果,加以烧毁或深埋。重病区在新稍抽出后,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可采用硫胶悬浮剂600倍液或70%络氨锌铜可溶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两次,到7月底到8月上旬秋梢抽发整齐、叶片展开时,在喷一次,可兼治柑橘溃疡病柑橘螨类虫害等。【7】1.3柑橘裂皮病 该病是我国柑橘黄龙病、柑橘衰退病、柑橘碎叶病及柑橘裂皮病四大病毒类病害之一,是感病砧木枳、枳橙和柠檬等柑橘植株的毁灭性病害,属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该病的一般症状是病树砧木部分的外皮纵向开裂,部分外皮剥落,树冠矮化。受其害植株少有死亡,但新稍少而弱,叶小,叶脉附近绿色而叶肉黄化,类似缺锌症状,部分小枝枯死,枝叶稀疏;开花多,结实少,落花落果严重,产量显著下降,树势衰弱。1.3.1发生规律 裂皮病的类病毒有高度的稳定性,如果类病毒汁液放在110摄氏度下保持1015分钟,仍不丧失侵染能力。受病汁液污染的嫁接刀或整枝剪上也能保持几个月的感染性。它的初次侵染,在病区主要是病树,新区则主要是带病苗木和接穗。这些侵染来源借媒介如昆虫、人手、使用农具和机械辗转传染。1.3.2防治要点 实行检疫。严禁病区苗木、接穗和果实向新区和无病区调运。在病区内,带病苗或可能带病苗木要有控制地集中种植。新建果园一律用无病苗木。建立无病苗圃。用经指示植物鉴定的无毒母株作母本树,或者采用茎尖嫁接脱毒法培育无病苗木。选择无病合格母树采穗繁殖。工具消毒。苗圃和果园进行农事操作时,芽接刀和整枝剪等工具应用10%20%漂白粉浸泡或清洗消毒。【7】2 几种常见的虫害2.1红蜘蛛2.1.1分布和受害症状红蜘蛛又名橘全爪螨,是我国柑橘产区危害最严重的害螨。不仅危害各种柑橘,还可危害梨、桃等果树和桑树等。红蜘蛛以吸食脐橙叶片、嫩梢、花蕾和果实汁液为生,尤以嫩叶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处初为淡绿色,后变为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而失去光泽。叶背面布满灰尘状的蜕皮壳,严重时引起落叶。受害幼果表面出现淡绿色斑点,成熟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淡黄色斑点,使果实品质变差,同时因果蒂受害而大量落果。2.1.2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30.4毫米,长椭圆形,红色至暗红色,背和体侧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刚毛,租4对。雄成虫体略小而狭长,腹末尖削,鲜红色,足较长。卵近圆球形,初为橘黄色,后为淡黄色,中央有一丝状卵柄,上有1012条呈放射状的丝。幼螨近圆形,淡红色,有足3对。若螨似成螨,有足4对。幼螨经第一次蜕皮而成为前弱螨,第二次蜕皮成为后若满,第三次蜕皮成为成螨。 2.1.3防治方法 苗木、幼树以及成树开花前因天敌少,应重视化学防治,成年树开花后由于高温高湿和天敌控制,可做适当挑治,一般68月份不需喷药。要重视虫情测报,从春季脐橙发芽时开始,每710天调查脐橙植株一年生叶片一次,当螨、卵数达200头/100片叶或有螨叶达50%或芽长12厘米时,应及时喷药。开花后螨数应达到600头/100叶片时才喷药。不同防治时期可选择不同药剂。还可利用天敌防治。红蜘蛛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塔六点蓟马、草蛉、长须螨和钝绥螨等。对天敌应注意保护。农业防治措施:加强树体管理,以提高植株的抗性;干旱时及时灌水,以减轻危害;喷布药剂时加浓度为150ppm的“802”或0.5%尿素,促进春梢老熟。2.2红蜡蚧2.2.1分布和受害症状 红蜡蚧又名红蜡介壳虫,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危害柑橘、柿和茶等多种植物常聚居于脐橙当年春梢枝上吸食汁液,叶片和果梗也有少数受害。受害枝梢抽发少而短,开花结果少而小,干枯枝多。红蜡蚧可诱发煤烟病。2.2.2形态特征 雌成虫椭圆形,紫红色背面覆有较厚的不完整的、半球形、中央稍隆起的粉红色或暗红色的,直径34毫米的介质壳。幼成虫体小而狭长,暗红色,介壳狭小,色较深。卵为椭圆形,紫红色。初孵若虫呈扁平椭圆形,淡紫色。蛹的蜡壳紫红色。2.2.3防治方法 一是重视化学防治,从五月份起隔12天观察一次向阳树当年春梢上有无出孵若虫或已固定、背上有小白点的幼蚧。初见幼蚧后2025天喷布第一次药,隔20天后再喷一次,可选用40%扑速杀200030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或40%水胺硫磷或25%喹硫磷或40%乐斯本,0.5%果圣10002000倍液95%机油乳剂100150倍液或用上述氧化乐果等五种药剂之一的20003000倍液加0.250.5%机油乳剂,防效更好。二是保护天敌孟氏隐唇瓢虫、红蜡蚧啮小蜂和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等。三是增施肥水,提高树体抗性,剪除虫枝和干枯枝,以减少虫源,减轻危害。2.3黑刺粉虱2.3.1分布和受害症状 黑刺粉虱又称刺粉虱,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危害柑橘、茶、梨等多种植物。以若虫群集在脐橙叶背取食,受害叶形成淡黄色斑点。黑刺粉虱可诱发煤烟病。受害树枝叶抽发少而短,影响脐橙的产量和品质。2.3.2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0.91.3毫米,头、胸部褐色,被白色粉蜡,腹部暗橘红色,复眼红色,前翅紫褐色,有67个白斑,后翅紫褐色。雌成虫腹末有交尾用的抱握器。卵初产时呈乳白色,后为淡紫色,椭圆形,似香蕉状,有一短卵柄附着于叶上。若虫初卵时为淡黄色,扁平长椭圆形,固定后为黑褐色。2龄若虫体背为黑黄色,椭圆形;3龄若虫体背黑色。蛹初无色,后变为透明黑色。2.3.3防治方法 一是化学防治。在越冬成虫初见后4045天,防治第一代,或在各代1、2龄若虫盛期喷药,隔20天再喷布一次,药剂参照黑刺粉虱。此外,90%敌百虫1000倍药液防效也好。二是保护利用天敌,如刺粉虱黑蜂、斯氏寡节小蜂、黄色蚜小蜂、红点唇瓢虫、草蛉和韦伯虫座孢菌等。三是剪除虫枝、干枯枝,改善光照条件。参考文献【1】王剑荣,橙溃疡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J.浙江柑桔.【2】莫常秀,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农村新技术.【3】饶洪章,林捷新,叶振华.脐橙溃疡病趋重发生蔓延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4】饶洪章,林捷新,叶振华.脐橙溃疡病趋重发生蔓延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5】沈兆敏,脐橙优质丰产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6】沈兆敏,中国柑橘技术大全,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王献培,脐橙丰产栽培技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8】石键泉,脐橙高产栽培技术.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吴金虎,脐橙早果丰产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