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课程实例分析__兰州.ppt_第1页
环境评价课程实例分析__兰州.ppt_第2页
环境评价课程实例分析__兰州.ppt_第3页
环境评价课程实例分析__兰州.ppt_第4页
环境评价课程实例分析__兰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东 拉萨国道主干线甘肃省境内兰州忠和至海石湾 甘青界 公路 环境影响报告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国道主干线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公路主骨架系统 五纵七横 中第二横丹东 拉萨公路在甘肃省境内的一段 是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两个相距不远的省会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最直接 最重要的通道 本项目贯穿的兰州红古区 是兰州市及甘肃省西出最为重要的通道 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下 尽快实施本项目可加速兰州乃至甘肃全省的经济上新的台阶 进而促进甘肃 青海 西藏三省区的经济往来 以充分发挥兰州作为西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的作用 评价目的 论证拟建公路的建设对沿线两侧环境造成的正影响和负影响 提出必须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使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达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拟建公路选线及建设的可行性 为项目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编制依据 国家环保总局 关于兰州忠和至海石湾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查意见的复函 1999年6月22日 附件1 甘肃省环境保护局 关于兰州忠和至海石湾公路环境评价拟采用标准 的复函 附件2 丹东 拉萨国道主干线兰州忠和至海石湾 甘青界 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1999年9月 丹东 拉萨国道主干线甘肃省境内兰州忠和至海石湾 甘青界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补充材料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000年10月 项目评价等级 生态环境评价 二级 声环境 一级 地表水环境 二级 环境空气评价 三级 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声环境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水环境评价标准 评价时段 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价2001年10月 2004年12月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2005年 2010年 2015年和2024年 路线起终点 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起点定于兰州市北侧忠和 与拟建的白银至兰州忠和高速公路相接 拟打通丹东 拉萨国道主干线 路线的终点拟定于兰州市西部红古区海石湾 位于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处 与青海省境内甘青界至西宁高速公路相接 本项目路线总体走向为从东北至西方向 从路线走向分析 本项目约一半的路段过境兰州市 另一半穿越兰州红古区 拟建公路地理位置见图2 1 项目工程概况 主要控制点西固沙井驿 河口 花庄和红古乡 项目工程概况 拟建公路地理位置 荐方案线路全长107 2km总投资估算36 4078亿元 平均每km造价3396 25万元 按一次建成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建设期3年 2001年10月 2004年12月 建设规模 主要技术指标 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测试 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工程 施工工序 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测试 取料 施工工序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桥墩 引桥等施工作业会产生水土流失 拟建公路由于多次跨越黄河 一方案 湟水河等水体 大中桥梁较多 表2 3 表2 4给出大 中桥梁的工程量和施工方式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 互通立交互通立交占地大 施工作业面广 如果施工作业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不当也会产生水土流失 施工工序 隧道在忠和 树屏段设计有青土岘隧道 在西固沙井驿 河口张家台段另设梁家湾隧道和蝎子尾隧道 隧道出土弃方堆放不当会引起弃渣流失 公路用地数量605 44hm2 其中水地占总用地的33 82 果园占14 29 菜地占12 66 荒山和旱地占公路用地的34 79 项目占用地数量及土地类型 预测交通量 项目工可研 1999年1月 1999年9月项目设计 1999年10月 2001年6月项目施工期 2001年10月 2004年12月 工期安排 拟建公路推荐方案工程总投资估算为36 40亿元人民币 平均每公里造价为3396 25万元 资金筹措将通过国内贷款 交通部补助及省内自筹三种方式解决 其中 国内贷款22 0亿元 占总投资的60 44 交通部补助7 80亿元 占20 6 甘肃省自筹6 6亿元 占总投资的18 9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地形 地貌沿线地貌可分为三类 忠和 树屏 沙井驿路段地貌类型为中南部土石山地 