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说教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着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着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课文一些语句含义深刻,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2篇讲读课文,教学本课时不但要继续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据课文特点,渗透一点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在知识体系上,它是前四个单元训练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为下一单元新的训练项目“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了一些铺垫。为此,我们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所起的作用。3、通过学习,总结生活中对爱的点滴感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4、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5、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教学重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明白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教学难点: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对孩子的爱。二、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恰当定位主题,通过阅读、感悟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重视组织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写结合,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我们构建“导读悟拓”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重点部分精读细品多思辩论之中悟情明理综合实践锻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四、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五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学习、理解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老师从“悟”字出发,以读为本,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让有不同风格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良好的教学设想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们安排了以下教学程序:四、说教学程序(一)复习激趣,导入新课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上课伊始,老师引导学生背诵题西林壁,以此引导学生领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人或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进而老师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对于作者“我”所写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样评价的?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复习旧知而揭示课文主要内容,既激发兴趣,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二)精读课文,悟情明理新课改指出,教师应定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的“学道、悟道”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特殊“学者”,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这种教师角色位置的变换,在这一环节设计中体现尤为突出。老师过渡:“我既得到母亲的赞扬,又得到父亲的批评,究竟这两种评价对“我”有什么作用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的1517自然段。接着运用“质疑法”理解课文内容。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质疑,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体现教材重难点的问题加以梳理,最后形成两个重点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2)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自由发言以后,引导学生领悟到“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作者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这样学生就在读、悟、问、议的过程中解决课文重难点。最后,多形式的朗读读好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三)拓展文本,联系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因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因而我们设计了“拓展文本,联系生活”这一环节。首先,安排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如果说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母爱,一种是严厉的父爱,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在这里,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实践证明,辩论不仅是交流思想,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启发、活跃思维的过程。在辩论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引导。通过辩论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两种爱都好,缺一不可,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辩论既活跃了气氛,又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后老师进一步拓展激趣:“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巴迪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我们就是童年的巴迪。请大家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学生就走出文本,积极主动地学习,创新的潜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师生、生生灵活互动,既渗透了思想教育,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四)以诗结尾,升华情感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精彩极了”和“糟糕头了”结课时,老师提供一首现代诗教育与孩子让学生齐读,来结束我们这次爱的行程。教育与孩子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涩腼腆;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这样以诗结尾,既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情感得到自然升华。(五)推荐美文,拓展延伸父爱,在拐弯处爱的教育等五、说板书设计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展示教学的总体思路。在设计板书时,紧扣课文主要内容、重点人物、关键语句,用帆船代表人生方向,帆上的“心”中写了“爱”,帆下船体写了“成功”,意思是慈母的鼓励和严父的批评都是对孩子的爱,他们能让孩子把握住人生方向,扬起“爱”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这样的设计就使静态的文字、图案中包含了动态的思路,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有利于激起学生乐学情绪,强化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是篇不折不扣的美文。文章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说明了正是因为“我”能正确对待父母的爱,正确接受批评与表扬,不懈努力奋斗,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进步,终有所成。 文章脉络清晰,文短情长。叙事娓娓道来,抒情声情并茂,说理则切中肯綮。就外在结构而言,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14自然段)讲述童年时完成第一首诗后父母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以及“我”的感受;第二部分(15至16自然段)讲在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我不懈努力成为作家;第三部分(17自然段)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声音一直鞭策“我”不断前进。整篇文章有一条贯通的主线,那就是“我”对母亲“精彩极了”和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化。这条主线就像一条河,奔涌向前。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兴奋的眼睛发亮,说“精彩极了”时,我得意扬扬;而当听到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时,我眼睛湿润,既而跑进房间,扑在床上痛哭。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幼小的我的心中,母亲的话是肯定,是表扬,父亲的话是否定,是批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在写作的路上取得成绩的时候,对父母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庆幸自己的幸运:因为有慈祥的母亲说“精彩极了”,这成为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有严厉的父亲说“糟糕透了”成为一种警告的力量不断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到这里,“我”认识到,正是母亲的“精彩极了”,鼓励“我”在写作的路上一直坚持下来,而父亲“糟糕透了”的评语,又让我时时自省,查找不足,不断进步。当“我”功成名就,回首往事,对父母的两种评价始终难以忘怀,追忆两种评价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明白这一切源于爱。这是“我”认识的回归和升华。本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前提下,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认识他情感的变化。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部分追述童年往事,重在叙事抒怀,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摹栩栩如生,刻画纤丝必现。因为记叙的是童年童趣,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品悟。突破一个难点:在整个事件中“我”的情感变化。力求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通过文字去体会、感受、认识一个小孩子在不长一段时间里一波三折的感情变化。要采用读悟结合,学生相互启迪,教师相机引导等多种方法达成目标。这部分内容可谓字字珠玑,往往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通过细致地描写生动地活化了人物。比如听到母亲“精彩极了”的评价后,“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的神态;等父亲回家时的迫不及待;认真誊写诗作、画花边时的心思;父亲读诗时觉得时间漫长;听了父亲的评价后眼睛湿润,头沉重的抬不起来学生理解课文,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对部分细节有深刻的感知即可。为了突破难点,学习这一部分要指导好朗读,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部分是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父母的不同评价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生只要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易于接受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做如下假设:如果父母亲的评价都是“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对年幼的“我”会有什么影响?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是母亲给了“我”不懈写作的动力,而正是父亲让“我”不敢沾沾自喜,时时警告自己不断前进。 第三部分是学生学习理解文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追根溯源。回到第一部分,重点理解读同一首诗,父母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的原因。弄懂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难度。可以步步引导。1、巴迪的诗写得好吗?答案很明确:不好,后来巴迪在还很小的时候,自己都承认了。那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呢?是欺骗自己的孩子吗?不是的,她觉得儿子只有7、8岁,能写诗这本身就很好,她关心的不是诗歌的质量问题,只为了鼓励孩子,这源于深深的母爱。而父亲恰恰相反,他实事求是,关注的是诗歌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教笔试题及早教师答案
- 2025年航空器件维修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商务律师专业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职业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
- 教学课件评语大全初中版
- 课件《水浒传》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管理考试题库与答案系统
- 机电城消防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工业生产自动化工程师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孔肯雅热预防宣传课件
- 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范本
- 人教版高中(水平五)《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篮球基本战术-策应战术配合》教学设计
- 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
- YY/T 0196-2005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 GB/T 24218.3-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 系统工程原理 -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 华为IPD流程管理全部课件
- 2021年唐山迁安市教师进城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三菱变频器d700说明书
- 涉外导游英语口语实训教程整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教案(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