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doc_第1页
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doc_第2页
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doc_第3页
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doc_第4页
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20日 12 版)绿树掩映中的国家大剧院 本报记者 周立文摄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少儿版京剧赤壁 这是一个大背景,一个几乎大得无边的背景。现在我站在了这个似乎无声但却绝对生动有力的大背景下。本来,我是渺小的,渺小如一粒恒河之沙,但却因有这个背景的衬托,从而使我变得似乎也有了点光彩。背景居然成了我的一笔无形资产,使我感到了富有。其情形犹如融入浩浩大海的涓涓细流,它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仿佛也觉得有了海的雄浑与力量。 曹文轩背景(曹文轩: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日益雄厚的文化,令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都市愈发灵动、丰腴。红墙黄瓦的城池角楼边,可以听闻京剧穿透岁月的铿锵之韵;堂皇明澈的大剧院中,异域的歌喉圆润如珠,落在京城璀璨的地平线上。经典演出、优雅戏剧、前卫影像已经接驳北京人生活的脉络,繁华的北京城充盈着文化之都的磅礴气脉。 漫步北京邂逅“一刻钟文化圈” 漫步在北京街头,不经意间就会闯入到“文化圈”中,与电影院、图书馆、小剧场、时尚画廊“邂逅”。普通老百姓能在家门口附近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一个公共文化设施点,享受免费的文化服务。 北京市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全国第一,北京人的文化享受也达到了世界一流,北京的博物馆、电影院数量已达到发达国家城市水平。而北京24个市、区县的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合计16.4万平方米,在伦敦、东京和巴黎之后居世界第四。 为了让这些文化设施始终保持“活力”,北京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则积极推出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周末场演出计划、扶持农村建设数字影厅;相继建设了24个奥运文化广场、修建11个露天剧场;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入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益民书屋建设等。这张细细编织的文化之网使得百姓广得实惠,北京市已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程度最广泛、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程度最高的城市。 “见多识广”带动文化市场 北京人的文化活动源源不断,文化鉴赏力增强,整个文化市场也不敢“怠慢”,多元化的发展使其充满活力。 从1998年开始,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打开京城演出市场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它不仅请来了名家名团演绎古典名曲,更以此特色建立了引进知名乐团到北京演出的职业机制。而2007年底建成并开业的国家大剧院则借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将这一势头更推进一步,吸引维也纳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等世界一流乐团频频造访。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也是“名团名家”来往如流,北京已经成为国际最重要的文化演出平台之一。 一些偏于“小众”的领域在北京的发展也势头强劲,2010年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总量350亿元,同比增长160%以上,占全国文化艺术品交易的80%以上,北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传统工艺品交易集散地、高端文物流通中心。 北京文化最重“创意” 在许多人看来,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一定将金融、科技视为“大”产业,文化气息再浓厚,也不过是“自娱自乐”、“阳春白雪”而已,但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可谓战功赫赫。2010年,北京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更是远远超过5%的支柱产业标准。 北京市政府早已预见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在全国首先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确定了提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2004年至2009年,北京市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3亿元,平均增速达21.99%,居全国之首。在政府的“助阵”之下,全市已经形成30个文化集聚区,北京的文化创意企业总量最多、门类最齐全,文创企业总数达30万家以上。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展示区已经成为北京的“特色风景”东部有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也就是著名的798,已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地标之一;北边有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西部有石景山区首钢二通厂正在改建的中国动漫游戏城等等,这些创意集聚区可谓为文化产业翻出了“新花样”,使得北京的文化原创性最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在全国最高,2010年全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数达到31万件,占据了全国的一半。 体制改革让产业“穿新衣” 北京市的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但是,北京市政府并没有在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前“坐享其成”,而是用当代意识和视角不断探寻最鼎盛的形态,不断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正刺激着北京文化产业的神经,使其扶摇而上,飞得更高。 北京目前已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发行单位、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转企改制,还整合了演艺资源,成立了拥有15家企事业单位的北京演艺集团,这个全新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一经现身便呈现出大鹏展翅之态,2010年,集团中的4家改制院团共实现总收入2.19亿元、演出4753场,分别是改制前的3.86倍和1.95倍。 本报特约记者 肖扬 本报记者 杜弋鹏 张景华北京人艺名家精品共一堂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20日 12 版)雷雨茶馆晚餐窝头会馆 10月17日晚,话剧窝头会馆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经典的老北京味道吸引了大批观众。这部自2009年推出后就好评如潮的原创话剧,显现了人艺新时期创作水准的进一步提升。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座久负盛名、表演风格鲜明的国家级话剧院,始建于1952年6月12日,首任院长为戏剧大师曹禺。自建院以来,人艺共上演古今中外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剧目近300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剧院以演出郭沫若、老舍、曹禺和田汉的剧作而闻名于世,代表性剧目雷雨、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关汉卿以及外国剧目悭吝人、伊索、带枪的人等吸引了大批观众。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主要剧目有王昭君、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李白、赵氏孤儿、晚餐等。其中多部剧目演出百场以上,分获国家级的“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