局部有俞家湾穹窿山地沙井驿 达川路段为黄河谷地达川 海石湾路段为湟水谷地 拟建公路沿线地区地形 地貌卫星图 工程地质及地震拟建公路沿线大部分路段为第四系所覆盖 局部出露白垩系下河口群和第三系中新统咸水河组地层拟建公路沿线地区为我国重点监视的地震活动地区之一 历史上曾发生过八级地震 线位跨越地区的地震强烈度在七度 九度之间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气候公路沿线地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地带 降水稀少 蒸发量大 冬冷夏热 昼夜温差大 灾害天气多 沿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 6 8 2 相对湿度为50 61 年降水量为290 360mm 雨量分布不均 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 9月份 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0 沿线平均风速在1 0 1 5m s之间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河流拟建公路沿线河流属黄河水系 主要河流 黄河黄河一级支流庄浪河湟水河及湟水河支流大通河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拟建公路沿线水系 拟建公路与兰州市的水源保护区划的关系示意图 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忠和 沙井驿地段为黄土梁峁荒漠生态类型沙井驿 达川地段为黄河峡谷地 两岸山体岩石裸露 在河边 级阶地 高出河床3 5m 级阶地 高出河床 10m 局部小范围有果林和蔬菜地 达川 海石湾沿线地为湟水谷地宽阔平缓 一般宽在2 5km左右 海石湾一带达6 3km 该路段地区的生态特点为农业生态类型 目前 湟水谷地已建成为兰州市重要的蔬菜基地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土壤拟健公路沿线土壤类型可分为灰钙土 灌耕土 黄绵土三大类 灰钙土分布于线路起点河口一带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灌耕土主要分布在红古川的湟水河沿岸 土质良好 黄绵土主要分布在浅山台地及线路终点海石湾一带 沿线土壤质量为 pH值在7 56 8 21之间 有机质含量在0 961 1 773 之间 含氮量在0 067 0 105 速效磷含量在13 03 32 35ppm 速效钾含量在184 224ppm 速效氮含量在67 0 97 7ppm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植被评价范围内 植被以农业植被为主 拟建公路起点忠和至沙井驿一带植被较差 植被覆盖率不足5 沙井驿至河口植被覆盖率为7 进入黄河岸边阶地和红古川道中植被覆盖率在15 17 农业植被主要分布在河岸阶地 丘陵滩地和沟谷坡地上 大多山体土壤瘠薄 植被稀少 覆盖度不足 水土流失严重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沿线土地利用及植被现状 野生动植物沿线曾经有过狐狸 野兔 黄鼠 蛇 野鸽 山鸡等 如今数量在减少 在沿线两侧很难见到 拟建公路沿线无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沿线地区有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有蕨菜 山里红等 项目沿线环境概况 土地利用现状与基本农田分布 沿线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图 沿线土地适宜性评价图 沿线环境敏感点调查 选出兰州忠和 海石湾公路对沿线两侧评价范围内环境有影响的点 区 列表4 1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可见拟建公路沿线所在地区的土壤侵蚀级别在 级 侵蚀强度处在轻度与中度之间 其中 忠和路段为中度侵蚀区 项目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所选的11个村庄 学校地区的环境噪声现状值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农村村庄昼间环境声级Leq 42 3 52 6dB 夜间Leq 35 2 43 8dB 符合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4类标准 学校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黄羊头小学 张家寺小学和柳家河湾 青土坡小学 环境声级昼间Leq 45 2 54 3dB 夜间Leq 35 6 39 6dB 符合GB3095 93中2类标准 地区国道主干线两侧昼间路边处可达4类标准 夜间距路边50m处可达4类标准 由于拟建忠和 海石湾公路路线大多避开大的城镇 沿线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良好 村镇居民生活环境安静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沿线NO2浓度1小时平均值和日均值范围分别在0 013 0 085mg m3和0 026 0 060mg m3之间 均不超过GB3095 1996中相应的二级标准沿线TSP浓度日均在0 22 0 46mg m3之间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TSP超标现象 超标率均为60 100 最大超标倍数为1 3倍 这主要与拟建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有关 拟建忠和 海石湾公路沿线地区空气中NO2浓度较低 环境容量较大 但已受到不同程度的TSP污染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评价标准根据兰州市水源保护区划 拟建公路 第一方案 柴家台黄河特大桥 k44 500 位于兰州市水源一级保护区内 该处黄河水环境评价执行GHZB1 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 拟建青石嘴黄河大桥黄河段以及湟水河全段处在水源二级保护区执行GHZB1 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评价结果黄河柴家台段的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石油类达到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本段水质综合指标为 类 符合兰州市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即水质现状满足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要求 黄河段青石嘴段的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石油类达到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其水质综合指标为 类 好于所要求的地表水 类标准 湟水河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石油类达到地表水 类水质标准 其水质综合指标为 类 好于所要求的地表水 类标准 拟建公路沿线的地表水水质现状可达到甘肃省环保局批复的相应水质标准 见附件2 地表水质现状良好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沿线地表植被影响分析 施工期地表植被影响量 生物量改变 估算工程占地9081 64亩 这些土地的植被将因工程建设丧失殆尽 施工时有便道 拌合场 预制场 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490 45亩 临时占地中 荒地占95 5 因施工作业这些土地上所有植被将损失 12个弃渣场 取 弃土场面积约817亩 这些取 弃土场的植被 目前很少 也将因取 弃土而全部损失 施工期由于机械碾压及施工人员践踏 施工作业区周围土地的植被也将被损坏 植被影响量 生物量 估算工程占用土地损失林木量 沿线地表植被影响分析 工程用地 临时用地和取弃土场用地产生植被影响量 生物量改变 沿线地表植被影响分析 地表植被影响分析植被损失对沿线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的丰度不会产生影响 对沿线农业生态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另外 工程占用土地将以路面 硬覆盖 植草 种树 软覆盖 替代地表现有植被 不会给沿线地区的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公路施工期取土场及临时用地的植被是稀少的 覆盖率不足20 这些植被的损失是短期的 随着施工过程的结束 加上适当的工程措施 硬化地表的松动及施工废弃物的清理 和生物措施 复耕或绿化植被 损失的植被会向着受破坏之前的类型恢复 一般是公路竣工两 三年植被可基本恢复 沿线地表植被影响分析 绿化设计 公路绿化与景观 公路绿化与景观 目前拟建公路沿线两侧主要是农田 荒坡河谷地 沿线无明显特别的观赏性景观 拟建公路建成通车后 随着道路的绿化 将在相对单一的河谷阶地及山川背景上出现一条现代化的 高度绿化的高速公路 此外在树屏 西固 河口和花庄的互通立交桥及其附近会形成新的绿化园林景观 所以 拟建公路将起到美化和丰富沿线的现有景观的作用 景观影响分析 不良地质路段潜在性环境问题影响分析 沿线设大的取土场13处 取土场永久性占地237亩 临时占地231 6亩 为了保护耕地 全部取土 石 砂场设在山坡或荒地 此外 取土场取土后 将对条件允许的土场进行造地还田 可造地197 69亩 沿线共设弃渣场13处 弃渣场永久性占地299 5亩 临时用占118 8亩 占用的全为山地和荒沟 合计418 3亩 弃渣复土造田168亩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取 弃土场数量和布置合理 沿线土 石方取 弃场分布数量及合理性 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测试 施工期土壤侵蚀强度预测分析 挡土墙 水土保持方案 土壤侵蚀防治 护坡 驳岸 浸水挡墙 水土保持方案 土壤侵蚀防治 路堤边坡植物护坡措施 水土保持方案 土壤侵蚀防治 水土保持方案 土壤侵蚀防治 第一部分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敏感点环境噪声级梁家湾 K45 200 K45 450 噪声分布预测 兰州市24中学 K90 900 噪声分布预测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拟建公路营运期声敏感点环境噪声级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村庄居民区昼间声环境的影响基本满足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中四类 70dB 公路交通噪声对村庄居民区夜间声环境产生轻微的影响 影响程度视村庄距公路的距离不同 在2005年夜间噪声一般不超过四类标准的1 1dB 2010年不超过1 7dB 2024年不超过4 3dB 公路交通噪声对距公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黄羊头小学和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有一定影响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一排教室距公路最近距离约80m 2005 2010 2024年 该中学噪声昼间分别超标0 0 0 8 3 9dB A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2010年前不超标 2024年分别超标2 4dB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由上述 兰州忠和 海石湾公路在昼间营运期对沿线非学校敏感点的声环境 采用四类标准 无明显影响 在夜间 有轻微的影响 对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昼间的声环境有轻微的影响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40m以外可达到标准限值 夜间在200m处基本达到标准值 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除柴家台和梁家湾村外 大多数村庄距路大于40m 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不会有明显影响 夜间施工将对沿线评价范围内居民的休息造成很大干扰 特别是在柴家台和张家寺村 路段施工需采取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影响 营运期路面雨水径流对水体水质影响预测预测水质影响的水体为黄河和湟水河根据 环评大纲 评审会专家评审意见及 环评大纲 的复函 对位于兰州市水源保护区的柴家台黄河特大桥段黄河采用二维水质扩散模式预测路面雨水排污对该段黄河水质的影响 预测模式为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黄河柴家台段现状 红古区湟水河现状 初期降水黄河柴家台段2024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二维分布 初期降水黄河柴家台段2024年石油类浓度二维分布 河流水质预测结果 柴家台大桥桥面径流对大桥下游黄河水质的影响甚小 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最大值为2 983mg L 出现在排口处 随着离排口距离X的增大 CODMn浓度迅速减小 从岸边进入的路面雨水对黄河对岸影响较小 CODMn浓度横向减小非常迅速 石油类的最大预测浓度0 0372mg L 所以该路段及大桥排水排放CODMn和石油类不会改变桥位下游黄河的水质类型 即该桥位下游水质仍为 类 而对水质敏感的兰州市水源保护区内的西固水厂 距柴家台桥位约2800m处 桥面径流排入黄河后 在到达该水厂取水口时 其浓度已经很小 所以 桥面径流的排入不会影响该段黄河水质 不会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水厂取水口处的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河流水质预测结果 预测计算结果表明 公路营运期路面雨水对黄河青石嘴段及湟水河河流水质影响微弱 不会改变地表水原有水质类型 即黄河青石嘴段仍达到 类水质 湟水河仍为 类水质 拟建公路将在花庄路段修建服务区一处 在工可研阶段服务区的规模和设施还未确定 根据西北地区的公路服务区作类比污水影响分析服务区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 建议服务区内设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的综合处理装置 保证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或用于农田灌溉 服务区污水影响分析 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公路营运期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在所经水域路段发生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并不十分高 但考虑到黄河 湟水河水质敏感对拟建公路营运期对危险品运输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加以防范 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 沿线污染气象特征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在拟建公路沿线三个路段段面预测的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的分布看 NO2浓度的影响主要公路附近 路边 40m之间 预测的路边NO2浓度值在0 051 0 092mg m3之间 各预测年路边两侧NO2浓度均未超过GB3095 1996中的二级标准 0 12mg m3 公路营运期汽车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梁家湾隧道 1900m 2024年高峰交通量 无机械通风 自然风速取0 5m s时 在800m处 梁家湾公路隧道内CO浓度分布 可见 CO浓度已接近标准 隧道内最大CO浓度 在出口处 可达480mg m3 必须采取机械通风 采取机械通风使梁家湾隧道内CO浓度小于设计标准时所需的总风量为3173m3 min 其机械通风系数为0 000165 s 有效机械净通风量必须超过1223m3 min 蝎子尾隧道 900m 在2024年高峰小时交通量 无机械通风 蝎子尾隧道内隧道内CO浓在距隧道进风端900m处接近设计标准 150ppm 183mg m3 在隧道出口浓度最大值为189mg m3 刚接近设计标准 该隧道可以不考虑机械风 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预测分析 梁家湾隧道和蝎子尾隧道内一氧化碳 CO 浓度分布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公路与城镇规划协调性分析 路线联系的主要城镇和国家重要设施有 西固区 核工业部五零四厂 海石湾镇 沙井驿至河口段在黄河北岸布线 避开了黄河南岸的西固建成区 路线这样定位对该区的规划和发展无负面影响 且本项目在西固西侧与远期规划的南山公路连接 实现了国道主干线过境兰州的规划 之后路线先后绕避了新城建成区 五零四厂及建筑物密集区 这样既不影响新城的城镇规划与发展 又保护了国家重点设施 同时将拆迁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拟建公路与城镇规划协调性分析 拟建公路对现有交通方式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 在兰州北侧忠和与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连接 在树屏与中川机场路连接 在西固 河口与兰州市唯一的西出口道路沟通 从而构成了从东到西方向的道路网络 形成了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同时为兰州市提供了3个出口 解决了兰州市出入境交通 减轻兰州城市内部道路的交通压力 本项目是兰州至西宁快速通道的龙头工程 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国道主干线建设步伐 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拟建公路对现有交通方式的影响分析 沿线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以拟建公路为中心 在400km范围内分布的重要佛教 历史文化遗迹及自然风景点有 刘家峡水电站 距拟建公路直线距离25km 兰州市中山桥 距路线起点23km 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 距拟建路线250km 我国第二大佛教胜地塔尔寺 距路线240km 青海湖 距路线350km 这些景点之间的距离非常适合汽车旅游 因此拟建公路建成通车后 将极大地改善项目影响区的交通条件 方便公路沿线及周围地区民众出行旅行 从而促进和拉动公路沿线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沿线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工程占用耕地对沿线乡镇整体的影响不大 但对线位地区被占用耕地的村庄将会有一些影响 因修建公路占用耕地而造成的农业损失约9953 3万元 按评价范围内人口计算 将使人均每年减少收入约6 8元 征地对农业影响分析 项目第三方案和第一方案已避开了城镇及具有特殊用途的地方 本着近村而不进村的原则布设路线 在实在困难的地方从村边穿过 但有个别地方从村中穿过 将拆迁一部分房屋 全线因工程累计拆迁房屋约52010m2大多为村庄居民房屋 拆迁电力电讯设施共334处 拆迁影响 典型拆迁住房现状 拆迁影响 项目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比选分析 三个路线方案的工程量 项目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比选分析 三个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指标比较表 三个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指标比较表 三个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比较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比较 方案二存在着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 不宜推荐 方案三路线短 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少 该方案线位避开了与黄河的两次横跨 拆迁量小 同时避开了兰州市敏感的水源地保护区 方案一线位也避开了重大的环境敏感点 但线路两次跨黄河 桥位距兰州市水源保护区较近 线路对环境的影响较三方案大 环境评价推荐第三方案 项目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比选分析 建设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措施土地保护措施地表植被影响减缓措施公路用地范围绿化临时用地植被恢复措施 项目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公路用地范围内绿化面积估算表 临时用地植被恢复措施表 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在路线近距内有集中居民居住区的路段 如柴家台 K42 700 K43 500 梁家湾 K45 500 张家寺村 K62 100 K62 500 花庄奶牛厂 K73 100 路段 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 22 00 6 00 不得施工 在距路线较近距内有学校的路段 如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K90 900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K62 800 等路段 施工单位应尽早与校方协商大型机械施工的作业时间 以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在项目比较线第一方案中 在柴家台黄河特大桥下游 向东 约2800m处 有西固水厂的取水井口 由于该段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 在降大雨时 部分路面径流有可能流至路边的截水沟并进入兰州一级水源保护区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建议在修筑该段公路时 将公路截水沟的排放口修筑到西固水厂取水井口下游200米处 以免路面排水影响到取水口处的水质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集中生活区是产生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地方 如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数量按200人计 生活污水量标准按150升 人 日计 则每日生活污水量大约为30m3 施工期集中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用作灌溉 严禁将营地生活污染物排入黄河 集中生活区的粪便可通过堆肥后用作农田肥料 严禁不加管理任其漫流或排入河流 施工扬尘 沥青烟雾污染防治 一般储料场 灰土拌合站选择站址时应注意 在这些场所200m半径内不得有集中的居民区 医院 学校等敏感点 在灰土拌合铺设期 要注意减少灰土运输车辆的二次扬尘 在施工车辆中配备洒水车 当车辆在人口集中居住区等敏感点路段作业扬尘严重时 要采取洒水降尘 减少扬尘污染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必须设在离开居民区300m以外的下风向处 在K21 850 K26 000 K32 300 K42 700 K43 500 K62 100 K62 470 兰州市25中学 兰州市24中学 花庄牛奶场 K86 400路段不能设混凝土搅拌站 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和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的第一排教室距公路80m 营运中期后 交通噪声接近或略超过标准 从保护学校的安静教学环境和学校要求的绿化要求 见公众参考 考虑 在两学校与公路之间分别植一个10m宽的绿化林带 以减小公路交通对学校的影响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种植绿化林带250m 长 10m 宽 2500m2 按每平方米20元计 林带费用5万元 兰州市二十五中学绿化林带300 10m 3000m2 林带费用6万元 营运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意愿和建议要点摘录由于公路的建设 将导致我校校门内移 我们要求在高速公路修一条从新校门直通现有109国道的马路 高速公路在修建期间对我校师生安全造成影响 对学校师生的正常教学工作及休息带来的噪音污染等要妥善解决 本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 必将对学校造成长期的噪音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 希望 要求 在公路与学校间修一常青树并长期保养 由青草绿树共同构成一条绿色屏障 以减弱噪音污染和废气污染对学校的影响 我校不接受修建隔音墙 因为巨大的隔音墙既会遮挡阳光 又破坏了学校秀丽的自然环境 还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 不利学生的身心健康 项目公众参与 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服务区设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洗车废水采用循环工艺 保证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一级排放标准 营运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上路应报管理站 经检查批准后方可通行 车辆上要有危险品标志 并不能随意停车 管理站严格监控 防止事故发生 如发生危险品意外溢出事件 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采取应急行动 收费站生活区的生活污水设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灌溉或浇灌 营运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蝎子尾隧道在2024年自然风速条件基本上能满足环保设计标准 CO 150ppm 可以不考虑机械通风 梁家湾隧道由于洞身长度达1900m 在2024年自然风速条件不能满足环保设计标准 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来降低隧道内CO浓度 有效通风量 扣除隧道表面阻力损失 须大于3173m3 min 有效机械净通风量须超过1223m3 min 隧道环保 环境保护计划前期工作阶段施工期环保计划营运期环保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计划 施工期 2001 2004 环境监测计划表 营运期 2004 2024年 环境监测计划表 环保经费估算工程涉及到的环保总费用12118 7万元 占总投资的3 328 环保总经费中用于水土保持等经费为9081 4万元 占环保总经费的74 9 公路绿化工程经费1869 1万元 占15 42 环境监测及环保管理经费等165万元 占1 36 项目环保经费及效益分析 沿线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拟建公路沿线地区为黄土丘陵区及湟水河谷平原农业生态类型 红古区路段一带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较好 忠和至黄羊头路段区多为荒漠生态类型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路线地区现植被覆盖率很低 沿线平均植被覆盖率在10 34 之间 路线地区现土壤侵蚀级别在 级之间 路线经过的红古区为甘肃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路线地区农业为一年一熟 年平均亩产200 400kg 现沿线没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评价结论 声环境路线所经农村地区环境噪声级昼间为42 3 52 6dB 夜间35 2 43 8dB 符合GB3095 93中的4类标准 地区国道主干线两侧离路20 处昼间环境噪声级可达4类标准 夜间离50m处可达4类标准 总体上 项目沿线地区现声环境质量良好 评价结论 水环境黄河柴家台段地表水综合指标达到 类水质标准 黄河青石嘴段和湟水河地表水综合指标达到 类水质 拟建公路沿线地表水质现状可达到兰州市水源保护区划规划的水质要求 水质现状良好 评价结论 环境空气项目沿线地区空气污染物NO2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低于GB3095 1996中二级标准 环境容量较大 沿线地区TSP日均浓度值出现轻微超标现象 评价结论 社会环境项目经过的地区是兰州市西北郊区 是甘肃省经济和交通运输的中心区 该区将形成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甘肃青海之间经济的发展带 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现沿线地区交通和投资条件仍较弱 兰州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沿线为甘肃省人口稠密 土地肥沃 资源丰富 农业发达 商业网点及集贸市场密集 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评价结论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占用土地对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无明显影响 引起的生物量改变也较小 对地区的生态环境类型及特征不会有影响 项目占用耕地引起沿线农业的损失很小 按乡计 人均减少耕地0 0248亩 每年人均损失粮食不到10kg 在项目用地范围内将全面实施绿化 有利于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拟建公路的建设将丰富和美化沿线的现有景观 评价结论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土壤侵蚀影响评价施工期动用土方和路基工程会产生明显的水力侵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